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医院-养老机构-社区通用老年健康综合评估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
摘要: 目的:编制适用于重庆市医院、养老机构及社区的老年健康综合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对老年人和护士访谈,拟定初始量表。选取300例老年人进行预调查,量表条目的筛选采用项目区分度、相关性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内部一致性检验。选取1080例老年人进行正式调查,量表信度采用重测信度、克朗巴赫系数、分半信度进行评价,效度采用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正式量表包含4个维度(躯体、自理能力、社会功能和精神心理)、37个条目。该量表的总分重测信度为0.959;克朗巴赫系数为0.952,Spearman-Brown系数和Guttman分半系数均大于0.7;内容效度指标为0.78;各维度累积贡献率为65.968%,因子分析显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结论 BGA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医院、社区、养老机构进行老年基本综合健康评估。
-
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角膜细胞形态学特征及其与手术疗效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角膜细胞形态学特征及其与手术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接诊的60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诊疗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依据闭角型青光眼的分型,将患者分为急性亚组与慢性亚组.研究组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水平、前房深度改变情况、前房角改变情况、角膜内皮细胞指标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术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急性亚组与慢性亚组患者眼压水平及前房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年,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急性亚组与慢性亚组患者眼压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眼压水平降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急性亚组和慢性亚组患者前房深度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前房深度升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急性亚组与慢性亚组间大细胞面积 、小细胞面积、单位面积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及平均细胞面积标准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急性亚组六角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慢性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慢性亚组与急性亚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及时采用超声乳化手术对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角膜细胞形态,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脂质水胶敷料联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足及慢性溃疡的效果
目的 通过脂质水胶敷料(URGO)联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PG)治疗糖尿病足及慢性溃疡患者,观察其预后及费用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该院住院的45例糖尿病足及慢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URGO组(21例)及URGO联合APG组(24例),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入院时起第2、4周)及门诊随访(入院时起第6、8周)的创面愈合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总有效率均为100.00%;但在不同治疗观察时期,URGO联合APG治疗组溃疡愈合时间短于URG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RGO联合APG治疗组治疗费用少于URG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住院宣教、URGO联合APG治疗及门诊换药处理后糖尿病足及慢性溃疡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能有效缩短糖尿病足及溃疡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
重庆市市民无偿献血相关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影响重庆市市民无偿献血的相关因素,为政府部门的无偿献血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指导采供血机构的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等工作.方法 编制《重庆市公民献血心理调查表》,由调查对象现场完成问卷的填写或者由调查者当面代为填写.选取重庆市主城区3000名受试者,年龄18~60岁,平均26.04岁,其中18~35岁者比例不低于60%,男女比例约为1:1,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无偿献血相关影响因素调查分析.结果 发放问卷3000份,收回2483份,有效问卷2108份,其中来自男性992份(47.06%),女性1116份(52.94%);35岁以下1845份(87.52%).917名无偿献血者,献血率为36.93%(917/2483),其中男425名,女492名,大多数(52.45%)无偿献血者是基于奉献爱心.有3.71% 的人选择通过献血体检.在2483名被调查者中,有1566名表示没有献血,占63.07%.男女未献血者在学历构成、职业构成、年龄分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4.50、46.88、67.53,P<0.05).超过65% 的人知晓献血有益健康,但对"政策法规""血液生理"的知晓程度较低;电视、报纸(36.43%)对市民的影响大于网络和微信(32.41%)的影响.结论 大多数无偿献血者是基于奉献爱心,极少数人选择通过献血体检,这给输血安全带来潜在风险;未献血的原因主要是市民献血不方便影响献血积极性,担心献血影响健康及负面舆论对他们的影响等;部分人对无偿献血的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知晓率较低;网络、微信等当红传播媒体对市民的影响力还不够.
-
乌拉地尔与尼卡地平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中预防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乌拉地尔与尼卡地平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后诱发心血管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90例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挖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乌拉地尔组(W组)、尼卡地平组(N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30例.在子宫肌瘤挖除前,3组患者均于腹腔镜监视下肌瘤瘤体内注射垂体后叶素6 U.W组患者在注射垂体后叶素前2 min静脉注射乌拉地尔0.5 mg/kg,N组患者注射垂体后叶素完毕后2 min时静脉注射尼卡地平10μg/kg,C组患者注射垂体后叶素即刻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维持术中双频谱脑电指数值在45~55.记录3组患者手术时间、子宫肌瘤个数及出血量,并于注射垂体后叶素前2 min,注射即刻,注射后1、2、3、5、10、30 min(T0~T7共8个时点)记录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结果 C组T2时MAP较T0时降低,T5~T7时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组、N组T2时MAP较T0时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刻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N组T5~T7时MAP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T2时HR均较T0时增快,与C组比较,N组HR在T4~T7时增快,与W组比较,N组HR在T4~T7时均快于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中应用乌拉地尔(0.5 mg/kg)与尼卡地平(10μg/kg)均可预防瘤体注射垂体后叶素所引发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垂体后叶素注射后2 min加用尼卡地平能获得相对更好的预防效果.
