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元参考值范围统计学建立方法的比较研究

    作者:薛富波;徐勇勇

    目的比较三种多元参考值范围的统计学建立方法,考察各自的优劣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产生代表正常人群和异常人群的随机样本,应用三种方法建立多元参考值范围并对两个人群进行评价,从假阳性率、灵敏度以及约登指数三个指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对于多元正态分布数据,三种方法在三个评价指标方面的表现各有优劣,且各自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变量个数和变量间的相关性大小的影响.结论变量个数和变量间的相关性大小是影响多元参考值范围的重要因素,多元参考值范围统计学方法必须对其进行适当处理.

  • 基于深度函数的心电向量P环平面大向量多元参考值范围

    作者:王玖;孙红卫;高永;徐天和

    目的 心电向量的指标间存在相关关系,单一指标的参考值范围往往割裂指标间的联系.本研究从多指标关联性出发,建立心电向量P环平面大向量的多元参考值范围,进一步挖掘心电向量数据信息.方法 采用统计深度函数法MHD法、MDM法、MDS法3种方法,以某校女大学生为样本,以心电向量P环平面大向量为例建立心电向量指标的多元参考值范围.结果 三种方法建立的女大学生心电向量P环平面大向量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Depth≥0.1110109、Depth ≥0.0429635、Depth≥0.1090579;同时,3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在0.94以上.结论心电向量P环平面大向量的多元参考值范围,将丰富心电向量图数据的利用,为心电向量图临床诊断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 心电图的多元参考值范围研究及临床评价

    作者:郑坤;石增立;徐天和;孙红卫

    目的 为了更好地利用心电图丰富的数据进行疾病诊断,试建立正常人心电图的多元参考值范围,并选取左心室肥厚(LVH)心电图和正常人心电图数据对其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选择正常成年人心电图1 021例(男244例,女777例),分性别用统计深度函数MHD法建立R波及R+S波振幅的多元参考值范围.选取81例(男性42例,女性39例)诊断为LVH的心电图作为病例组,50例正常成年人(男性25例,女性25例)心电图作为对照组,根据建立的多元参考值范围进行诊断试验评价.结果 (1)建立正常人心电图R波和R+S波振幅在12导联95%的参考值范围:正常成年男性、女性心电图的R波振幅在12导联95%的参考值范围分别为统计深度Depth≥0.033 692 3、Depth≥0.030 350 4;R+S波振幅12导联95%的参考值范围分别为统计深度Depth≥0.021 772 5、Depth≥0.016 241 5.通过计算得出病例组和正常组心电图R波和R+S波振幅在12导联的统计深度值.(2)诊断试验:运用统计深度函数法对R波振幅判断的敏感性为95.06%,特异性为98%,正确率为96.18%;统计深度函数法对R+S波振幅判断的敏感性为92.59%,特异性为98%,正确率为94.66%.结论 运用统计深度函数MHD法来全面判断心电图某波振幅是否过高或过低,是一种可为临床心电图诊断提供参考的新方法,具有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价值.

  • 全息元法制定多指标参考值范围研究

    作者:王润华;田小兵

    目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制定多元参考值范围的新方法--全息主成分叠加复元法(简称全息元法).用以降低多个单变量参考值范围联合判断所产生的高假阳性率,改善传统多元方法对变量正态性和(或)指标独立性的严格要求,为多元参考值范围的临床运用拓展更大的空间.方法:采用该法将n个m维多指标数据转换为n个全息主成分值TZ,再针对n个一维TZ值应用正态近似法或百分位数法制定相应的参考值范围.并将单指标法、4种其它多元方法及该法对儿童发育资料应用结果作比较.结果:本法识别阳性率接近5%的理论水平,为5.02%,检出假阳性率为适中,为0.85%,其假阴性率水平符合应用实际要求.结论:本法理论依据充分,并具有(1)不丢失任何信息,(2)既适用于正态分布资料,亦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3)允许指标间存在任何程度的相关性等多个优点.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