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寒地区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特征分析

    作者:段瑞军;王涌臻;孙玉朝

    目的:探讨高寒地区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特征.方法:搜集经各种方法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病人16例,且抗痛风治疗有效率100%.结果:8例以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为首发部位,另8例以第1跖趾关节为首发部位.结论:高寒地区50%的痛风性关节炎以手部症状为主.

    关键词: 高寒 痛风 关节炎 特征
  • 特质应对方式在高原高寒地区军人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陶宁;张建江;刘继文

    采用中文版职业倦怠问卷(CMBI)、工作紧张测量问卷(JSS)和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CSQ),对新疆高原高寒地区某部队531名军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职业紧张对职业倦怠的总效应值为0.064,消极应对方式占总效应的比例为50.76%.人口信息学特征影响高原高寒地区军人的职业倦怠状况,消极应对方式在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中起部分中介效应.

  • 高原高寒地区冻伤200例致残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刘玉红;杨伟娜;杨光元;陈小云

    目的 探讨高原高寒地区人体冻伤的致残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例在海拔3 000 m 以上高原高寒地区冻伤患者,分析其致残与冻伤诱因、高原居留时间、冻伤后就诊时间、不同冻伤部位、不同复温措施的关系.结果 除军训外,其他诱因致残率都在71.4%以上;冻伤致残与高原居留时间无关,冻伤距就诊时间越长致残率越高,冻伤部位与致残率无关,在38~40 ℃温水中复温致残率低.结论 高原高寒地区冻伤致残率高,伤后应及时采取有效方法治疗.

    关键词: 高海拔 高寒 冻伤
  • 高寒高原地区十二指肠多发性溃疡56例分析

    作者:杨光元;刘玉红;陈小云

    目的 探讨空气稀薄,干燥,风沙大,平均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高寒缺氧的高原(海拔2 248~3 500 m)地区十二指肠多发性溃疡的特点.方法 高寒高原地区部队官兵及其家属行内窥镜检查817例,设为检查组(A组),检出十二指肠多发性溃疡56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7例.选择云南开远和广东肇庆地区730例,作为对照组(B组)多发性溃疡3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结果 通过分析高原高寒地区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原因,主要是:(1)饮酒和服用解热镇痛剂;(2)服用抗生素;(3)溃疡好发部位在十二指肠球部前壁和球后壁,溃疡面形态以圆形多见;(4)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较多,发生率为30.36%,较B组发生率26.67%稍高;(5)在56例十二指肠多发性溃疡中恶性溃疡少见.结论 高原高寒地区十二指肠多发性溃疡发病率略高于内地.

  • 高寒地区炮兵腰腿痛调查分析

    作者:陈建常;邢叔星;李立

    目的 探讨高寒地区炮兵腰腿痛原因,疼痛性质和特征.方法 对703名高寒地区炮兵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分析腰腿痛发生原因和相关因素.结果 训练强度和环境因素与腰腿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职业行为和不良训练姿势有关,疼痛性质以酸痛为主,半数以上的压痛点为下腰部肌肉及膝关节两侧副韧带.结论 高寒地区炮兵腰腿痛原因较为复杂,腰腿痛与其职业和环境明显有关.

  • 黑河市519名中小学生血红蛋白检测

    作者:沈再华;卢秀琴

    为了解高寒边境地区中小学生血红蛋白水平及贫血患病情况,我们对黑河市一所小学(黑河一小)和一所中学(黑河五中)共计519名学生进行了血红蛋白的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高海拔地区医疗保健工作体会

    作者:王勇

    保健工作既是医疗工作,又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高海拔地区由于其缺氧、高寒、干燥、低气压等特殊的自然环境,对医疗保健工作提出了不同于平原地区的新要求.现将我们从事高海拔地区医疗保健工作的几点体会小结如下.

  • 青藏铁路建设工地的现场护理

    作者:丁太环

    青藏高原地处高寒、高海拔、强紫外线、缺氧的特殊地理环境中,自然条件恶劣.青藏铁路从2001年6月正式开工,我工地医院即进驻施工现场,其中十五标段工地医院建在海拔4 730 m的唐古拉山脚下、雁石坪附近.四年来,治疗门诊患者326 153人次,住院观察56 789人次,通过临床实践深深体会到高海拔地区的现场护理和内地医院有所不同,有许多特殊性,现将几年的护理探索归纳如下.