-
高端高分辨薄层CT在早期肺腺癌诊断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高端高分辨薄层CT筛查诊断早期原发性肺腺癌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取近4年病理结果均为早期肺腺癌的56例患者作为试验组,46例抗炎治疗后吸收非钙化结节作为对照组,侧重研究肺腺癌患者的CT影像特征,所有小结节等病灶均经过高端薄层螺旋CT扫描,分析腺癌在好发人群、肺内分布概率、形态学表现等方面的特征,总结早期腺癌的各种CT征象及与炎性结节的区别.结果 试验组早期肺腺癌发生部位由高到低分别为:左肺上叶16例(28.6%),右肺上叶14例(25.0%),右肺下叶14例(25.0%),左肺下叶12例(21.4%).试验组早期腺癌各影像征象发生情况由高到低分别为: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或异质性磨玻璃结节33例(58.9%),实性结节17例(30.4%),纯磨玻璃结节4例(7.1%),肺炎型腺癌2例(3.6%);对照组炎性结节各影像征象发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实性结节37例(80.4%),异质性磨玻璃结节6例(13.1%),纯磨玻璃结节3例(6.5%).试验组和对照组CT影像征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68,P<0.01).试验组早期腺癌具有1个或多个CT影像征象由高到低依次为:分叶50例(89.3%),血管集束征49例(87.5%),毛刺36例(64.3%),棘状突起29例(51.8%),胸膜凹陷征26例(46.4%),血管侵蚀征26例(46.4%),空泡征12例(21.4%),邻近叶间胸膜向病灶牵拉6例(10.7%),边缘光滑6例(10.7%),支气管充气征5例(8.9%),肺炎型腺癌2例(3.6%),月牙征1例(1.8%).结论 早期腺癌多具有1个或2个以上的CT征象,具有以上CT影像征象越多,腺癌可能性越大.肺腺癌好发人群不确定、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在肺内分布隐匿、腺癌癌灶形态多样且多变、与炎症和良性病变形态酷似.
-
心肌缺血负荷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负荷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组,甲组(狭窄>70% ~99%)32例,乙组(狭窄≥50% ~70%)40例,丙组(狭窄<50%)48例.利用动态心电图评估各组患者24 h心肌缺血负荷、24 h心肌缺血发作次数、24 h心肌缺血时间,探讨心肌缺血负荷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 甲组24 h心肌缺血时间[(49.8±4.6)min]明显长于乙组[(27.1±6.3)min]和丙组[(12.9±2.1)min],乙组又明显长于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24h心肌缺血发作次数[(8.5±0.8)次]明显多于乙组[(3.7±0.3)次]和丙组[(1.5±0.5)次],乙组又明显多于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24 h心肌缺血负荷[(56.7±10.8)(mm·min)/24 h]明显高于乙组[(37.5±11.2)(mm·min)/24 h]和丙组[(23.6±6.7)(mm·min)/24 h],乙组又明显高于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缺血发作越频繁,时间越长,心肌缺血负荷越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也越严重.
