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중화안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412-4081
- 国内刊号: 11-2142/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飞秒激光辅助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的初步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采用飞秒激光辅助进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治疗5例(6只眼)圆锥角膜患者.术前A超测量角膜厚度及角膜薄点,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量视力,供体及受体角膜均采用飞秒激光进行切削.平均随访时间为(8.9±2.3)个月.对术前、术后的UCVA、BCVA的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术前平均角膜厚度为(385±48) μm(380~ 460 μm),术前平均裸眼视力为0.06±0.06(0.01~0.15),术前平均佳矫正视力为0.41±0.35(0.12~1.00),供体直径比受体直径大0.2 mm,供体平均直径为(7.8±0.2) mm(7.3 ~8.0 mm),供体厚度大于受体切割厚度,供体平均厚度为(372±40) μm(350 ~ 400 μm),术后早期所有角膜植片透明,角膜平均厚度为(459±36) μm(389~488 μm),术后后一次随访,平均UCVA为0.32±0.19(0.12 ~0.60),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33,P<0.01),BCVA为0.58±0.29(0.20~ 1.00),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8,P<0.05).结论 飞秒激光辅助的深板层角膜移植对于圆锥角膜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
表层巩膜炎及巩膜炎9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表层巩膜炎及巩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北京同仁眼科中心门诊临床诊断为表层巩膜炎及巩膜炎的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分析指标包括一般情况、病史、症状、体征、并发症(视力下降、前葡萄膜炎、角膜炎、眼压升高、白内障以及眼底病变等)和相关性疾病.对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 90例表层巩膜炎和巩膜炎患者中,67例(74.4%)为双眼发病,23例(25.6%)为单眼发病.患者年龄4~83岁,平均(48±15)岁.男性患者30例(33.3%),女性60例(66.7%).不同性别的患者在表层巩膜炎与巩膜炎中所占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00,P<0.01).90例患者中表层巩膜炎36例(40.0%),巩膜炎54例(60.0%).儿童组(0~16岁)2例(2.2%),均为表层巩膜炎患者;青壮年组(17 ~44岁)39例(43.4%),其中13例为表层巩膜炎患者,26例为巩膜炎患者;中年组(45 ~59岁)30例(33.3%),9例为表层巩膜炎患者,21例为巩膜炎;老年组(≥60岁)19(21.1%),12例为表层巩膜炎患者,7例为巩膜炎患者.经统计学检验分析,4个年龄组患者患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822 P<0.01).青壮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明显多于儿童组(x2值分别为33.390、24.500和13.762,P<0.01);青壮年组明显多于老年组(x2 =6.889,P<0.01).巩膜炎患者发生眼部并发症显著多于表层巩膜炎患者(x2=30.044,P<0.01).发生巩膜炎时较表层巩膜炎更易发生视力下降、角膜炎和引起眼压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30.200、67.200、54.444,P<0.01).19例(21.1%)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炎,10例(11.1%)患者局部存在感染性因素,巩膜炎患者伴发相关性疾病显著多于表层巩膜炎患者(x2=145.644,P<0.01).结论 巩膜炎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主要见于青中年人,是一类少见的、可引起严重眼部炎症的疾病,临床医师应重视其相关性疾病及眼部并发症的诊治.
-
改良前房注射法移植血管内皮细胞替代角膜内皮细胞的实验观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VEC)移植治疗角膜内皮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研究.体外培养增殖VEC.将恒河猴1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只)、对照组(6只).实验组通过超声乳化破坏角膜内皮细胞层之后,将体外培养的VEC利用前房注射法移植到恒河猴角膜内表面;对照组超声乳化破坏角膜内皮细胞层后不注射VEC.术后7、14、30、60、90 d分别行术眼前节照相;术前及术后7、14、30、60、90 d分别用A超测量角膜厚度、Goldman眼压计测量眼压,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及方差分析;术后30、60、90 d分别摘取术眼行病理切片HE染色、扫描电镜观察VEC在角膜植片内表面的分布.结果 实验组角膜比对照组有较好的透明度,未出现大泡性角膜病变,术后3个月时实验组角膜缘可见少量新生血管.术眼前房深度均正常;术后3个月时,实验组角膜厚度为(500±14) μm,明显低于对照组角膜厚度[(618±11)μm],同时期实验组和对照之间角膜植片厚度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3个月t值分别为-3.256、-4.419、-12.896,均P<0.05);同时期实验组和对照之间眼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3个月t值分别为-1.179、-2.166、-2.536,均P>0.05);实验组角膜内表面可见细胞层;对照组角膜内表面未见细胞样结构.扫描电镜:实验组角膜植片内表面可见VEC分布均匀,生长良好,呈不规则多边形,表面可见微绒毛,VEC间可见少量白细胞,小梁网处部分细胞碎片聚集;对照组角膜内表面呈纤维物质样,未见细胞生长.结论 超声乳化法能很好的建立恒河猴角膜内皮损伤模型;前房注射法能够将VEC移植到角膜内表面,且细胞能在撕出后弹力层的角膜内表面生长,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屏障作用维持角膜的脱水状态和透明性.移植手术对前房角的组织结构形态在短期内不产生病理性影响.
