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及其对食品安全检查的重要作用

    作者:陈栋

    酶联免疫吸附指的是通过酶的高效催化作用与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相互结合,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分析手段。这一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且操作方法更加简单易行,并在食品添加剂、重金属污染以及食品农药残留检测等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在食品安全检查方面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对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现阶段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及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查中的应用,并展望了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应用前景。

  • XH-6020γ放免计数仪故障排除一例

    作者:王燕

    放射免疫分析(RIA)是将同位素标记技术的高度敏感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相结合的一种微量分析方法.

  • 结核抗体检测辅助诊断结核病的价值研究

    作者:黄芳;党丽云

    目的 探讨应用结核抗体IgG检测试剂盒辅助诊断结核病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安市胸科医院明确诊断为结核病的患者795例(TB组)、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患者36例(NTM组),及除外TB与NTM的其他肺部疾患的患者185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结核抗体检测的结果,以临床诊断及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果为标准计算结核抗体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TB组与NTM组、对照组阳性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评价结核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结果 以临床诊断为标准,结核抗体IgG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漏诊率、误诊率、患病率、准确度、约登指数分别为42.01%(334/795)、82.81%(183/221)、89.78%(334/372)、28.42%(183/644)、57.99%(461/795)、17.19%(38/221)、78.25%(795/1016)、50.89%(517/1016)、0.25;以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果为标准,结核抗体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漏诊率、误诊率、患病率、准确度、约登指数分别为51.12%(160/313)、69.84%(491/703)、43.01%(160/372)、76.24% (491/644)、48.88%(153/313)、30.16%(212/703)、30.81%(313/1016)、64.07%(651/1016)、0.21.TB组、NTM组、菌阳肺结核、菌阴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炎和(或)腹膜炎、结核性心包炎的结核抗体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42.01%(334/795)、61.11%(22/36)、50.00%(80/160)、41.99%(97/231)、46.43%(13/28)、38.76%(138/356)、30.00%(6/20),各类结核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14,P=0.128).而TB组(42.01%,334/795)、NTM组(61.11%,22/36)、对照组(8.65%,16/185)中以NTM组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高,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63,P=0.000).结论 应用结核分枝杆菌抗体IgG检测的敏感度、准确度均较低,漏诊率、误诊率均较高,不建议临床继续应用.

  • 结核抗体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评价

    作者:杨松;严晓峰;曾晓刚;谭顺;郭建琼

    目的 评价结核抗体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结核科住院的49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观察组)和158例非结核呼吸道疾病患者(对照组),均为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影像、痰细菌病原学检测或诊断性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等资料临床确诊后进行血清学诊断.分析血清MTB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ipoarabinomannan,LAM),以及相对分子质量16 000(以下采用“16 kD”表示)和相对分子质量38 000(以下采用“38kD”表示)的蛋白抗体的检测资料,以及单独及联合检测不同结核抗原(LAM、38 kD和16 kD)的结果,评价两组患者结核抗体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效能.结果 495例观察组患者血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68.7%(340/495)]明显高于158例对照组患者[34.8%(55/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50,P<0.01);菌阴肺结核患者血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64.0%(210/328)]明显低于菌阳肺结核患者[77.8%(130/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3,P<0.01).观察组340例结核抗体阳性患者中,LAM、38 kD、IgG抗体联合检测同时均阳性的患者多[61.8%(210/340)];对照组55例结核抗体阳性患者中,单一IgG抗体阳性高[67.3% (37/55)].以临床诊断为标准,血清结核抗体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总符合率、约登指数分别为68.7%(340/495)、65.2%(103/158)、86.1%(340/395)和39.9%(103/258)、67.8%(443/653)、0.34.结论 血清结核抗体检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和敏感度,对诊断活动性肺结核具有一定的辅助价值,其中菌阳肺结核患者的检测阳性率高于菌阴肺结核,LAM、38 kD和IgG联合检测可提高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阳性率.

