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幕交界处脑膜瘤
摘要: 目的 探讨镰幕交界处脑膜瘤的诊断及手术入路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镰幕交界处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本组症状均以头痛、眩晕为主.手术选择枕经天幕入路8例,幕下小脑上入路1例.结果 本组肿瘤均获Simpson Ⅰ或Ⅱ级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皮质盲3例,1~3个月后恢复.随访6~44个月,平均21个月;复发1例,行2次手术.结论 镰幕交界处脑膜瘤的手术入路需根据肿瘤起源及扩展方向进行选择;术中需注意保护直窦和Galen静脉系统.
-
颅后窝拥挤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颅后窝拥挤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60例原发性TN病例资料,同时将6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均行高分辨率三维MRI检查(包括3D-FIESTA、3D-TOF MRA序列)并使用3D-Slicer软件对原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颅后窝容积(posterior fossa volume,PFV)、后脑体积(hindbrain volume,HBV),颅后窝拥挤指数(posterior fossa crowdednessindex,PFCI)为HBV/PFV×100%.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比较.结果 TN病人平均PFCI为(85.0±3.9)%,而对照组为(82.7±3.9)%,两者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25).TN女性病人颅后窝比男性更拥挤,PFCI分别为(86.4±3.8)%、(83.4±3.4)%(P=0.03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较高PFCI与女性(P=0.022)、较小年龄(P=-0.003)和TN病人(P=-0.023)有关.结论 TN病人的颅后窝比健康对照组更拥挤,PFCI较高与女性、年龄较小和患有TN有关.颅后窝拥挤可能是神经血管冲突的危险因素,因此,更容易导致TN发生.
-
鞍区囊性病变诊断及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鞍区囊性病变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鞍区囊性病变的病例资料,均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结果 垂体腺瘤11例,Rathke囊肿5例,慢性肉芽肿垂体炎l例,无死亡.随访6~18个月,16例病变无复发.1例垂体腺瘤术后6个月增大明显,再次手术全切,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 鞍区囊性病变鉴别诊断困难,术前仔细研究临床资料,采取不同手术技巧,经鼻蝶手术可取得满意疗效.
-
眶上外侧入路与翼点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眶上外侧入路与翼点入路在前交通动脉动脉瘤(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ACoAA)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ACoAA病例资料,均经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其中眶上外侧入路34例,翼点入路51例.结果 术中动脉瘤破裂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在骨瓣面积、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眶上外侧入路与翼点入路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术后并发症中,硬膜外血肿、脑积水、脑梗死在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眶上外侧入路的颅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翼点入路(P=0.04).在出院时与术后6个月时,两组病人G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眶上外侧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效果好的优点,适合面向有一定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推广.
-
神经内镜下假包膜外切除技术在功能性垂体腺瘤的应用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假包膜外切除技术在功能性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3例功能性垂体腺瘤病例资料,均在神经内镜下完成手术,根据手术切除方式分为:常规切除组(即包膜内切除)58例,假包膜外切除组75例.比较两组病人内分泌缓解与并发症情况.结果 病人达到内分泌缓解假包膜外切除组70例(93.3%),常规切除组41例(70.7%),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并发症方面:术中发生脑脊液漏、术后一过性尿崩和一过性垂体功能低下,假包膜外切除组分别为17例、49例和20例,常规切除组分别为6例、40例和10例,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3~45个月,病人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神经内镜下假包膜外切除功能性垂体腺瘤可显著提高内分泌治愈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脑室下区胶质瘤病人生存状况的荟萃分析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研究脑室下区(subvenuicular zone,SVZ)胶质瘤病人的生存状况.