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세계과학기술-중의약현대화
- 主管单位: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
- 影响因子: 1.1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699/R
- 国内刊号: 王瑀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Mdy对放射性皮炎Ku70、Ku80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本单位自制Mdv软膏对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采用β射线照射大鼠,造成急性放射性皮炎,各组给药30d,观察创面情况;光镜和电镜观察创面愈合过程中组织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Ku70、Ku80mRNA表达.结果:Mdy组产生放射性皮炎的症状较轻,且愈合较模型组快;病理学检查发现Mdv组上皮细胞、纤维母细胞增值,真皮层结缔组织及胶原纤维增生,达到愈合;Mdv组对Ku70、Ku80mRNA的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Mdy对β射线所致急性放射性皮炎,有促进胶原蛋白合成修复创面等作用,同时上调Ku70、Ku80的表达,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
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和唾液中盐酸川芎嗪的浓度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体内血浆和唾液中盐酸川芎嗪含量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Diamonsil(R)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v:v);柱温:30℃;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95nm.结果:血浆和唾液中盐酸川芎嗪浓度在0.5~50μg·mL-1和0.3~30μg·mL-1范围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2和0.9999,线性关系良好;盐酸川芎嗪血浆和唾液的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7.03%~101.19%和99.55%~99.88%;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10%.结论:建立了盐酸川芎嗪唾液样品检测方法以及用HPLC法同时测定大鼠体内血浆和唾液中的含量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盐酸川芎嗪的临床药动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学基础.
-
中药大黄对便秘大鼠日服用次数合理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以便秘大鼠为实验动物模型,观察其每日灌服不同次数大黄提取物后的药物反应,以药效成分大黄酸药动学为佐证,初步建立日服用大黄次数合理性的研究模式.方法:采用复方地芬诺酯造大鼠便秘模型后分别每日灌服大黄提取物3.6g·kg-11次、1.8g·kg-1 2次和1.2g·kg-13次.给药后24h内观察首便时间、统计总排便次数以及总排便质量.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眼眶后静脉取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酸血药浓度.结果:便秘大鼠每日灌服不同次数的大黄提取物后,每日给药两次的排便总次数分别是每日给药1次和3次的2.57倍和2.97倍,排便总质量分别是每日给药1次和3次的1.58倍和2.35倍.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进行分析.每日给药两次时,大黄酸血药浓度在24h内能够维持在较高水平并保持较长时间,泻下作用明显.效应动力学试验和成分药动学试验都表明,大黄治疗便秘时每日服用两次为佳.结论:以"效"为核心、成分药动学为佐证的模式可以用于中药日服用次数的研究.
-
一种中药饮片横切面图像二值化阈值确定方法
图像二值化阈值的确定,直接影响二值化图像对纹理轮廓特征的表现程度,而不同中药饮片横切面图像纹理又由于复杂程度、均匀程度、粗细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图像在二值化时阈值的确定存在多变性.为了能自动选取较好的二值化阈值,使得中药饮片横切面图像二值化后较好地表现其纹理轮廓特征,故提出一种基于研究图像复杂度来确定二值化阈值的方法.该方法根据二值化图像每个像素点与其相邻像素之间的同异性,确定二值化图像的复杂度,并通过研究不同阈值下二值化图像复杂度的变化来确定阈值.本文选取在饮片切片纹理上具有代表性的槟榔、苍术、地榆、甘草、黄芪5种中药饮片做为研究栽体,涉及放射状纹理、散点状纹理、环状纹理,探讨并提出一种二值化阈值的确定方法--邻域法.实验结果证明利用邻或法所求阈值的二值化图像能较好地表现中药饮片横切面图像纹理轮廓特征.
-
隐结构分析与西医疾病辨证分型(Ⅰ):基本原理
西医疾病的辨证分型是中西结合研究中的一个基础性难题,以往的辨证分型方案主要是基于专家经验建立的,由于缺乏客观依据,难以形统一的、被广泛承认的标准.本文探讨怎样通过隐结构分析为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从而改变这种不理想的状况.
-
通络救脑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保护的IGF-1途径分析
目的:观察通络救脑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探讨其发挥保护作用的可能途径.方法:以线栓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络救脑药物组、阳性药对照(依达拉奉)组.各设3个时间点,分别为脑缺血再灌注后24h、3d和7d,以TTC染色法测定脑组织梗死体积;以酶联免疫(ELISA)、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血清、脑组织匀浆IGF-1表达水平及表达部位.结果:通络救脑注射液能显著减小各时间点的大鼠脑梗死体积比;缺血再灌注3d通络救脑组大鼠血清IGF-1水平显著升高,模型组和通络救脑组大鼠脑匀浆IGF-1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提高;免疫组化亦提示缺血侧皮层IGF-1的阳性表达面积比在通络救脑组均显著高于相应时间点的模型组.结论:通络救脑注射液能显著减小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梗死体积,且与提高IGF-1的表达有关.
