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血液学(输血与检验版)杂志

临床血液学(输血与检验版)

临床血液学(输血与检验版)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Hematology(Blood Transfusion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Edition) 림상혈액학잡지(수혈여검험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院血研所
  • 影响因子: 0.25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4-2806
  • 国内刊号: 42-1284/R
  • 发行周期:
  • 邮发: 38-171
  • 曾用名: 临床血液学杂志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血液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宋善俊 陆道培 胡丽华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储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血型患者择期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周柏发;孙波;杜雪冰;王志敏;肖玉

    目的:探讨储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血型患者择期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78例Rh(D)阴性血型患者在术前3~9 d根据预计术中输血量分次采集自体血800~1200 ml.采血后患者口服多糖铁150 mg,tid同时适当加强营养.采集的血液置4℃贮血冰箱内保存备用.结果:78例患者中除4例因肿瘤巨大手术出血量过多,分别输异体悬浮红细胞3 U(2例),4 U(2例),其余病例均未输注异体血,手术获得顺利完成.检测患者采血前,后及回输后Hb、Hct值,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储存式自体输血对Rh(D)阴性血型患者在择期手术中是解决血源紧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O型血浆和红细胞上清液抗体效价与时间消长性研究

    作者:徐莉莉;李志强

    目的:了解O型供血者全血血浆和悬浮红细胞上清液抗体效价与保存时间相关性.方法:采用盐水法检测血浆和红细胞上清液IgM抗A、抗B效价,用2一巯基乙醇(2-Me)破坏IgM抗体后,用抗人球蛋白法检测血浆和红细胞上清液IgG抗体效价.结果:在各保存的时间段中,O型全血血浆IgG抗A和IgG抗B效价积分分别与悬浮红细胞清液IgG抗A和IgG抗B效价积分互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同样,IgM抗A和IgM抗B效价积分分别与悬浮红细胞上清液IgM抗A和IgM抗B效价积分互相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另外,O型全血血浆和悬浮红细胞上清液中IgM抗A和IgM抗B效价积分均明显高于IgG抗A和IgG抗B效价积分分别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全血血浆和悬浮红细胞上清液抗体效价随着保存期的延长至15 d均呈阶梯式的下降,A、B组O型全血血浆和悬浮红细胞上清液中IgM抗A和抗B效价积分、IgG抗A和抗B效价积分分别与C、D、E、F组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在紧急情况输血时,可酌情输注O型CPD保养液保存时间为15 d以上的悬浮红细胞,可能不会引起不同红细胞血型受血者溶血性输血反应.

  • 输血反应调查与建立血液预警系统的探讨

    作者:王小平;冯莹;朱跃辉;周立红;郭锐;陆新容;杨广黔;李莹;邵延芹;金海

    目的:通过对医院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拟建立输血不良反应的预警网络系统,把输血科和临床输血工作信息联系起来,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数据收集、储存、分析与处理.方法:应用以往输血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临床输注血液相关制品后的输血反应进行统计和分析,记录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输注红细胞悬液的患者中输血不良反应率高,以发热反应多见,而输注血浆和机采血小板引起的不良反应则以过敏反应常见.结论:采用输血新技术,拟建立输血不良反应的预警网络系统.科学、合理地利用血资源,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率.

  • 辐照与去白细胞过滤单采血小板对血小板诸参数与部分细胞因子含量影响

    作者:李志强;乐嘉宜;瞿益华

    目的:了解应用去白细胞过滤器制备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以及经γ射线辐照单采血小板血小板参数与血浆部分细胞因子含量变化情况.方法:应用SysmexF-800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参数与应用ELISA法检测血浆IL-2、IL-6、INF-γ与TNF-α细胞因子.结果: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与经γ射线辐照单采血小板悬液血小板包括:血小板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平均宽度、血小板压积以及血浆IL-2、IL-6、INF-γ与TNF-α含量与对照组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采血小板经去白细胞或经.γ射线辐照后,不会影响血小板参数与血浆部分细胞因子含量.