  • 三种结核抗体试剂盒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刘楠楠;梁建琴;王金河;陈志;武丽红;刘景阳

    目的 评价3种结核抗体试剂盒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12月解放军第三○九医院病理科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斑点杂交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verse dot blot,PCR-RDB)进行组织标本分枝杆菌菌种鉴定(以下称“分子病理”)的601例患者资料,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终纳入205例患者.通过病案检索获得3种结核抗体试剂盒(TB-IgG、SD Rapid TB、TB-DOT)检测外周血结核抗体的结果.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3种结核抗体相较于分子病理学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等检测效能,采用McNemar检验和Kappa值分析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和一致性.结果 以分子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TBIgG、SDRapid TB、TB-DOT试剂盒的敏感度分别为26.6%(34/128)、20.3%(26/128)、97.7%(125/128);特异度分别为90.9%(70/77)、98.7% (76/77)、3.9%(3/7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2.9%(34/41)、96.3% (26/27)、62.8%(125/19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2.7%(70/164)、42.7%(76/178)、50.0%(3/6);正确指数分别为0.18、0.19、0.02.TB-IgG、SD Rapid TB试剂盒检测结果分别与分子病理检查相比较,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配对=9.17,P<0.001;矫正x2配对=13.58,P<0.001),且与分子病理检测存在微弱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14、0.15,P值均<0.001);而TB-DOT与分子病理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矫正x2配对=0.04,P=0.833),不能肯定与分子病理检测存在一致性(Kappa值=0.02,P=0.523).结论 3种结核抗体试剂盒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SD Rapid TB在3种检测方法中相对较好;多种抗原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结核病诊断具有辅助价值.

  • 血清高类风湿因子对胱抑素C检测的干扰

    作者:陈素芸;王瑜伟

    目的:评估血清高浓度类风湿因子对胱抑素C检测的干扰。方法: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去除血清中的高浓度类风湿因子。处理前后标本同时检测血清胱抑素C。判断两组数据有无差异。结果:去除类风湿因子后的血清胱抑素C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类风湿因子浓度较高的血清样本对胱抑素C的检测会带来干扰,引起血清胱抑素C假性升高。

  • PCR检测技术在尖锐湿疣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孙朋

    探讨在尖锐湿疣临床诊断检测中的更灵敏的方法.免疫PCR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PCR扩增反应的极高灵敏性而建立的一种微量抗原检测技术.

  • 滋肾消抗方治疗免疫性不孕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健;徐两蒲

    免疫性不孕系因抗原抗体反应干扰破坏内分泌、排卵、受精、着床等各个环节而引起的不孕,已被证实的常见抗体有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等,现代医学多采用免疫抑制疗法、隔绝疗法、宫腔内人工授精、体外受精等治疗方法,但疗效欠佳,不良反应较多.我们自拟滋肾消抗方治疗免疫性不孕8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EBER-1与LCA双标记技术

    作者:刘华庆

    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都可在组织细胞原位检测核酸分子或蛋白质分子.免疫组化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检测的是蛋白质水平的表达;而原位杂交则是碱基配对,是基因或转录水平的检测.将这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在同一细胞中显示某种mRNA或相应的蛋白质、多肽及其它抗原.我们用EBER-1和LCA在同一切片上进行双标记,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 1例母儿血型不合予胎儿宫内输血的护理

