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RhBMP-2与D、L-乳酸复合物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童昕;胡勤刚;寿卫东;沈健;陈强

    目的:将聚D、L-乳酸(PDLLA)为载体的RhBMP(骨形成蛋白)-2缓释系统用于下颌骨缺损的修复,评价其降解缓释特性和诱导成骨作用.方法:低温下制备RhBMP-2缓释系统,并将其用于兔下颌骨缺损动物模型的骨缺损修复,设单纯载体材料置人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于第2、4、8、12及24周处死动物,取下标本作大体观察、X线片、常规组织学检查和四环素双标记硬组织切片观察,采用Freemax图象分析处理软件计算骨矿化沉积速度.结果:早期在植入物周围组织均存在非特异性炎症反应;4周时炎症反应已明显减轻.4、8、12周时试验组的骨矿化沉积速度分别为1.88、1.4、1.2μm/d,明显优于单纯载体组(P<0.05),但是PDLLA组也存在一定的成骨活性.结论:经物理方法复合的BMP/PDLLA植入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诱导成骨能力,其修复颌骨缺损具有较好的效果和临床应用前景.

  • 羟基磷灰石颗粒复合物充填颌骨囊腔的疗效观察

    作者:费伟;尹明平;李铮;沈志浩;廖楚航

    目的:评价羟基磷灰石颗粒复合纤维蛋白封闭剂修复颌骨囊肿术后遗留的较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采用羟基磷灰石颗粒与纤维蛋白封闭剂以1:1体积比复合,充填术后骨腔,颌骨缺损范围为2.5 cm×3.0 cm~3.5 cm×5.5 cm.结果:术后创口均Ⅰ期愈合,无1例发生术后感染或排异反应.术后6月X线曲面断层片显示缺损区密度与宿主骨密度趋于一致.随访1年以上,无1例术后复发.结论:纤维蛋白封闭剂具有封闭组织缺损、止血、促进组织愈合和生物粘合等功能,与羟基磷灰石颗粒复合,能有效地整复较大的颌骨缺损.

  • 羟基磷灰石修复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作者:余红梅;林朝生

    目的临床观察羟基磷灰石植入治疗颌骨缺损疗效.方法对临床11例术后颌骨缺损范围2.5~5.5cm病例,采用块状羟基磷灰石修复颌骨缺损.结果11例切口均一期甲级愈合,无1例出现术后感染和排异反应.结论块状羟基磷灰石修复颌骨缺损,使病人短期内恢复功能和面部形态,减少了感染机会.

  • 倍骼生治疗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作者:陆加梅;吕臻;宋萌

    目的:观察应用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倍骼生PerioGIasR治疗颌骨囊肿术后的骨缺损情况,评价修复效果.方法:以26例颌骨囊肿住院病例作为实验组,应用PerioGlasR充填术后死腔;另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碟形手术加碘仿纱条填塞法消除死腔.术后随访1、3、6个月.以X线片平均灰度值比较其骨密度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1、3、6个月骨密度平均灰度值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用倍骼生PerioGlasR充填死腔术后反应小,成骨速度快,缩短成骨过程,有利于骨缺损区的快速修复,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 天然骨无机材料修复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作者:宋萌;郭洁之;王士惟;吕臻

    目的:观察天然多孔骨无机材料修复颌骨囊肿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及适用范围.方法:对33例颌骨囊肿术后缺损(体积≤4.2cm3)的病例随机分成二组,分别用天然多孔骨无机材料充填和血块充填植入颌骨缺损区.术后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X线片动态比较其密度变化.结果:天然骨无机材料充填组1个月后骨密度增高,3个月后趋近正常骨密度,颌骨缺损区修复速度明显比血块充填组快.结论:天然多孔骨无机材料在骨缺损区植入时有引导骨再生的作用,对缺损区促进早期形成有功能性的、成熟的骨组织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修复骨缺损的材料,适用范围一般为缺损区体积≤4.2cm3.

