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头帽与Activator矫治器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杨盼盼;张景慧;杨帆

    青少年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其主要表现为患者上颌前突和(或)下颌后缩,磨牙远中关系,前牙覆(牙合)深覆盖大.临床上常应用头帽-Activator联合矫治器对其进行治疗.本文就头帽-Activator矫治器的矫治方法及原理、矫治时机、双期矫治中的影响、矫治器优缺点、适用范围及稳定性作一综述.

  • 安氏Ⅱ类1分类临界病例拔牙与否的牙弓宽度分析

    作者:吴文文;杜熹

    目的 通过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临界病例儿童患者治疗前后的牙模型进行牙弓宽度测量,初步分析此类临界病例拔牙或非拔牙矫治对牙弓宽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儿童安氏Ⅱ类1分类错临界病例,其中拔牙54例,非拔牙26例,测量治疗前后的牙弓前、中、后段宽度,比较非拔牙组和拔牙组治疗前后的牙弓宽度变化.结果 非拔牙组治疗后上下牙弓的前中后段宽度均有增加,尤其是牙弓中段宽增加显著,拔牙组治疗后上下牙弓前段宽度治疗前后无差异,上下牙弓后段宽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小.结论 安氏Ⅱ类1分类错临界病例非拔牙矫治会带来整个牙弓宽度的增加,拔牙矫治不会引起上颌前中段牙弓的缩窄.

  • 改良式前庭盾矫治口呼吸伴安氏Ⅱ类1分类100例分析

    作者:杨雁;刘亚丽;张云桦;王光珍

    目的:探讨改良式前庭盾矫治口呼吸伴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5月治疗的口呼吸伴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100例患者,患者在无感染无牙龈出血等情况来进行制作矫正器,患者每天至少戴用矫正器12h以上,并经常牵拉前庭盾前部小拉钩作唇肌功能训练,以防止血液循环差影响治疗效果,戴用时闭合上下唇,力求达到佳治疗效果,连续戴用6个月进行考察临床效果.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100例患者经过矫治,显效94例,显效率为94.0%,有效5例,邮箱里为5.0%,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0%.结论:改良前庭盾矫治器可以对口呼吸伴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进行矫治,而且疗效显著,制作简单,患者无痛苦,易接受,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女性儿童第三磨牙发育情况的比较分析

    作者:肖遥;雷杰;罗茂璇

    目的 通过X线片分析泸州地区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女性儿童的第三磨牙(M3)的发育状况.方法 选取两年内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12岁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女性儿童393例,通过分析其曲面断层片和头颅定位侧位片,按不同垂直骨面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M3的发育状况.结果 M3的发育状况为大部分牙冠已钙化,呈帽状,Demirjian分期多处于D期(48.5%)和C期(21.1%);上颌M3与第二磨牙(M2)的夹角多为负角,下颌M3与M2的夹角多为正角,左右侧无统计学差异;上下颌M3近远中径明显大于M3的萌出间隙.结论 实验对象中以髙角型病例居多,低角型病例少.不同垂直骨面型表征类似,下颌M3较上颌M3发育略早.上颌和下颌M3分别以远中向阻生和近中向阻生为主.不同垂直骨面型的M3的阻生均以下颌多见.

  • 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荆延山

    目的 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应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并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2016年进行固定正畸治疗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95例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回顾式分组法,根据患者选择的矫治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n=47)和MBT组(n=48),参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治疗,MBT组患者应用MBT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NA,U1-L1,U1-SN,L1-MP和OB指标均趋于正常审美指标,且MBT组相比参照组变化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NB角度变化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应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可以明显简化操作过程,有效排齐牙列,改善前牙垂直和水平向的覆牙合覆盖关系,同时对患者面部侧面观也有改善,疗效确切.

