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泌尿科学 >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国际泌尿系统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ology and Nephrology 국제필뇨계통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4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416
  • 国内刊号: 43-146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80
  • 曾用名: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朱冬三
  • 类 别: 泌尿科学
期刊荣誉:
  • 低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诊断和治疗(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赵鑫;黄盛松;万晓东;吴登龙;桂亚平

    目的 探讨低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提高急诊处理水平.方法 患者均通过病史、体检、海绵体抽吸血气分析及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低流量性阴茎异常勃起,给予保守治疗、海绵体灌洗、海绵体内注射药物及行阴茎海绵体尿道海绵体分流术.结果 患者行保守治疗欠佳,行手术治疗阴茎异常勃起完全消退,但术后随访出现ED.结论 详细的病史、阴茎海绵体血气分析、彩色多普勒检查等是区分高流量型和低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的重要方法,阴茎异常勃起如保守治疗无效,应立刻进行手术治疗.

  • 低氧对趋化因子FKN诱导的前列腺癌细胞转移的影响

    作者:马雪涛;吴振起;韩志友;吴雅冰;李琰峰;郭盈;高文锋

    目的 探讨低氧对趋化因子FKN诱导的前列腺癌细胞粘附能力、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MTY法检测分别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经FKN诱导的PC-3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粘附能力,Matrige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FKN处理能显著提高PC-3细胞和低氧PC-3细胞的粘附、侵袭和迁移(P<0.05),相同FKN浓度时低氧条件下PC-3细胞发生粘附、侵袭和迁移的细胞数显著高于常氧条件下的细胞数(P<0.05).结论 FKN可通过增加PC-3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粘附作用,提高细胞的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而诱导PC-3细胞发生转移,低氧可以促进FKN的作用.

  • Akt抑制剂鱼藤素对膀胱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陈洪波;江克华;胡晓辉;朱圣亮;赵纯雄;董自强;袁红纲;陈晓波;宋兴福

    目的 研究Akt抑制剂鱼藤素对膀胱癌T-24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MTT法检测鱼藤素对T-24细胞生长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DNA片段化检测鱼藤素对T-24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检测鱼藤素对MDM2和GSK3β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MDM2、GSK3β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鱼藤素显著抑制T-24细胞的增殖,使细胞周期主要阻滞在G0/G1期,并可诱导T-24细胞发生凋亡.RT-PCR结果显示,鱼藤素处理T-24细胞后MDM2 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而GSK3 β mRNA的表达水平增加;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鱼藤素下调MDM2蛋白的表达,而上调GSK3β蛋白的表达.结论 Akt抑制剂鱼藤素能抑制T-24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影响Akt通路下游信号分子MDM2和GSK3β的表达相关.

    关键词: 膀胱肿瘤 鱼藤素
  • 伴心理障碍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陈鸿杰;梁忠;张骏;杨宁刚;王军;张向军;于新宁;张殿庭

    目的 了解伴有心理障碍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156例确诊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用疾病90症状清单(SCL-90)总分和因子分进行自评,分为心理障碍组(psychological obstacles; PO)和无心理障碍组(no psychological obstacles;NPO),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特征对照研究.结果 伴心理障碍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具有发病时间长、反复求治的特点,临床表现除本病的症状外,表现出焦虑、抑郁、精力减退、疑病素质、性欲减低等与心理有关的症状.结论 伴心理障碍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心理因素已构成本病的重要部分,对此类患者的心理问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 白蛋白尿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黄文娟;杜新;潘斌斌;尹忠诚;曹长春

    目的 对临床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白蛋白尿与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为临床医生诊断、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收集CKD患者血清样本和24h尿液,分别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T3、T4、FT3、FT4、TSH)和24h尿白蛋白,根据KDIGO指南对尿白蛋白进行分组(30mg/24h、30~ 300mg/24h、>300mg/24h).结果 T4、FT4在尿白蛋白不同分期存在显著差异性(P<0.005),T4、FT4、T3、FT3与24h尿白蛋白有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243、0.230、0.209、0.138;P <0.005).结论 T4、FT4与白蛋白尿呈正相关.