    作者:何文婷;蔡玉梅;忻丹帼

    母儿血型不合是指由于孕妇与胎儿之间因血型不合产 生的同族血型免疫性疾病。胎儿从父亲获得的血型抗原恰为母亲减少,此抗原可通过胎盘进 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抗原抗体反应使红细胞 发生凝集与破坏而出现溶血。本病主要表现为胎儿及新生儿发生溶血症。[1]临床 上以ABO溶血较多见,且ABO溶血99%发生在孕妇为“O”型血者。[2]我科在1998年1 2月收治了1例母儿血型不合,ABO溶血的孕妇,住院111天,行血浆置换术10次,胎儿宫内输 血 2次,目的为换出致敏的红细胞,血清内抗体及胆红素,换入正常红细胞,[3]获得 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孕妇33岁,孕5产1,前3次妊娠均因胎儿水肿综合征于中、晚期引产,1996年人工流产1次, 本次怀孕曾到中心血站检查,排除了因地中海贫血及Rh、Mn等血型不合引起的贫血。查孕妇 血型“O”型,其丈夫血型“A”型,于孕18周来我院抽羊水检查,结果羊水测胎儿血型“A ”,胆红素值为0.6mg/100ml血清(正常值少于0.06mg/100ml血清)。以母儿血型不合、ABO溶 血收住院治疗。住院后给予孕妇进行血浆置换手术及胎儿宫内输血。于怀孕18+4周开 始为孕妇行第1次血浆置换术,在血液细胞分离机中进行,置换出血浆2000ml,根据羊水IgG 抗A抗体效价作参考。正常比值为1:256,术前查IgG抗A抗体为1:2048,术后查IgG抗A抗体 为1:128。在为其孕妇进行了10次血浆置换术后,分别于孕26周、30周在B超监测下为孕妇 进行了2次胎儿宫内输血,输血后查IgG抗A抗体为阴性。治疗后胎儿健康发育。于妊娠35 +1周剖宫娩出一女婴,婴儿出生后无溶血反应,母婴平安出院。

  • 单链DNA标记免疫探针的构建用于免疫聚合酶链反应的初步研究

    作者:邬国军;陈淑贞;陈利玉;姚孟辉;戴橄;罗敏华

    免疫聚合酶链反应(免疫PCR)是近年出现的全新的标记免疫分析技术.它以一段DNA作为标记物来代替酶等常规标记物,标记在抗体或抗原上,在抗原抗体反应完成后,用PCR技术对标记的DNA进行扩增将信号放大,然后,根据PCR产物的有无及量的多少测定待测抗原或抗体.本研究以碳化二亚胺为连接分子构建单链DNA标记的免疫探针,并将其用于免疫PCR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电流型免疫传感器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程平;郑峻松

    近年来,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传感器,以其鉴定物质的高度特异度、敏感度和稳定性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食品工业、环境监测、生物工程、化学制药和临床诊断~([1-2]).

  • 免疫散射比浊法检出一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IgA后带现象分析

    作者:李妹;苏薇;高学慧;邱玲

    测定人血清免疫球蛋白多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该方法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其缺陷是若标本中免疫球蛋白含量过高,易因抗原过量而导致假性低值(后带现象).倘若出现此种情况,而检测者未发现,则会发出错误报告,从而延误患者疾病诊断和治疗.

  • 幽门螺杆菌HspA与大肠杆菌LTB基因融合及表达

    作者:郭红;邹全明;赵哓晏;吴超

    目的:构建和表达人幽门螺杆菌(Hpylori)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HspA)与E. coli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LTB)的重组融合蛋白,并对其基本的生物学及免疫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人H pylori染色体DNA中扩增出354 bp的HspA基因,并克隆至pPLtB载体中与1tB基因融合,形成含有1tB-H spA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PLH,并在工程菌E.coli JM109中诱导表达.结果:经序列分析,1tB-HspA融合基因由684个碱基组成,为编码228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检测发现,融合蛋白的Mr 25×103,并与Hpylori感染的阳性血清发生抗原抗体反应,ELISA检测显示融合蛋白中存在LTB组分,并保持与LT受体-神经节苷脂GM1结合的活性.结论:LTB-HspA融合蛋白有可能用于Hpylori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

  • 幽门螺杆菌vacA毒性片段与hpaA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

    作者:刘淼;杨致邦;林珊珊;吴利先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vacA毒性片段(v)与hpaA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表达,为制备具有治疗与预防作用的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设计带有编码IL-3N端12个氨基酸引物,用PCR技术从pQE30-V质粒扩增出有接头的v基因,克隆至质粒pTrc99A-HpaA中与hpaA融合.将融合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再将pQE30-V-HpaA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结果,Western blotting鉴定其抗原性.结果: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量约为65 000,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阳性血清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结论:重组表达质粒pQE30-V-HpaA表达成功,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学活性及制备疫苗提供了材料.