  • 恶性肿瘤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抑制物表达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方;焦洁茹;魏旭倩;孙璟;楼谷音;王学锋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表达在胃癌、肠癌转移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荧光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58例结肠癌患者,52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MMP-2和TIMP-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肠癌患者MMP-2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P<0.01);其中,有局部浸润、淋巴结肿大、远处脏器转移者的MMP-2 mRNA和TIMP-2/MMp-2比值与未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IMP-2/MMP-2比值对判断胃癌、肠癌瘤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86.6%、89.2%,特异性为81.8%、83.3%.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升高与恶性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TIMP-2/MMP-2比值是恶性肿瘤转移和预后判断的良好指标.

  •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的改变与抗心磷酯抗体变化的关系

    作者:刘燕婕;胡丽华;陈凤花;徐磊

    目的: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A)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的改变及与自身抗体产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bg),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浆中外周血浆因子Ⅷ相关抗原(VWFAg)、D-二聚体((D-D)和抗心磷酯抗体(ACA)在DMA组、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和正常组中的含量.结果:DMA组血浆中血栓前状态标志物Fbg、VWFAg及D-D和自身抗体ACA的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和正常组(P<0.05或P<0.001),ACA水平的增高与Fbg、VWFAg及D-D水平的增高呈正相关,且ACA在DMA组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和正常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着凝血和纤溶功能的改变,在DMA时Fbg、VWFA、D-D等血栓前状态标志物增高更明显,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的自身抗体ACA在DMA时的阳性率明显增高,且与Fbg、VWFA、D-D的增高呈正相关.因此,检测DMA患者的Fbg、VWFA、D-D和ACA水平对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乙二胺四乙酸盐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

    作者:姚新洁;李平;东利平;李宁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日本Olympus Au640生化分析仪测定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患者抗心磷脂抗体和抗血小板抗体测定.结果:EDTA-PTCP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普遍高于正常人,而且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血清抗血小板抗体和/或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结论: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与某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联.

  • 122例单采血小板输注的临床观察

    作者:龚永启;王奕锐;胡悦;王文兰

    目的:对122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输注1单位单采血小板效果的实验室观察.方法:按血小板输血史将患者分为3组.A组(首次输血者,41例);B组(重复输血者,69例);C组(频繁输血者,12例).血小板输注1 h和24 h后,比较患者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和血小板回收率(PPR).结果:A组、B组、C组间CCI、PP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减少症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低于血液病组.结论:单采血小板输注是临床控制出血重要方法,尤其对首次输血者及一般重复输血者(2~10次)有效,可起到更好的预防及治疗效果;频繁输血者(≥11次)输注血小板后疗效较低,可能与患者输血前血小板基数较低及频繁输血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有关,未来的研究需要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以更好地把握此类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

  • 获得性血友病A2例治疗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周水阳;糜坚青;王学锋

    目的:探讨获得性血友病A的治疗.方法:分别使用AHG、激素、IVIG及在此基础上加用免疫抑制剂.结果:治疗2周后,FⅧ抗体下降均不明显,但联合血浆置换治疗下降明显.结论:对获得性血友病A患者,联合血浆置换、大剂量AHG和免疫抑制治疗是一个有效可行方法,能够快速短期控制病情.

    关键词: 获得性血友病 治疗
  • 基层医院临床输血调查与分析

    作者:邓永福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临床输血情况,消除临床输血安全隐患,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方法:制定调查计划、调查内容和调查标准,确定调查范围和样本数量,连续3年到单位实施调查,然后总结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基层医院临床输血工作还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很多领导对临床输血工作重视程度与管理力度不够,人才短缺、专业知识缺乏、仪器设备落后、检验试剂浪费严重,检测成本大等.结论:基层医院临床输血状况急需整顿和规范,通过行政和技术手段可提高基层医院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 2-Me裂解和解决巨球蛋白血症疑难配血1例

    作者:杨丽艳;李剑平

    患者,女,68岁.2007年1月,以乏力、严重贫血入院.血常规:白细胞6.5×109/L,红细胞1.67×1012/L,血红蛋白36 g/L,红细胞比积0.18,血小板129×109/L.红细胞沉降率115 mm/L.生化检查:血清蛋白电泳,在β与β区之间出现M带,血液黏滞度增高,冷球蛋白阳性.临床诊断为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患者因严重贫血急需输血治疗,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及血清学试验.

