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活性氧化镁降氟饮水的细胞遗传毒性研究
长期饮用高氟水可导致人体氟中毒.氟的细胞遗传毒性虽有不同的研究结论,但多数研究证实氟具有细胞遗传毒性.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高氟地区水及其他环境中Ca、Mg含量多较低,人体内Ca、Mg也常处于较低水平[1].临床及实验资料证实Mg对氟的一般毒性有一定的拮抗作用,但对氟的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2].本研究探讨了以活性氧化镁进行饮水降氟后,水中残留不同量的镁时对氟的细胞遗传毒的影响,为推广活性氧化镁降氟提供科学依据.
-
大安市2005年至2007年高氟水源筛查及病情普查结果分析
吉林省大安市是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病因是居民饮用浅层地表水水氟含量超标所致,为查清我市居民饮用水状况,地氟病发生情况.我市于2005年至2007年开展了高氟水源筛查,病情普查工作.
-
改性沸石饮水降氟性能及其再生能力实验研究
面对高氟水对人体的危害,必须对高氟地区生活饮用水采取有效的改水降氟措施.目前采用的物理、化学降氟方法有:混凝沉淀法、吸附和离子交换法、电凝聚法、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等,其中以吸附和离子交换法应用广.
-
一种新型铝盐降氟剂
介实验了一种新型铝盐降氟剂--五羟基氯化铝,研究了该降氟剂在不同水质的用量、作用时间及安全性,表明该降氟剂降氟效率较高,带入的C1-少,不改变原水水质,应用方便.
-
五羟基氯化铝降氟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饮水降氟剂五羟基氯化铝降氟的试验影响因素及降氟效果,为五羟基氯化铝作为饮水降氟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五羟基氯化铝处理6种不同浓度的高氟水,对五羟基氯化铝的碱化度、降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同时与同类铝盐降氟剂进行比较.结果 五羟基氯化铝碱化度达到高即83.3%,6种不同浓度高氟水,降氟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2%~9.52%,与同类铝盐降氟剂比较,其降氟效率高.结论 五羟基氯化铝降氟效率较高,不改变原水水质,降氟效果稳定,成本低,卫生安全,具有实际应用的前景.
-
围场县山湾子乡二道窝铺村高氟水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和掌握围场县山湾子乡二道窝铺村高氟水分布情况,分析其氟中毒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山湾子乡二道窝铺村氟中毒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水源水氟10.3mg/L,末梢水氟平均值为9.28mg/L.氟斑牙检出率77.8%,氟斑牙指数2.1.X线氟骨症检出率58.33%.儿童尿氟中位数为10.lmg/L,成人尿氟中位数18.lmg/L.结论 水氟含量严重超标流行强度较显著,加强水情、病情监测,对改水和未改水以及其它乡镇的水情和病情加强监测,准确掌握病情、水情,为改水降氟防治地氟病提供科学依据.加大氟中毒宣传力度,使广大村民认识氟中毒的危害性,掌握预防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
仙游县龙腾村改水降氟效果调查报告
仙游县榜头镇龙腾村的将南、三井、下窑三个高氟水自然村总人口786人,村居坐落于古溪床翻道的地带上,地下地质结构情况不明.从1984年开始改水,先后打井13孔,水氟指标均在1年~3年后恢复为氟化物超标水,1995年投入近5万元打深约70米大水井一口,使用时检测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但2年后,水氟指标又回复到1.3~1.5 mg/L.1998至1999年再次检测高达到2.1 mg/L而报废.该病区村民多年来要奔波于1里以外村庄挑运水,枯水期没有劳力的则常恢复饮用高氟水.2001年新一届村委主任了解群众疾苦,认真听取了市、县防治人员意见,积极与镇办自来水厂联系,争取优惠条件达成协议.为实现改水,自己先垫启动资金,并发动干部宣传,说干就干,从3公里外该镇自来水厂架管引水,引发周边村共同响应而实行联片改水,一步到位彻底解决了高氟病区的饮水困境,同时也使联片改水村近万人同时告别手提肩挑的取水时代.为了解该病区地氟病改水后的现状与效果,并为今后的改水降氟工作策略提供可借鉴依据,我县于2005年对该村改水使用情况开展调查,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
洛阳饮水型氟中毒流行概况及防治方法
地方性氟中毒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地方病.洛阳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广布富氟岩石、矿物,地理地质复杂,由高氟水引起的氟病区占65%以上.自1981年开展改水降氟措施以来,防治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成效显著.
