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管内皮细胞在生物材料引起血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牟欣宁;孙皎

    血管内皮细胞--这一铺展于血管内腔、包绕着循环血的细胞,可合成和释放多种活性物质调节血液的凝血与抗凝平衡,在生物材料引起血栓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促栓和抗栓功能的异常改变也是衡量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优劣的灵敏指标.本文就近年来对内皮细胞对凝血一抗凝系统的调节及其在生物材料引起血栓形成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尚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作一综述.

  • 血液灌流吸附剂血液相容性研究进展

    作者:吴迪;李涛;田帅帅;李依宸

    血液灌流器属于与血液接触的医疗仪器,必须充分考虑血液与吸附材料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性,因此改善灌流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尤为重要.随着医学、化学、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发展,近年涌现出多种血液灌流(HP)的新材料,HP吸附剂的血液相容性也得到了极大改善,HP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结合近年来HP吸附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对HP吸附剂血液相容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血小板与生物材料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魏文佳

    本文对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血小板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作了综述.着重介绍了血小板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反应机制及改善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的途径的研究进展.

  • 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研究进展

    作者:陆炜炜

    本文就材料一血液间相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血液相容性材料、材料一血液间相互作用的生物学基础、血液相容性的评价方法等几方面的内容,并对将来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的研究方法和从分子水平上设计新型生物材料进行了展望.

  • 001 聚氨酯表面接枝左旋-丙交酯以改善细胞粘附性

    作者:

    [英]/Hsu Shan-Hui… //Biomaterials. - 2000,21(4).-359~367聚氨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在心血管材料及其它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其表面的细胞粘附性较差,本文研究了运用等离子体引发表面接枝方法改善聚氨酯表面的细胞粘附性.市售聚氨酯溶于四氢呋喃铸成膜,用氩等离子体处理后在空气中放置一定时间,浸入溶有左旋丙交酯的甲苯中,脱气封管在70℃反应5h,得到表面接枝左旋丙交酯的PU膜.接触角测量显示等离子体处理后水接触角由73°下降到36.,接枝使接触角略有上升,但仍比未处理聚氨酯及聚左旋乳酸表面亲水性好.只用等离子体处理而未进行表面接枝的聚氨酯膜接触角会逐渐升高,原因是表面亲水基团的重新分布.表面接枝后即无此现象.ESCA分析显示处理后表面基团发生变化,O/C比上升,有新的表面基团形成,且结构也不同与本体聚合的聚左旋乳酸.经过如此表面接枝处理的聚氨酯膜对成纤维细胞的粘附性较未处理聚氨酯膜有了成倍增长,也优于仅用等离子体处理的聚氨酯膜,对上皮细胞的粘附情形也类似.SEM观察显示粘附在接枝处理后的聚氨酯膜表面的细胞更为伸展.而血小板在接枝处理过的聚氨酯膜表面的粘附量及活性明显下降.总之,运用等离子体引发聚氨酯表面接枝左旋丙交酯获得了更好的血液相容性,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陈晓东摘朴东旭校)

  • 氧化石墨烯在大鼠体内安全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程相阵;周毅;姜再兴

    目的:观察氧化石墨烯在Wistar雄性大鼠中的生物安全性,为氧化石墨烯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提供必要前提条件。方法选用体质量150~200 g Wistar雄性大鼠80只,鼠龄6~8周。以60 mg/kg剂量经W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氧化石墨烯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并在注射后第3天、第6天、第9天、第12天、第15天解剖大鼠,观察氧化石墨烯在主要器官分布与代谢的情况,并观察其病理情况。在注射后第6天和第12天采集大鼠血液,观察氧化石墨烯对大鼠血常规和生物化学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经尾静脉注射的氧化石墨烯,注射后第6天和第12天大鼠血常规和生物化学功能指标无影响,注射后第3天、第6天、第9天、第12天、第15天大鼠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均未见氧化石墨烯颗粒沉积,这些主要器官的切片中也未见到坏死细胞、巨噬细胞等其他炎性细胞。结论氧化石墨烯剂量为60 mg/kg时对大鼠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影响,对大鼠的血常规和生物化学功能指标无明显影响;在体内主要器官未发现明显沉积,未发现病理改变;实验证实了氧化石墨烯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安全性,为氧化石墨烯的生物医学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条件。

  • 含有(聚)乙二醇侧链的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体外血小板黏附研究

    作者:张安兄;孟晟;张秀彩;钟伟;杜强国;程为庄

    目的对含有(聚)乙二醇侧链的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血液相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自由基共聚合成了若干种具有不同结构聚乙二醇侧链的丙烯酸酯类(EOMA)与甲基丙烯酸丁酯(BMA)无规共聚物.测量水接触角来考察所得不同组成结构的共聚物表面的亲水性;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血小板在各系列共聚物表面的吸附及变性情况;并且分析了共聚物结构对其亲水性、血小板吸附状况的影响.结果与结论该类材料具有优良的血液相容性,是一种有着很好应用前景的生物医用材料.

