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중국체외순환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5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1403
- 国内刊号: 11-4941/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选择性桥灌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非体外循环(CPB)下的多支冠脉搭桥手术中应用选择性桥灌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16例三支病变、稳定心绞痛、首次进行冠脉搭桥(CABG)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选择性桥灌组(G组):在吻合第一支非乳内动脉桥后,应用美敦力DLP多功能灌注管在静脉桥与主动脉根部做一临时性连接,在远端吻合完后通过DLP管与主动脉根部的连接对静脉桥远端进行灌注.对照组(C组)应用常规的非CPB搭桥方法.对所有患者临床效果以及心肌酶进行观察,并于转流前、术毕、术后8~12h、24h、72h和7天分别抽血测定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I(cTnI).结果两组的cTnI和CK-MB的水平从术后6h均开始升高(P<0.05),在24~72h达到峰值,在术后6天恢复.与对照组比较桥灌组在术后6h、24h和72h的血浆cTnI和CK-MB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并且桥灌组术后的血压和心排量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非CPB下的冠脉搭桥手术中应用选择性桥灌增加了术中的心肌冠脉的血流量,缩短了心肌的缺血时间,有利于对缺血心肌的保护.
-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目的测定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中细胞因子水平,了解它们的变化规律.方法11例体外循环(CPB)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分别于术前,主动脉阻断前,主动脉阻断后5min,主动脉开放后10min、1h、2h、4h、24h测定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结果IL-6、IL-8、IL-10水平在CPB开始后逐渐升高,在主动脉开放后2h左右达到高峰(P<0.01).之后逐渐下降,到主动脉开放后24h已显著下降.TNF水平在CPB开始后逐渐升高,在主动脉开放后24h仍维持在很高的水平(P<0.01).结论CPB下二尖瓣置换术中既有促炎因子水平的升高,又有抗炎因子的激活.
-
体外循环对红细胞流变学特性和形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时间超过120min时对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方法20例择期心脏手术患者,分别在术前、CPB 60min、120min和结束时测定红细胞的流变学特性,术前和CPB结束时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的水平.结果红细胞大变形指数、综合变形指数、小变形指数在CPB 60min时均明显降低(P<0.01),之后三者都有所恢复;至CPB 120min时,大变形指数、综合变形指数仍低于术前水平(P<0.01),而小变形指数已基本接近术前水平;CPB结束时,大变形指数仍低于术前水平(P<0.05),综合变形指数、小变形指数已基本接近术前水平.红细胞形态在CPB中发生了轻度畸形变,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在CPB结束时明显升高.结论CPB虽然可导致红细胞的损伤及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并可引起红细胞形态的轻度畸形变,但对红细胞群体的变形能力没有明显不利影响.
-
心脏跳动下手术对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心脏不停跳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效果.方法房间隔缺损(ASD),肺动脉瓣狭窄(PS)和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共5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不停跳组)和对照组(停跳组).实验组在体外循环(CPB)浅低温(31~34℃)、心脏跳动状态下施术;对照组在冷晶体停跳、中度低温(28~30℃)CPB下手术.分别在术前、术后2、6、24h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心肌钙蛋白I(cTnI)含量;分别在心内操作开始和结束时剪取小块右房组织,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同时观察术中CPB时间和阻断时间).结果不停跳组CPB时间较停跳组短(P<0.01),腔静脉阻断时间长于停跳组主动脉阻断时间(P<0.05).不停跳组术后LDH、AST活性低于停跳组,SOD活性高于停跳组,MDA、cTnI含量低于停跳组.心内操作完毕后不停跳组较停跳组心肌超微结构变化小,线粒体肿胀轻.结论心脏不停跳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肌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
体外循环中微循环指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微循环指标在小儿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统计分析36例小儿法洛氏四联症CPB下心脏直视矫治术中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尿量、心肌色泽、心肌张力、自动复跳率、心电图、眼结膜微循环及指端温度、色泽.结果平均动脉压和尿量与肾微循环灌注呈正相关;心电图、心肌色泽、张力、心脏自动复跳率、平均动脉压可反映心脏微循环状态;眼结膜微循环及平均动脉压可观察脑微循环改变;中心静脉压仅反映血容量和右心功能.结论临床微循环指标为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提供了可靠的观察依据.