  • UTX基因上调对肾癌786-O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王旭亮;江智茂;杨丽华;李彩灵;桂耀庭;蔡志明

    目的 研究UTX基因过表达对肾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通过细胞转染UTX质粒过表达UTX基因,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效率,运用MTT法检测其对786-O增殖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含有UTX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获得UTX上调表达的786-O细胞,转染UTX质粒后肾癌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上调UTX基因表达的786-O-pCMV-UTX-HA与空白对照细胞786-O相比在24h、48h和72h细胞活力分别降低30.24%、33.88%和48.97%(P<0.01).结论 UTX基因上调可以显著抑制肾癌细胞增殖.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比较分析

    作者:颜宇晴;陈澄;钱慕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CTA)诊断肾动脉狭窄(RAS)的准确性.方法 将200例患者按有/无RAS分为观察(A,100例)组与对照(B,100例)组,再将A组随机分为超声(A1,70例)组与CTA(A2,30例)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A组患者肾动脉血流速度和肾动脉内径,并以肾动脉血流速度和肾动脉内径对RAS的诊断绘制ROC曲线.并使用CTA技术显示A2组患者狭窄的肾动脉血管.结果 ROC曲线示:肾动脉血流速度和肾动脉内径与RAS的关系密切,当肾动脉血流速度< 170cm/s、肾动脉内径<5mm时,受试患者存在RAS.另30例(60支血管)同时进行了肾动脉CTA检查,肾动脉CTA显示的狭窄血管数多于肾动脉造影[45支(75.0%)和41支(6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RAS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动脉血流速度和肾动脉内径是监测RAS的有效指标.肾动脉CTA和肾动脉造影具有类似的诊断价值.

  • 日间CRRT在治疗高龄AKI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张继强;张燕;陈卫东;张海峰

    目的 探讨日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治疗高龄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22例住院高龄AKI患者行日间CRRT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尿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电解质、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APACHEⅡ评分及疗效情况.结果 22例患者中好转7例(占31.8%),有效10例(占45.5%),无效5例(占22.7%);3组不同预后患者血钠、CRP、Alb及APACHEⅡ评分在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年龄、性别、Scr、BUN、CysC、血钾、CO2 CP及MA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RRT治疗后HR、尿量均较治疗前好转,Scr、BUN、CysC较治疗前好转,血钾、钠及酸中毒得到纠正,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 日间CRRT能缓解高龄AKI患者临床症状,稳定生命体征,改善肾功能及电解质紊乱情况,提高治疗成功率;高龄患者的血钠、APACHEⅡ评分、炎症及营养状态可能预测患者预后.

    关键词: 肾疾病 肾替代疗法
  • 心脏瓣膜钙化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李志莲;陈源汉;梁馨苓;冯仲林;叶智明;史伟

    目的 调查慢性肾脏病(CKD)不同分期患者瓣膜钙化的患病率及特点,了解影响CKD患者瓣膜钙化的可能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CKD患者的心脏彩色B超和临床资料.患者分成CKDl ~5期、5D期6个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瓣膜钙化相关的因素.结果 1550例CKD患者中,瓣膜钙化者有180例(占11.6%),瓣环钙化(60%)多于瓣叶钙化(40%).CKD1~5D期瓣膜钙化患病率依次为:0.6%、3.1%、8.9%、6.8%、4.4%和28.8%.CKD-5D期瓣膜钙化现象随透析龄的延长而增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CKD心脏瓣膜钙化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血钙、iPTH、中重度瓣膜关闭不全、左室肥厚、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及伴有心血管合并症.结论 并非所有CKD都易合并瓣膜钙化,其在CKD1~2期非常少见,一旦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阶段,合并瓣膜钙化者明显增加.因此,瓣膜钙化的风险需要在CKD人群里分层评估,应重视筛查CKD-5D期患者的瓣膜钙化情况及可调控因素的综合干预.