  • 改良HGAC与J钩联合应用双期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

    作者:赵俊杰;王世兴;张良

    目的:探讨改良HGAC和J钩牵引联合应用双期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一期采用改良HGAC联合应用J钩高位牵引抑制上颌发育,上下前牙保留切牙帽设计以加强对切牙位置控制,二期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基本排齐上下牙列后,将J钩置于主弓丝尖牙托槽近中,高位牵引内收及压低上前牙。结果经过平均疗程17个月的双期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29例前牙覆牙合覆盖恢复正常,上颌骨水平向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下切牙未见明显唇倾。头影测量显示,ANB平均减少3.15°,U1-SN平均减少6.53°,颜面侧貌明显改善。结论改良HGAC联合J钩牵引对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双期矫治,可以控制上前牙唇倾及上颌前突,诱导下颌整体前移,建立正常的前牙覆牙合覆盖和磨牙中性关系,得到良好疗效。

  • X线极坐标头影测量方法评价改良HGAC的矫治疗效

    作者:王世兴;刘宗响;王鹏来

    目的:应用X线极坐标头影测量方法评价改良头帽式肌激动器(HGAC),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颜面侧貌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正畸科门诊收治的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1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改良HGAC功能矫治器双期矫治,一期抑制上牙弓唇倾和上颌骨发育,诱导下颌前伸和下颌后牙萌出建牙合;二期固定矫治排齐上下牙列调整咬合关系。治疗前后拍摄正中咬牙合位头颅侧位片,以Bolton点为极点,Bo-N线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分别测量颌面部A、B、UL、LL等9个软硬组织标志点的极角、极径和相关比值。结果头影测量显示治疗前后样本Bo-Gn平均增大4.21 mm、Bo-L1平均增大5.37 mm、N-Bo-L1平均增大2.2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o-UL平均减小2.63 mm、Bo-U1平均减小3.52 mm,N-Bo-Gn平均增大1.8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极坐标头影测量方法能够整体描述,全面评价患者颅颌面软硬组织侧貌特征,改良HGAC矫治器可以有效抑制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颌前突及上前牙唇倾,诱导下颌整体前移,颜面侧貌明显改善。

  • T4K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NFDA2临床研究

    作者:姚礼红

    目的:观察T4K矫治器对于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NFDA2者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12例安氏Ⅱ类1分类前牙深覆盖错NFDA2患者,年龄为7~11岁(5男、7女).戴用澳大利亚MyofunctionalResearch公司的T4K矫治器.经过8~14月的治疗后观察疗效, 观察前牙覆盖覆NFDA2改变.结果:治疗后显示显著的变化,包括面形的改善和前牙覆盖覆NFDA2减小.结论:T4K矫治器在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前牙错NFDA2的早期治疗中作用十分明显,有推广应用价值.

  • 福建地区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患者切牙及磨牙高度和倾斜度研究

    作者:蔡森鑫;伍丹妮;常琳;林清云;陈胜兰;张端强;许潾于

    目的 研究福建地区未治疗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上下颌第一磨牙、切牙的发育趋势及与测量平面的相关性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2015年就诊我院的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病例210例,按不同性别、发育阶段分为4组,测量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切牙牙槽高度和倾斜度及其他相关项目,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1.无论男女性成熟期组较生长发育高峰期组相比,下颌骨升支及体部长度、上第一磨牙倾斜度及高度、下第一磨牙高度、下切牙高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无论男女性,下颌平面角与上下颌第一磨牙倾斜度存在负相关性,与(牙合)平面角存在正相关性.此外,高峰期组中,下颌平面角与上下切牙倾斜度存在负相关性.而成熟期组中,与上下切牙高度存在正相关性.3.无论男女性组,高峰期组中,(牙合)平面角与上第一磨牙倾斜度及高度、下第一磨牙倾斜度、上切牙倾斜度存在负相关性.成熟期组中,(牙合)平面角与上切牙倾斜度存在负相关性,与上颌切牙高度存在正相关性.结论 1.上下磨牙、切牙倾斜度与牙槽高度存在随颌面发育成熟的变化趋势.2.下颌平面角与上下颌前后牙位置存在代偿规律.3.不同发育分期人群,(牙合)平面角与前后牙位置相关性特征不尽相同,临床诊治中应注意相关差异.

  • 安氏Ⅱ类1分类非拔牙矫治中口外弓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魏松

    目的 评估安氏Ⅱ类1分类非拔牙矫治中口外弓的作用.方法 选择7例恒牙(牙合)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病例,非拔牙矫治.采用亚历山大矫治技术和口外弓颈牵引,在排齐上牙后戴口外弓平均3.54个月,此阶段下颌无任何治疗.对矫治前(T1)和戴口外弓平均3.54个月后(T2)的模型及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测量,数据做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 上牙弓宽度呈现明显增加,ANB角平均减小1.14°,UI/SN和UI/NA分别减小11.44°和9.08°,前牙覆盖平均减小3.46 mm,以上结果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表明,上颌固定矫治器与口外弓颈牵引联合使用,可以在矫治初期排齐牙齿、扩大上牙弓宽度的基础上,减小上前牙唇倾度和前牙覆盖;矫治初期上牙弓的排齐、整平及上牙弓宽度的变化,解除了原有的后牙尖窝锁结关系,下颌生长能力可以充分体现.

