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轻症干燥综合征需要温和治疗

    作者:魏强华

    我今年36岁,2年前开始觉得口干,近半年两眼开始干涩、有异物感.眼科认为是干眼症,让我滴人工泪液和消炎眼药水,用药后症状有改善,但是离不了眼药水.有医师说,可能是干燥综合征.请问,我该如何进一步诊治呢?上海 李燕李燕:你好!你患干燥综合征的可能性很大,需在风湿免疫科进一步检查以确诊.临床上,干燥综合征以口眼干为主要特点,其发病机制不明,常见的症状是口干、眼干、鼻干,以及大量的蛀牙等,有时会累及肝脏的毛细胆管上皮、肾脏的肾小管上皮,从而出现肝肾功能的损害;较常见的还有贫血、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关节痛、下肢的紫癜样皮疹等.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异常,会出现许多自身抗体,如SSA、SSB(结缔组织)抗体、类风湿因子等.唇腺的活检如发现明显的腺体炎症,对本病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 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相关分析

    作者:叶杨;高晓梅;杨南萍

    类风湿关节炎(RA )是一种累及多关节、甚至内脏器官的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其发病率为0.5%~1%[1]。在过去对R A的研究中,临床表现和类风湿因子(RF )始终是诊断 RA必不可少的条件,但随着对RA和RF研究的深入,发现RF虽然敏感性高,但特异性差[2],且相当部分 RA 临床表现不典型,给广大风湿科医师诊断带来了不小麻烦。因此,200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 )联合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不仅提出了RA新的诊断标准,并要求重视抗环瓜氨酸肽蛋白抗体(A C‐PA )在RA 诊断中的作用[3]。作为 ACPA 的典型代表,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 C V )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RA诊断中(尤其早期RA )特异性相当[4],但前者敏感性更高,与 RF相当。可能原因是 CCP 为人工合成,其相对分子质量比MCV小20倍,仅有1~2个抗原决定簇,而MCV具有45个可被瓜氨酸化的潜在抗原凹位。不仅如此,已有研究显示RF、抗CCP抗体与 RA 病情活动性指标DAS28[5][根据触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红细胞沉降率(ES R )、患者自我症状等评分评价RA活动性的有效指标]具有一定相关性[6],但很少有研究显示MCV与RA活跃性的关系。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 M C V 与28个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AS28)关系的研究,探讨MCV 在 RA活跃性中的作用,为广大专科医师判断RA活跃性方面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

  • 痛风定、益肾蠲痹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屈广敏

    [目的]观察痛风定、益肾蠲痹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来氟米特20mg/次,1次/d;塞来昔布0.2g/次,1次/d;甲氨蝶呤10mg/次,7d/次.治疗组50例痛风定1.6g/次,3次/d;益肾蠲痹丸12g/次,3次/d;疼痛减轻后可适量调整用药量,停用塞来昔布,酌情减少益肾蠲痹丸和痛风定用量;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类风湿因子、血沉、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近期控制21例,显效26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近期控制7例,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风定、益肾蠲痹丸联合西药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穴位贴敷治疗风湿痹证125例临床观察

    作者:孙树松;刘洪波;王晶;李征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风湿痹证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将125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穴位敷贴(草乌、独活、羌活、防各20g,元胡30g,细辛20g,冰片10g),研末过筛,备用;生姜汁加月桂氮酮混合与药末混合,6×6cm膏药贴,外贴:后背取风门、脾腧、肾腧;肩部取肩井、肩髃、肩贞;上肢取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取风市、血海、内外膝眼、昆仑;可联合疼痛部位阿是穴.3~4h/次,3d贴敷一次.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关节肿痛、类风湿因子、血沉、抗链“O”、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28例,显效50例,有效4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40%.[结论]穴位贴敷治疗风湿痹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多药物联合检测在RA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

    作者:李鹏;刘江美

    目的:探讨血清抗RA33抗体、RF、CRP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对照者进行抗RA33抗体的检测,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Wester blotting法检测END,免疫比浊法进行类风湿因子(RF)及CRP的检测.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组RF水平跟抗RA33抗体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CR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RF、抗RA33抗体、CRP及ANA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灵敏度分别为:80%,34.29%,42.86%,62.86%;RF、抗RA33抗体、CRP及ANA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异性分别为:93.33%,93.33%,90%,96.67%;ENA的检出率均较低.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抗RA33抗体检出的灵敏度低,但特异性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抗RA33抗体、RF、CRP及ANA联合检测,对于疾病的进展、病因分析、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分析

    作者:高利常;安新;刘白鹭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血清中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RA患者血清中sICAM-1水平,分析其与抗CCP抗体、RF、hs-CRP等相关性.结果 RA组血清s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活动期组高于稳定期组,中重度活动期组高于稳定期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RA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与抗CCP抗体、RF、hs-CRP、ESR、DAS28等呈正相关(P<0.01).结论 sICAM-1在RA病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故检测并监测其水平变化,对RA的诊断和疗效观察起重要作用.