  • 新型聚氨酯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及毒理学研究

    作者:刘金成;易定华;杨剑;贾林才;郝解玲;胡巧侠

    目的通过对新型聚氨酯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及毒理性研究,评价新型聚氨酯作为人工心脏辅助泵体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实验包括溶血实验、刺激试验及全身急性毒性试验,观察72 h组织及动物反应情况.结果新型聚氨酯材料溶血指数小于5%,血液相容性良好,无明显毒性.结论此种新型聚氨酯符合人工心脏辅助泵体材料的要求.

  • 肝素涂层体外循环管道抗凝血性能的研究

    作者:杨剑;易定华;钟丽辉;范圣强;曹瑞军;金锋;邵继凤

    目的评测3种离子键肝素涂层体外循环管道的抗凝血性能和稳定性.方法用PT和APTT对不同浓度肝素-氯烃基二甲基代苯甲胺(HBC)复合物涂层体外循环管道的凝血性能进行评测,同时测试体外转流对3种肝素涂层管道抗凝血性能的影响.结果 3种肝素涂层方法均能够将肝素分子结合于材料表面并具有抗凝活性,其中HBC复合物和肝素-聚乙烯亚胺复合物处理的体外循环管道经体外转流96 h后仍具有较佳的抗凝血活性.结论离子键肝素涂层因结合物质不同其稳定性也不同;HBC复合物和肝素-聚乙烯亚胺复合物处理的体外循环管道肝素分子结合较牢固,能够满足临床短期使用需要.

  • Ⅱ型轴流VAD的CAD及流场分析

    作者:蔺嫦燕;吴广辉;李冰一;王景

    目的:近年来随着心脏外科的发展,心脏移植的大量涌现,作为心脏辅助桥梁过渡的心室辅助装置(ventricular assistant device,VAD)的研究再次掀起高潮;而机电工程、材料技术的发展,又使VAD的实现逐渐成为可能.目前我国所研制的VAD不能应用于临床的大障碍是VAD主体-血泵的血液相容性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切确地讲VAD应用时的溶、凝血问题是目前国内、外VAD研制的一个难题.方法:本文中我们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工具设计Ⅱ型轴流VAD,用有限元计算方法进行泵内流场分析(CFD)的方法对VAD进行血液相容性研究.结果:(1)VAD的压力流量输出可以满足心室辅助的要求;(2)流场中的大剪切率出现在叶轮入口的地方,在整个叶轮端面保持了较高的剪切率,而且随着转速升高,剪切率增大;流量增加,剪切率也增大;(3)在叶轮相对径向流速以较高速度旋转时,在入口附近,流场保持层流状态;接近转子时.流体开始加速,同时具有周向剪切速度;由于叶轮与转子连接部位具有不对称性,转子和泵壁之间的流场出现了不对称性,中下壁面出现较大波动,而在其对称面上没有出现波动;在叶轮附近.流场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同时随转速的不同,流动呈现不同的流动状态;在靠近轮毂的地方会出现湍流,叶片之间出现较大的分离涡流,流场剧烈波动;在出口导流叶片与叶轮的相接区域,流动出现局部回流,在狭窄的交接区域,出现流动滞止;流体进入导流叶片时,由于导叶端面有较大的几何形状变化,流动方向在此急剧变化会引起流动分离,从而影响了出口流速和流动的稳定性;(4)从流场显示中观察到叶轮与出口导叶片接触端面压力变化剧烈.结论:出口、叶轮内部及与其与出口导叶片连接部分、出口导叶片内部流场不稳定容易形成涡流和流动停滞,容易形成血栓;叶轮与出口导叶片连接端面以及叶轮内部剪切力较高,容易产生溶血.

    关键词: VAD 血液相容性 CAD CFD
  • XZ-ⅡA型轴流血泵血液相容性的研究

    作者:侯晓彤;蔺嫦燕;吴广辉;李冰一;王璟

    本文就XZ-Ⅱ型血泵血液相容性展开研究

  • 亲和吸附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在特异清除内毒素血症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于杰;郭贤权

    本文选用醋酸乙烯酯作为单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在甲苯和200#汽油为混合致孔剂,经悬浮聚合制得VD交联大孔共聚物作为骨架.通过皂化反应,制得带有大量羟基(-OH)作为基质(Matrix)的SVD为载体.经环氧氯丙烷为活化剂活化后,直接固载胺化试剂,引入带有(-NH2+)的配基(ligand).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质子化反应终制得带有正电荷的胺基(-NH3+或-NH2+)的亲和吸附剂.经1.5%火棉胶包成一层薄膜后,通过比表面积的测定,其比表面积稍有改变.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对内毒素(ET)的清除率可达88.57%,其吸附量为2.790 EU/g,其血液相容性良好.

