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lastic Surgery 중화정형외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9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453/R
- 国内刊号: 崔政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游离上臂外侧皮瓣修复手部热压伤15例
目的 探讨游离上臂外侧皮瓣修复手部热压伤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15例手部热压伤患者进行早期清创,术中清除发黑、发白组织,直至创面出血活跃,再设计以肱深动脉为轴心血管的上臂外侧皮瓣进行一期覆盖创面.结果 15例患者皮瓣均顺利成活,术后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应用游离上臂外侧皮瓣,覆盖彻底清创的热压伤创面是恢复手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医疗费用的有效方法.
-
阴茎阴囊转位的整形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阴茎阴囊转位的整形外科治疗方法并评估治疗效果.方法 手术分离阴囊鞘膜囊与阴茎根部的粘连,还纳睾丸及鞘膜囊于阴茎腹侧,同时将其表面的阴囊皮肤组织转移到阴茎腹侧.恢复阴茎、阴囊的正常位置关系.结果 2004年1月至2015年10月,临床治疗34例患者,转移的阴囊筋膜皮瓣,其中5例尖端缺血,伤口延迟愈合,其余伤口一期愈合,阴茎、阴囊外形恢复良好.结论 手术分离阴囊鞘膜囊与阴茎根部白膜的粘连,使睾丸鞘膜囊、睾丸及阴囊皮肤组织共同还回阴茎腹侧,可彻底矫治阴茎、阴囊外形倒位及睾丸游至阴茎根部,是治疗阴茎阴囊转位的良好方法.
-
修薄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颊癌术后缺损
目的 探讨修薄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对颊癌根治术后颊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将修薄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5例颊癌根治术后颊部缺损,皮瓣面积8 cm×6 cm ~12 cm×8 cm.结果 15例中14例移植皮瓣存活,色泽红润,质地柔软,1例坏死.术后随访6 ~36个月,成活皮瓣无臃肿、张口度正常,供区无功能障碍.其中1例(T3N1M0)16个月后死亡,1例(T3N1M0)8个月后局部复发.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修薄后血运可靠,修复后颊部外形功能良好,对供区影响小,是修复颊癌术后颊部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
小耳畸形患者肋软骨发育异常的临床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小耳畸形患者肋软骨发育异常的特点及构成比.方法 对2014年11月至2015年9月行外耳再造术的230例小耳畸形患者,常规进行术前胸部CT扫描和三维重建,回顾性分析其肋软骨异常的特点及构成比.应用x2检验和Spearman分析小耳畸形和肋软骨发育异常的关系.结果 230例小耳畸形患者中合并肋软骨发育异常75例(32.6%),其中肋软骨数量异常4例(1.7%),结构异常16例(7.0%),连接异常63例(27.4%),同时合并2种类型的肋软骨异常8例(3.5%).肋软骨连接异常主要表现为第8肋软骨直接与胸骨连接(22.6%),其次为第7肋软骨未连接至胸骨(4.3%).Ⅰ、Ⅱ、Ⅲ度小耳畸形患者肋软骨发育异常的构成比分别为11.5%(3/26)、32.8 %(58/177)、51.9% (14/27).肋软骨发育异常在Ⅲ度小耳畸形中的构成比高于Ⅱ度患者,在Ⅱ度小耳畸形中的构成比高于Ⅰ度患者(P =0.007).结论 肋软骨发育异常在小耳畸形患者中构成比较高,且构成比与小耳畸形的严重程度相关,耳廓发育程度越差者伴发肋软骨发育异常的几率越大.