  • 爱洒青藏高原——记兰州军区高原爱民模范医疗队

    作者:李志刚

    在我国西部,青藏高原矗立在"世界屋脊"上,冰峰、雪岭、草地、戈壁,构成了青藏高原丰富而独特的内涵;高寒、缺氧、狂风、飞沙,铸就了青藏高原冷酷与无情的秉性.在青藏高原上,活跃着一支高原医疗队,那就是解放军第四医院高原医疗队.

  • 同德县藏族与汉族正常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作者:曹海兰;朱永林;石燕;易虎;杨维成;侯永虎;陈晓红;来身德;加洛才让

    同德县位于青海省南部,面积4 903 km2,平均海拔在3000m以上,干燥、高寒、缺氧;以牧业为主,经济较落后,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高发地区.为了解当地藏族与汉族居民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以便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2000年9月抽取该县的正常人群进行了乙肝病毒5项指标的血清学检测.

  • 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8例

    作者:刘显;鄢丽;赵平

    我区地处高寒,患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多,手术环境要求较高,在我们基层医院仍以非手术疗法为主.1989年12月~2002年12月,我院采用硬膜外腔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高寒缺氧环境对人体面部色泽影响的观察

    作者:李乃民;贾丹兵;王兴政;李仕维;刘珊

    目的:寻求高寒缺氧环境对人体面色产生的影响,了解缺氧对人体脏腑功能的损伤程度.方法:通过用特定高寒条件下人体超强运动和装带缺氧装备制成高寒缺氧模型,用望诊法和面诊检察仪对缺氧模型和对照组进行系统观察.并与实验室及微循环检测相对照.结果:实验组远距离观察,面色红紫、暗紫出现为100%,近距离面色观察唇色出现红紫、暗红紫等变化为91%.对照组阳性率仅为14%,研究中还进行了面色、舌诊、脉诊三种中医诊法的观察比较,由于面色观察迅速性和易显性使其观察结果明显优于其它两种诊法30%以上.结论:缺氧对人体五脏六腑都有损害,而这种损害在诸多人体生物特征中,首先由面色表达出来,因此在高寒环境注意面色观察是发现人体缺氧的佳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 高原急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英莲

    高原肺水肿为高原重症疾病之一,病情急、症状重.对初入高原,重返高原或由低海拔进入高海拔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院沱沱河急救站位于海拔4533米的地段,这里地势高寒,空气稀薄,条件艰苦,经常有这类疾病的发生.为总结高原急性肺水肿的护理经验,特将本站从2005年-2007年共救治的30例高原急性肺水肿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如下.

  • 1岁"冰孩"奇迹复活

    作者:管子

    被冷冻在零下30摄氏度的高寒气温里,任何一个身体健康的成人都难有生还的可能.可你能想像吗?一岁女婴埃里卡·诺尔德比,却以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创造了这个冰天雪地里的生命奇迹--

  • 高原高寒战时环境猪肢体枪弹伤后T-AOC、SOD、MDA的特点变化及意义

    作者:殷作明;胡德耀;李素芝;叶峰;石权贵;宋俊;刘良明;杨志焕;陈永龙;刘安

    目的探讨高原高寒环境下平战时肢体火器伤后血浆及伤道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规律.方法将24头实验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每组8头,在不同环境下致伤;分别于伤前、伤后不同时相点采集中静脉血和伤道肌肉组织定量测定T-AOC、SOD、MDA.结果①平原平时组血浆和伤道组织内T-AOC伤后均持续下降,在伤后1~2 d降至低点,此后逐渐上升;SOD、MDA均在伤后30 min~2 h即有升高,至6 h时达高点,此后逐渐下降,组织中3 d恢复到较低水平,血浆中5 d恢复全正常水平.②高原平时组血浆和伤道组织内T-AOC、SOD、MDA变化规律与平原平时组相似,但变化的幅度大、持续的时问长.③高原战时组与高原平时组相比,血浆和伤道组织内T-AOC在伤前即有显著降低,SOD、MDA显著增高,伤后各指标升高或降低的程度、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高原平时组,峰值出现的时间也有所提前.结论高原高寒战时环境猪肢体枪弹伤后全身和局部伤道组织的损伤程度重于高原平时组,而高原平时组的损伤又重于平原平时组.

