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肾脏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phrology 중화신장병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7097
- 国内刊号: 44-1217/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抑制Src激酶可减轻单侧输尿管梗阻小鼠肾间质纤维化
目的 探讨Src激酶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n=8)、Sham+PP2(Src激酶抑制剂)组(n=8)、UUO组(n=8)和UUO+PP2组(n=8).Sham+PP2组和UUO+PP2组自手术日起每天给予2 mg/kg PP2腹腔注射.PP2溶解于生理盐水配制的1%二甲基亚砜(DMSO).Sham组和UUO组给予等量1% DMSO腹腔注射.术后第7天处死取肾组织.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肾脏组织胶原分布;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Src、蛋白激酶B(PKB,也称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p38 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的活化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连蛋白(FN)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Ⅰ型胶原(COL Ⅰ)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比较,UUO组小鼠第7天肾组织纤维化明显,COLⅠ及FN表达升高(均P< 0.05),Src及其下游p38 MAPK、AKT和ERK激酶活化增加(均P< 0.05),同时伴有α-SMA表达增加(P<0.05),TGF-β1、MMP-9、TIMP-1、MCP-1和IL-6表达升高(均P<0.05).与UUO组比较,UUO+PP2组肾脏Src、AKT、p38 MAPK和ERK的活化受抑制(均P< 0.05),TGF-β1、MCP-1和IL-6表达减少(均P<0.05),COLⅠ、FN及α-SMA表达降低(均P< 0.05),肾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MMP-9、TIMP-1的表达不受PP2干预影响.结论 Src激酶通过激活其下游相关信号通路促进肾间质肌成纤维细胞聚集、促纤维化因子分泌及炎性反应,参与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过表达对IgA肾病患者IgA1刺激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对IgA肾病(IgAN)患者血清IgA1刺激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增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Jacalin亲和层析联合丙烯葡聚糖凝胶S-200凝胶过滤法纯化聚合IgAN患者血清热聚合IgA1 (aIgA1).以腺病毒为载体转染SOCS3至体外培养的HMC,再以aIgA1刺激培养12 ~ 48 h,分为空白对照组、IgA1组、IgA1+空载腺病毒组、IgA1+SOCS3腺病毒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系膜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印迹法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SOCS3、Toll样受体4(TLR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aIgA1刺激HMC 24 h后开始表现出促增殖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IgA1刺激后SOCS3、TLR4、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均有显著升高(P<0.05).与IgA1组、IgA1+空载腺病毒组相比,IgA1 +SOCS3腺病毒组TLR4、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HMC增殖程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上调SOCS3表达可降低aIgA1刺激后HMC的TLR4和TGF-β1表达水平,并抑制aIgA1诱导的HMC细胞增殖.
-
中国16例巴特综合征基因突变分析和治疗随访研究
目的 对中国16例可疑巴特综合征(Bartter syndrome,BS)患者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和治疗随访研究.方法 通过二代测序和多重连接酶探针依赖扩增(MLPA)的方法进行突变分析.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及生化特点,随访患者病情变化.结果 共确定CLCNKB基因15个突变位点,其中11个新突变位点;SLC12A1基因新发现1个错义突变和1个小缺失突变;CLCNKA基因新发现1个大片段缺失突变;BSND基因发现1个已报道过的错义突变.CLCNKB全基因缺失为常见的突变(32%),而大片段缺失突变频率高达50%.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15/16)和发育迟缓(15/16),16例患者均为低钾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吲哚美辛对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 本研究共发现19个突变位点,其中14个新突变位点,丰富了人类基因突变库,并为中国人群遗传咨询和基因诊断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