  • IgA肾病预后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作者:贾利敏;赵春秀;马新

    目的 探讨影响IgA肾病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沧州市人民医院2005年8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40例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同时测患者尿蛋白波动系数(△P).据△P水平,将患者分为高△P组(△P≥1)和低△P组(△P<1).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法,并用log Rank和Breslow 检验比较生存曲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48.2±16.4)个月,140例患者1年生存率96.4%,3年生存率90.5%,5年生存率82.1%.低△P组肾功能恶化发生率明显高于高△P组(25%vs.9.09%,P<0.01).单因素cox分析发现血肌酐、高血压、尿蛋白波动系数,病理V级,高尿酸血症均影响预后.多因素cox分析显示,血肌酐、病理V和尿蛋白波动系数是肾功能下降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结论 本研究结果与其他IgA肾病转归结果基本一致,同时发现尿蛋白波动系数可以作为判断IgA肾病患者预后的一项新指标.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预后
  • TURP术后前列腺结石残留致顽固性症状的临床分析

    作者:杨青山;邬绍文;贺飞;宋明哲;陈海;张晓忠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伴结石术后顽固性症状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BPH)伴结石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或绿激光汽化术后出现顽固性尿痛5例,伴尿频、尿急.门诊给予抗感染、止痛及降低膀胱过度活动药物治疗1个月后,尿频、尿急症状明显改善,而尿痛症状未改善,复查B超提示前列腺残留结石,再次行TURP术,清除残余结石.结果 5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拔除尿管后尿痛消失.无排尿困难、尿潴留、发热等并发症.复查B超示无残留结石.结论 前列腺结石残留是前列腺增生术后顽固性尿痛症状重要原因,再次行TURP术是治疗的首选方法,安全、有效.

  • 内皮细胞Toll-2受体在血液透析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孙婧;孔祥雷;崔美玉;许冬梅

    目的 探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血清体外干预下对内皮细胞Toll-2受体(TLR2)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以MHD患者血清培养内皮细胞模拟人体尿毒症内环境,并用健康人群作对照,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组(SA组)和ACS组,用3组人群的血清分别干预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其中ACS组又分为加(封闭组)或不加抗TLR2抗体,血清干预18h后,收集细胞及细胞上清液,利用RT-qPCR检测各组TLR2、核转录因子(NF-κB)、白介素-6(IL-6)、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定位TLR2,ELISA法检测各组IL-6、VCAM-1的表达.结果 研究显示ACS血清干预组TLR2 mRNA、NF-κB mRNA、IL-6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SA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在SA组及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抗体封闭组内皮细胞NF-κB mRNA、IL-6 mRNA及VCAM-1 mRNA及IL-6、VCAM-1的表达均较未封闭组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2可能通过介导炎症反应参与了MHD患者ACS的发病.

  • 腺性膀胱炎经门诊诊断筛选与经尿道电切联合丝裂霉素治疗

    作者:杜明君;解海博;刘艳;强婷婷;江宏恩

    目的 对腺性膀胱炎门诊筛选与治疗的有效方法探讨.方法 对具有腺性膀胱炎临床表现的850例患者进行筛选,其中110例证实,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镜切除病变组织及对相关诱因治疗,术后1d采用丝裂霉素20mg膀胱灌注,每周1次,连续6周.结果 110例随访6个月~8年,其中痊愈84例,好转24例.结论 有目的地对此类患者门诊筛选,经尿道切除病变组织,去除导致腺性膀胱炎相关诱因,术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可缓解或治愈腺性膀胱炎.

  • 左氧氟沙星静点联合精索注药治疗急性附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附42例报告)

    作者:南玉奎;田欣;胡晓刚;闵立贵;齐飞波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静点+精索注药治疗急性附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急性附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静点+精索注药+常规疗法,对照组同期给予左氧氟沙星静点+常规疗法,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和痊愈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随访2个月,治疗后2周观察组治愈4例,显效34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62%.治疗后2周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27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时间和痊愈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附睾炎早期诊断并应用左氧氟沙星静点+精索注药+常规疗法可以缩短疼痛缓解时间和痊愈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曲尼司特对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膀胱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博;姜晓晓;彭云鹏;庄岩;孙晓青;朱海涛