  • 颌骨牵引成骨术增高牙槽嵴的研究近况

    作者:郝亦工;刘世勋

    牵引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早由Codivilla于1905年提出[1],直到50年代,苏联Ilizarov通过一系列实验和临床研究[2~4],形成了一套有关牵引成骨术的理论和方法,牵引成骨术才开始在矫形外科逐渐应用起来.初主要用于延长四肢长骨,自90年代以来,正颌外科也开始采用牵引成骨术矫正先天性颌骨发育畸形或颌骨缺损.近几年来,一些学者[5~11]应用牵引成骨术的原理,研究出特制的牵引装置,通过垂直牵引牙槽骨来增高各种原因引起的牙槽嵴过低或缺损,均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牙槽嵴高度,使种植体能有足够的支持骨量,从而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 钛板在颌骨骨折及颌骨缺损中的应用(附30例)

    作者:李忠南;鞠向群;彭兆伟;吴萃

    对于严重的颌骨粉碎性骨折、牙齿缺失或因肿瘤切除后致颌骨缺损、连续性中断,采用简单的颌间牵引或不锈钢丝骨间结扎等方法难以恢复面部形态和咬FDDC功能,常常遗留咬FDDC关系紊乱、咀嚼功能差,面部畸形等症状.我科从1997年8月~1998年11月间收治颌骨骨折患者60例,其中26例采用了骨间钛板固定使骨折解剖复位;并对4例下颌骨半侧缺损重建植骨的患者采用了钛板固定方法,均获得恢复面容、咬FDDC关系及咀嚼功能的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颅颌面骨牵张成骨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作者:胡敏

    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已有90余年历史,50年代以后DO技术的日益成熟及其在临床的成功使颌面外科医生发现其在颅颌面骨性畸形及颌骨缺损治疗中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可能,70年代下颌骨DO的实验成功[1],1992年McCarthy等成功地延长了人下颌骨[2],90年代中期以后陆续报道上颌骨及面中份的牵张前移及在腭裂术后患者延伸上颌骨[3~5].可控制的牵张力量不仅可刺激骨形成使骨延长,还可在周围软组织包括皮肤、肌腱、肌肉和神经等产生适应性应答.DO的基本生物学原则为低能量截骨操作,大限度保护骨膜和骨内血供,适当的牵张前间歇期以便骨痂形成,准确的牵张速率和频率,功能负重前适当的新形成骨的钙化改建期.

  • bFGF复合NNB无机骨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蒋欣泉;潘可风;刘世勋;马贵骧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天然型无机骨(NNB)复合人工骨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骨替代材料.方法在30只成年新西兰兔双侧下颌骨下缘形成15mm× 6mm全层骨膜骨质缺损,每一缺损作为一个实验单位,术后3周、6周、12周取材行大体标本、X片观察,并对HE染色切片行计算机定量分析.结果复合骨与NNB相比,同期成骨量大;6周时复合骨成骨面积尚不如自体骨,而12周时已接近自体骨水平,空白缺损则始终未能修复.结论复合骨生物相容性好,效果明显优于NNB,远期与自体骨相似,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替代材料.

  • 上颌翼状导板在上下颌骨联合缺损早期赝复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曲行舟;王明一;马继壮;张陈平

    目的:探讨上颌翼状导板在上下颌骨联合切除术后早期赝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0例因口腔癌根治而切除上下颌骨而未进行同期功能性重建的患者,其中2例术前获得口内牙列印模,8例因术前开口受限而在术后2周获得口内印模.在初步印模基础上制作个别托盘后,取工作模型、咬合记录并上(牙合)架.利用上颌余留牙设计固位卡环,制作带有翼状导板的腭护板.患者于术后1周开始佩戴.结果:10例患者在术后1~3个月的康复训练后,无饮水返流及鼻漏气,腭咽闭合功能良好,上下颌余留牙咬合关系良好.去除翼状导板后,能够自主咬合,达到大咬合面积.结论:腭护板联合翼状导板不仅能够保护上颌骨切除术区创口,早期分隔口鼻瘘,而且能够尽早纠正上下颌骨联合切除后的错(牙合).为二期永久赝复体制作提供了条件.