  • 抗CCP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价值

    作者:镇芳

    目的:探讨抗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7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和32例非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抗CCP抗体,并将其结果与类风湿因子(RF)进行比较.结果:在7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标本中,检出抗CCP抗体54例,抗CC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阳性率为75.00%.抗CC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异性为96.88%,显著高于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异性81.25%,两者特异性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抗CC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预见性,检测抗CCP抗体能够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率.

  • 血清RF与抗CCP抗体在RA患者中的表达意义

    作者:安琴;徐翠霞

    目的 探究类风湿因子(RF)与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57例于我院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确诊情况分为RA组(n=86)与非RA组(n=71),另纳入同期入院健康检查体检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n=80).比较三组受试者血清RF及抗CCP抗体水平,分析两种指标分别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RA的符合率.结果 三组受试者血清RF及抗CCP抗体水平比较均为RA组>非RA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RF联合抗CCP抗体检测符合率明显高于其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患者血清RF及抗CCP抗体水平与健康人群或非RA患者均有显著差异,联合检测可为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Array 360特种蛋白分析仪故障分析与维修

    作者:张恩科;李宪军;孔朝晖

    Array 360是贝克曼公司于九十年代中期推向市场的一款特种蛋白分析仪器,目前仍被国内许多大中型医院使用。该机器装备有左、右两套相互独立的机械系统及光学装置,在计算机控制下,全自动完成标本中免疫球蛋白 (G、 A、 M)、白蛋白、抗“ O”、类风湿因子等二十余种项目的定量测定。本院免疫室的 Array 360特种蛋白分析仪在近期出现两次十分典型的故障,经过原因分析和故障排除,使我们操作人员及维修工程师对该机器的认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 应用C-反应蛋白监测类风湿关节炎

    作者:江应浩;祝丹丹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健康人血液中浓度很低,当细菌感染引发炎症或组织损伤后,其浓度显著增高.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医生大多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症、类风湿因子(RF)和X-线拍片来诊断.对于早期的类风湿关节炎,由于RF阳性率不高,这时可根据CRP来监测类风湿关节炎.本文对CRP在监测类风湿关节炎做了一些探讨.

  • 浅谈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对诊断类风湿性疾病的意义

    作者:朱继发;杨艳玲;王丽;丁超;高思维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对诊断类风湿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28例类风湿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再抽取2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类风湿因子阳性及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检测后,比较其各项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在类风湿因子阳性及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检出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联合阳性检出率上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健康体检者相比,类风湿性疾病患者的类风湿因子及环瓜氨酸肽抗体联合检出率有显著差异,可在临床体检时应用,临床价值较高.

  •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类风湿因子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园园;潘宝龙;马骏;李俊娥

    目的 探讨血清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 CCP)、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anti-MCV)、类风湿因子(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 设置RA组、其他自免病组、健康对照组,检测单个指标在三组中的血清学水平;做单项检测RA的性能评价;以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 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分析4个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特异度;总结RA组4个指标的互补关系.结果 (1)单项指标在三组受试对象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与其他自免组和健康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个指标检测RA患者性能评价,总符合率为:GPI>抗MCV>抗CCP>RF,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项指标联合检测时用Logistic回归法模拟的AUC大于单独检测的AUC;(4)单一指标阴性时,其他3个指标均有一定的阳性率.结论 GPI,抗CCP,抗MCV,RF是诊断RA的标志性指标,各指标对RA诊断价值比较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但联合检测可提高RA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尤其是对临床症状不典型或RF阴性者,有利于RA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红细胞沉降率、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以及C反应蛋白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治中的意义

    作者:李俊娥;韩公海;潘宝龙;矣玲萍

    目的 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RA)血清学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以及C反应蛋白(CRP)在RA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130例早期RA患者作为早期RA组,120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作为非RA组,9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运用速率散射比浊法、自然沉降法、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ESR、抗CCP抗体、RF以及CRP水平,并分析4种检测指标在RA中的价值.结果 早期RA组血清ESR、抗CCP抗体、RF和CRP水平及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非R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检测RA的灵敏度依次为RF>CCP>ESR>CRP,特异度依次为CCP>RF>CRP>ESR;4项血清学指标分别以不同方式联合检测诊断RA,灵敏度提高,特异度下降.结论 在RA患者的诊治中,血清ESR、抗CCP抗体、RF以及CRP存在一定的价值,且联合检测提高了RA的早期诊断率.