    目的 探讨曲尼司特对膀胱出口部分梗阻(BOO)模型大鼠膀胱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雌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OO组和曲尼司特组.BOO组和曲尼司特组行尿道远端梗阻方式制备膀胱出口部分梗阻模型,空白对照组采用假手术方式处理.曲尼司特组术前1天及以后每天给予曲尼司特[400mg·(kg·d)-1]灌胃治疗,BOO组和空白对照组每天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持续4周.4周后采用尿流动力仪检测膀胱容量及大膀胱压等指标,评估膀胱的功能;测量膀胱的厚度和重量;作HE染色观察膀胱肌层增生程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膀胱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BOO组尿流动力学表现大压力(cmiH2O)与容量(mL)明显升高(62.71±9.71 vs 31.10±4.53,P<0.05,0.72±0.13 vs 0.30±0.06,P<0.05),术后膀胱厚度(μm)、重量(mg)增加(分别为1038.5±148.4 vs 727.1 ±74.9,P<0.05,182.3±23.5 vs 119.0±36.0,P<0.05),HE染色膀胱增生显著,膀胱纤维化程度未见明显增高.TGF-β1的表达增高(0.37±0.06 vs0.17±0.04,P<0.05).与BOO组相比,曲尼司特组尿流动力学表现大压力(cmH2O)和容量(mL)减弱(48.48±4.72 vs 62.71±9.71,P<0.05,0.51 ±0.06 vs 0.72±0.13,P<0.05),膀胱厚度(μm)、重量(mg)减少(分别为886.3±96.4 vs 1038.5 ±148.4,P<0.05,155.1±16.3 vs 182.3±23.5,P<0.05),HE染色显示膀胱增生减弱,TGF-β1的表达降低(0.29±0.06vs0.37±0.06,P<0.05).结论 曲尼司特对膀胱收缩功能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TGF-β1表达改善膀胱功能.

  • 膀胱部分切除术配合辅助化疗治疗盆腔淋巴结阴性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临床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房杰群;黄建生;肖克峰

    目的 研究膀胱部分切除术+化疗对盆腔淋巴结阴性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报告这一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本研究选取2008年2月至今到本院肿瘤科实行了膀胱部分切除术并联合辅助化疗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有关资料,共纳入50例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了同一时期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并认真收集其临床资料.将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为分析影响盆腔淋巴结阴性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危险因素,笔者通过logistic回归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 研究所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得知,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有效率方面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通过分期比较,我们所得高选择性患者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测得病理分级(P=0.001,P<0.05)和病理分期(P=0.002,P<0.05)为盆腔淋巴结阴性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本研究对膀胱部分切除术配合辅助化疗的治疗方法加以对比显示,膀胱部分切除术配合辅助化疗相比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在所有病理分级中并没有优势,但在高选择性患者中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配合辅助化疗的治疗方法更有疗效.病理分级和病理分期为影响盆腔淋巴结阴性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得到充分关注,进而提高盆腔淋巴结阴性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预后效果.

  • 人膀胱癌BIU-8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作者:刘杰昊;杨晓峰;王玮;张自强;闫三华;罗俊茜

    目的 建立非肌肉浸润性膀胱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方法 采用中国人膀胱癌BIU-87细胞系,并应用Matrigel基质胶作为细胞悬浮剂将癌细胞接种于裸鼠腋窝皮下,记录成瘤时间,计算成瘤百分率,测量肿瘤长径、短径、重量,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成瘤时间约为6~7d,成瘤率达到了100%,皮下接种28d后移植瘤平均长径为(19.58±1.85) mm,平均短径为(14.18±1.59)mm,平均体积为(2098.13±556.88)mm3,平均瘤重为(0.92±0.27)g.移植瘤HE染色显示,癌细胞的大小不一,排列紊乱,极性消失,核分裂像多见,细胞核染色深.结论应用Matrigel基质胶作为癌细胞的悬浮剂成功建立了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为后续进行非肌肉浸润性膀胱癌的科学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 前列腺癌组织中P504S表达和Gleason评分与骨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培新;艾尼娃;李鸣;贾宏亮;蒲春林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P504S/AMACR表达和Gleason评分与骨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之间本院收治的前列腺癌58例,其中骨转移患者32例;无骨转移患者26例.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P504S/AMACR的表达,同时分析P504S/AMACR表达和Gleason评分与骨转移的关系.结果 骨转移与P504S/AMACR相关系数为0.818(说明正相关,关系较密切,P <0.05);骨转移和Gleason做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为0.474(说明正相关,P<0.007).经秩和检验分析得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的P504S/AMACR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10,P<0.001),经秩和检验分析得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的Gleason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72,P=0.001).结论 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组织中P504S/AMACR表达增高,可能为预测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以及预后判断提供更多的依据.