-
寿光市深井降氟效果调查与分析
寿光市是山东省重点地氟病区之一,自1992年开始,我们在全市进行了饮用水氟含量调查,对查出的高氟村落实了以打深水井为主的降氟改水措施。为了解降氟效果,1998~1999年我站对全市饮水井氟含量进行了复查,并对改水后高氟水原因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采样与水氟测定方法在平水期对每个村集中供水井采水1份200ml,水样盛存于刷洗干净并用去离子水冲洗过的干燥聚乙烯塑料瓶内,同时记录水井深度,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水氟含量,水氟超过1.0mg/L者为高氟水。
-
降氟改水预防儿童氟斑牙效果观察
开封市地处豫东平原,属碱性土壤,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区,病区人口约157.20万人.自1982年至2000年对病区470个病村进行降氟改水,使20余万病区群众摆脱了高氟水的危害.为了科学评价降氟改水防治地氟病的措施,作者对开封市尉氏县苗庄村进行了降氟改水预防儿童氟斑牙16年(1985~2000年)的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高氟饮用水降氟方法的研究
目的 实验研究饮水降氟方法 .方法 以硫酸盐型聚合氯化铝(PACS)为沉降剂,采用搅拌、混凝、沉淀的方法 ,将水中过量的氟化物载带下来. 结果 应用此方法 可较好地解决轻度和中度中毒病区的饮水型氟中毒问题,氟化物含量在4 mg/L以下的水,降氟率在72%~95%之间,对重病区也可缓解中毒程度. 结论 此降氟方法 具有简便、经济、实用的特点.降氟后饮水中氟化物浓度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1.0 mg/L).
-
江苏省实施三年消除高氟危害攻坚
我省1986年高氟地区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受高氟危害人口达324万余人.截止1995年,前10年间靠政府有限的投入仅完成降氟改水50万人,还有270万余人仍在饮用高氟水.在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找出切实可行的降氟改水办法是当前软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为从根本上解决我省高氟地区居民卫生饮水问题,加快高氟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经各级地方病防治工作者的努力,降氟改水纳入了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江苏省扶贫攻坚计划>,从1996年开始组织实施我省高氟地区三年改水攻坚工程,经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效益.现将我省主要的做法报告如下:
-
安阳市降氟改水工程水氟回升与工程地貌间关系探讨
根据20世纪80年代河南省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资料[1]和安阳市第二次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目前安阳市饮水型地氟病分布在6个县(区)59个乡,病区自然村938个.受高氟水危害人口约96万人,1982年在病区落实降氟改水措施以来,截止到2007年,全市已完成782个病区自然村的改水任务,受益人口93万人.2005~2007年,在中央转移支付地方病防治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对我市5个县(区)降氟改水工程开展了调查,检测了正常使用工程的水氟,现将检测结果与工程地貌间关系报告如下.
-
慢性氟中毒大鼠软骨酶活性的实验观察
近年来,对氟中毒大鼠软骨酶活性状态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文献报道,在短期内形成氟中毒的大鼠,其软骨酶活性呈明显活跃状态[1];而对慢性氟中毒状态下大鼠软骨酶活性的观察,更具研究价值.本实验通过饮用高氟水致大鼠呈慢性氟中毒状态,观察其软骨酶活性变化.
-
兰州市七里河区高氟水筛查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全面摸清辖区农村饮水型氟病区水氟的分布范围及含氟水平,为地方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村为单位,按多阶抽样方法抽取50个行政村采集水样进行检测.结果:全区水氟低值为0.14mg/L,高值为1.44mg/L.结论:全区的水氟含量合格率为97.01%,农村的饮用水达到安全标准.
-
怀远县高氟水分布与地氟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怀远县农村饮用水中高氟水的分布情况,地氟病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性,从而给以后的降氟改水工程提供有效的支持.方法 根据《技术方案》的要求进行调查研究,并整理资料.结果 641个行政村中有227个为高水氟村,比例为35.41%,调查的32050名儿童中,患氟斑牙极轻度以上的为3825名,患病率为11.93%,两者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r=0.7150,P<0.01.对3 174个水井中小于等于50m的水井的调查中,发现水井深度与水氟浓度呈显著性负相关,r=-0.9496,t=5.264,P<0.05.男、女氟斑牙的发病差异无显著性χ2=0.2795,P<0.05.沿涡河、淮河的乡镇对高氟村的分布影响差异有极显著性χ2=199.86,P<0.01.结论 水氟的高低与氟斑牙的发病率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别的不同对氟斑牙的发病没有影响,涡河、淮河两大水系对高氟水的分布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该县的高氟水属富集型浅层高氟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