-
体外循环停跳与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本研究测定体外循环(CPB)术中、术后心肌酶的变化,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了解术后升压药及库血的用量.方法60例接受心内直视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不停跳组(实验组)和停跳组(对照组).两组间术前心功能等指标无显著差异.效果评价包括:心肌酶、心肌超微结构半定量分析,升压药(多巴胺)及库血用量分析.结果心肌磷酸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两组病例在术后均升高(P<0.01),停跳组比不停跳组峰值提前,且持续时间长.心肌超微结构显示停跳组比不停跳组改变明显.术后升压药用量及库血用量对照组高于实验组(P<0.01).结论CPB下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在心肌保护方面优于停跳组,且库血用量、升压药用量亦明显减少.
-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参麦注射液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60例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麻醉后、转机前静脉点滴100ml参麦注射液,次日始100ml/d静脉点滴直至术后第五天;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第一、三、七天抽取静脉血,检测T淋巴细胞转化指标、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率(RBC-C3bRR)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RBC-ICRR).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一天每分钟脉冲数(CMP),刺激指数(SI)、和RBC-C3bRR水平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参麦注射液组能较快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第三天),对照组CPM和SI术后第七天均未恢复,RBC-C3bRR术后第七天才恢复.而RBC-ICRR手术前后变化不大.结论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参麦注射液能减轻细胞免疫的抑制状态,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减少机体术后感染的易感性,有利于患者恢复.
-
利用人工心肺机行自体血液回收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自体血液回收的简便方法.方法利用人工心肺机单泵及贮血过滤配套装置将没有污染的胸、腹腔积血或手术切口渗血吸入贮血器,过滤并加入肝素后输入出血者体内.着重观察血液回收方法、抗凝、过滤及术后并发症等问题.结果观察组回收血量:550~6 200ml,平均(1 201.92±233.92)ml.观察组围术期输库存血量:0~800 ml,平均(292.31+44.69)ml.而对照组使用库存血量600~3 000ml,平均(826.67±189.10)ml.观察组术后渗血量:50~680ml,平均(164.23±34.42)ml.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观察组少数患者术后有一过性血红蛋白尿.观察组术后ACT均在正常范围.本组病例无术后脑栓塞并发症发生.结论利用人工心肺机单泵及贮血过滤装置即可完成自体血液回收,该方法具有简单、经济、实用的优点,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
体外循环中心脏复苏困难处理探讨
目的探讨再阻断控制性温血灌注在心脏复苏障碍时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发生心脏复苏困难患者.(1)体外循环(CPB)方法:采用中度低温,中度血液稀释,4:1血停搏液灌注心肌保护.(2)控制性温血再灌注方法:对21例主动脉开放后ST段抬高患者实施再阻断不停跳温血灌注,14例发生心脏复跳困难患者给予再阻断高钾温血停搏液灌注.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脱离CPB.结论解决主动脉开放后心脏复苏困难,再阻断控制性温血灌注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
上腔静脉逆行灌注救治体外循环期间动脉大量气栓
目的介绍3例上腔静脉逆行灌注治疗体外循环(CPB)期间动脉大量气栓的体会.方法发生气栓时立即停止心肺转流,以小于25mmHg的压力行上腔静脉逆行灌注,排尽气体.再恢复正常的心肺转流.术后辅以镇静、脱水、大剂量皮质激素及人工冬眠等治疗.结果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分别随访1个月~7年,均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上腔静脉逆行灌注救治CPB期间动脉大量气栓确实有效,应在气栓发生后立刻施行,必要时还可辅以人工冬眠疗法.
-
小切口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随着心脏手术安全性的大幅提高,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切口的美观已日益受到外科医师和患者的重视[1].传统的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经胸骨正中切口进行,虽然显露好,但创伤大、出血多,切口长且位于胸部正中,影响患者美观.我院自1999年3月~2002年4月间共施行4种不同径路的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48例(占同期心内直视手术的25.8%,48/186)效果良好.
-
氧合器氧合不良处理经验
氧合器是体外循环(CPB)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转流过程中,氧合器代替肺脏执行气体交换的功能[1].性能良好的氧合器应快速且良好地进行气体交换,氧合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应在95%以上,氧分压(PaO2)保持在100mmHg以上,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40mmHg.目前国产的各类氧合器,质量均有改进和提高,大多数氧合器能符合临床应用的要求,但在CPB过程中仍有氧合不良的情况发生,我院2002年1 824例CPB手术中,有6例发生氧合不良,现报告如下,以交流经验.