  • 高原高寒战时环境肢体火器伤后应激反应的特点

    作者:殷作明;胡德耀;李素芝;杨志焕;叶峰;刘良明;石权贵;宋俊;林秀来

    目的探讨高原高寒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全身应激反应的特点.方法将24头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每组8只、复制肢体火器伤模型.分别于伤前、伤后10、30 min、2、6、12、48、48、72、120 h采静脉血测定血浆氢化可的松和肾上腺素.结果3组猪血浆氢化可的松含量均于伤后10 min明显升高、30 min达高峰,高原战时致伤组血浆氢化可的松含量增高幅度大,约为高原平时致伤组的2倍、平原平时致伤组的4倍;高原战时致伤组血浆肾上腺素含量于伤后10 min明显升高并达高峰,约为伤前的40倍、高原平时致伤组的1.5倍、平原平时致伤组的1.8倍.平原平时致伤组血浆氢化可的松和肾上腺素含量均在伤后48 h恢复到正常水平,高原平时致伤组在伤后72 h时恢复到正常水平,高原战时致伤组在伤前血浆氢化可的松和肾上腺素含量就大大高于其它两组,一直到伤后120 h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结论高原高寒环境战时猪肢体枪弹伤后全身应激反应明显重于高原平时致伤组和平原平时致伤组,而且持续的时间长.

  • 对完成高原高寒地区维稳卫勤保障的几点思考

    作者:石骥;牛文忠;颜碧玉

    今年,根据形势需要,我区部分部队赴高原高寒地区执行维稳任务.任务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卫生条件差,疫源性疾病较多,传染病发病率较高;存在低气压、低氧分压、低气温、风速大、干燥、强辐射等不利自然环境因素,对驻守高原的部队官兵和卫生设备、器材等有一定的影响;道路沿线地形险要,路况差,冬季大雪封山,道路中断,伤病员后送困难;当地社会经济落后,民情社情复杂,卫生资源匮乏,技术水平较低,可利用的卫生力量十分有限,这些都严重影响部队卫勤保障任务的完成质量[1].

  • 青年高血压1级患者进驻高原高寒地区后血压变化及其可能机制

    作者:蔡晓庆;焦丕奇;剡冬冬;李榕;李淑红;向大伟;陈永清

    目的 研究高原高寒地区短期驻训对罹患高血压Ⅰ级青年官兵血压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 测定13名高血压Ⅰ级青年官兵基础血压和高原驻训期间血压和心率(驻训10,30,60 d),并采集相应时间点血样检测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和皮质醇水平.结果 进驻高原10 d后官兵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基线水平显著升高(P<0.05),此后驻训30 d和驻训60 d患者收缩、舒张压数值均高于基线水平(P<0.05).比较驻训高原前后全天平均心率未见组间明显差异.分析机制发现,高原驻训10 d起血管紧张素Ⅰ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较驻训前显著升高(P<0.05),且此后持续高于驻训前水平(P<0.05),而血清醛固酮和皮质醇水平在驻训60 d时较驻训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 高原高寒环境作为应激刺激会导致高血压1级青年官兵血压出现持续升高,其机制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及应激激素水平升高相关.

  • 高原高寒地区短期驻训对官兵血压的影响

    作者:赵小华;牛津;阎威;向大伟;张卫泽;张汉平;陈永清

    目前在强军目标指引下,部队高原训练呈现常态化、规模化、实战化演进趋势,其中快速集结挺进高原并立即投入较高强度作训是其重要特点.而高原低氧、低气压,温差大等因素通过刺激神经内分泌因素对心血管机能尤其是机体血压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旨在对我院2014年9月初~10月底为期40d高原驻训期间野战医疗所官兵和在院患者血压变化进行研究及分析,以期明确高原高寒环境对正常人和血压升高者血压的影响,提高我军高原卫勤保障能力.

  • 浅谈内蒙古大兴安岭高寒地区病之高血压发病特点

    作者:辛艳红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我国北方高寒,冬季时间比较长,人们的户外活动少,再加上高盐、高脂的不良饮食习惯,容易诱发高血压.所以,适量的运动,合理的膳食是控制北方高血压的措施之一.

48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