711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谱变化及药物敏感分析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腹透)相关性腹膜炎(PDAP)致病菌谱和药物敏感(药敏)性变化,为临床合理防治PDAP提供依据.方法 病例来自200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腹透中心随访患者中所有发生PDAP的患者.采集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透出液致病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别按照透出液培养结果和腹膜炎发生年代分组.用Poisson回归法进行腹膜炎发生率的趋势检验分析,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时间段致病菌谱的构成及药物敏感率的差异.结果 12年间共有386例患者发生711例次PDAP.透出液致病菌培养阳性率由2004年的52.0%提高至2015年的77.0% (P< 0.001).培养阳性的腹膜炎中,革兰阳性菌腹膜炎270例次(59.5%),革兰阴性菌腹膜炎129例次(28.4%),混合感染39例次(8.6%),真菌性腹膜炎15例次(3.3%),分枝杆菌腹膜炎1例次(0.2%).腹膜炎发生率由2004年的0.214例次/患者·年下降至2015年的0.160例次/患者·年(P=0.03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相关腹膜炎的发生率由2004-2005年0.049例次/患者·年下降至2014-2015年的0.027例次/患者·年(P=0.025),其余致病菌腹膜炎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2004-2009年组相比,2010-2015年组患者革兰阳性菌对第一代头孢菌素及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率显著下降(61.3%比88.2%,P<0.001;61.7%比85.5%,P=0.001),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4-2009年组与2010-2015年组间革兰阴性菌对头孢他啶及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头孢拉定作为初治用药的革兰阳性菌腹膜炎,与2004-2009年组相比,2010-2015年组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的患者比例显著升高,治愈患者的疗程延长.结论 PDAP的发生率较前明显下降,致病菌培养阳性率显著提高.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腹膜炎发生率较前下降,而革兰阴性菌、混合感染及真菌性腹膜炎发生率无明显变化.随着第一代头孢菌素药敏试验敏感率下降,现有的经验性治疗方案有进一步评估的必要.
-
儿童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情况
目的 了解儿童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检出率、漏诊率、病因及其对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调查2014年12月1日至31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入选住院期间行2次或2次以上血肌酐(Scr)检测的患儿.参照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的AKI诊断标准筛查出AKI患儿,分为AKI组和非AKI组.AKI组根据Scr峰值分为AKI1组(峰值处于相应年龄组的正常范围内)和AKI2组(峰值高于正常范围的高值).分析AKI病因,比较各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1)共921例患儿行2次或2次以上Scr检测,其中170例住院期间发生AKI,包括男100例,女70例.AKI 1期112例(65.9%),2期43例(25.3%),3期15例(8.8%),AKI检出率为18.5%;其中仅7例做出了诊断,AKI诊断率为4.1%,漏诊率为95.9%.(2)AKI患儿病因是肾前性因素的有67例,肾性及混合因素的有103例.出院时100例(58.8%)恢复,34例(20.0%)好转,36例(21.2%)未好转或恶化,其中死亡4例.(3)1岁以下患儿AKI检出率高于1岁以上患儿(23.0%比15.5%,P=0.004).外科病房AKI检出率高于内科病房(30.7%比15.8%,P< 0.001).(4)与非AKI组比较,AKI组年龄小[1.1(0.2,3.5)岁比2.0(0.3,4.9)岁],住院时间[12.5(8.0,20.0)d比8.0(6.0,11.0)d]、住院费用[25 279.2(13 822.8,48 856.7)元比12 616.9 (8680.1,19 345.1)元]及病死率(2.4%比0.3%)较高(均P< 0.05).(5)AKI1组126例,AKI2组44例,两组住院费用、转归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AKI2组住院时间短于AKI1组(P=0.038).结论 儿童AKI漏诊率高.肾前性因素是儿童AKI的主要原因.1岁以下是患儿发生AKI的危险年龄.AKI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病死率均高于非AKI组,年龄低于非AKI组.正常范围内Scr变化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论证.