-
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在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中的地位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血小板单核细胞粘附聚集在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此聚集体的形成的分子机制、诱使斑块破裂的机理、影响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机、中西药物的作用靶点及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和基因敲除等进行综述,并就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期引起同道的重视.
-
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痴呆大鼠海马蛋白质组影响的研究
目的:从蛋白质组水平探索脾阴虚痴呆的本质以及滋补脾阴的方药(ZBPYR)作用靶点.方法:采用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耗伤阴液的复合因素综合考虑的方法建立脾阴虚的大鼠模型.并于双侧海马定位注射聚合态β-淀粉样蛋白1-40,应用ZBPYR干预.通过双向凝胶电泳比较各组大鼠海马蛋白质组表达图谱的不同;由MALDI-TOF-MS鉴定表达差异的蛋白.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脾阴虚痴呆组有9个蛋白表达差异点;脾阴虚痴呆+ZBPYR组有2个差异点.经质谱鉴定显示脾阴虚痴呆组大鼠海马蛋白中Annexin Ⅲ表达上调,Tubulin beta chain 15、Dihydropyrimidinase-like 2和Guanine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 beta-1 subunit表达下降,ZBPYR干预后这些蛋白点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脾阴虚痴呆大鼠海马的病变是一个多种蛋白质参与的复杂过程,AnnexinⅢ、Tubulin beta chain 15等分子参与了脾阴虚痴呆大鼠的海马病变;ZBPYR可能通过对海马的差异表达蛋白的调控而达到治疗目的.
-
止颤汤对移植入帕金森病大鼠脑内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止颤汤对移植入帕金森病大鼠脑内的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分为4组,正常组及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同时脑内移植普通培养基;对照组脑内移植神经干细胞,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脑内移植神经干细胞,用止颤汤灌胃.分别在处理后7d、14d、28d取脑做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TH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各组Ptx3、Nurrl、Shh等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动物处理后7d及14d,中药组大鼠脑内TH表达和对照组差异显著,脑内Ptx3、Shh等mRNA在部分时间点表达有显著改善.结论:止颤汤对移植入帕金森病大鼠脑内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有一定促进作用.
-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思考
本文介绍了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内容,对当前中药饮片有效部位的定量分析、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分析、指标性成分的定量分析、重金属及微量元素含量分析、色谱指纹图谱研究等质量标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各种新方法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文章对中药饮片质量研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要推进中药材GAP工程,从源头上控制中药饮片质量;构建中药饮片规范化生产流程,保证中药饮片质量;探索新方法新技术在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的应用等对策;并对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
产业技术路线图及其在中成药产业发展规划中的实践
中成药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制定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本文对技术路线图的定义、应用和方法进行了简介,探析了从中成药产业的特点出发,结合国内外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经验与思路,设计中成药产业技术路线图的框架流程.以产业需求作为制定起点,按照产业需求、市场目标、技术壁垒、研发需求的制定流程,在结构分析法引导下依照问题、需求、解决三段式的具体研讨模型,提出将中成药产业发展问题转化为5个关键领域的发展问题,并为其它行业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提供参考.
-
关于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作为"我国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续篇,本文从中医药信息化对中医药发展的意义、中医药信息化的科学内涵、中医药信息化工作中所蕴合的科学思维3个方面进行探讨性思考,指出了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
美国国立补充与替代医学中心(NCCAM)2004~2009财政年度新增的科研及培训项目分析
本文对美国国家补充和替代医学中心2004~2009财年研究和培训资助资金新资助的研究项目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各年新增研究项目所涉及的疾病、地区和研究单位的分布情况,对多次涉及的热门疾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整理归类.
-
高血压性认知损伤的流行病学调研研究概述
国内外不同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及临床报道均显示,长期高血压会影响和损坏人的认知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本文对已发表的相关研究报告进行归纳总结,发现高血压与认知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这种相关性比较复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研究进展
概述了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重要性.综述了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组织培养保存法和超低温保存法两种离体保存方法的条件、适用范围、优缺点,以及新研究进展,并对离体保存技术在药用植物种质保存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
组织的代谢组学研究现状及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前景
代谢组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代谢组学的技术方法,重点论述了其组织样本提取方法和在脑、肝、肾脏、肠等组织器官的研究现状,同时揭示了针对组织样本代谢组学的局限性及改进探索.此外,对其在中医药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医证候本质研究进展
中医证候的研究一直进展缓慢,其整体的功能状态难以用简单的临床化学指标或指标集成来表达,而新涌现的代谢组学无歧视代谢轮廓表达与中医整体观下的证候状态表述相互吻合,将代谢组学理念及技术用于中医证候的研究必将带来中医证候本质方面研究的新突破.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证候的研究现状,并着重介绍了基于代谢组学的中医证候本质研究,主要包括动物造模的中医证候代谢组学和基于临床的证候代谢组学分析,以推进代谢组学在中医学领域的深入应用.