-
推移岛状复合组织瓣重建发育不良性复拇畸形指体
目的 探讨对于指体发育不良的复拇畸形采用岛状推移皮瓣进行指体融合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7年2月至2015年1月,对于存在指体发育不良的复拇畸形(指甲宽度和/或指体周径<健侧80%),同时伴有2个指体均存在桡偏畸形或桡侧指体短于尺侧指体者,以桡侧指的指动脉神经为蒂,设计包括指甲、末节骨片和皮肤等在内的岛状复合组织瓣,组织瓣向前推移后,与切除部分桡侧面组织的尺侧指合并重建新的指体;对于仅表现为指体周径小的不全性发育不良者,仅设计岛状皮瓣进行指体的扩容.共26例29只手入组,术前常规进行复拇的彩色B超进行血管探测,观察复拇的拇主要动脉和指固有动脉的数量和走行.以我们制定的评价标准进行美学评价,以Tada评分评价重建指功能.结果 29只手通过术前彩色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测和手术探查,发现发育不良的复拇畸形血管分布有2种基本形式:Ⅰ型,主指和副指均只有1条指动脉和指神经,共24只手(82.76%);Ⅱ型,桡侧指为1条指动脉和神经,尺侧指为2条指动脉和神经,共5只手(17.24%).所有病例均按术前设计,在桡侧指顺利形成岛状复合组织瓣.23例26只手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其中22只手皮瓣成活顺利;2只手出现张力性水泡,未经特殊处理自行消退;2只手出现远端干性坏死,未经特殊处理,创口自行愈合.25只手创口一期愈合,1只创口发生感染,经换药后愈合.功能评价:优21指(80.77%),良4指(15.38%),可1指(3.85%).指甲美学评价:优13指(72.22%),良4指(22.22%),可1指(5.56%).结论 所有病例的桡侧指均存在1条发育良好的指动脉,可以满足岛状复合组织瓣的血供需求;切取的组织瓣纵向推移可以获得必要的推进距离以消除2指不等长带来的张力.绝大部分发育不良的尺侧指同样只有1条血管神经系统,采用带有完整血管神经系统的轴型皮瓣或岛状皮瓣进行指体重建,不仅可以改变指体外观,而且使重建指获得2套血管神经系统.
-
角形穿支蒂筋膜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角形穿支蒂筋膜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①4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行明胶-氧化铅灌注及螺旋CT扫描,数据输入Mimics 17.0进行三维重建,观察手指动脉穿支血管分布规律及来源等.②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应用邻近角形穿支蒂筋膜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共9例,缺损面积0.6 cm ×0.8 cm ~ 1.2 cm × 1.5 cm,皮瓣设计面积0.8 cm×2.5 cm~1.6 cm×4.2 cm.以缺损部位为皮瓣头端设计角形皮瓣,皮瓣内包含1~2支穿支血管,旋转推进皮瓣修复创面,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各手指掌、背侧均有对称性的4条动脉,指掌侧固有动脉和指背动脉各2条,其中指掌侧固有动脉管径较粗大,是手指的主要供血来源.术后9例皮瓣均成活,供、受区愈合良好,经2个月至1.5年随访,外形、色泽、质地、功能均恢复较好.结论 角形穿支蒂筋膜皮瓣,设计灵活、穿支血管可靠,供区缺损可直接拉拢缝合,兼顾外形和功能的修复,是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断续的几何图形线缝合技术一期修复犬咬伤创面
严重的犬咬伤创面,皮肤和皮下组织撕裂较重,缺损较多,创缘参差不齐,极不规则.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彻底清创后,修剪创缘至类直线状或规则化,游离后拉拢缝合或转移皮瓣覆盖,但术后常形成明显的直线形或环形瘢痕挛缩.2006年10月至2014年12月,我们根据犬咬伤创缘的参差不齐,设计Webster断续的几何图形线[1],缝合修复11例患者创面,术后瘢痕挛缩不明显,且较好地融入面部弧形轮廓,获得了满意的美容效果.
关键词: -
扩张额部皮瓣修复鼻尖鼻小柱缺损
鼻小柱与鼻软骨共同支撑鼻尖高度,决定着鼻的立体程度,鼻位于面部正中,较小的组织缺损即可引起外观的明显改变[1].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我们共收治6例鼻前端缺损患者,利用额部扩张皮瓣[2-3]对鼻小柱及鼻尖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重建,取得较好效果.一、临床资料本组共6例,男2例,女4例,年龄23 ~ 40岁.鼻小柱色素痣切除4例,咬伤2例.其中色素痣切除后鼻小柱、鼻尖及鼻基底缺损面积为0.8cm×1.0 cm~1.5 cm ×2.5 cm;咬伤创面瘢痕愈合,鼻尖、鼻小柱间瘢痕挛缩致双侧鼻孔变形,鼻尖、鼻小柱皮肤缺损面积1.0 cm×1.2 cm~3.0 cm×3.0cm.
关键词: -
下睑眶隔脂肪瓣在改善泪沟畸形及眶下区年轻化中的应用
下睑部位泪沟畸形不仅可以出现较早,单独存在,又会伴随睑袋的发生而加重,使人显得衰老、疲惫、没有精神,严重影响美观[1].以往多将改善下睑老化的重点集中在睑袋修复上,对于泪沟畸形的关注度不高,求美者在传统的去除睑袋术后眶周的凹陷反而加重,面部更显老态.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我们采用经弓状缘释放后形成的眶隔脂肪瓣,矫正中、重度泪沟畸形83例,效果满意.