  • 经皮肾镜与腹腔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唐智旺;汪志民;吴铁球;李南南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与腹腔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和分析本院自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共74例,其中经皮肾镜组39例、腹腔镜组35例,对比研究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疗效指标.结果 经皮肾镜组一次性清石率为92.3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82%,腹腔镜组一次性清石率为94.2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两组患者一次性清石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经皮肾镜组长,而术后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经皮肾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镜与腹腔镜技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对多发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经皮肾镜技术效果确切;腹腔镜不受输尿管通畅性影响,术中出血量少,对肾积水较轻、嵌顿时间长、单一较大输尿管上段结石可作为优先选择.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提高患者手术清石率、降低手术并发症.

  • 坦索罗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骨盆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肖波;潘铁军;谢旭敏

    目的 观察评价坦索罗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骨盆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泌尿外科确诊为Ⅲ型前列腺炎患者100例,治疗前进行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按轻度(1~14)、中度(15 ~29)、重度(30 ~43)分成A、B、C三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坦索罗辛0.2mg,每晚睡前口服,连服8周,用药后第8周再次评估NIH-CPSI,记录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C三组平均NIH-CPSI评分由原来的24.3降至13.4(P<0.01).治疗后疼痛不适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下降(P<0.01),而排尿症状评分则下降不明显.三组患者随着症状严重程度的增加,坦索罗辛治疗的有效率逐渐递减,C组有效率与A组及B组有效率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坦索罗辛能够改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不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安全、副作用少,能够作为Ⅲ型前列腺炎的一线药物.

    关键词: 前列腺炎 骨盆痛
  • 低出生体重率与孕早期黄体酮使用率在不同严重程度尿道下裂患儿中的分布及其意义

    作者:朱璟晶;陈娇;张亚;周云

    目的 分析比较“低出生体重率”与“(母亲)怀孕早期黄体酮使用率”在不同严重程度尿道下裂患儿中的分布,来探讨尿道下裂的发病原因.方法 根据尿道下裂患儿调查登记表的信息记录,对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住院部首次就诊且符合筛选条件的97例尿道下裂男童的尿道口位置进行病情严重程度分组,然后分别对各组患儿的低出生体重率及其母亲黄体酮使用率进行统计.结果 患儿的出生体重与其尿道下裂严重程度的差异性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尿道下裂与低出生体重之间存在等级相关,由母亲怀孕早期黄体酮的使用情况所导致患儿尿道下裂严重程度的差异性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二者之间存在等级相关.结论 患儿的出生体重与其尿道下裂严重程度的差异性分布及等级相关.

  • CSEA与TIVA麻醉方式在泌尿科激光碎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王淑伟;侯杰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CSEA)与全凭静脉麻醉组(Total Infusion Venus Anesthesia,TIVA)在泌尿外科激光碎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86例,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CSEA组和TI-VA组.对术中术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按照手术时间、结石返回率、进镜困难发生率、体动发生率、患者不适发生率、麻醉费用等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及麻醉后30min,CSEA组和TIVA组的平均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24h,CSEA组总满意率(很满意+满意)为79.07% (34/43),TIVA组总满意率为97.67% (41/43).两组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联合钬激光治疗泌尿系结石具有安全、舒适、疗效显著等优势,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一种有效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 尿路结石 麻醉
  • 尿a1-MG和NAG在造影剂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及水化防治作用探讨