  • 体外血小板粘附试验在医疗器械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欣;顾汉卿;曾志荣;史弘道

    目的 对5种医疗器械进行体外血小板粘附试验研究.方法 采用血小板计数法,分别对流经涂有甲基硅油的玻璃珠、空白玻璃珠和试验材料的血液进行血小板计数,计算血小板粘附率、检验材料血液相容性.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体外血小板粘附试验能快捷、准确地对医疗器械进行评价,是医疗器械进行血液相容性评价的重要试验,从而为国家血液相容性评价标准化提供可靠的依据.

  • 医用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评价研究概况

    作者:刘欣;史弘道

    本文对医用生物材料的血液相容性评价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从生物材料与血液相互作用的特点到分类,从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评价的内容到试验的选择,反映了近年来医用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的新动态,以更好的完善医疗器械血液相容性的评价,保证临床使用的安全性.

  • 兔急性草乌中毒血液灌流治疗实验方法的建立

    作者:王志翊;邱俏檬;卢中秋;刘刚;梁欢

    目的 探讨建立血液灌流(HP)治疗兔急性草乌中毒的实验方法.方法 将24只实验兔随机分成中毒模型组、HP组和假HP组,每组8只.中毒模型组及HP组用草乌酒灌胃制作急性中毒模型;假HP组及HP组经颈内动脉、颈外静脉插管,建立HP装置后进行HP 2 h,假HP组吸附柱内无吸附剂.用液相-质谱联用仪检测中毒模型组与HP组灌流前后相同时间点血中乌头碱的浓度;检测假HP组灌流前后血液有形成分及电解质、血浆蛋白浓度的变化.结果 HP组灌流2 h后血中乌头碱浓度为(2.02±1.46)μg/L,明显低于中毒模型组(36.97±8.30)μg/L(P<0.05);假HP组灌流前、后血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质及电解质数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P可明显降低血中乌头碱浓度,HP实验装置对兔血液系统无不良影响,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治疗技术.

  • 全血灌流吸附治疗动物实验方法的建立

    作者:翟翚;杨丽

    目的:建立全血灌流吸附治疗的动物实验方法及实验装置.方法:以兔为实验动物,颈内动脉置导管引流血液经吸附柱后由颈外静脉回流体内.灌流实验前及灌流2 h后取血观察血液有形成分及电解质、血浆蛋白浓度的变化,差数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灌流前后血细胞计数和血色素值、血浆电解质及蛋白质浓度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血灌流吸附治疗实验操作及实验装置本身对血液系统没有破坏作用,是一种安全的实验方法.

  • HB-H-6树脂的血液相容性研究

    作者:吴迪;田帅帅;李依宸;郭红星;李涛

    目的:用白蛋白预充技术改善HB-H-6树脂的血液相容性.方法:实验分为两部分,首先用HB-H-6树脂对血浆和全血进行体外动静态吸附实验,对比二者之间共有成分之间的差异;然后用白蛋白预充后的HB-H-6树脂和未预充的HB-H-6树脂对全血进行体外动静态吸附实验,对比未预充组与预充组血细胞与血小板的变化情况.结果:(1)血浆未预充组和全血未预充组的动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未经处理的HB-H-6树脂对血浆和全血之间共有成分的吸附效果基本一致,灌流前后仅部分电解质有所变化.(2)动静态实验结果均表明,全血预充组中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吸附率较全血未预充组均明显改善.结论:白蛋白预充技术改善了HB-H-6树脂的血液相容性,为临床上直接进行全血灌流提供了理论基础.

  • 牙科用微弧氧化Zr-Cu-Al-Ag合金的血液相容性评价

    作者:马越;程翔;曹尤雅;刘桂英;孙英博;王芳;孙宇

    目的 测定新型口腔种植用微弧氧化处理的Zr-Cu-A1-Ag合金的血液相容性指标,评价其血液相容性.方法 模拟体内环境,铸态下Zr-Cu-A1-Ag合金及五种电压下微弧氧化的Zr-Cu-A1-Ag合金、医用Ti6AI4V合金直接与新鲜人血接触进行血液相容性试验,其中以医用Ti6A14V合金作为对照组.结果 以350V电压下微弧氧化的Zr-Cu-A1-Ag合金血液相容性佳,经微弧氧化后的Zr-Cu-A1-Ag合金表现出优异的抗溶血性能,动态凝血时间延长,APTT值增高,以PT为指标的抗凝血性能与铸态下的Zr-Cu-A1-Ag合金、Ti6A14V合金相当,在血小板粘附试验中很少出现血小板粘附、团聚及伪足伸出的现象.结论 Zr-Cu-A1-Ag合金经微弧氧化技术表面改性后,血液相容性得到了改善,可以初步满足其作为口腔种植材料的基本要求.