-
糖皮质激素治疗表现为大量蛋白尿的IgA肾病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表现为大量蛋白尿IgA肾病(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及长期预后的差异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表现为大量蛋白尿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肾病综合征(肾综)组和表现为大量蛋白尿的肾病(肾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糖皮质激素反应性及长期预后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156例IgAN患者(肾病者86例,肾综者70例).表现为肾综的IgAN患者IgM沉积更为明显.糖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蛋白尿缓解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6个月后蛋白尿缓解组的长期预后优于无缓解组(P< 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示,节段硬化比例与蛋白尿缓解程度呈负相关(β值=-0.330,P<0.00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基线肾小球皮质密度(HR=0.45,P=0.02)、eGFR(HR=0.95,P=0.001)是肾脏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表现为肾综的IgAN患者IgM沉积更为明显,糖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后蛋白尿缓解患者的肾脏预后更佳.肾小球皮质密度及eGFR是肾脏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
-
183例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疗效相关因素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5年本院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其保守治疗和免疫抑制治疗的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为IMN的患者183例,收集患者基线临床病理资料,每例患者至少随访12个月.血清白蛋白< 30 g/L,24 h尿蛋白量>3.5g定义为肾病综合征.IMN患者分为肾病综合征组和非肾病综合征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治疗有效和无效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及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保守治疗或免疫抑制治疗疗效与基线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1) IMN占本院肾活检病例的11.1%,平均年龄57岁,男性占59.6%.(2)与非肾病综合征IMN患者比较,肾病综合征的IMN患者年龄大,发病至接受肾活检的时间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和血清肌酐高,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低(均P< 0.05).(3)非肾病综合征IMN患者保守治疗65.7%有效,34.3%无效,无效患者三酰甘油高于有效患者(P=0.019),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肾病综合征IMN患者免疫抑制治疗81.2%有效,18.8%无效,肾活检时低血清白蛋白是免疫抑制治疗效果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02,95%CI:1.003~ 1.440,P=0.046).(5)肾病综合征IMN患者保守治疗55.5%有效,44.5%无效,肾活检时低血清白蛋白是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29,95%CI:1.047 ~ 2.536,P=0.023).结论 IMN检出率逐年上升,但轻中度患者保守治疗的缓解率仍然不低.对于非肾病综合征患者,高三酰甘油可能是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预测指标;对于肾病综合征表现者,无论免疫抑制治疗还是保守治疗,低血清白蛋白是其疗效不佳的预测指标.
-
狼疮肾炎患者的缓解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的队列研究
目的 通过队列研究分析肾活检为狼疮肾炎(LN)的患者的缓解情况并分析影响缓解的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7月31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经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确诊为LN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记录患者肾穿刺时相关临床信息,并进行规律随访.生存曲线显示患者的部分缓解率及完全缓解率;采用Log-rank 检验比较大量蛋白尿组(24 h尿蛋白量≥3.5 g)和非大量蛋白尿组(24 h尿蛋白量<3.5 g)的缓解率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不同时间内部分缓解和完全缓解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115例LN患者,平均年龄31.4岁,其中88.7%为女性.在长达5年的随访中,死亡2例,透析1例.6、12、24、36和48个月的累积完全缓解率依次为18.9%、40.5%、67.3%、79.4%和87.0%;累积部分缓解率依次为33.3%、58.2%、71.5%、84.0%和89.6%.大量蛋白尿组和非大量蛋白尿组部分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33,95% CI:0.74~2.43,P=0.341);非大量蛋白尿组患者累积完全缓解是大量蛋白尿组的2.01倍(HR=2.01,95%CI:1.15~ 3.34,P=0.01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肾穿刺时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每增高1g/L,患者完全缓解增加9%(HR=1.09,95%CI:1.01~ 1.07,P=0.038),部分缓解增加8%(HR=1.08,95%CI:1.01~1.15,P=0.024).结论 约一半LN患者在1年内达到缓解,非大量蛋白尿患者完全缓解率高于大量蛋白尿患者,血清白蛋白是患者缓解的影响因素.
-
云南高原地区城区居民高尿酸血症发病情况及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云南高原地区居民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发病情况及其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关系.方法 对玉溪市城区成年原住居民(n=4581)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晨尿及抽取空腹血液检测尿液、血生化指标.结果 玉溪市城区居民中HUA患病率为25.91%,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4.15%,女性为15.55%,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30 ~ 49岁年龄段HUA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段(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UA、年龄、性别、高血糖、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与CKD发病独立相关(P<0.05),并且根据血尿酸四分位分组后高血尿酸(≥404 μmol/L)组CKD的风险是低血尿酸(≤282 μmol/L)组的3.447倍(OR=3.447,95%CI 2.218~5.375,P<0.01).结论 HUA与CKD发病独立相关.云南高原地区城区居民HUA患病率不同于东部沿海地区流行病学研究报道及近10年国内一些发达地区的研究报道.