方法 检索关于SVZ胶质瘤病人生存状况相关的文献,并按特定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所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比较SVZ胶质瘤和非SVZ胶质瘤病人中位生存期(overal survival,OS)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相关文献16篇.SVZ胶质瘤病人和非SVZ胶质瘤病人的中位OS分别为12.95个月和16.58个月,中位PFS分别为4.54个月和6.25个月.Meta分析结果显示:SVZ胶质瘤病人中位OS(OR=1.59,95%CI:1.35~1.87,P=0.036)及中位PFS (OR=1.44,95%CI:1.25~1.65,P<0.0001),均明显小于非SVZ胶质瘤.对选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的文献进行亚组分析,亦发现SVZ胶质瘤病人中位OS明显小于非SVZ胶质瘤(OR=1.26,95%CI:1.12~1.42,P<0.0001).结论 SVZ胶质瘤病人预后明显差于非SVZ胶质瘤病人.SVZ胶质瘤是影响胶质瘤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初步探讨
目的 总结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经VNS治疗的儿童难治性癫(痫),详细分析病程、发作类型、服药情况、术前脑电图、影像学、手术治疗、术后参数调整、术后癫(痫)控制情况及并发症等,以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4例病儿均符合儿童难治性癫(痫)诊断标准并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根据病儿耐受程度及癫(痫)控制情况调整刺激参数,随访13~20个月,术后癫(痫)控制达MCHUGH Ⅰ A级2例,ⅡA级2例;出现一过性声嘶2例,无其他并发症,病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VNS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能明显改善病儿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简易CT定位装置在大脑凸面脑膜瘤手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凸面脑膜瘤精准定位、微创切除的手术方法.方法 收集14例凸面脑膜瘤病例,瘤体长径平均为(2.21±0.78)cm,将塑形为“U”形或“N”形的简易定位装置固定于头部行头颅CT薄层扫描,根据比例绘出肿瘤的体表投影点.尽量直切口、小骨瓣显露肿瘤,完成全切除.术后复查头颅CT与MRI,进行评估与随访.结果 所有病例达到准确定位、肿瘤Simpson Ⅰ级以上程度切除,术后无明显神经功能缺损或并发症.结论 该CT定位装置制作与操作简易,临床效果显著,此定位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
硬脑膜动静脉瘘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血管内介入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DAVF病例资料,其中经动脉入路栓塞12例,静脉入路栓塞11例,动静脉联合入路栓塞2例.结果 治疗后瘘口完全栓塞21例,栓塞后第2天出血再次行开颅手术1例,大部分栓塞2例,栓塞不成功、改开颅手术1例.无死亡病例.22例术后3个月复查DSA,无复发21例,部分栓塞病例无进展1例;失访3例.结论 血管内介入栓塞是治疗DAVF的一种有效策略,可作为DAVF的首选治疗方案.
-
颅底原发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探讨颅底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颅底原发性淋巴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肿瘤常见发生部位包括海绵窦、蝶岩斜区和颅中底-颞下窝-翼腭窝区;受累海绵窦段颈内动脉被肿瘤包裹,而少有移位或狭窄是主要的影像学特点.8例病人均经鼻蝶或经唇下-上颌窦入路完成活检.结果 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7例,大细胞间变性淋巴瘤1例;术后行化疗和局部放疗.随访8例,时间6~112个月,病人中位生存时间52个月;完全缓解率为62.5%.结论 颅底原发性淋巴瘤是一类临床罕见的颅底肿瘤,病理类型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多为中老年发病,常累及海绵窦、蝶岩斜区、颅中底-颞下窝-翼腭窝区.手术活检、化疗和局部放疗联合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策略.
-
ExoSealTM封堵系统在经股动脉介入诊疗的单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ExoSealTM封堵系统在股动脉穿刺中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续纳入的416例应用ExoSealTM封堵系统的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使用该系统的技术成功率、止血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技术成功率为98.79% (411/416),有5例病人封堵失败.应用ExoSealTM封堵系统的前100例病人,其5 min内止血成功率为82%,其后每百例病人的止血成功率为95%、92%、97%、100%.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86% (41/416),其中轻微并发症发生率为9.13% (38/416),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72%(3/416).结论 ExoSealTM封堵止血系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封堵装置,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