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Parasitic Diseases 국제의학기생충병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影响因子: 0.4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122
- 国内刊号: 31-1961/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脑囊尾蚴病诊断和治疗进展
脑囊尾蚴病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之一,是流行区成人患者症状性癫痫常见的原因.随着神经影像学和免疫学技术的进步、特异性驱虫药及脑室镜的应用,该病诊断的准确率及治疗效果都有明显的提高.但在临床实践中仍有诸多争议.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诊断及治疗该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辐照致弱血吸虫尾蚴在小动物中诱导的保护力及其影响因素
动物免疫/攻击感染实验显示,辐照致弱尾蚴在多种动物模型能诱导出高水平保护力.与辐照致弱曼氏血吸虫(Schistosoma mansoni,S.m)尾蚴诱导产生稳定高保护力相比,辐照致弱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尾蚴在小动物(特别是小鼠)中诱导产生的保护力常不稳定,可能与尾蚴的生物学特性、免疫程序、实验条件以及所采用的动物品系等因素有关,目前尚缺乏公认的能对其产生稳定高保护力的小鼠品系.该文就辐照致弱尾蚴在小动物尤其是小鼠诱导产生的抗感染保护力,特别是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为构建S.j辐照致弱尾蚴的高保护力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登革热媒介种群遗传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登革热媒介种群鉴别、遗传结构分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对微卫星标志、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序列分析、同工酶、随机扩增多态性DNA、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等近年来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旨在深入了解登革热媒介遗传多样性、媒介对病毒的易感性,从分子水平评估登革热传播的风险.
-
微小隐孢子虫研究进展
隐孢子虫是一种重要的机会性致病原虫.微小隐孢子虫是隐孢子虫属中研究广泛的一个种.由于历史的原因,微小隐孢子虫的概念和范围一直很模糊.该文从微小隐孢子虫的概念、分类史、基因亚型、流行病学等几个方面对微小隐孢子虫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反向疫苗技术在感染性疾病疫苗研发中的应用
反向疫苗技术是指利用基因组序列信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快速识别和鉴定疫苗候选分子的一种新型疫苗研制技术.该技术已被成功用于筛选B型脑膜炎双球菌疫苗候选抗原,且在其他重要的人体病原体疫苗候选分子的筛选中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提示反向疫苗技术在新型疫苗研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唾液应用研究新进展
唾液作为诊断样本有很多优点,如容易收集、贮藏、运输,且花费少、对人体无创等.与血清的收集相比,其对医务工作者更安全.因此,把唾液做为诊断样本越来越受到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唾液作为诊断样本的优势凸显出来,并扩大了其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的应用.该文就唾液收集、组分功能以及诊断应用进行综述.
-
多斑按蚊复合体研究进展
多斑按蚊复合体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其中的部分成员种是马来西亚、泰国、老挝和我国云南等地传疟媒介.该文对多斑按蚊复合体的形态与分子鉴别、地理分布、生态习性与传疟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单克隆抗体在寄生虫病免疫诊断中的应用
单克隆抗体以其特异性高、效价高、易纯化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对单克隆抗体应用于乳胶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免疫荧光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放射免疫测定法、免疫印迹技术、免疫酶染色技术和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金免疫渗滤法、免疫层析技术和免疫色谱技术等12种免疫学诊断方法,及其在寄生虫病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恶性疟原虫氯喹敏感株与抗性株对青蒿素类药物体外敏感性的研究
目的 测定恶性疟原虫氯喹敏感株与抗性株对青蒿素类药物的体外敏感性. 方法 运用体外微量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青蒿琥酯、蒿甲醚及双氢青蒿素等3种青蒿素类抗疟药物对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氯喹敏感株与氯喹抗性株的体外敏感性,并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的IC50值. 结果 体外微量法测定的3种药物对恶性疟原虫氯喹敏感株的IC50值依次为3.12 nmol/L、4.30 nmol/L、2.18 nmol/L,对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的IC50值依次为4.31nmol/L、3.90 nmol/L、3.17 nmol/L;同时,将体外微量法与ELISA法所获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两种方法结果基本一致(r2=0.93,P<0.001). 结论 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株对青蒿素类药物无明显的交叉抗性;ELISA法可用于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检测.
-
刚地弓形虫感染致小鼠生殖细胞DNA损伤的作用
目的 探讨刚地弓形虫感染对小鼠睾丸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 选用9~10周龄雄性BALB/c小鼠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分为正常对照组(CG)和3个染虫组(G1,G2,G3).采用腹腔注射法建立小鼠刚地弓形虫感染的动物模型,CG组每只注射PBS 0.2 ml;染虫G1,G2,G3组注射纯化的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悬液,每只注射刚地弓形虫速殖子的量依次为2.5×10 3、5×10 3、1×10 4,注射体积均为0.2 ml,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睾丸细胞DNA的损伤. 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染虫组的尾距分别为10.94±7.57、40.37±6.25、69.76±3.97、79.16±6.36,olive尾距分别为10.57±6.72、31.39±4.59、48.66±4.60、53.87±6.55,G1-G3组与CG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弓形虫感染可导致小鼠睾丸生殖细胞DNA不同程度的损伤.
-
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技术及其在寄生虫检测中的应用
近年来开发出一种新的恒温核酸扩增方法,即环介导恒温扩增(loop-mediated isi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法.LAMP技术具有简便、快速、高效、特异性强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人类和动物疾病的检测.该文简要介绍了LAMP技术的原理,并对其在检测寄生虫如锥虫、疟原虫、巴贝虫、隐孢子虫和水生动物孢子虫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
中国医学革螨生态学研究现状
医学革螨是一大类非昆虫类节肢动物的统称,可以作为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医学革螨生态学研究是革螨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主要集中在革螨个体生态学的研究,忽视了对革螨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的研究,随着医学节肢动物研究的发展,革螨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的研究逐渐增多,并且革螨群落生态学的研究已成为中国革螨生态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重要内容.该文结合国内关于革螨生态学研究的诸多文献报道,从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的不同层次,归纳总结了我国医学革螨生态学研究的动态、现状和进展,并指出了现阶段中国医学革螨生态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1996-2006年新疆喀什市伯什克然木乡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概况
目的 回顾1996-2006年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伯什克然木乡黑热病的流行情况,了解人群感染,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 方法 收集汇总1996-2006年的"黑热病病人报告表",资料采用EPI DATA 2.1b和EPI INFO 2002录入和分析. 结果 1996-2006年喀什市伯什克然木乡有黑热病患者722例.全乡21个村中17个村有流行,主要集中在其中的2个村,其余呈散发状态,该病在性别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5126,P>0.05);0~5岁年龄组和6~10岁年龄组人群的病例数多,分别占发病人数的30.06%和28.95%,随年龄的增大病例数呈减少趋势;自1996年起患者数呈逐年增多趋势,2002年达到高峰,其后逐年下降. 结论 喀什市伯什克然木乡仍然是黑热病流行的高发区,需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年 | 期数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