  • RNAⅢ抑制肽/磷酸胆碱基细胞膜仿生药物涂层的血液相容性

    作者:郝立波;张小斌;邢庆昌;王继芳;姚琦;梁茂华

    背景:将葡萄球菌的全面抑制剂RNAⅢ抑制肽和稳定、无毒、具有良好血液相容性的磷酸胆碱结合,制备出磷酸胆碱基细胞膜仿生药物涂层,具有良好的药物传递性能,可减少生物材料表面细菌的黏附和生物被膜的形成,从而减少内置物的感染.目的:通过实验评价RNAⅢ抑制肽/磷酸胆碱基细胞膜仿生药物涂层的血液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10/2007-10在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及医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采用有机化学固相合成Fmoc法合成RNAⅢ抑制肽,以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硅基内酯和2-甲基丙烯酰氧基-2-三甲基氨基乙基磷酸酯为单体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合成可交联四元共聚物,将洁净的316L不锈钢片浸渍于5 g/L的四元共聚物四氢呋喃和质量分数0.1的RNAⅢ抑制肽混合溶液中,制备聚合物涂层.方法:将聚合物涂层按1 cm2/mL在37℃无菌条件下用生理盐水洗提72 h,制得洗提液原液;加入同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制得50%洗提液.根据国家标准GB/T16886-1进行兔溶血实验、凝血实验、血小板聚集实验.主要观察指标:红细胞溶血率;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集情况.结果:溶血实验结果显示RNAⅢ抑制肽/磷酸胆碱基细胞膜仿生药物涂层洗提液原液和50%洗提液的溶血率分别为4.88%和3.66%,两者的溶血率均<5%,符合医用生物材料的溶血实验要求.RNAⅢ抑制肽/磷酸胆碱基细胞膜仿生药物涂层洗提液原液和50%洗提液对兔全血凝固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RNAⅢ抑制肽/磷酸胆碱基细胞膜仿生药物涂层洗提液原液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及血小板聚集时间与50%洗提液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NAⅢ抑制肽/磷酸胆碱基细胞膜仿生药物涂层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 国产轴流血泵的血液相容性特征:验证性观察

    作者:蔺嫦燕;吴广辉;李冰一;侯晓彤;王景;周响乐;潘红九

    背景:轴流式血泵是用于心室辅助的主要泵型.前期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血泵内的不良血液流动特性是导致溶血和血栓的重要因素.目的:在前期轴流血泵的设计图基础上,利用计算机优化技术和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通过改变血泵整体形态及叶轮形状设计一轴流血泵,并装配成型.设计:采用加工后实际测试验证理论设计的合理性.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公司北京十四所.材料:血泵泵体及叶轮为钛合金材料,轴承为陶瓷轴承.体外测试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的人工心室辅助装置试验测试台.实验用羊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实验动物房提供.方法:于2005年初开始,首先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公司北京十四所,利用计算机优化技术和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基于大限度减小剪切力和减少流动死区的原则基础上设计血泵的整体形态、叶轮数目和形状、导叶轮的结构和位置以及叶轮的螺距.然后使用数控机床加工成型.后将轴流血泵安装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的人工心室辅助装置试验测试台上,在输出条件为5 L/min流量和13.3 kPa压力,流体介质为甘油和水混合液以及新鲜抗凝羊血的条件下,血泵运转4 h,每隔0.5 h取血样标本.这样通过测试血泵的压力流量输出,以标准溶血指数反映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观察泵内血栓形成情况验证血泵的动力学输出性能及血液破坏程度.结果:加工成型后的轴流血泵为泵-机一体结构,包括泵体、叶轮、导叶轮、陶瓷轴承以及进出口等,容积63mL.体外实验结果证实,当血泵运转速度为10 000 r/min时,它的压力、流量输出为21.01 kPa和6.0 L/min,其动力学输出性能可以满足患者左心辅助需求,血泵连续运转时其表面温度变化不明显.计算流场显示血泵的内部大多呈层流状态,血泵的体外测试标准溶血指数为(0.047±0.017) g/100 L,此数值远远低于以前的轴流血泵,且在血泵内部没有任何血栓形成.结论:经过CAD和CFD方法设计的轴流血泵,在满足左心辅助的压力、流量输出要求同时,血液破坏程度远远小于以前的轴流血泵,提高了轴流血泵的血液相容性.

213 条记录 3/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