  • 天然抗P1引起血型定型困难1例

    作者:戚新;王鹤

    献血员,男,30岁,无输血史.在本中心无偿献血,对其血样作血型鉴定时发现正反定型不符,为确定血型发现血清中存在天然抗P1.试剂:抗A、抗B由长春博德公司提供,抗D、抗M、抗N和抗P1、抗人球蛋白及谱细胞由上海血液中心提供,A型、B型、O型红细胞和菠萝酶由本室自制.方法:ABO,MN,P1血型及抗体鉴定参照<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1].

    关键词: 血型鉴定 抗P1
  • 输血后免疫产生抗-E及抗-c引起配血不合1例

    作者:张小露;邓永福;杨永霞;周雪燕

    输血或妊娠都可刺激机体发生同种免疫反应,产生免疫性抗体.近年来,由于输入Rh血型不合的血液刺激机体产生同种免疫抗体引起再次输血配血困难的报道增多[1~3].笔者在临床输血中发现1例输血1次后,即同时产生了抗-E和抗-c抗体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输血 抗-E 抗-c 配血
  • 非霍奇金淋巴瘤引起冷凝集致配血不合1例

    作者:曾伟前;杨紧根;张莉

    笔者遇到1例由非霍奇金淋巴瘤引起的冷凝集,现将其血清学特性及交叉配血结果报告如下.患者,男,51岁.因全身淋巴结肿大1个月,发热伴胸闷,气促1周人院.

  • 类孟买型OAHm鉴定1例

    作者:王慧;章旭;黄旭颖;李剑平

    类孟买型(para-Bombay phenotype)是一种罕见的H缺陷血型,其血型血清学特点为红细胞上ABH抗原缺乏或弱表达,血清中存在抗-H或抗-HI.作者在无偿献血者中发现1例类孟买型OAHm,报告如下.

  • 血液辐照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

    作者:金明珠;刘凤华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是指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或受损的患者在接受输血过程中,输入了供者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且不被受血者免疫系统所识别和排斥,使其在受者体内植活、增殖并攻击破坏受者体内的组织器官及造血系统,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症候群,是一种致命性的输血并发症.

  • 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免疫学相关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武峰;刘亚玲

    1984年,Yves Lapierre博士发明了微柱凝胶技术(microbubes gel technology,MGT).近年来,MGT在国内外输血界已逐渐作为常规应用[1,2]MGT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柱凝胶的微孔过滤作用,免疫化学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通过离心技术,将发生凝集反应的红细胞阻滞于凝胶之内,而未凝集的单个红细胞则穿过微孔运动至柱底,从而区分有无凝集.

  • 白血病患者对化疗不良反应认知的调查

    作者:桂慧华;胡莉萍

    目的:了解白血病首次接受化疗的患者对化疗不良反应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2例首次接受化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化疗不良反应认知情况的调查及对健康教育形式的需求.结果:26%的患者知道化疗存在不良反应;有81%的患者选择医护人员个别指导的健康教育形式,其次为科普手册(77%)、专题讲座(58%).结论:针对患者对化疗不良反应认知普遍低下的情况,有必要为首次化疗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应有针对性,满足患者不同的需求;丰富健康教育的形式;建立良好的社会组织系统,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化疗期.

  • 临床检验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谌树青;吴寿州

    临床检验实习的过程是医学检验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在带教中多注重指导启发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思考,实际操作能力[1],如果实习生成绩不理想或动手能力不强,往往从学生身上寻找原因,从而忽略了带教老师的作用.

  •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的探索

    作者:王德平;叶海辉

    我国输血医学近几年发展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在我国临床输血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陈旧的输血观念.如果不迅速更新这些观念,树立合理用血的新观念,就不可能做到科学用血和合理用血.

  •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的干扰及影响

    作者:武建

    日常工作中可能都会遇到在使用凝聚胺法(MPT)交叉配血时,由于某种原因会直接影响凝聚胺法的正常进行[1].笔者对受其干扰及影响的消化道出血和肾病透析患者的血样标本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安全输血

    作者:胡丽华

    世界卫生组织(WHO)为输血安全提出了三大战略,即挑选安全的献血者、临床合理用血和成分输血、严格筛查血液.其中,严格筛查血液是排除病毒阳性血液、避免携带病毒的血液应用于临床而使受血者感染、提高输血安全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输血安全
临床血液学(输血与检验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6 01 02 03 04 05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6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6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