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B超诊断L4神经鞘瘤1例

张建军

摘要: 病历简介:患者,女,50岁.因腰及左下肢疼痛5年,加重2月而入院.患者5年前无诱因感到腰及左下肢疼痛,2月前疼痛加重,以左下肢小腿后外侧为甚,咳嗽,排便时加重,卧床休息时症状好转,经口服镇痛药效果不佳.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正常成人肛周肌群的体外相控阵线圈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作者:张建军;马国骏;赵秋枫;孔德伟;王嵩

    目的:探讨体外相控阵线圈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正常成人肛周肌群的显示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腹部体外相控阵线圈对38例正常成人[16例男性,22例女性,平均年龄为(56.3±19.7)岁]行肛周MRI.观察耻骨直肠肌与肛提肌及肛门外括约肌的关系、肛门外括约肌的分部及联合纵肌的构成.测量肛管、外括约肌及耻骨直肠肌长度,以及耻骨直肠肌和肛门内外括约肌厚度,并比较不同性别组之间的差异.结果:38例正常志愿者肛周MRI对耻骨直肠肌、肛提肌及肛门内外括约肌均能清晰地显示.耻骨直肠肌与其上方的肛提肌及下方的肛门外括约肌深部之间有脂肪间隙分隔,属于独立的结构.肛门外括约肌分为深部、浅部及皮下部3部分.肛门内外括约肌间的括约肌间隙内可见两层纵行的纤维.男性的外括约肌厚度为(4.1±0.7)mm,较女性的(3.4±0.6)mm厚(P=0.003).男性与女性之间肛管、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长度,以及耻骨直肠肌和内外括约肌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相控阵线圈高分辨率MRI可清晰地显示肛周肌群及其周围间隙,为肛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精确的解剖学信息.

  • 低剂量与超低剂量胸部CT在不同类型肺结节复查中的应用

    作者:龚汀;金彪

    目的:分析低剂量与超低剂量胸部CT在不同类型肺结节复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常规剂量胸部CT扫描发现肺部孤立性非钙化结节(大小5~30 mm)且于6个月后遵医嘱复查CT的患者共100例,采用低剂量(50 mA)与超低剂量(25 mA)对所有复查患者行胸部CT扫描,并比较低剂量与超低剂量胸部CT扫描结果.采用西门子Syngo MMWP VE40A工作站,利用三维成像软件自动计算肺结节体积,计算两次测量结果的相对体积差值(relative volume difference,RVD),若RVD≤10%表示体积计算结果合理,RVD>10%表示体积计算结果不合理.结果:100例肺部孤立性非钙化结节患者两次体积测量的合理率为78.00%,相关系数r=0.996,两次体积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D的95%CI为-0.14~0.14,有4例在95%CI以外,基本RVD趋于一致.胸膜旁型结节和毛刺型结节的RVD不合理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结节.结论:50 mA低剂量与25 mA超低剂量胸部CT扫描测量肺结节体积的相似性较高,对于测量肺结节体积具有一定的意义.对于毛刺型结节和胸膜旁结节,宜采用25 mA超低剂量胸部CT扫描.

  • 乳腺富细胞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及病理学诊断对照

    作者:刘利民;张韵华;许建芳;俞清

    目的:探讨乳腺富细胞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学诊断的关系.方法:分析11例乳腺富细胞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包括细胞内有无黏液、分布形态(多发细小囊泡、较大黏液湖、较大黏液湖伴印戒细胞)及细胞外黏液与细胞面积比值(<30%、30%~90%、>90%),并对照研究超声内部回声与病理学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超声图像上肿块均呈实性团块,5个肿块为高回声,2个为等回声,4个为低回声;8个形态不规则;8个边界模糊;10个见中等或丰富彩色血流信号.8例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5个弹性超声评分为2~3分.病灶细胞内黏液为多发细小囊泡时,超声均表现为高回声;病灶细胞内黏液为黏液湖或无细胞内黏液时,超声表现为等回声或低回声.超声内部回声与细胞外黏液无明显关系.超声均诊断为BI-RADS 4类.结论:乳腺富细胞黏液腺癌常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的高回声,血流丰富,弹性评分低.其内部回声与细胞内黏液有关,与细胞外黏液无明显关系.超声有助于乳腺富细胞黏液腺癌的术前良恶性诊断.

