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胰岛胃泌素和生长抑素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胰岛胃泌素免疫反应细胞(gastrin,G)和生长抑素细胞(somatostatin,SS or D)的变化. 方法免疫组织化学ABC技术. 结果大部分G细胞免疫反应深浅不一;溃疡术后4、10 d,胰岛G细胞面数密度增高,与正常或盐水组相比P<0.05.D细胞面数密度于4 d增加,P<0.05. 结论成年大鼠胰岛细胞呈胃泌素免疫反应阳性;胰岛G细胞和D细胞可能以内分泌或旁分泌调节的途径间接或直接参与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修复的过程.
-
高血糖对小鼠卵母细胞发育及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高血糖对排卵前小鼠卵母细胞发育及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出生后20d ICR雌鼠,建立急性高血糖模型;取高血糖模型雌鼠和正常雌鼠超排卵,分别于hCG注射后的0、2、6和10h取卵巢组织,石蜡切片,TUNEL检测凋亡,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连接蛋白connexin-43的表达,相同时间点取生发泡期(GV期)卵母细胞统计生发泡破裂(GVBD)和第一极体(FB1)的发生率.结果 1.高血糖组卵巢湿重与小鼠体重的比值与排卵数目均低于正常组(P<0.01);2.免疫组织化学显示,hCG注射后6h、10h颗粒细胞表达connexin-43在高血糖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3.高血糖组卵泡颗粒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hCG注射后6h、10h差异显著(P<0.05);4.高血糖组卵母细胞GVBD发生率低于正常组,于注射后2h差异显著(P<0.01).结论 高血糖环境下卵母细胞发育延迟,颗粒细胞的凋亡率增高.这种发育延迟与颗粒细胞间connexin-43低表达呈正相关.
-
成年大鼠纹状体区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目的从成年大鼠纹状体区分离并鉴定神经干细胞. 方法利用无血清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在成年大鼠纹状体区分离具有单细胞克隆能力的细胞群,选取单个克隆进行连续传代培养获得大量亚克隆,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和分化后特异性成熟神经细胞抗原的表达. 结果从纹状体区分离的细胞群具有连续克隆能力,表达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分化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 结论分离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表达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有很强的增殖能力.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干细胞.
-
卵泡刺激素注入胃腔对大鼠胃泌素分泌的影响
目的研究胃腔内卵泡刺激素(FSH)对大鼠胃泌素分泌的影响,为消化道产生的生殖内分泌激素是否有调节消化的功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胃腔直接注射FSH以模拟外分泌产生的FSH,并以免疫组织化学、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卵泡刺激素刺激后,胃内胃泌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密度,血清和胃液中胃泌素的含量.结果胃腔内注射FSH后,大鼠胃窦壁内单位面积胃泌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密度(16.65±2.63)比对照组(9.60±1.72)显著增加(P<0.01),胃液中胃泌素ELISA检测的A值(0.41±0.037)比对照组(0.28±0.046)显著增加(P<0.01);血液中胃泌素含量的A值(0.86±0.054)比对照组(0.62±0.070)显著增加(P<0.01). 结论外源的FSH对胃泌素的合成和释放均起明显的促进作用.
-
中药"消症汤"对子宫内膜异位模型大鼠异位组织的影响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方剂"消症汤"对植入在腹腔的子宫内膜异位组织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作大鼠子宫内膜异位(endometriosis,EMT)动物模型,模型鼠每日以中药灌胃,用药后第2、4、5周分别观察腹腔异位组织生长情况,在位子宫、异位子宫内膜、双侧卵巢的组织学变化并作图像分析.结果 0.5ml组和1.0ml组用药4周,1.5ml组用药2周异位组织基本消退.切片观察用药后异位组织周围血管丰富,异位内膜减少,异位腺上皮变矮,腺细胞核固缩.结论 "消症汤"能抑制异位内膜增生,促进炎症包块消退.
-
丽斑麻蜥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目的 研究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消化道内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SS)、胃泌素(Gas)、胰高血糖素(Gh)、胰多肽(PP)和P物质(SP)6种内分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分布规律.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结果 5 -HT细胞较其他5种内分泌细胞的分布更为广泛,整个消化道中(即从食管到直肠)都有分布,在空肠的分布密度高.SS细胞在食管和直肠未检测到,胃体部分布密度高.Gas细胞和PP细胞仅分布于胃幽门和小肠,其分布密度高峰均在十二指肠.Gln细胞分布于幽门、十二指肠和空肠,并且幽门处的分布密度明显高于其他两个部位.在整个消化道中未检测到SP细胞. 结论 5种可检测到的内分泌细胞以圆形和锥体形为主,分布于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之间、腺泡上皮细胞之间及上皮细胞基部,其分布型的特点可能与动物的食性及生活环境有关.