关键词: -
以膝降动脉逆行供血的游离组织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
严重创伤所致的小腿及腘窝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一直是显微外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膝降动脉顺行供血及隐动脉逆行供血组织瓣转位修复膝周骨及软组织损伤已有较多报道[1-2],但膝降动脉逆行转位供血作为受区血管修复小腿创面未见相关报道.2008年6月至2014年5月,我们以膝降动脉逆行供血的游离组织瓣修复27例小腿软组织缺损,并通过测量10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对膝降动脉逆行供血的血流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小腿严重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一种新的受区血管蒂.
关键词: -
矫正器法乳头内陷矫正术后常见并发症分析
1999年刘腊梅等[1]对哺乳期女性调查得出乳头内陷发生率为8.29%.乳头内陷使局部不易清洁而藏污纳垢、气味异常,哺乳期女性授乳困难,易继发乳腺炎[2].由于乳头形态功能异常,患者也多有自卑、焦虑心理.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切断乳腺导管及乳头平滑肌纤维来改善形态,但患者会丧失哺乳功能.矫正器牵引法治疗乳头内陷,具有操作简单、不切断乳腺导管、大限度保留哺乳功能的优点[3],但局部血运障碍甚至乳头坏死时有发生[4].我们回顾了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行矫正器法乳头内陷矫正术的31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常见并发症原因及处理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桥接髂骨与皮神经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足部骨软组织缺损一例
2014年1月我们收治1例左足皮肤软组织、跟骨、足底外侧动脉以及足底外侧皮神经节段性缺损患者,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桥接旋髂浅动脉蒂髂骨与皮神经复合组织瓣重建,取得较为满意效果.一、临床资料患者男,17岁,因车祸伤及左足、左手,疼痛、流血3h入院.检查:左足内侧10 cm斜行开放伤口,舟骨脱出,内踝下有搏动性出血,足背动脉可触及,足底及各趾无感觉,毛细血管反应缓慢.
关键词: -
表观遗传修饰在先天性畸形发生中的调节作用
随着自然界环境污染的加重,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逐年增高,据统计,全世界新生儿的先天性畸形发生率达4.5%,我国达6.3%.近年来,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兴起,表观遗传修饰在先天性畸形中的研究越来越广泛.表观遗传学指的是基因的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但基因的表型却发生了可逆的、可遗传的变异,它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microRNA干扰等[1].
关键词: -
乳头凹陷治疗方法进展
乳头凹陷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异常乳头外观,患病率约为3.26%[1],先天性乳头凹陷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原因所致:①乳头及乳晕平滑肌发育不良,乳头下组织空虚,缺少支撑;②乳腺导管短缩及附近组织纤维化挛缩.继发性乳头凹陷则多由乳腺癌、乳头反复炎性反应等,使乳腺导管及其周围病理组织被牵拉所致.乳头凹陷不仅影响美观,给患者带来心理困扰,而且由于乳头、乳晕不恰当的位置关系所带来的长期反复的炎性刺激,进一步加重乳头凹陷,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
关键词: -
皮瓣复合肌肉功能性阴茎再造术的临床前研究
目的 探索一种功能性阴茎再造的新术式.方法 解剖4例尸体标本,在尸体上模拟携带神经支配的股薄肌复合携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皮瓣阴茎再造术;以携带腹直肌前鞘的下腹部皮瓣代替股前外侧皮瓣构建犬阴茎再造模型,7个月后以电刺激评估阴茎动态勃起功能,观察记录再造阴茎长度、直径和硬度的变化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尸体手术模拟成功,再造阴茎外形良好;犬模型构建成功,静息状态再造阴茎硬度分级为1.2±0.4,电刺激后明显增加至3.4±0.5(P<0.05),而长度缩短,直径无明显改变,可以较成功地模拟阴茎勃起过程.结论 皮瓣复合肌肉功能性阴茎再造术具有可行性,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
TCDD诱导的胎鼠腭发育过程中DNA甲基化变化