  • 安氏Ⅱ类1分类Ⅲ度深覆盖错(牙合)的非拔牙矫治

    作者:张卫兵;王林

    目的对安氏Ⅱ类1分类Ⅲ度深覆盖错(牙合)进行非拔牙矫治,了解颌面部硬组织变化情况.方法前牙覆盖大于8mm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9名,其中男性4人,女性5人,年龄12~15岁,平均13.2岁.采用QUAD-HELIX矫正器扩大上颌牙弓,并应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矫正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前牙的覆盖平均由9.5mm减少至3.1mm上切牙平均向后移动2.7mm,下切牙平均向前移动2.2mm,磨牙关系在矢状方向变化了3.2mm下颌基骨相对于上颌基骨向前变化了1.5mm,下颌平面角增加1.2°,前下面高增加4.7mm.结论用QUAD-HELIX矫正器和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Ⅲ度深覆盖错(牙合),通过扩大狭窄的牙弓,改善上牙弓的宽度,可以有效地利用下颌骨向前生长的潜力,在Ⅱ类牵引的作用下促使下颌前移和下颌磨牙向前位移,使上下颌骨Ⅱ类关系得到改善.同时上切牙向舌侧移动与倾斜,下切牙向唇侧移动与倾斜,减小前牙的覆盖.

  • 双侧第二磨牙正锁(牙合)对下颌骨发育和位置的影响

    作者:陈志兴;郑怡;王瑶;谢晓兰;莫水学

    目的 研究双侧第二磨牙正锁(牙合)对下颌骨发育和位置的影响,为正确诊断、制定正畸方案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例双侧第二磨牙正锁(牙合)安氏Ⅱ类1分类高角成年女性作为实验组,30例无第二磨牙正锁(牙合)安氏Ⅱ类1分类高角成年女性作为对照组,大牙尖交错位时拍摄头颅侧位片,采用Jarabak分析法和模型测量法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第二磨牙正锁(牙合)患者下颌体长度、下颌第二磨牙处基骨弓宽度、∠N-S-Ar和∠Ar-Go-N均减小(P<0.05),S-N/Go-Me和∠S-Ar-Go增大(P<0.05),而下颌升支高度、下颌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基骨弓宽度、S-Ar/Ar-Go、∠N-Go-Me和∠Ar-Go-Me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双侧第二磨牙正锁(牙合)对下颌体长度、下颌第二磨牙处基骨弓宽度发育起到限制作用,髁突处于关节窝更前位,下颌角点位于矢状向更后位置.临床上对第二磨牙正锁(牙合)患者的治疗,治疗前应对髁突位移情况进行评估,以便正确诊断和提供佳治疗方案.

  • 不同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的垂直向变化

    作者:那宾;许天民;林久祥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比较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高角、均角和低角女性正畸治疗后的垂直向变化.方法将我院正畸科1997-1999年开始正畸治疗并现已结束的312名安氏Ⅱ1错(牙合)女性根据下颌平面角和生长发育阶段分为六组,对其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用12项头影测量值进行治疗前后变化的评价.结果无论何种垂直骨面型或何种生长发育阶段,正畸治疗后(牙合)平面均顺时针旋转;生长发育期患者治疗后前面高增大,而不处在生长发育期的患者治疗后前面高无明显变化;大于18岁组治疗后下颌平面角无明显变化,而生长发育期患者治疗后下颌平面角的变化与垂直骨面型相关.结论下颌平面角的变化与患者的垂直骨面型有关;(牙合)平面的旋转与正畸治疗有关.

