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全瓷冠与高嵌体用于修复邻(牙合)面缺损根管治疗后下颌磨牙抗折强度对比研究

    作者:周进茹;陈西文;朱智敏

    目的 探究修复根管治疗后下颌磨牙的邻(耠)面牙体缺损时,与全瓷冠相比,保留更多牙体组织的全瓷高嵌体是否有足够的抗折强度.方法 收集2015年8-10月在华西口腔医院牙槽外科拔除的32颗下颌磨牙,按照牙体大小配伍后分为4组,分别记为G1、G2、G3、G4组,每组8颗离体牙.将所有离体下颌磨牙预备成邻(铪)面缺损洞型并完成根管治疗后,各组进行以下处理.G1组:IPS e.max CAD全瓷冠修复,无机械及冷热循环,模拟修复后的即刻状态;G2组:IPS e.max CAD全瓷冠修复+120万次机械循环和1000次冷热循环,模拟修复后5年状态;G3组:IPS e.max CAD全瓷高嵌体修复,无机械及冷热循环;G4组:IPS e.max CAD全瓷高嵌体修复+120万次机械循环和1000次冷热循环.测试并记录4组的破坏载荷力值,观察并记录试件的破坏模式.结果 全冠与高嵌体这两种修复方式的即刻破坏载荷力值分别为(2269.49±281.68)N和(2357.91±342.64)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机械及冷热循环后,全冠和高嵌体的破坏载荷力值虽均下降[(1738.30±230.21)N和(2096.75±216.75)N],但仍远高于平均咀嚼力和大拾力值(100~ 250N和200~540N);高嵌体破坏载荷力值高于全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邻铪面缺损行根管治疗后的下颌磨牙,IPS e.max CAD高嵌体与全冠均具有良好的即刻抗折强度,机械及冷热循环模拟口腔内使用5年后仍有足够的抗折强度,且高嵌体表现优于全冠修复.

  • 016.不同预备方式的瓷贴面的断裂强度和破坏模式

    作者:

    [英]/Castelnuovo J…∥J Prosthet Dent -2000,83(2).-171~180瓷贴面的主要临床破坏模式是破裂,而关于牙体预备方式是否会影响瓷贴面的强度的问题尚存争议.本研究通过对4种不同牙体预备方式的上颌中切牙进行瓷贴面修复后,在体外进行瓷贴面断裂强度和破坏模式的测定和评价.材料和方法将收集挑选的50枚离体上颌中切牙随机均分为5组,各组样本按下列方案进行牙体预备:1组,不磨除切缘;2组,切缘磨除2 mm但无腭侧浅凹(对接式);3组,切缘磨除1 mm并备1 mm腭侧浅凹;4组,切缘磨除4mm,腭侧备1 mm浅凹;5组,不预备修复(对照组).制取各预备体的超硬石膏代型,统一采用IPS-Empress技术制作瓷贴面修复.再将瓷贴面粘固于离体牙后,采用Instron万能测试机对瓷贴面进行断裂强度的测试记录.并对测试后的样本进行破坏模式的宏观评价.结果各组样本断裂强度的均值(及偏差)依次为:1组23.7 kgf(6.11);2组27.4 kgf(9.63);3组16.4 kgf(3.44);4组19.2 kgf(6.18);5组31.0kgf(10.38).经ANOVA统计分析仅1、2、5组间,1、4组间及3、4组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瓷贴面及牙预备体破坏模式的分析显示:1、2组无瓷贴面破裂,3、4组则分别有3个和6个瓷贴面破裂.结论同对照组相比,1、2组样本断裂强度高,这意味着采用无腭侧浅凹牙体预备的对接式瓷贴面不仅简化临床操作,也不影响瓷贴面的强度.[柴枫摘巢永烈校]

  • 4种材料非创伤性修复后牙邻(牙合)面洞的压缩强度比较

    作者:刘小刚;张亚庆;李石保;范晓敏

    目的:比较4种材料非创伤性修复治疗(araumatic rstorative teatment,ART)方法修复后牙邻牙合面洞时的压缩强度和破坏模式.方法:选择新鲜拔除的无龋第三磨牙80个,模拟ART方法将其制备成邻(骀)面洞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Z350XT、BEAUTIFILⅡ、FUJI IX、FUJIⅦ充填后,沿牙体长轴从充填体正中剖开,其中一半在5 -55℃条件下冷热循环5000次,另一半室温自来水中保存1周后,分别用自凝树脂包埋牙根部分,在材料试验机上测试压缩强度,并观察其破坏模式,数据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Z350XT、BEAUTIFILⅡ修复后所承受的载荷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玻璃离子,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树脂以及两种玻璃离子之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破坏模式结果:Z350XT、BEAUTIFILⅡ既有粘结破坏也有牙体或修复体的内聚破坏,但玻璃离子均为修复体的内聚破坏,个别有联合牙体破坏.结论:ART方法修复后牙邻保面洞时,BEAUTIFILⅡ在压缩强度、破坏模式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是目前ART方法的良好材料.

  • 长期储存对钛和氧化锆树脂粘结效果的影响

    作者:Barbara Cvikl;Mirza Dragic;Alexander Franz;Modesto Raabe;Reinhard Gruber;Andreas Moritz;何艺婷

    目的:探究长期储存对树脂粘结剂在钛和氧化锆之间粘结效果的影响.方法和材料:4级钛块粘结在氧化钛片上,使用以下4种树脂:Panavia F 2.0(Kuraray Europe),GC G-Cem (GC Europe),RelyX Unicem (3M ESPE),SmartCem2 (Dentsply DeguDent).在37℃C水浴分别保存24h、16d、90d、150d和6000次5~55℃冷热循环后检测粘结抗剪切强度.使用扫描电镜评价材料断裂模式.结果:保存90d组以及冷热循环后GC G-Cem抗剪切强度(16.9MPa,15.1MPa)和RelyX Unicem (10.8MPa,15.7MPa)比SmartCem2 (7.1MPa,4.0MPa)以及Panavia F2 (4.1MPa,7.4MPa)粘结抗剪切强度高.保存150d组中,GC G-Cem和RelyX Unicem发生了混合破坏.1/3的SmartCem 2和Panavia F2样本发生内聚破坏;其他样本为混合破坏模式.24h组抗剪切强度分别为(GC G-Cem:26.0MPa, RelyXUnicem:20.5MPa,SmartCem 2:16.1MPa,Panavia F2:23.6MPa)和16d组抗剪切强度分别为(GCG--Cem:12.8,RelyX Unicem:14.2MPa,SmartCem 2:9.8MPa,Panavia F2:14.7MPa),4种材料的抗剪切性能是相似的.结论:保存时间和冷热循环对氧化锆和钛的树脂粘结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