目的 研究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rodibenzo-p-dioxin,TCDD)作用于C57BL/6J孕鼠后,胎鼠腭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变化及DNA甲基转移酶的表达情况.方法 C57BL/6J孕鼠共40只,完全随机分为TCDD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TCDD组于妊娠第10.5天(GD10.5)以TCDD28 μg/kg一次性灌胃,对照组以等量玉米油一次性灌胃;分别于GD13.5、14.5、15.5、16.5、17.5处死孕鼠,采集各时间点的胎鼠腭组织,分别提取基因组DNA、总RNA.应用MethylampTM基因组DNA甲基化定量试剂盒检测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NA甲基转移酶Dnmt1、Dnmt3a和Dnmt3b mRNA的表达量.应用IBM 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样本间均数比较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所有结果作K-S检验均符合正态分布,方差不齐者采用校正t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GD13.5、14.5和16.5胎鼠腭组织DNA甲基化水平:对照组分别为33.42%±6.78%、30.12%±3.92%和36.45%±3.27%,TCDD组分别为49.52% ±4.03%、24.10% ±2.29%和32.77%±0.98%.GD13.5,TCDD组DNA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P<0.01);而在GD14.5、16.5均低于对照组(P<0.05).GD13.5、16.5胎鼠腭组织Dnmt1 mRNA表达量:对照组分别为1.01 ±0.10和0.81 ±0.01,TCDD组分别为1.28±0.11和1.04±0.05.在GD13.5、16.5,TCDD组Dnmt1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5,P<0.01).GD13.5、16.5胎鼠腭组织Dnmt3a mRNA表达量:对照组分别为0.81±0.02和0.96±0.06,TCDD组分别为1.15 ±0.17和1.11 ±0.06.在GD13.5、16.5,TCDD组Dnmt3a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5,P <0.05).GD14.5,对照组Dnmt3b mRNA表达量为0.72±0.06,TCDD组为0.97 ±0.06,TCD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胎鼠腭组织内可能存在复杂的DNA甲基化调控机制,Dnmt1、Dnmt3a表达升高引起腭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在GD13.5时显著升高,可能是TCDD导致胎鼠腭发育障碍的表观遗传机制之一.
-
生肌玉红膏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和胶原产生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生肌玉红膏对正常人真皮成纤维细胞(normal human dermal fibroblasts,NHDFs)增殖、转分化和胶原产生及TGF-β1/Smads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第3~6代NHDFs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 μg/ml生肌玉红膏组、2 ng/ml TGF-β1组、2 ng/ml TGF-β1+5μg/ml生肌玉红膏组、5 ng/ml TGF-β1组、5 ng/ml TGF-β1 +5 μg/ml生肌玉红膏组、10 ng/ml TGF-β1组、10 ng/mlTGF-β1+5μg/ml生肌玉红膏组,每组6个样本,培养72 h后,CCK-8法检测NHDFs增殖,荧光定量PCR检测α-SMA和Ⅰ、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消化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羟脯氨酸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α-SMA、Ⅰ、Ⅲ型胶原及Smad2、Smad3和P-Smad2、P-Smad3的蛋白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2、5、10 ng/ml TGF-β1刺激下,吸光度A值、α-SMA和Ⅰ、Ⅲ型胶原的mRNA与蛋白表达、羟脯氨酸含量、Smad2/3及P-Smad2/3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无TGF-β1刺激时,生肌玉红膏仅使吸光度A值由1.645±0.052升高至1.796±0.060(P<0.05),α-SMA和Ⅰ、Ⅲ型胶原的mRNA与蛋白表达、羟脯氨酸含量、Smad2/3及P-Smad2/3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5 ng/ml TGF-β1刺激下,生肌玉红膏使吸光度A值分别由1.814±0.052、1.970±0.045升高至1.981±0.061、2.133±0.059(P <0.05),在10 ng/ml TGF-β1刺激下,生肌玉红膏使吸光度A值由2.130±0.050降至1.958±0.045(P <0.05).