  • 应用钛网支架重建上颌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畸形

    作者:胡永杰;张陈平

    目的观察与评价采用钛网支架重建上颌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畸形修复的效果.方法搜集我科上颌骨肿瘤患者25例,其中良性肿瘤12例,恶性肿瘤13例;行上颌骨次全切除术15例,全上颌骨切除术10例.全部病例术中即刻行钛网修复,其中10例眶底板全切患者行上颌骨眶面及前壁结构钛网支架塑形重建,其余15例均行钛网支架上颌骨前壁缺损重建.结果除2例失败外,23例均Ⅰ期愈合,术后2~4周复查肉芽组织覆盖口内钛网面(纤维内窥镜检查),2~3月口内创面完全愈合.10例术后3~4月行中空式膺复体修复,修复后随访,钛网支架无1例松脱及其它并发症,患者外形美观、语音和咀嚼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钛网支架重建上颌骨肿瘤术后缺损畸形能获得满意的上颌骨术后外形;术后利于观察和对复发患者进行早期处理;同期支撑眶底板缺损区,防止术后复视;联合中空式膺复体修复,可恢复患者的语音和咀嚼功能;术式简单适用、效果满意、风险小,适于基层推广.

  • 倍骼生在颌骨缺损及根尖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胡秀莲;汪竹平;王继同;王铎;曹琳

    目的评价倍骼生填充颌骨骨腔及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作根管充填剂的疗效.方法对34例因根尖囊肿、慢性根尖脓肿、牙髓牙周联合病变造成的颌骨缺损,用倍骼生充填;对7例根尖诱导成形术患牙用倍骼生填充根管,共41例作实验组;并以10例颌骨缺损不填充任何材料,6例用Ca(OH)2填充根管作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术后软组织无不良反应,一期愈合率达97.5%.X线片显示,骨腔大多在治疗后6月愈合,较大骨腔在治疗后1年左右愈合;根尖孔6~8月闭合.而对照组愈合时间较晚.结论倍骼生组织相容性好,能促进硬组织的早期形成.

  • 羟基磷灰石颗粒充填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31例观察

    作者:李贵昌;赵广英;王双义

    颌骨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之一. 常规手术方法治疗大中型颌骨囊肿后,不但遗留颌骨缺损,还需多次换药, 疗程长, 患者痛苦较大. 作者自1990年开始, 以羟基磷灰石颗粒充填大中型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31例,效果良好.

  • 评述

    作者:胡静

    由于肿瘤切除、外伤等原因所造成的较大范围的颌骨缺损的整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临床课题.传统整复方法,如自体骨移植,仍存在骨源有限,增加供骨部位创伤以及术后移植物感染坏死的风险.

  • Bio-Oss在颌骨囊肿术后缺损中的应用

    作者:王世惟;万蕾蕾;宋萌

    目的:评估应用天然骨无机材料Bio-Oss治疗上、下颌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16例无其他系统性疾病的颌骨缺损患者,在缺损区植入Bio-Oss,并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回访,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检查对移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病例均终愈合.术后6个月缺损区完全修复,缺损区与周围骨组织无显著差别.结论:Bio-Oss天然骨无机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有效引导骨组织再生.

  • 胎儿骨移植修复颌骨囊肿摘除术后骨质缺损

    作者:谢春韶;孙连胜

    目的 总结用胎儿骨移植修复颌骨囊肿摘除术后囊腔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22例患者均在局麻下行囊肿摘除术,按囊腔大小选择并修剪胎儿骨,即刻植入充填囊腔,并严密缝合创口.结果 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无明显排斥反应,X线片检查:术后1周显示植入骨无明显变化;术后1个月显示植入骨与周围颌骨密度相当,无明显吸收;术后3个月显示植入骨与周围颌骨界限模糊;术后半年显示植入骨与颌骨之间无明显缝隙,植入骨区域与周围颌骨密度相近;术后1年显示植入骨与颌骨密度基本一致,骨愈合良好;术后2年以上显示植入骨与颌骨密度一致.结论 用胎儿骨移植修复颌骨缺损,损伤小,排斥反应小,疗效显著,克服了其他骨代用品的缺点.