  • 类风湿因子干扰免疫比浊法测定胱抑素C的原因(1例)

    作者:黄佳芝;徐萍;刘宇嘉

    对一例高类风湿因子患者测定胱抑素C,结果出现负值进行分析处理,分别用0.9% 氯化钠注射液等倍稀释,观察其变化曲线,确认干扰存在.用同样仪器更换其他厂商的检测系统复查,结果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同时做回收试验验证准确性,平均回收率为102%.考虑明显增高的类风湿因子会干扰免疫比浊法测定胱抑素C,可采取更换检测系统的方法复查样本,以发现和确认干扰,从而避免对临床诊治造成干扰.

  • RF与CCP检验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价值探究

    作者:郦敏霞;王国忠;王玉华

    目的:探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中,CCP抗环瓜氨酸肽以及RF类风湿因子检验所存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132例,采取根据患病时间的不同分配到甲、乙两组,甲组患者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时间较短,而乙组患者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时间较长,对这两组患者均进行RF类风湿因子的检测、CCP抗环瓜氨酸肽的检测以及RF和CCP联合检测,同时将甲、乙两组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阳性检出情况进行对比探究.结果:单独使用CCP检测准确性较高,而单独的RF检测则占据着敏感性较高的优势.二者的联合检测手段能够极大提高阳性率的检测,与单独检测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观察RF、CCP以及RF和CCP联合检测后的准确性等特性的对比可得出,进行抗环瓜氨酸肽和类风湿因子同时检测,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更有价值,值得各大医院学习研究,应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方面.

  • 洛索洛芬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症、类风湿因子及生活领域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雨涵

    目的:探讨洛索洛芬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症、类风湿因子及生活领域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4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洛索洛芬钠片,治疗后比较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并采用卡氏功能状态评分表(KPS)评价生活质量,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RP、RF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观察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洛索洛芬可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症、类风湿因子水平,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 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不同年龄段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惠娟;陈静;高丽钦;林锦骠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在不同年龄段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1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RF和anti-CCP在RA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2.8%和58.9%。这两者抗体阳性率在16~40岁与40~60岁,40~60岁与>60岁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这两种抗体在<16岁的 RA 患者中的阳性率显著低于>16岁的患者。结论:RF 联合 anti-CCP 检测有助于成人RA患者的临床诊断,其诊断价值显著优于青少年RA。

  • 血清高类风湿因子对胱抑素C检测的干扰

    作者:陈素芸;王瑜伟

    目的:评估血清高浓度类风湿因子对胱抑素C检测的干扰。方法: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去除血清中的高浓度类风湿因子。处理前后标本同时检测血清胱抑素C。判断两组数据有无差异。结果:去除类风湿因子后的血清胱抑素C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类风湿因子浓度较高的血清样本对胱抑素C的检测会带来干扰,引起血清胱抑素C假性升高。

  • 高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和血沉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韩榜成;王鹏;马卫红;刘晓东

    目的:探索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实验室诊断中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与传统的类风湿因子(RF)和血沉(ESR)诊断价值.方法:41例类风湿关节炎和45例正常对照组的Hs-CRP和RF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ESR用枸橼酸钠抗凝测定.结果:类风性关节炎的Hs-CRP测定结果比正常对照组高10倍以少,其均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Hs-CRP的阳性率为97.6%,RF阳性率仅为68.3%,ERS的阳性率更低为46.3%.结论:Hs-CRP实验室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优于RF和ESR.

  • 抗CCP抗体、RF和CRP联合检测在早期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价值

    作者:董丽珍;李洁平;陈妍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收治 RA 患者78例及非 RA 患者8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血清抗 CCP 抗体,以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 RF 和 CRP,比较3种指标在 RA 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RA 组抗 CCP 抗体、RF 及CRP 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 RA 组;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与单独检测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抗体RF和CRP三者联合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单独检测都有所提高,对早期诊断RA具有重要意义。

1278 条记录 1/64 页 « 12345678...636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