  • 18F标记的正电子药物中氨基聚醚(2.2.2)测定方法研究

    作者:姚静;贾娟娟;弓全胜;许晓平;袁慧瑜;施亚琴

    目的:建立18F标记的正电子药物中氨基聚醚(Kryptofix 2.2.2)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以经过碘铂酸盐试剂预处理的硅胶G板为载体,将18F标记的正电子药物供试品溶液和氨基聚醚(2.2.2)对照溶液点于薄层板上进行显色.结果:氨基聚醚(2.2.2)对照溶液在斑点中心显深蓝色的圆或圆环;供试品溶液中如有氨基聚醚(2.2.2),在斑点中心显深蓝色圆或圆环.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且重复性好,适用于18F标记的正电子药物中氨基聚醚(2.2.2)的快速检测.

  • 超微血管显像与超声造影在诊断膀胱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启平;陈红燕;朱慧;龚会凌;朱丽;刘莹;黄晓宇;周燕;杨宁;陈永其

    目的:研究超微血管显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与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膀胱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患者行常规膀胱超声检查,发现占位性病变者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SMI及CEUS检查,比较3种技术在膀胱占位性病变中血流显示的差异,并观察造影剂进入病灶的灌注模式,分析其灌注特点,后与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5例膀胱占位性病变患者共36个病灶,其中膀胱恶性肿瘤31个、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2个、腺性膀胱炎3个.SMI与CEUS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血流显示率为100%,明显高于CDFI(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提示恶性病灶35个,造影表现为快进慢退高增强;腺性膀胱炎1个,造影表现为慢进同退等增强.CEUS的诊断准确率为88.9%.结论:SMI与CEUS均能提高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血流显示率.CEUS能实时观察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其性质,具有较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转移性、反应增生性淋巴结判断的临床价值

    作者:向永涛;甘兵;赵亮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56例经手术后病理学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术前均行颈部高频超声检查.计算高频超声诊断转移淋巴结的准确率,比较转移性淋巴结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的超声表现特征、血流形态分型及颈部分布情况,记录转移性淋巴结的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256例患者中转移性淋巴结共1496枚,反应增生性淋巴结共949枚.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转移性淋巴结1329枚、反应增生性淋巴结1116枚,准确率为91.21%(2230/2445).转移性淋巴结中,门部高回声消失者占比86.90%,显著高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的14.01%(P<0.05);转移性淋巴结中,14.71%可见囊性变,35.90%出现点状高回声,42.78%为周边型血流,反应增生性淋巴结未见以上征象.转移性淋巴结的血流形态分型以Ⅲ型、Ⅳ型为主,反应增生性淋巴结以Ⅰ型为主.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的分布无明显规律,转移性淋巴结以Ⅱ、Ⅲ及Ⅳ区较常见.1496枚转移性淋巴结中,26.87%为高阻力型,17.45%为中等阻力型,55.68%为低阻力型.结论: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的好发部位有一定的规律性,转移性淋巴结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在囊性变、点状高回声、周边型血流及门部高回声消失等征象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结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淋巴结边界、内部回声及血流形态分型等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淋巴结性质的鉴别,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 食管癌18F-FDG PET/CT显像SUVmax的临床研究

