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种镁合金可吸收肋骨髓内钉的生物力学性能

    作者:滕继平;杨志胤;程佑爽;倪达;朱智军;朱余明

    背景:目前,临床上已成功应用于肋骨骨折内固定的手术材料主要有纯钛、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环抱接骨板和进口聚左旋乳酸可吸收肋骨髓内钉、解剖钢板等。
      目的:探讨新研制的镁合金可吸收肋骨髓内钉在肋骨骨折内固定中的生物力学性能,并与进口的聚左旋乳酸可吸收肋骨髓内钉内固定方法进行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集30根成人新鲜第5肋骨侧肋标本,行侧肋腋中线处肋骨骨折模型,分别采用AZ31B镁合金可吸收肋骨髓内钉(镁合金组),聚左旋乳酸可吸收肋骨髓内钉(聚左旋乳酸组)2种内固定方法固定,另设正常肋骨标本以作对照,运用实验应力分析手段测试各组试件的生物力学特性。
      结果与结论:三点弯曲强度测量结果显示,镁合金组接近正常标本(P>0.05),且镁合金组与聚左旋乳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扭转强度测量表明,镁合金与正常标本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比聚左旋乳酸固定更有优越(P <0.05)。拉伸实验表明,镁合金固定抗拉强度及抗拔力均优于聚左旋乳酸内固定(P <0.05)。说明镁合金可吸收肋骨髓内钉在强度和抗拉伸强度上均明显优于聚左旋乳酸可吸收肋骨髓内钉内固定,是肋骨内固定的理想固定材料。

  • 数字散斑法测量加载100 N与500 N肱骨干骨折钢板固定下的位移

    作者:杨利萍;田明;周轶平;叶宏;李必俊;陈英杰

    背景: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骨组织力学性能测试的试验标准。以往将传统传感器引入骨折位移的研究,存在精度低、高消耗成本等问题。
      目的:采用数字散斑法测量肱骨骨折内固定后钢板螺钉的位移特点。
      方法:取8根肱骨,于其中点横断,制造肱骨中段骨折模型。将标本用8孔钢板固定,骨折线两端各使用4枚螺钉。将实验模型设计成5种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状态a是骨折后加压钢板坚强内固定组(未锯断,模拟骨折愈合),状态b是在状态a锯断后基础上近端去1枚螺钉,状态c是在状态b的基础上远端去1枚螺钉,状态d是在状态c的基础上近端去1枚螺钉,状态e是在状态d的基础上远端去1枚螺钉。螺钉编号顺序从上到下依次为1-8号,即骨折线上位螺钉为1-4号,骨折线下位螺钉为5-8号。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加载100 N与500 N测量,通过相关软件计算位移。
      结果与结论:在不同载荷间的总位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49.155,P<0.001),即随着加载力的增大,5种模拟状态下第4钉、第5钉的总位移值均呈逐渐增大趋势。提示骨折线两端的2枚螺钉是承受较多应力的部位(应力集中),易于发生断裂,应选用比现有螺钉直径增大1-2.5 mm的螺钉,增加骨折线旁固定螺钉的稳定性以避免断钉等后遗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