-
低切应力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血管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和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为探讨低切应力对颈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建立了低切应力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观察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α-肌动蛋白和c-Myc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手术结扎家兔左颈外动脉,术后高脂饲料喂养.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粥样斑块的形成和α-肌动蛋白及c-Myc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在低切应力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颈总动脉较早出现明显粥样斑块,管壁增厚,管腔内径变小;颈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α-actin含量减少、c-Myc表达增高. 结论低切应力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促使粥样硬化动脉VSMC增殖能力增强.
-
衰老标记蛋白-30的表达与肝疾病的关系
目的 通过检测人正常肝组织、病毒性肝炎组织、肝硬化组织和肝癌(HC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衰老标记蛋白-30(SMP-30)的表达,探讨SMP-30与肝疾病的关系.方法 将本课题组构建的含SMP-30羧基端165个氨基酸的cDNA序列表达质粒,经表达和纯化获得MBP-SMP-30,免疫家兔制备出抗MBP-SMP-30多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0例人正常肝组织、10例病毒性肝炎组织、49例肝硬化组织和48例人HCC及相应癌旁组织中SMP-30的表达.结果 SMP-30定位于肝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其在HCC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另外4种组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HCC中SMP-30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和病理分级无关.结论 用MBP-SMP-30融合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成功检测出人肝细胞中的SMP-30.SMP-30与肝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其高表达可能是HCC的早期性、保护性事件.
-
人鼻咽上皮超微结构观察
目的观察人鼻咽上皮类型及超微结构特点,探讨鼻咽癌的细胞起源及组织学分型. 方法光镜及电镜观察62例取自成人鼻咽顶部及侧壁的粘膜. 结果鼻咽癌好发部位主要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其次为化生而成的复层鳞状上皮.鼻咽上皮的基底细胞具有相同的超微结构特点. 结论在某些致癌因素作用下,这些基底细胞或者恶变为角化癌,或者恶变为非角化癌(低分化鳞癌和未分化癌),偶而形成腺癌.
-
肝细胞核因子6在小鼠肝内胆管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肝细胞核因子6(HNF6)在肝内胆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 检测HNF6在小鼠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以及成年肝中的表达. 结果 RT-PCR结果 显示,HNF6 mRNA的表达在E9d开始出现,与肝芽形成的时间吻合,E13d HNF6 mRNA的表达消失,E15d又重新出现,并一直维持到出生.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K19免疫反应在E13d开始出现,此时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肝索内散在分布.E15d时在近肝门处的门管区丌始出现由单层的、CK19阳性细胞组成的胆管板,之后,阳性细胞反应主要分布于胆管板和小叶间胆管.E9~11d,多数肝索细胞呈HNF6阳性反应,E13d的肝索中未观察剑HNF6的表达.E15~17d,HNF6阳性反应的分布与CK19相似,成年小鼠肝的胆管上皮细胞仍呈HNF6阳性反应. 结论 HNF6可能与肝干细胞的特化关系不大,而与肝发育的启动、肝干细胞向胆管上皮细胞的分化及其分化状态的维持有关.
-
gadd153基因对卵巢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生长抑制DNA损伤基因(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 gadd)对卵巢癌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的作用. 方法 RT-PCR鉴定卵巢癌SKOV3和3AO细胞株gadd153基因表达.通过目的基因的克隆、载体构建技术,将目的基因gadd153重组于plXSN-neo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构建的pLXSN-gadd153载体采用脂质体(lipofectin)(DOTAP)的方法,分别转染SKOV3和3AO细胞株;经G418抗性筛选;RT-PCR表达鉴定;足叶乙甙(VP16)诱导,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FCM)的方法检测转染前后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 结果 SKOV3-gadd153细胞生长抑制在G1/G0期,部分细胞进入凋亡的状态;3AO-gadd153细胞生长抑制,未引起凋亡. 结论转染gadd153基因的肿瘤细胞系,诱导表达后可诱发肿瘤细胞生长抑制在G1/G0期,并有细胞进入凋亡状态.证实gadd153基因参与了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