  • bFGF促进异种脱钙骨愈合过程中VEGF的表达

    作者:郝鲁峰;邵磊;范红渠;周卫兵;王智勇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与异种脱钙骨复合修复骨缺损时骨修复效果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方法 在15只成年新西兰兔双侧下颁骨下缘形成15 mm×5 mm全层骨膜骨质缺损,每一缺损作为1个实验单位,按自身同期配对设计,分别植入复合骨(实验组)和单纯异种脱钙骨(对照组).术后2、4和8周取材作组织学检查,采用图像分析软件量化计算成骨量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术后2、4和8周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成骨量分别增加193.9%、160.1%和124.5%,VEGF的蛋白表达相应地增加424.4%、540.5%和290.2%,VEGF表达和新骨形成呈密切相关(r=0.94,P<0.0001).结论 bFGF复合的异种脱钙骨可显著地上调骨移植区VEGF的表达,bFGF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以促进血管化从而增强异种脱钙骨的愈合.

  • 套筒冠及附着体固位赝复体应用于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周敏;崔崇富;曹锐

    目的 研究套筒冠及附着体固位的阻塞器式赝复体修复单侧上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自2006年6月-2011年6月17例因肿瘤切除单侧上颌骨的病例,制作利用套筒冠及附着体固位的阻塞器式赝复体,通过吸光度法比较修复前和修复后1个月咀嚼效率变化,研究套筒冠及附着体固位阻塞器式赝复体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临床观察得知,17例患者对套筒冠及附着体固位阻塞器式赝复体均表示满意,语音功能恢复良好,修复前吸光度值为0.385±0.162,戴用1个月后吸光度值为0.544±0.13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套筒冠及附着体固位阻塞器式赝复体能较好恢复单侧上颌骨缺损患者的面容和语音功能,戴用后咀嚼效率有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满意.

  • 骨移植复合种植义齿进行颌骨缺损功能重建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洁;王瑞霞;袁华;万林忠;江宏兵;陈宁

    目的 评估对颌骨缺损患者行自体骨移植复合种植义齿修复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2012年,对11例因肿瘤、外伤造成颌骨缺损的患者,进行自体骨移植及延期植入种植体,并进行种植体支持的义齿修复,对修复后患者口颌系统的功能、外观进行评价和随访.结果 本研究11例患者的自体移植骨均成活;共植入41枚种植体,除2例共4枚种植体发生种植体周围龈炎外,其余种植义齿功能及美观恢复均较理想.结论 由外伤或肿瘤引起的颌骨缺损采取血管化或者非血管化自体骨移植,复合种植义齿的应用,能为患者恢复较好的外形和功能;种植体周围进行角化牙龈的移植有利于种植义齿耐受摩擦及咀嚼压力,并有利于维护种植体周围黏膜组织的健康.

  • 非定向诱导的骨髓移植重建颌骨缺损的初步研究

    作者:白冰;朱祖武;李容新;王来平;陈梅梅;康然刚;叶茂昌

    目的 以非定向诱导的骨髓移植重建颌骨缺损,寻找再造人体骨组织新方法.方法 对13例因颌骨囊肿术后缺损同期施行取自髂骨骨髓-松质骨颗粒移植,厚度0.2mm纯钛制作的钛网成形.术后6~20个月随访创口愈合和移植物排异情况.对2例因钛网尖锐边缘刺激致黏膜破溃的移植物进行相应观察.结果 随访6~20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了患前的颌骨形态,质地坚实,无排异反应,供区无畸形和功能障碍,X线及组织学检查提示为非骨性重建.结论 取得了填充骨缺损,行使咀嚼压力和恢复外形的效果;纤维组织替代而形成结构质量上的缺陷.

141 条记录 4/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