  • 安氏ⅡⅡ类1分类严重深覆盖错的双期矫治

    作者:陈丹鹏;张斌;王晓玲;王照林

    目的对安氏Ⅱ类1分类严重深覆盖错进行双期矫治,了解第一期矫治的牙颌面结构变化情况.方法应用肌激动器(Activator)和固定矫治器对12例覆盖大于10毫米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作双期矫治,对Activator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结果 SNB角增加1.25度,下颌基骨向前生长2.29毫米,磨牙关系在矢状方向变化3.75毫米,前牙覆盖由12.42毫米减少至5.63毫米,上切牙向后移动2.25毫米,下切牙向前移动2.54毫米,下颌平面角无明显改变.结论用Activator对安氏Ⅱ类1分类严重深覆盖错进行第一期矫治后,颌骨和磨牙关系的Ⅱ类关系得到改善、前牙覆盖减小,主要是下颌向前生长以及下颌位置变化所致,而上切牙向舌侧移动和倾斜、下切牙轻微向唇侧倾斜对减小覆盖也有一定作用.

  • 磁力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

    作者:李业荣;陈月明;吴栾添;许碧晖;招顺秀

    目的 观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使用磁力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前后牙颌骨结构变化情况.方法 应用磁力Twin-block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对15例覆盖大于10 mm.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分别观测颌骨、牙齿结构的变化,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磁力Twin-block治疗前后SNB增加了(1.97 ±1.01)°,ANB减少了(1.94±0.72)°,MP-FH增加了(4.80 ±1.37)°,P<0.001,对下颌骨的矢状向、垂直向作用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磁力Twin-block矫治器对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进行治疗,能够促进颌骨特别是下颌骨的改建及侧貌改善.

  • 成年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切牙唇倾度的测量研究

    作者:邵菊萍;那宾;白雪芹

    目的 研究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前的头颅侧位片,分析不同垂直骨面型的Ⅱ类患者切牙唇倾度的异同,从而指导临床的错(牙合)诊断、设计、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方法 选取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成人患者149例,治疗前拍摄头颅侧位片,根据前颅底平面与下颌平面的夹角(SN/MP)将其分为3组,进行测量后分析各组切牙唇倾度差异.结果 3组样本切牙唇倾度不同.高角组上切牙较为直立,低角组下切牙较为唇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中,垂直骨面型不同,切牙唇倾度也不尽相同,在临床中应针对矢状骨面型以及垂直骨面型共同分析,从而获得完善的治疗效果.

  • 微种植体支抗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中的应用

    作者:王铭蔚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病率较高,正确的支抗设计和良好的支抗控制是这类错牙合获得成功矫治的前提.近年来,微种植体支抗由于为正畸治疗中提供稳定支抗效果而逐渐被广大医师认识和接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何优化使用微种植体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是当今正畸治疗的难点之一.

  • 安氏Ⅱ类1分类前磨牙拔除模式的影响因素

    作者:丁艳秋

    目的 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病例前磨牙拔除模式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疗效满意、非骨性错合的安氏Ⅱ类1分类病例50例,分为两组,其中25例为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组,另外25例为拔除2个上颌第一前磨牙和2个下颌第二前磨牙组.对两组治疗前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对46项测量项目进行统计学处理后,有统计学意义的测量项目有18项,它们是骨性指标NA-PA、NP-FH、Pog-NB、Pog-NFL、B-NFL、Wits,软组织指标TLL-NFL、Pos-NFL、B'-NFL、TLL-E、Ns-Sn-Pos、Ns-Prn-Pos、S-Ns-B',牙性指标L1-MP、L1-AP、L1-NB、L1-NBmm、拥挤度.结论 在进行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畸形矫治设计上,从牙性、骨性、软组织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 T4K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临床应用

    作者:姚礼红

    由于儿童的饮食和不良口腔习惯的影响,儿童在替牙期牙齿牙颌畸形的发病率越来越高[1],其中安氏Ⅱ类错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对牙,颌面形态影响较严重,多数学者主张采用两期矫治.

  • 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上颌拔牙矫治

    作者:周剑

    目的 探讨上颌单颌拔牙矫治安氏II 类1 分类错的疗效、适应证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10 例安氏II 类1 分类患者采用上颌单颌拔牙模式进行矫治,将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U1-L1 角平均增加8.01°、U1-FH角减少11.2°、L1- MP 角增加2.91°、前牙覆盖平均减少4.63mm;Ptm- ANS 平均增加1.35mm,Co-Pog 增加3.2 mm;上唇突度减小2.72mm、下唇突度减小1.5mm,各测量项目矫治前后均值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上颌拔单颌拔牙矫治安氏II 类1 分类错效果良好.

61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6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6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