    作者:朱润章;郝丽;王德光;许邦龙;吴继雄

    目的 探讨水化治疗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造影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防治作用,了解CIN临床发病率,探究早期CIN肾损害部位及敏感检测指标.方法 选择120例接受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水化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水化治疗组患者在PCI术前6h起开始静脉补液至PCI术后12 h.对照组患者确保正常饮食及饮水.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d、第2d、第3d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血浆胱抑素C(Cys-C),留取尿标本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a1-微球蛋白(a1-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结果 对照组:与术前比较,术后第1 dNAG和a1-MG显著升高(P<0.01),术后第2d尿渗透压和GFR(MDRD公式计算)降低(P<0.05).术后第2d与术后第1d比较,NAG和a1-MG均降低(P<0.05);术后第3天渗透压和GFR(MDRD公式计算)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水化治疗组:术后第1d与术前比较,NAG和a1-MG显著升高(P<0.01),术后第2d渗透压、GFR(MDRD公式计算)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第2d与术后第1d比较,NAG和a1-MG均降低(P<0.05)且与术前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渗透压和GFR(MDRD公式计算)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对照组术后第1d与水化治疗组术后第1d相比,NAG和a1-MG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dNAG和a1-MG的升高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渗透压和GFR(MDRD公式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NAG和a1-MG是早期发现CIN的可靠指标;②造影剂(CM)首先造成肾小管损害;③水化治疗对防治早期造影剂肾损害效果明显,可能有利于损伤肾小管功能早期恢复;④基础肾功能不全和/或伴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的患者CIN的发生率明显升高;⑤使用GFR(MDRD公式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能达到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但早期发现CIN的作用有限.血浆胱抑素C(Cys-C)早期检测效果有限.

  • 全膀胱切除后两种尿流改道法疗效分析

    作者:杨磊;诸禹平

    目的 探讨分析全膀胱切除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与回肠膀胱术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安徽省立医院泌尿外科67例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35例(新膀胱组),行回肠膀胱术32例(回肠膀胱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早晚期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回肠膀胱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方面均优于新膀胱组,而两组在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早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与回肠膀胱术在肿瘤控制方面效果相同,虽然新膀胱术术式更复杂、手术时间久、术中出血多,但术后患者可自主控制排尿,在尿流改道方式中值得优先考虑,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阴囊Paget's病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黄初阳;陈合群;周芳坚;龙水福

    目的 降低阴囊Paget's病的误诊率,提高早期诊断率及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研究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9 ~2013年)36例阴囊Paget'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及分析.结果 Ray分期A1期21例;A2期8例;B期6例;D期1例;其中阴囊Paget's病合并汗腺癌6例;早中期患者首选治疗方式为阴囊病灶广泛切除术;D期患者采用放疗.7例术后复发,其中1例行姑息性放疗及泰素+顺铂化疗;2例放疗;4例阴囊Paget's病复发灶切除术.36例患者随访平均时间40个月,3例死于肿瘤转移,生存时间分别为79个月,78个月,23个月;3例死于其他肿瘤,生存时间分别16个月,20个月,17个月.结论 阴囊Paget's病患者早期活检是关键,手术彻底切除病灶是首选治疗方式,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关键词: 阴囊 肿瘤
  •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在肾结石中的疗效及对患者围术期机体应激程度的影响研究

    作者:覃光;杨兴业;刘伟

    目的 研究分析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在肾结石中的疗效及对患者围术期机体应激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2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组)46例和观察组(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组)46例,然后将两组患者中不同结石类型的结石清除效果、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机体应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不同结石类型的结石清除效果均好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血液应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在肾结石中的疗效较好,且本术式对患者围术期机体应激程度的不良影响也更小.

  • 树突状细胞在去势抵抗前列腺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付贤

    前列腺癌(prostatic cancer,PCa)是男性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之一,当病情发展至去势抵抗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阶段后治疗棘手,预后欠佳.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功能强、唯一能活化静息T细胞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以DC为基础的免疫治疗不但能激发、增强肿瘤患者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而且还能诱发免疫记忆,从而获得长期的抗肿瘤效应.近年来,以DC为基础的前列腺癌细胞免疫治疗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为前列腺癌尤其是CRPC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极有发展前途.

  • 内皮祖细胞成血管在泌尿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杨美容;朱心怡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作为一种重要的成体干细胞参与了血管新生.近年来,EPC参与的血管新生在泌尿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EPC的特性,在血管新生中所起的作用及在泌尿系统疾病治疗中应用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作者:徐烈雨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并主要表现为分泌儿茶酚胺的肿瘤,其中起源于肾上腺外交感神经节的类型又称为副神经节瘤;嗜铬细胞瘤发病率相对较低,且多为良性.散发型嗜铬细胞瘤病因仍不清楚,家族型则与遗传有关.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主要为与儿茶酚胺分泌相关的症状,主要有高血压、心悸、高代谢状态、高血糖、多汗;目前其诊断方法主要依靠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测定、CT、MRI、131 Ⅰ-MIBG等.针对良性嗜铬细胞瘤,微创手术肿瘤切除为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但恶性嗜铬细胞瘤依然缺乏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将结合近几年有关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相关文献,将嗜铬细胞瘤诊治的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 膀胱尿路上皮“神经元样”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张忠云