-
加味白头翁汤灌肠液治疗活动期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加味白头翁汤灌肠液与其他灌肠药物治疗活动期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大鼠动物模型的效果,评价该中药汤剂的疗效.方法 (1)分组与灌肠方法:健康10周龄无特殊病原体级SD大鼠共11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D组)10只,模型组(M组)10只,加味白头翁汤灌肠组(Z1、Z3组)30只,Z1、Z3组各15只,美沙拉嗪灌肠组(X1、X3组)30只,X1、X3组各15只,生理盐水灌肠组(S1、S3组)30只,S1、S3组各15只.在高脂、高糖及辛辣饮食喂养基础上,使用二硝基氯苯-乙酸复合法建立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Z1、Z3组分别给予加味白头翁汤灌肠液灌肠1、3周,X1、X3组分别给予美沙拉嗪灌肠液灌肠1、3周,S1、S3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灌肠1、3周,每日1次.(2)标本采集:D组和M组心脏采血5 mL,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IL)-8和IL-13检测;截取肛门病变处8 cm结肠放入4% 多聚甲醛标本瓶,标本行石蜡包埋切片,并予以HE染色检测;Z1、X1、S1组治疗1周后处死,采集标本;Z3、X3、S3组治疗3周后处死,采集标本.比较各组TGF-β1、IL-8和IL-13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结肠病理组织活检提示,加味白头翁汤灌肠液治疗活动期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明显修复,结肠黏膜损伤指数明显改善.(2)造模后,M组大鼠血清中TGF-β1、IL-8水平较D组明显升高,IL-13较D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Z1组大鼠血清中TGF-β1、IL-8水平较X1、S1组明显下降,IL-13明显升高,Z3、X3组大鼠血清中TGF-β1、IL-8水平较S3组明显下降,IL-13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Z3组与X3组大鼠血清中TGF-β1、IL-8、IL-13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白头翁汤灌肠液通过对促炎因子IL-8、TGF-β1的抑制,抑炎因子IL-13水平升高,可改善肠道病变局部黏膜的血液循环,促进溃疡修复,对活动期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 加味白头翁汤灌肠液 活动期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 疗效 -
成人新鲜血清补体C3、C4正常参考区间的建立及影响因素
目的 建立西门子BNProSpec全自动蛋白分析仪检测成人新鲜血清补体C3、C4的正常参考区间,探讨不同储存时间和不同方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373例体检结果正常者进行空腹采血,分离后的血清在室温放置8 h内测定;同时随机抽取70例血清标本置于室温8 h内及4℃冰箱24 h和48 h后进行测定;另外随机抽取40例血清标本置于室温8 h内及-30℃冰箱冷冻保存3个月后进行测定.结果 (1)室温放置8 h内测定新鲜血清补体C3的正常参考区间为0.747~1.354 g/L,补体C4的正常参考区间为0.127~0.352 g/L.(2)新鲜血清补体C3、C4水平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保存于4℃的血清标本,随着存放时间延长,补体C3、C4在24、48 h的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室温放置8 h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冰箱冷冻保存3个月后的血清标本补体C3水平较室温放置8 h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补体C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个医疗机构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实验室血清补体C3、C4的参考区间.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定量检测与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定量检测与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对82例病程≤1.5年的RA患者及53例非RA患者的血清抗CCP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同时检测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血清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抗CCP抗体、RF、CRP、ASO血清水平在RA组的敏感度分别为68.3% 、59.8% 、69.5% 、12.2%,特异度分别为92.5% 、79.2% 、57.2% 、84.9%,抗CCP抗体的敏感度与RF、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明显高于RF和CRP;对抗CCP抗体阳性而RF阴性患者进行为期3~6个月的动态观察,结果显示,其中43.5% 的患者RF血清水平由阴性转为阳性.血清中抗CCP抗体水平较RF先期升高,血清抗CCP抗体水平检测对早期RA的诊断有非常高的特异度,并且可反映RA病情活动与否,有助于判断预后.结论 抗CCP抗体血清水平检测对RA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同时检测抗CCP抗体、RF、CRP血清水平对RA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观察均有一定临床意义,而ASO对RA的诊断意义不大.
-
男性青年肝功能状态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析
目的 分析男性青年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人群分布,了解青年人肝功能状态,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情况,为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和预防控制提供新流行病学数据.方法 对北京交通大学2014-2016年6346例15~21岁男性进行血清ALT检测,按ALT 0~<20、20~<40、40~<60、60~<300、≥300 U/L 5个区间进行统计,对ALT≥60U/L者进行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根据民族、城乡及地区分别对数据进行整理.结果 6346例男性青年ALT总体水平为(24.20±24.71)U/L,与同期检测的3940例女性青年ALT水平[(13.96±13.40)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LT分布状态主要以(0~<40)U/L为主(87.44%),汉族男性青年ALT水平[(24.43±25.73)U/L]与少数民族男性青年[(22.75±16.93)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不同地区ALT水平低(21.29±16.71)U/L,高(25.37±28.73)U/L,各地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T异常(≥60 U/L)总体检出率为4.90%,不同地区ALT异常检出率为2.33% ~6.52%,各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T≥60 U/L男性青年中乙肝两对半全阴性占51.45%,HBsAg阳性检出率为1.93%,不同民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男性青年肝功能分布态势与城乡、民族及地区之间有一定关系,ALT为0~<40 U/L符合青年男性正常参考水平;我国强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效果明显,HBsAg携带并不是导致男性青年ALT水平升高的主要因素,应加强男性青年乙肝疫苗的免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