-
趋化因子受体CCR3拮抗剂在实验性角膜新生血管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CR3拮抗剂在实验性角膜新生血管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实验研究.以碱烧伤法诱导实验性小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选用动物为54只7~8周龄雄性健康的BABL/c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及VEGF抗体阳性对照组,每组18只;Real-time PCR法检测CCR3在碱烧伤角膜组织中的动态表达;烧伤后角膜局部应用CCR拮抗剂进行干预,在碱烧伤后2周大体观察及全角膜铺片CD31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角膜新生血管发生情况;Real-time 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烧伤角膜组织内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碱烧伤后2周,CCR3拮抗剂干预组角膜新生血管相对值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对照组为0.77 ±0.15,实验组为0.51 ±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91,P =0.00).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角膜组织内VEGF的表达对照组为1.15 ±0.30,实验组为0.91 ±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P =0.34).结论 CCR3信号通路阻滞后能抑制实验性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生.
-
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检查方法比较
目的 比较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相关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1至8月在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就诊的MGD患者52例(52只眼)及对照组32例(32只眼),所有被检查者均按如下顺序进行检查:(1)眼表疾病评分指数(OSDI)问卷调查;(2)睑缘及眼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3)红外线睑板腺照相;(4)角膜知觉检测;(5)BUT;(6)角结膜荧光素染色;(7)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检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MGD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各项参数;MGD组中各参数间相关性分析及敏感性、特异性计算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完成.结果 MGD组患者OSDI评分、睑缘评分、睑板腺缺失率、角结膜染色评分[分别为(36.13±14.71)分、(2.37±0.937)分、(52.64±17.23)%、(1.06±1.7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22±11.97)分、(0.94 ±0.564)分、(23.97±6.36)%、(0.03±0.1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019、7.808、8.796、3.293,P均<0.01).MGD组患者BUT、Schirmer Ⅰ、角膜知觉检查结果[分别为(4.57 ±2.13)s、(6.04±7.09) mm、(5.77 ±0.38) cm]明显低于对照组[(13.31±2.54)s、(12.56±6.99) mm、(5.98±0.07)c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97、-4.119、-3.018,P均<0.01).MGD组患者各项检查的AUC值相比:BUT大(0.995),之后是睑板腺缺失率(0.944)、OSDI (0.925)及睑缘评分(0.811);BUT诊断MG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4%、100.0%,睑板腺缺失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9%、100.0%,优于其他检查.结论 BUT及睑板腺缺失率对MGD诊断价值大,在临床中考虑MGD的患者可进行此两项检查明确诊断.
-
板层巩膜移植治愈真菌性巩膜炎一例
患者男性,56岁.因左眼肿物2个月伴异物感、眼红,于2011年5月来沧州眼科医院就诊.眼部检查:右眼无异常,左眼视力0.8,眼压14 mmHg(1 mmHg =0.133 kPa),鼻侧角膜缘后5 mm见一灰白色菜花状肿物,外观似珊瑚状眼苔(图1),约5 mm×5 mm×2 mm大小,肿物处结膜缺损,基底巩膜部分融解变薄,周围结膜菲薄,血供差.角膜透明,房水闪光(-),瞳孔圆,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大小约3 mm,晶状体透明,眼底无异常.既往史:5年前外院行左眼翼状胬肉手术(术式不详),否认其他全身疾病、外伤及手术史.
