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憩室内翻致下消化道出血一例报道
摘要: 患者:男,48岁.因右下腹痛伴新鲜血便1 d,于2003年1月12日来我院求治.既往无手术史.体检:腹平坦,右下腹有轻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5次/min.结肠镜检查:回盲部肿物.
-
合并中度肝硬化的肝肿瘤病人行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围手术期评价
目的 比较合并中度肝硬化的肝肿瘤病人行腹腔镜肝切除与开腹肝切除术术后恢复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行肝切除术的肝肿瘤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术后按Laennec分级标准确认为中度肝硬化的病人42例,其中腹腔镜肝切除术20例,开腹肝切除术22例.比较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Child-Pugh分级、肿瘤大小、甲胎蛋白(AFP)、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上的差异.结果 腹腔镜肝切除术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开腹肝切除术组.结论 对于合并中度肝硬化的肝肿瘤病人,腹腔镜肝切除术在短期疗效方面优于开腹肝切除术.
-
高位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再次手术治疗19例分析
目的 探讨高位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再次手术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9例高位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需再次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病人均行吻合口重建手术,且术中、术后无死亡病例;术后仅有1例病人出现胆漏,2例病人出现胆管炎.结论 针对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再次手术病人的实际情况及狭窄不同程度,结合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并改善病人恢复情况.
-
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和食管癌的根治性手术对病人临床疗效的研究
目的 探讨残胃状态下治疗贲门癌和食管癌的外科方法的选择及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7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贲门癌及食管癌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手术方法对病人疗效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本组27例病人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手术采用颈部高位吻合5例,胸腔内吻合22例,无1例术中死亡.术后3例出现肺部感染,2例出现颈部吻合口瘘,2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声音嘶哑,1例术后胃排空障碍.1例死于术后肺部感染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6例顺利出院.失随访1例,随访25例病人2年中长期存活16例,5例死于原发肿瘤,4例死于其他原因.手术治疗明显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5年生存率达36.0%.结论 残胃状态下贲门癌和食管癌病人根据个体差异可以选择不同的的外科方法,术后并发症与普通贲门食管癌无明显的差别,临床疗效满意.
-
吲哚美辛联合鼻胆管低负压引流在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术前经直肠给予吲哚美辛及术后使用鼻胆管低负压引流对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发生的作用.方法 选取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期间行ERCP治疗的胆总管结石病人188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吲哚美辛+鼻胆管低负压引流组,63例)、B组(吲哚美辛+鼻胆管常规引流组,63例)、C组(安慰剂+鼻胆管常规引流组,62例),观察分析三组病人术后不同时刻各项监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A组与B、C组相比,ERCP术后第24、48小时鼻胆管胆汁引流量更多、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更快,鼻胆管发生堵塞例数更少(均P<0.05).A组、B组ERCP术后第6、24、48小时血清淀粉酶、WBC、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均P<0.05),其中A组比B组更低(P<0.05).A组(3.17%) PEP发生率低于B组(12.70%)、C组(16.13%),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与C组相比,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其中A组恢复时间快、住院时间短(均P<0.05).三组PEP病人中均无重型胰腺炎.结论 吲哚美辛联合鼻胆管低负压引流方便、经济、安全,可更有效地降低PEP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手术切除与TACE治疗肝细胞癌伴Ⅰ/Ⅱ型门静脉癌栓病人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手术切除与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合并Ⅰ/Ⅱ型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病人的疗效.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肝胆脾外科和介入科2012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8例肝细胞癌合并Ⅰ/Ⅱ型门静脉癌栓(程氏分型)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外科切除治疗组(28例)和TACE治疗组(30例),比较两组长期生存率,并分析病人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使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外科切除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3.0个月,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4.7%、54.1%、29.2%、14.6%;TACE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6.4个月,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3.3%、23.3%、13.3%、8.9% (P=0.036).多因素分析显示多个肿瘤(HR=2.578;95%CI:1.365,4.868,P=0.004),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34 U/L(HR=2.509;95%CI:1.266,4.972,P=0.008)是影响长期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对于肝细胞癌伴Ⅰ/Ⅱ型门静脉癌栓病人,外科手术切除治疗明显好于TACE治疗,多个肿瘤和AST>34 U/L是病人术后总体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门静脉癌栓 手术切除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预后 -
早期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5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6例SAP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CT引导下PCD治疗.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微循环指标、疗效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中转手术率.结果 治疗3d、7d后观察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浆血栓素2水平低于对照组,前列环素I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和中转手术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SAP病人早期予以CT引导下PCD治疗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微循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和中转手术率.