-
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详细介绍了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关键技术,包括生产基地选址、基地环境及监测技术,野生抚育等栽培管理技术,采收、产地加工技术,包装、贮运技术,病虫害预测技术,农业及物理防治技术,应用天敌昆虫、拮抗微生物的生物防治技术及植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等综合防治技术,农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检测技术及限量标准、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等质量控制技术.为我国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和中药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
中医药标准化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标准是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规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制度.本文探讨了我国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在适应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提高我国中医药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医药发展,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总结了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绩,主要包括:初步构建了中医标准体系、加强了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积极推进了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3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分析了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中医药标准体系不完善、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中医药标准推广应用局限、中医药标准化人才缺乏等问题,并提出了要积极开展中医药标准发展战略、发展规划研究;加强中医药标准基础性研究,着重解决共性、难点问题;加强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宣传、普及、推广中医药标准化知识,提高标准化意识;加大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经费支持等相应的措施.
-
中医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新问题
中医药创新行为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不但应当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而且受制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约束.中医药创新分为中医药自身创新行为和利用中医药知识、技术进行的创新行为,从已经发生的事件看,每一种创新行为都表现出不同的知识产权问题.在以私权合法和利益大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医药创新应当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知识产权法律机制,以保护我国的优势领域并持续保持其优势地位.
-
湖南省医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SWOT分析
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湖南省医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根据湖南省医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提出了湖南省医药企业四大知识产权战略(SO、WO、ST、WT战略).湖南省医药企业必须加强知识产权战略的调整,才能在医药行业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
-
人工培育北虫草培养基的筛选及优化
目的:为工厂化培育北虫草提供优质液体发酵菌种,保证并提高人工培育北虫草的质量.方法:以生物转化率、虫草素和腺苷含量为指标,从碳源、氮源、C/N比、微量元素硒的影响等因素,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优化培养基的组成成分.结果:优化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土豆汁20%、葡萄糖2%、蛋白胨1%、蚕蛹粉0.5%、KH2P04 0.1%、MgSO4·7H20 0.05%、F3SO4·7H2O 0.002%、VB18mg·L-1,发酵初始pH7.0.结论: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提高了北虫草子实体培育的生物转化率和子实体中的有效成分含量.
-
工业化培育北虫草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变化的研究
目的:明确工业化培育北虫草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在不同生长时期含量变化的规律.方法:采用HPLC和苯酚硫酸法,分别对不同生长时期的工业化培育的北虫草的虫草素、腺苷和虫草多糖含量的变化进行了跟踪.结果:培养周期内虫草素含量随生长期增长而不断增高,而腺苷和虫草多糖含量均在第40d达到高值.结论:本研究结果对工业化生产,合理有效地控制北虫草产品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活体柞蚕蛹复壮北虫草菌种初探
目的:对北虫草菌株进行复壮处理以提高菌种活力.方法:用一株人工培育的北虫草菌株P感染刚化蛹的活体柞蚕蛹,蛹体近头部长出子实体后,待子实体近成熟期时采集孢子进行有性繁殖对原菌株进行复壮.结果:复壮后菌株10-2的子实体产量和生物转化率分别是原来菌株P的1.2倍和1.5倍.结论:在表面消毒过的活体柞蚕蛹上接种液体菌株活化复壮菌种的方法是可行的.
-
虫草素晶体的红外光谱及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研究
目的:建立虫草素晶体的标准图谱和特征图谱.方法:采用红外光谱及粉末X射线衍射法对两种虫草素晶体化合物进行分析,获得了两种虫草素晶体的特征峰值、标准红外光谱及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结果:证实了虫草素的多晶型现象,且不同虫草素晶体之间红外光谱及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差异明显.结论:本方法为今后虫草素固体药物的深度开发和生产提供鉴定依据,同时为制定和规范固体药物晶型研究的有效方法和检测分析技术提供了借鉴.
-
紫外诱变选育北虫草新菌种的研究
针对野生菌种在人工培养基上容易丢失产生子实体的能力,稳定性差,且野生型菌种虫草菌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含量较低等影响北虫草规模化人工栽培的问题,本文探索利用紫外线对出发菌株P进行诱变处理,以生物转化率、虫草素、腺苷含量为指标,筛选出高产菌株89,其有性子实体中虫草素含量和腺苷含量分别是出发菌株的2.5倍和3.6倍.进一步对其进行传代稳定性试验测试后,可用于大规模工厂化北虫草培育用菌种.
-
虫草多糖药理学研究进展
虫草多糖是虫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是虫草中含量高的药理活性物质,具有多种药理功效.本文主要针对虫草多糖的免疫调节、抗肿瘤、保护肾脏、保护肝脏、抗氧化、延缓衰老、降血糖、降血脂、抗放射等作用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5 07 08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