关键词: -
睑板腺形态学的研究进展
睑板腺是全身大的皮脂腺,合成并分泌脂质成分,形成泪膜脂质层,与眼表健康息息相关.睑板腺形态学异常将影响睑板腺的功能,是目前眼表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了解睑板腺形态学变化与疾病的关系对睑板腺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就目前睑板腺形态学的观察分析方法、疾病的睑板腺形态学改变等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苯扎氯铵的眼表毒性研究现状
苯扎氯铵是滴眼液中常用的防腐剂.至今有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使用含苯扎氯铵的滴眼液会引起包括细胞凋亡在内的一系列眼表损伤.但近有临床研究表明眼表正常的患者使用含苯扎氯铵的滴眼液后引起的眼表毒性与苯扎氯铵并无明显联系.有学者认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导致了人们对苯扎氯铵的毒性认识存在夸大之嫌.在此,我们总结了近年来有关苯扎氯铵临床及实验研究的众多资料,将对苯扎氯铵的眼表毒性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波士顿人工角膜临床应用及其进展
波士顿人工角膜是全世界应用范围广,成功的人工角膜之一,它适用于严重角膜疾病和多次角膜移植失败的病例.它的长期预后因病种不同而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瘢痕性类天疱疮和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以及严重化学烧伤等疾病的预后较非感染性角膜病的预后差.在适应证的扩展方面,儿童遗传性角膜混浊病早期植入人工角膜可以有效地减少弱视的发生.波士顿人工角膜采用“领扣”式设计,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生物材料.波士顿人工角膜使用供体角膜,也可使用患者自体角膜作为载体.针对我国角膜供体材料匮乏的特点,采用自体角膜为载体为角膜盲患者复明提供了一种选择.波士顿人工角膜经过多次改进,减少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其中包括后盘的多孔设计,使角膜植片能够从房水中获得充足的营养,减少了角膜溶解的发生率,持续性佩戴角膜接触镜有效地防止了眼表水分的蒸发,有效地减少角膜组织的坏死和溶解,人工角膜的在位率明显提高.术后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有效地预防了感染的发生,从而降低了眼内炎的发生率.
-
合理开展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防范并发症
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被大量的临床数据结果所证实,但其相对高昂的价格和高度的术后期望值使得该项技术必须获得完美的术后视觉质量,因此临床手术医师需要合理选择适应证,注意围手术期细节、加强防范其可能发生的问题.本文就临床尚需关注的要点进行评述,旨在防范相关并发症出现,消除潜在的医疗隐患,获得更加完美的术后视觉质量.
-
睑板腺功能测定
睑板腺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眼表面疾病,睑板腺开口阻塞是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阻塞可直接或间接引起睑板腺数量和质量改变,造成泪膜不稳定.使用OculusKeratograph红外透射技术可轻松捕捉清晰的睑板腺图像,独有的增强对比模式,让腺体更加突出,易于辨认,可对因睑板腺开口阻塞等原因引起的睑板腺功能异常患者进行诊断(精粹图片1).
关键词: -
周边型有髓神经纤维
患者女性,46岁.因双眼视物模糊20余年,来成都军区总医院眼科就诊.眼部检查:双眼矫正视力为1.0;双眼角膜、前房、晶状体、玻璃体均未见异常.散大瞳孔后使用Canon CF-60UD型荧光眼底照相机对眼底进行拍照,右眼视网膜情况见精粹图片1.使用Optovue RTVue 100-2型OCT设备进行OCT检查,右眼情况见精粹图片2.临床诊断:右眼周边型有髓神经纤维;双眼屈光不正.
关键词: -
卵黄样黄斑变性
患者男性,26岁.因右眼视物不清1个月,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就诊.患者自幼视力欠佳,10年前左眼突发视力下降,就诊于国内多家医院,诊断为黄斑缺损.眼部检查:矫正视力右眼为0.5,左眼为0.02;眼压和眼前节检查正常,眼底检查情况见精粹图片1;OCT检查见精粹图片2;FFA检查见精粹图片3.临床诊断:双眼卵黄样黄斑变性(右眼卵黄病变期,左眼萎缩期).
关键词: -
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需关注的问题及对策
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老年人常见的眼表疾病,MGD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容易引发或加重干眼的症状及角结膜上皮细胞的损伤,严重者可出现角膜溃疡及眼内感染.为提高MGD患者白内障手术的效果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本文就MGD患者白内障手术前睑板腺功能及眼表情况的评估、手术过程中对眼表的保护及术后眼表病变的观察与合理用药等问题与眼科同道共同探讨.
-
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技术
睑板腺早(1666年)由Heinrich Meibom发现并予以系统性描述.它是位于上下睑板内一种特殊分化的皮脂腺,主要功能为合成和分泌脂质,参与泪膜的构成并维持其稳定性,减少眼表泪液的蒸发.睑板腺功能受损可导致泪膜脂质成分和结构异常,泪膜稳定性下降,泪液蒸发增加,继而引发眼表干燥、炎症反应、上皮损害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关键词: -
从各国青光眼指南谈目标眼压
原发性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眼病,失明人群中约8%是由于青光眼所致[1].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体征.目前研究证实,能阻止病情进展保存视功能的唯一有效方法就是降低眼压[2].
关键词: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
1996 | 05 |
1989 |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