-
脐周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脐周三孔和常规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的264例急性阑尾炎病人,回顾性研究常规三孔组(148例)与脐周三孔组(116例)在一般情况、操作运用、术后疗效等方面的不同效果.结果 脐周三孔组住院天数[(2.5±0.4)d]明显低于常规三孔组[(3.7±0.7)d](P<0.05),术后4h疼痛评分、术后第1天视觉疼痛模拟量表评分分别为(2.4±0.7)分和(1.3±0.4)分,均显著低于常规三孔组的(4.9±2.1)分和(3.2±1.5)分(均P<0.05).两组病人性别、年龄、住院费用、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并发症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脐周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操作简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并不增加额外费用和特殊器械.
-
338例胰腺癌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胰腺癌病人诊治情况及预后,为胰腺癌病人的临床处理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38例胰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38例病人中男性213例,女性125例;年龄(59.07±10.44)岁(28~80岁);常见症状以腹痛、腹胀、黄疸、消瘦为主;CT检查阳性率96.37%,超声检查阳性率85.37%,癌抗原19-9(CA19-9)阳性率86.44%;手术治疗229例,未进行手术109例.共获得随访263例,平均生存期10.68个月,第1年生存率36.42%,第2年生存率17.21%,第3年生存率9.37%;CA19-9水平、TNM分期、伴有转移及治疗方式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胰腺癌预后差,腹部CT和CA19-9临床意义较大,早期诊断与手术有助于提高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
门静脉高压症三种断流手术方式及其疗效的探讨
目的 评价因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手术的方式及其疗效.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十堰市太和医院肝胆胰外科诊疗中心收治的因门静脉高压症接受断流手术治疗的389病人进行随访,其中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345例、B级44例.据手术方法分三组: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组157例;脾切除加食管下段吻合器横断吻合组139例;脾切除加食管下段联合胃近端切除组93例.结果 389例病人中无手术死亡和近期再出血.术后发生并发症31例,占8.0%.术后随访389例,随访12~52个月.术后1~3年内,行钡餐和胃镜检查,断流手术后再发静脉曲张的发生率为4.9%(19/389).其中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157例,有15例(9.6%)表现为中重度曲张;行脾切除加食管下段吻合器横断吻合组139例中仅有4例(2.9%)表现为轻度静脉曲张;行脾切除加食管下段联合胃近端切除组93例均无再发静脉曲张.结论 三种断流手术中接受脾切除+食管下段联合胃近端切除术的病人均未再发静脉曲张,具有良好的疗效.
-
加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应激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应激反应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武进中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66例接受胃癌腹腔镜手术病人.按入院顺序抽签分为对照组(腹腔镜+传统方法),ERAS组(腹腔镜+ERAS),每组各33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的差异.通过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计数评估术后应激反应.通过检测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评估营养状态.结果 两组病人基线特征和手术结果相似.与对照组相比,ERAS组病人术后首次肠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住院花费少(P<0.05).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TNF-α外,CRP、IL-6、白细胞计数均先应激上升后逐渐恢复,与对照组相比,ERAS组术后3dCRP、IL-6上升幅度较低(P<0.05),白细胞计数上升幅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ERAS组术后3d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幅度较低(P<0.05),并在术后7d恢复接近术前水平.结论 ERAS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有利于病人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术后应激反应更轻,营养状态更稳定,从而促进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