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穴位注射治疗婴儿中枢性协调障碍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马玉丹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穴位注射治疗婴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关节松动训练、针灸、低频电疗、中药熏蒸等.对照组30例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20mg+ 5%葡萄糖50mL,1次/d,静滴.治疗组30例穴位注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神庭、百会、角孙两侧、脑户,4个穴位/次,快速刺入皮下,缓慢推入,回抽无血后注入药物,5mg/穴,1次/d.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DQ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疗程间隔2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DQ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穴位注射治疗婴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婴幼儿发育商评分在高危儿随访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文霞

    目的 探讨在高危儿随访期应用婴幼儿发育商(DQ)评分进行临床干预的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高危儿27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未干预组,随访期到2周岁,对所有高危儿进行婴幼儿DQ评分,比较两组高危儿干预指导后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能力、语言及社交能力的评价结果,同时对高危儿出现神经异常和脑性瘫痪情况进行临床统计分析.结果 高危儿1周岁和2周岁时,干预组的五个功能区及DQ总分均明显高于未干预组(均P<0.05);干预组高危儿出现视听障碍、运动障碍、神经反射和异常姿势者明显低于未干预组,其中未干预组出现2例脑性瘫痪患儿,干预组未出现(均P<0.05).结论 应用婴幼儿DQ评分有利于早期发现高危儿智力发育情况,根据测试结果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能够降低高危儿出现神经系统疾病和脑性瘫痪的发生率,临床应建立长期随访测评制度.

  •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性瘫痪疗效观察

    作者:李芳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4例脑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GMFM)评分、肌张力评分、综合能力评分、发育商(DQ)和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7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MFM-88 D区和E区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1),肌张力评分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GMFM-88 D区、E区评分及肌张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综合能力评分和DQ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均显著提升(P<0.01);治疗组治疗后综合能力评分和DQ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大脑动脉Vm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上升(均P<0.05),PI和RI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大脑动脉Vm、PI和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脑性瘫痪的有效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肢体障碍,改善其DQ和脑动脉血流情况.

  • 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对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

    作者:孙嘉琪

    目的:探索在小儿脑瘫患儿的临床治疗中,早期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62例脑瘫患儿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作药物组与康复组,药物组患儿接受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患儿则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接受早期康复训练,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及DQ评分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康复组患儿的治疗情况要明显好于药物组,DQ评分也要高于药物组,双方数据比对存在差异(P<0.05).结论 :在脑瘫患儿的治疗中,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