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比较影像学分析

    作者:尤壮志;于静红;黄恕芳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MRI表现和病理基础.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的30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及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病患共累计47个病变股骨头,X线检查漏诊了16个病变股骨头,CT检查漏诊了5个病变股骨头,MR检查诊断了经X线、CT检查后漏诊的5例病变股骨头.结论:骨髓水肿是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表现,MRI"线样征"是诊断早期缺血坏死的特征性表现,MR是目前诊断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敏感、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颈内动脉夹层患者14例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作者:张小喜;郭晖;郭文玲;张红娟

    动脉夹层是指动脉壁层内的退行病变或外伤引起内膜撕裂在血压的作用下导致血液成分通过破损的血管内膜进入血管壁,使血管壁分层,造成血管狭窄、闭塞或形成假性动脉瘤.当血肿聚积在内膜及中层之间时可造成管腔狭窄,当血肿主要累及中膜与外膜时形成假性动脉瘤.

  •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X线检查结果分析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陆煜州

    [目的]总结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X线特征,探讨X线检查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35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并计算X检查结果的诊断敏感度.[结果]①35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者,X线检查发现有胃排空延迟35例(100.0%),胃扩张31例(88.6%),胃食管反流26例(74.3%); “鸟嘴征”30例(85.7%),“线样征”29例(82.9%),“肩样征”25例(71.4%),“双轨征”22例(62.9%),“蕈伞征”20例(57.1%).②上述5项征象,以任意2项阳性即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X线钡餐的诊断敏感度为100.0%;以任意3项阳性作为诊断标准,诊断敏感度为88.6%;以任意4项阳性作为诊断标准,诊断敏感度为65.7%;以5项同时阳性为诊断标准,X线钡餐的诊断敏感度为31.4%.[结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典型X征象包括狭窄、细长的幽门管以及肥厚压迫的幽门环肌.使用任意3项阳性作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标准较好,可以得到较好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

  • 主动脉夹层CT平扫征象的特征分析

    作者:刘怡文;曹志宏

    目的 分析主动脉夹层在螺旋CT平扫中的直接特征及间接特征,提高对不能实行增强的主动脉夹层病人的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增强CT扫描证实的30例主动脉夹层病员的螺旋CT平扫表现.结果 CT平扫能够发现主动脉夹层的一些影像学改变,包括主动脉迂曲增宽、管壁钙化、管腔内线样征、胸腔积液等.结论 平扫CT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主动脉夹层进行提示,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 新生儿肥厚性幽门狭窄合并肠旋转不良X线误诊分析

    作者:李建民;马文

    患儿男,日龄10 d.第1胎足月顺产.5 d来反复呕吐,呈喷射性,以胆汁为主,5~6次/d,便次减少.入院检查:患儿精神状态好,反应敏捷,消瘦,轻度脱水貌.上腹部饱满,见胃型及胃蠕动波.中下腹软.右肋缘下触及光滑质硬之橄榄性肿块,约1.5 cm大小,可轻微移动.常规X线立卧位透视检查见上腹部饱满,胃影明显增大,内有大量胃潴留液,未见"双泡征"及肠梗阻征象.中下腹部生理性肠管积气明显减少.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检查:胃扩张明显及强烈胃蠕动波,幽门管迟迟不开放.服钡剂1 h后,少量钡剂呈星点状进入十二指肠,见典型幽门狭窄X线征象,即幽门肌肥厚压迫产生的"肩征"、"线样征"、"鹰嘴征"及幽门管之前胃小弯处持续出现的"乳头征".2 h后见胃内钡剂排出不足胃内容物的1/4.24h后X线复查,见胃内仍存有少量钡剂,全腹部肠管点状钡剂散在分布.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