-
嗜血细胞综合征并发血栓性微血管病肾损害一例
患者,女,15岁,学生,平素身体健康.于2016年8月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0℃,伴有咽痛及咳嗽、咳痰.当地医院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WBC)8.51×109/L,血红蛋白(Hb) 54.0 g/L↓,血小板计数(Plt)45× 109/L↓,乳酸脱氢酶505 U/L↑;总胆红素26.12 μ.mol/L↑,直接胆红素14.44μmol/L↑,间接胆红素11.68 μmol/L;24 h尿蛋白量1.45 g ↑;铁蛋白636.5 μg/L ↑;EB病毒抗体:NA-IgG阳性;胸部和上腹部计算机体层成像(CT):双肺下叶感染性病变,双侧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增大,脾脏增大,胆囊密度不均.给予抗病毒、抗感染、化痰等对症治疗后,病情仍进行性加重,出现血氧饱和度不稳定,转入ICU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更换抗生素种类等,并行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示:增生性贫血骨髓象,巨核细胞数目增多但产板型巨核细胞数目尚可,可见嗜血细胞,诊断为“嗜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加用激素,体温仍控制不佳,状况改善不明显.
关键词: -
晚发型家族性低血镁高尿钙肾钙质沉着症一家系CLDN16基因突变分析
患者,女,33岁.2013年5月,患者因“反复发作性急性肾盂肾炎4年”收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患者父母分别为56岁和53岁,近亲结婚,否认任何重病史,唯一的同胞妹妹25岁死于不明原因的肾衰竭,家系图见图1.身高160 cm,体重55 kg,体重指数(BMI) 21.48 kg/m2,眼科检查正常.超声显示双侧肾钙质沉积.实验室检查:低血钙(1.42 mmol/L),轻度低血镁(0.65 mmol/L),肾功能不全[Scr 250 μmol/L,EPI-eGFR=21.1 ml·min-1·(1.73m2)-1],血清甲状旁腺素和25-羟维生素D正常,24 h尿钙3.9 mmol/1.73 m2.血HCO3-22 mmol/L,尿pH< 5.3.在随后的3年随访中,患者进行了多次实验室检查,均提示明显的肾性失镁(尿镁排泄分数≈35%,正常参考值<4%)和高尿钙症(尿钙/肌酐≈0.44 mol/mol,正常参考值0.15~0.33 mol/mol).给予骨化三醇和碳酸钙治疗,低血钙难以纠正,但血镁始终波动于正常范围之内(0.70~ 0.91mmol/L).
关键词: -
甲状旁腺激素的不同片段——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多学科诊疗的新靶点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为其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包括: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或维生素D代谢异常;骨转化、骨矿化、骨量、骨线性生长或骨强度异常;血管或其他软组织钙化.PTH是反映甲状旁腺功能可靠的标志物,参与调控矿物质代谢的多个过程,血PTH水平的准确检测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减退、高钙血症、CKD-MBD等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临床检测血PTH广泛的方法为第2代全段PTH(intact PTH,iPTH)检测法,此法可同时识别全长(1-84)PTH和裂解的(7-84)PTH片段.
关键词: -
透析中低血压诊断标准及其与心血管并发症和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透析中低血压(IDH)是接受血液透析(HD)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透析中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为20% ~ 30%[1].IDH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IDH的发生主要与患者血管功能障碍、心功能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透析中血容量减少和血浆渗透压下降等方面有关.近年来,由于老年慢性肾脏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逐年增加,IDH的发生率逐年增长[1],IDH逐渐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重要问题.有研究发现IDH频繁发生可能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但是目前国际上对IDH诊断标准尚存在争议,IDH相关研究中采用的标准也各不相同,IDH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病死率的相关性尚未达成共识.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对迄今研究中所涉及的IDH诊断标准、IDH与心血管疾病及临床预后的关系进行综述.
关键词: -
胱氨酸贮积症诊治新进展
胱氨酸贮积症(cystinosis)是指由于CTNS基因突变,导致溶酶体膜上L-胱氨酸转运蛋白(cystinosin)缺乏,胱氨酸在溶酶体内蓄积,引起眼、肾脏、神经、内分泌腺等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的发病率为1/192 000~ 1/115 000,发病率高的为生活在英国中部地区的巴基斯坦人群,约1/3600[1].近年来,国外对该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而我国仅见个例报道,可能同该病的发病率低及认识不足有关.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延缓并发症出现及延长患者寿命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并综述如下.
关键词: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
1998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