    既往认为膀胱尿路上皮仅仅是尿液-血液之间简单的物理屏障,但越来越多的文献认为膀胱尿路上皮具有“神经元样属性”:膀胱尿路上皮可表达“感受分子”、发挥理化刺激的换能器作用、可释放化学介质,可以改变膀胱神经的兴奋性,从而影响膀胱功能.本文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膀胱 上皮细胞
  • 上皮间质转化与前列腺癌

    作者:许召良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发达国家男性恶性肿瘤之首.其发生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是导致进展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肿瘤浸润、转移的机制非常重要.近来的研究认为,上皮间质转化(EMT)在前列腺癌的演进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其与前列腺癌浸润、转移及肿瘤干细胞的一些特性等密切相关.本文将讨论上皮间质转化在肿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

  • 浸润性膀胱癌化疗的现状与进展

    作者:刘敬涛;程永毅;孙羿

    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风险较高、远期疗效欠佳,化学治疗对浸润性膀胱癌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化疗有利于清除体内微转移灶、预防局部复发、减少远处转移,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疾病预后,但现有的化疗方案临床疗效有限且伴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寻找更加高效而且低毒的治疗方案就显得较为急迫.现将近年来浸润性膀胱癌的化疗现状与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肿瘤浸润
  •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治疗进展

    作者:陈运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是引起肾积水的一种常见泌尿系统疾病.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会引起尿液无法顺利从肾盂排入输尿管,长期肾盂排空障碍会引起肾脏集合系统扩张,造成肾积水,进一步造成肾功能损害,因此及时解决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问题,能有效挽救患者肾功能,目前临床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本文结合近年国内外文献,就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手术治疗作一综述.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 肾盂
  • 局限性输尿管癌的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雷钧皓

    新版的MCC肿瘤分期(2009,第7版)中,Ta/Tis/T1 N0M0的输尿管癌属于局限性输尿管癌.局限性输尿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金标准术式,保留患侧肾脏和输尿管的手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拟对其外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巨噬细胞杀伤受体1基因与前列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范康武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是前列腺癌的一个重要病因,巨噬细胞杀伤受体1(MSR1)基因被认为是前列腺癌危险因素的一个候选基因.现就MSR1对前列腺癌的作用及其相关性作一综述,为进一步了解MSR1与前列腺癌的关系提供信息.

  • IgA肾病发病机制及其进展

    作者:蔡伟程

    近十几年来,通过分子生物学及基因遗传学方法的研究显示,糖基化缺陷的IgA1(Gd-IgA1)是原发性IgA肾病(IgAN)的本质基础并可被遗传,涉及免疫蛋白酶体(ips)及Toll-Like受体(TLR)等的免疫调节异常在IgAN中起重要作用.基因多态性分析揭示C1GALT1及T6GALNAC2基因多态性与国人IgAN易感性相关,MHC区6p、HLA区含有欧州人群IgAN的易感性等位基因.近来发现miRNAs在IgAN进展中起作用.环境因素(如病毒感染)可能在IgAN发病机制中起着“二次打击”的作用.

  • 足细胞及与肾小球疾病的研究现状

    作者:孙玲

    足细胞是肾小球的终极分化细胞,在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拟对足细胞及其损伤后对肾小球疾病的影响机制作一综述.

  •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与FGF23、Klotho、BMP-7、铁调素研究进展

    作者:李佳丽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chronic Kidney disease 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是慢性肾脏病晚期常见并发症,极大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发现,在慢性肾脏病中,有些骨代谢指标如:甲状旁腺素(integral parathyroid hormone,PTH)、钙、磷、维生素D等在诊断晚期CKD-MBD中广泛应用,而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Klotho、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铁调素等作为预示骨代谢及矿物质紊乱的新指标令人关注.