-
大鼠闭胸式体外循环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大鼠体外循环(CPB)模型,为CPB脑、肺、肝及肾等重要脏器损伤的基础研究提供经济、实用的模型.方法雄性大鼠,采用尾动脉灌注、腔静脉心房引流、中低温闭胸式CPB,转流时间2h,术中及停机后进行有创动脉压、ECG监测和血气分析.结果9只大鼠顺利建立CPB模型,CPB期间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0~90mmHg,动脉血气指标正常,停CPB后,心血管和呼吸功能顺利恢复.结论本实验建立大鼠闭胸式CPB模型是切实可行的,对CPB术后多脏器损伤的病理生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胎羊密闭式体外循环
目的探讨胎羊密闭式体外循环(CPB)的可行性.方法5头胎羊正中开胸,经主肺动脉插IOF动脉管,右心房插12Fr~14Fr静脉管.离心泵连接动、静脉插管,形成密闭体外环路.CPB包括离心泵和膜式氧合器,静态预充量约100ml.转流开始后,阻断脐带血流.常温转流30min,灌注流量(189±29)ml/(kg·min).恢复脐带血流,逐渐停机.监测胎羊血压、心率、血气等数据.结果胎羊体重(1.90±0.42)kg.转流中胎羊血压、心率稳定,血气结果在生理范围内.转流后1h,pH值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增高,与转流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胎羊密闭式CPB方式减少CPB预充量,满足胎羊机体灌注.但是CPB对胎盘长期功能不利.
-
建立犬急性左心衰模型行左室辅助的经验总结
目的为气动左室辅助装置对犬心肌损伤的作用研究提供良好稳定的实验模型.方法对40条犬麻醉后,开胸连接左房-左室辅助装置-升主动脉.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或/和回旋支,造成急性左心衰模型进行辅助.结果实验早期,由于麻醉、温度、容量、低血压、心肌活检等技术问题犬死亡率高,后期经过总结经验教训试验过程顺利.结论使用犬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或/和回旋支,造成急性左心衰进行辅助的模型是可靠的.
-
体外循环动脉插管的改进与脑保护
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围术期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越来越受重视,1%~10%[1-3]的患者出现围术期中风,10%~40%[1]的患者术后早期发生一过性认知功能异常,冠脉搭桥术后认知障碍发生率更可高达60%[2].CPB心脏手术中脑损伤的机制可概括为:缺氧和栓塞[3].低温降低脑电活动和脑部代谢,是减少脑组织缺氧的有效方法,而清除CPB管路及患者循环中各种固体和气体栓子能减轻脑栓塞.
-
褪黑素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
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是心血管外科手术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褪黑素(melatonin,MLT)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血液保护及其进展
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术中术后都会有大量的外科及非外科原因的出血[1],主要原因是血小板数量和功能上的下降,纤溶活性亢进及凝血因子的损失等[2].这些出血会带来一系列的健康和经济问题.大量输血不仅可能传播肝炎,艾滋病等一系列疾病而且大大的增加了手术患者的经济开支.
-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急性夹层动脉瘤是发病极为凶险的心血管病急症,如未能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其后果是灾难性的.近文献报道,急性夹层动脉瘤的发病率每年可高达(10~29)/1 000 000人[1].这部分病人如未接受治疗,将有36%~72%死于发病后48h,62%~91%死于发病后1周.
-
体外循环在中心性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9岁,体重62kg.以反复阵发性刺激性咳嗽、胸背部隐痛月余入院.CT报告:左肺上叶占位性病变,肺门淋巴结肿大,肺门处有一大小4cm×5cm×6cm肿瘤组织.侵犯左肺上下叶,已累及心包和主肺动脉,与主肺动脉、主动脉弓粘连,怀疑左肺癌.
-
复杂法洛氏四联症术中多次停循环救治成功
报告1例右侧小切口行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中发现合并其它复杂畸型致多次停循环后救治成功.
-
室间隔缺损漏诊大动脉畸形1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岁,10kg.因易感冒,发现心脏杂音2年多入院.听诊胸骨左缘3~4肋间Ⅲ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左房增大,双室肥厚.超声检查主动脉内径变窄为11mm,肺动脉主干内径增宽.室间隔上部(膜周)回声中断15mm×18mm.主动脉弓降部显影欠佳,大血管及房水平未见确切分流.X线示:双肺血增多呈充血状态,心脏增大.诊断室间隔缺损(VSD),拟在全麻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我院2003年收治了1例慢性肺动脉栓塞的病人,在体外循环(CPB)下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现将CPB管理经验作如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