在2、5、10 ng/ml TGF-β1刺激下,生肌玉红膏使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由1.04 ±0.06、2.42±0.07、7.17±0.11和0.48±0.05、1.17 ±0.09、2.04±0.09降至0.28±0.06、0.36±0.06、1.89±0.08和0.18±0.03、0.21±0.08、0.91±0.11(P<0.01);Ⅰ型胶原的mRNA与蛋白表达分别由0.73±0.08、1.52±0.08、3.05±0.11和0.36±0.11、0.94±0.10、2.13±0.13降至0.45±0.07、0.46±0.05、1.28±0.09和0.21±0.13、0.24±0.08、0.87±0.09(P <0.01);Ⅲ型胶原的mRNA与蛋白表达分别由1.51±0.09、3.28±0.09、6.96±0.14和0.26±0.08、0.96±0.09、1.96±0.15降至0.66±0.08、0.69±0.08、2.23±0.10和0.08±0.02、0.12±0.02、0.43±0.06(P<0.01);羟脯氨酸含量分别由(7.219±0.590) μg/ml、(8.745±0.514) μg/ml、(10.969±0.489) μg/ml降至(6.242±0.225) μg/ml、(6.603±0.336) μg/ml、(7.516±0.511) μg/ml (P<0.05);在5 ng/ml TGF-β1刺激下,生肌玉红膏对Smad2、Smad3的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P-Smad2、P-Smad3蛋白表达分别由0.56±0.08、0.87±0.13降至0.31 ±0.07、0.46±0.05(P <0.01).结论 生肌玉红膏通过促进NHDFs增殖,抑制其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及胶原的产生和分泌,促进创面愈合并预防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及其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
目的 比较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NFb)在常氧和低氧培养状态下的线粒体功能和能量代谢状态,以探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线粒体功能在瘢痕疙瘩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培养KFb和NFb.常氧和低氧(2%O2)条件下培养KFb与NFb,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氧消耗率和乳酸生成,化学发光仪检测细胞ATP生成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线粒体数量和活性氧含量,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RT-PCR检测线粒体融合/分裂相关基因MFN1、MFN2、FIS1的表达.结果 常氧培养1~5d,KFb与NFb的细胞数之比分别为0.98、1.04、1.18、1.08和1.31,2%O2条件下培养1~5d,KFb与NFb细胞数之比分别为1.15、1.13、1.13、1.30和1.31.常氧下KFb的细胞耗氧率和ATP含量分别比NFb低12.95%和45.70% (P <0.05),低氧培养48 h后KFb耗氧率和ATP含量分别增加25.92%和56.24% (P <0.05),而NFb耗氧率和ATP变化不明显.常氧条件下KFb乳酸生成较NFb少,2%低氧条件下培养1~5d的KFb乳酸生成量较常氧下的KFb分别增高19.87%、34.51%、92.64%、75.31%、125.38%,低氧培养1~5d的NFb乳酸生成与常氧下相比并无明显变化.常氧条件下KFb与NFb中活性氧含量相差不大;2%低氧条件下KFb和NFb中活性氧均随时间逐渐增加,NFb在低氧6h后活性氧升高到稳定水平(6h、12h、24 h分别增加86.30%、79.04、94.83%),KFb在低氧6h后活性氧仍持续升高(6h、12h、24 h分别增加42.68% 、115.25%、209.11%).KFb中线粒体数量比NFb多15.33%(P<0.05),电镜下观察发现KFb线粒体明显增大,嵴融合消失,RT-PCR检测发现KFb中MFN1、MFN2、FIS1表达比NFb分别升高33.27%、113.39%和20.34%(P<0.05).结论 KFb可能存在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细胞代谢模式改变,使得KFb能适应低氧下细胞的持续增殖.
-
智能无线传感敷料
智能敷料是指将生物敷料和传感器有效地结合所形成的一种新型高科技产品,用于对创面进行实时监测.它可以通过监测创面温度的变化及微生物含量来判断创面是否感染,通过监测创面湿度、pH值、氧含量等因素来判断创面微环境是否利于愈合;可以通过蓝牙将数据传至智能手机、平板等设备,并将数据传至云端,实现创面数据信息的长期保存,从而实现远程医疗服务功能,达到个体化医疗.智能无线传感敷料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善创面微环境、减少换药频率、使创面更快地愈合,更重要的是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
关键词: -
猪动物体模拟唇裂模型的制作及应用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在中国患病率约为1.624∶1000,每年新出生的患儿有两万多”.唇裂修复术患儿每年数以万计[2],手术医生必须熟练、准确地掌握先天性唇裂修复的基本手术方法,这就要求有大量的模拟患者的手术模型供年轻医生、实习医生及医学生进行练习和教学使用.市场有各种生物材料类手术模型,但真实感差,很难有人体组织的感觉;而各类生物唇裂模型,制作繁琐、成本高、价格昂贵,很难给年轻医生和教学中批量使用.
关键词: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
1998 | 01 02 03 04 |
1997 | 01 02 03 |
1996 | 01 02 03 04 05 06 |
1995 | 01 02 03 04 05 06 |
1994 | 01 02 03 06 |
1993 | 01 02 04 05 06 |
1992 | 01 02 03 |
1991 | 01 02 03 04 |
1990 | 01 04 |
1989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