  • 母乳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结合特性

    作者:刘景丽;冯静;林晓倩;胡娅莉;周乙华

    目的 探讨母乳能否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结合以及结合特性. 方法 采集5例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抗HBs)均阴性产妇产后1~2个月的母乳.分别用母乳全乳、乳脂和乳蛋白与酵母表达的高纯度HBsAg孵育,以牛奶和羊奶作为对照,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各成分与HBsAg的结合能力;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种乳汁对HBsAg与抗HBs结合的抑制率;温度敏感试验[包括煮沸1 min、巴氏消毒(65℃、30 min)及不加热处理]检测母乳中与HBsAg结合成分的热稳定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本研究选择0.1 μg/ml的HBsAg为适当工作浓度进行试验.5例母乳均能明显与HBsAg结合(A450,1.306±0.300),而牛奶及羊奶与HBsAg的结合能力不明显(分别为2.157±0.150和2.232±0.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303,P<0.01).定量试验显示,母乳抑制HBsAg与抗HBs结合的抑制率为(74.26±17.26)%,高于PBS的(0.00±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806,P<0.01).乳脂、脱脂乳及全乳均能与HBsAg结合(A450,分别为0.877±0.486、0.513±0.069和0.376±0.146,F=44.475,P<0.01).经煮沸1 min或巴氏消毒处理后,母乳全乳与HBsAg的结合能力均无明显变化;而脱脂乳结合能力有所降低(F=16.598,P<0.01);母乳全乳和脱脂乳均能明显抑制HBsAg与抗-HBs的结合(F值分别为278.341和269.408,P值均<0.01). 结论 母乳具有与HBsAg结合的特性,其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乳蛋白,并具有热稳定性.母乳蛋白具有与HBV结合的能力.

  • 何谓免疫组化——小世界大乾坤系列之(四)

    作者:李香菊

    免疫组化是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的简称,是病理诊断中常用的技术,也是大家阅读病理报告时感茫然的病理学术语之一,本期就对其作一简要介绍.免疫组织化学故名思义就是免疫学与组织化学的结合,即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通过组织化学反应检测组织细胞内成分的方法.我们知道人体的某种组织细胞之所以称为这种组织细胞而非别种其原因之一就是不同的组织细胞有不同的特异性标志,如蛋白、多肽、酶、受体等,即便是发生癌变的细胞(少数去分化或极低分化的肿瘤细胞除外) 也是如此.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甲状腺自身免疫相关性初步研究

    作者:陈茹;洪丽丽;苏小青;周静;黄益灯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与甲状腺功能及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1~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BPPV患者40例为实验组,选取40例无眩晕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两组均收集血管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并测定甲状腺功能5项、甲状腺过氧化物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两组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既往血管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甲状腺相关指标T3、T4、FT3、FT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S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甲状腺自身抗体总阳性率22.5%,对照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TPOAb阳性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GAb阳性8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部TGAb阳性的BPPV患者均为女性.结论 BPPV与甲状腺自身免疫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女性BPPV患者应注意甲状腺相关指标检测.

  • 卡马西平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12例

    作者:王尚兰;林新渝

    Stevens-Johnson综合征,目前认为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所形成的超敏反应综合征,常是致命性的疾病,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收治12例,现报告如下:

  • 毒品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板在缉毒侦查中的应用

    作者:魏春生;高小平

    毒品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板即"尿检板",由于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快速准确等优点,一直是公安机关检测嫌疑人是否吸毒的重要工具,在禁吸戒毒执法工作中应用广泛.其实,如果善加利用,"尿检板"在缉毒办案过程中,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1 "尿检板"的工作原理"尿检板"是采用高度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及免疫层析分析技术,通过单克隆抗体竞争结合原理进行检测的[1-2].即样本中的毒品与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毒品完全抗原竞争结合胶体金标记的毒品单克隆抗体,通过观察检测区的色带情况判别样本中是否存在毒品.如果样本中含有毒品,毒品与胶体金标记的毒品单克隆抗体结合,检测区不会出现色带;如果样本中不含毒品或毒品含量低于"尿检板"的检测阈值,毒品完全抗原与胶体金标记的毒品单克隆抗体结合,在检测区呈现红色色带.而不论样本中是否含有毒品,对照区都会出现红色色带,否则说明测试结果无效.

83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