  • 纤维蛋白原与肾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娟

    纤维蛋白原(FIB)是一种具有凝血功能的糖基化蛋白质,是纤维蛋白的前体,由肝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是急性时相蛋白之一,其含量增高使血浆和全血粘稠度增大,利于肾小球内微血栓的形成,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凝血因子I直接参与体内凝血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FIB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国内外不少学者将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作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发生动脉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和严重程度的重要预测指标,其同样也导致了肾脏疾病患者的血管病变.

    关键词: 肾疾病 纤维蛋白原
  • 副神经节瘤的非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林嘉华

    副神经节瘤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交感及副交感神经节.由于该肿瘤具有内分泌功能,且可能为恶性,严重威胁患者健康,临床上需早期干预.在大多数情况下,手术切除肿瘤是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仍存在部分病例由于肿瘤无法切除或手术并发症严重而未能行手术治疗,此时非手术治疗则是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的唯一选择.本文将对副神经节瘤的非手术治疗作一综述.

  • Notch信号通路在肾脏发育和肾脏疾病的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婷

    Notch是一个高度保守的调控发育、组织自稳和修复的细胞间通讯机制,Notch信号表达于整个肾单位的发育过程.目前的研究表明Notch决定了近端小管细胞命运和集合系统细胞类型,在后肾向肾脏固有细胞分化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Notch的变异导致多种先天性肾脏及输尿管发育畸形.在各种获得性肾脏疾病中也存在Notch的异常表达,且与蛋白尿形成、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有相关性.本文简要介绍胚胎肾脏发育过程中Notch信号通路的关键作用、分子机制及其在肾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 肾疾病 信号传导
  • 腹腔镜治疗肾盂癌的新进展

    作者:汪群锋

    肾盂癌标准术式包括根治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和输尿管口部位在内的膀胱袖状切除,传统开放手术耗时长、机体创伤大、出血多、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全身状况较差的患者不能耐受该手术.随着泌尿外科腔镜技术快速发展,运用腹腔镜技术行肾盂癌根治术有可能成为手术治疗肾盂癌的金标准,因此本文就腹腔镜治疗肾盂癌适应证、禁忌证、手术入路、手术关键步骤、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作一综述.

  • 选择性阻断肾动脉在腹腔镜下肾肿瘤部分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许言

    自1991年Clayman等[1]首次报道腹腔镜肾切除以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已渐渐成为早期肾癌的推荐术式.为了大限度的保护肾功能,发挥此术式的优点,选择性肾动脉阻断作为一种血管阻断技术逐渐得到了认可.本文综合近年文献,就选择性阻断肾动脉在LPN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IgG4相关性肾病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关系

    作者:张沛

    目前研究认为,IgG4相关性肾病(IgG4-related kidney disease,IgG4-RKD)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发病过程均有IgG4参与,二者存在一定的区别与联系.本文试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对两种疾病的关系进行探讨.

  • 双极性与传统的单极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对排尿和勃起功能的影响

    作者:闫军波

    目的 对比分析双极性与单极性经尿道电切除术对患者排尿和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泌尿外科前列腺增生(BPH)患者80例,随机分为双极组与单级组各40例.所有患者给予相同一般治疗与护理,双极组实施双极性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单级组给予传统单极性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根据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估(QOL),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治疗结果.结果 经过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后双极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单级组(P<0.05),排尿功能恢复较好,总有效率为95%;对于治疗后双极术式比单级术式对于勃起功能的受损程度轻,且其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单级组77.5%(P<0.05).结论 双极性经前列腺电切除术患者术后排尿功能恢复以及勃起功能的受损程度较传统单级术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先天性异位肾伴同侧输尿管异位开口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周逢海;马玉磊;周川;杨旭凯;李卫平;苗鹏程;吕海迪

    目的 探讨先天性异位肾伴同侧输尿管异位开口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 总结分析本院近收治的一例先天性异位肾伴同侧输尿管异位开口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和诊疗过程,探讨先天性异位肾伴同侧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疗经验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异位肾伴同侧输尿管异位开口,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左侧异位肾及输尿管切除术,手术持续时间90min,术后第5d出院.结论 腹腔镜技术在异位肾治疗术式选择中占有重要地位.

国际泌尿系统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