    作者:段钰;贾承晔;邓小虎;周海中;刘康其

    目的:探讨食管癌18F-FDG PET/CT显像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食管癌患者PET/CT显像数据,研究食管癌原发病灶SUVmax与病灶大小(横径和长度)的相关性、不同长度原发病灶之间SUVmax的差异及原发病灶SUVmax与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相关性.结果:60例患者食管鳞癌病灶SUVmax与病灶的横径、长度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95,P=0.000;r=0.420,P=0.001).不同长度病灶间SUVmax比较,<3.0 cm与3.0~5.0 cm病灶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0,P=0.007),<3.0 cm与>5.0 cm病灶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6,P=0.005),但3.0~5.0 cm与>5.0 cm病灶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64,P=0.251).SUVmax与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无相关性(F=1.256,P=0.293).结论:食管癌SUVmax对评价肿瘤原发病灶的大小具有重要价值,但SUVmax无法预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关键词: 食管癌 PET/CT 18F-FDG
  •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的CT/MRI表现

    作者:王璐;徐鹏举;朱明明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Xp11.2 translocation/TFE3 gene fusion,Xp11.2/TFE RCC)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及穿刺活检病理学证实的Xp11.2/TFE RC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内容包括病灶的大小、位置、形态、平扫密度或信号特征及均匀性、强化程度、强化特征、有无包膜、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结果:该研究14例患者,男女比例为4:10,其中CT发现9例,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发现5例.病灶大小为1.8~11.8 cm;9个病灶(64.3%)呈圆形或类圆形,5个病灶(35.7%)呈不规则形;12个病灶(85.7%)密度/信号不均匀,2个病灶(14.3%)密度/信号均匀;10个病灶(71.4%)伴出血;8个病灶(57.1%)伴有坏死或囊变;13个病灶(92.9%)强化不均匀;11个病灶(78.6%)动脉期强化程度低于肾皮质但高于肾髓质,3个病灶(21.4%)低于肾皮质和肾髓质;MRI发现的5个病灶均有包膜.结论:女性多见、中等血供、具有不均匀性和存在包膜是Xp11.2/TFE RCC常见的CT/MRI影像学特征.

  • 前列腺癌小视野、常规表观扩散系数与穿刺标本Gleason评分及肿瘤累及组织百分比的相关性比较

    作者:刘晓航;周良平;彭卫军

    目的:比较前列腺癌小视野与常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穿刺标本Gleason评分、肿瘤累及组织百分比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1例行小视野及常规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以穿刺位置为单位,评价肿瘤可见性,测量所有前列腺癌的ADC值并进行比较,比较两种序列之间前列腺癌ADC值与Gleason评分和肿瘤累及组织百分比的相关关系,并单独评估不同肿瘤累及组织百分比(≤10%、11%~40%、41%~70%、71%~100%)组穿刺标本ADC值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共统计114处穿刺阳性位置的数据,小视野ADC图上肿瘤可见率(100/114)显著高于常规ADC图(86/114)(P<0.05).小视野与常规DWI上全部前列腺癌样本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42和-0.41,P<0.05),累及组织71%~100%组前列腺癌ADC值亦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62和-0.56,P<0.05),但其余各组无显著相关关系.前列腺癌ADC值与累及组织百分比亦呈负相关关系(r=-0.69和-0.63,P<0.05),且相关系数高于ADC值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论:小视野前列腺ADC图可提高肿瘤的可见率,但ADC值受Gleason评分及肿瘤百分比的影响,对Gleason评分预测效果有限.

  • 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对肛瘘、肛周脓肿的诊断价值

    作者:金玉明;黄婷

    目的: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对肛瘘、肛周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肛瘘、肛周脓肿患者,术前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与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评价这两种超声方式诊断内口、主管、支管及脓腔等的效果.结果:术前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均能清楚显示瘘管的主管道,两者诊断准确率均为100%;超声弹性成像对内口定位的诊断准确率为95.0%(76例),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诊断的85.0%(6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对支管及脓腔定位的诊断准确率为96.3%(77例),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诊断的86.3%(6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对肛瘘分型的诊断准确率为93.8%(75例),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诊断的83.8%(6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等明显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均为术前检查肛瘘、肛周脓肿的有效方法,超声弹性成像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肿瘤影像学

省级期刊 审稿时间:1个月内 早咨询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