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程序化处理眼部碱灼伤28例疗效观察
1资料与方法我院1999年10月~2004年10月采用程序化处理方法治疗眼部碱灼伤28例(50眼),其中男21例(39眼),女7例(11眼),多见于双眼.年龄16~53岁,平均30岁.角膜灼伤就诊时间:10~30 min26例(48眼),1.5 h 2例(2眼).角膜灼伤情况(依照1982年眼外伤职业眼病学组制定的标准分度),Ⅰ度18眼,Ⅱ度24眼,Ⅲ度6眼,Ⅳ度2眼.
-
正中开胸上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的程序化处理在胸部肿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背景与目的 上腔静脉系统受累是局部晚期胸部肿瘤较常见的一种情况,手术可能获益,但风险极高.本研究针对正中开胸入路,提出一种程序化的手术方案,旨在优化流程,使得这一类以往认为风险极高的手术能够更加安全地实施.方法 35例胸部疾患累及上腔静脉系统,经正中开胸进行人工血管置换的患者资料,分期检查明确为局部晚期.包括肺部肿瘤16例,纵隔肿瘤19例.手术方法采用从左至右的单向推进,先游离左无名静脉起始部,阻断后切断,掀起瘤体,打开心包,用人工血管桥接左无名静脉和右心耳.游离上腔静脉近心端未受侵部分后,向尾侧牵拉肿瘤,剪开右侧纵隔胸膜,结扎切断右侧乳内血管,可以充分显露右无名静脉.向左上方牵拉瘤体,于肺门上方结扎切断奇静脉,此时可以阻断右无名静脉和上腔静脉,切除中间受侵的血管,以人工血管行右无名静脉-上腔静脉桥接,完成受侵的上腔静脉系统全部替换.结果 全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6例,低氧血症5例,肌无力危象1例,心脏疝1例,真菌感染2例.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5.12%,分别死于心梗和肺部感染.其余33例顺利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日15 d.在10例术前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患者中,除2例术中即出现人工血管内血栓形成的患者,其余8例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 上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手术经程序化的处理,规范治疗的细节,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可降低手术风险,本组病例手术能够安全实施的实践也支持这一点.
关键词: 正中开胸 上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 程序化处理 -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筛查宫颈癌中注意几个问题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第二位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生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发病以每年2%~3%速度增长[1].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细胞学检查技术,是细胞学标本制作方法的一次革命[2]:采用宫颈小毛刷作为取材器,刷取到足够的脱落细胞,并能避免或减少取材时宫颈出血,影响制片质量[3];将采集的标本立即放入细胞保存液中,可使有价值的细胞标本几乎全部被收集[4];标本经新柏氏系统程序化处理,制成的薄片均匀,胞核结构清晰,背景干净,利于阅片和诊断,提高了阳性诊断率,减少漏诊率[5];采用TBS诊断系统,使诊断术语标准化,增加了标本的可信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