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管内介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金保;何尧利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ICV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变血管血流情况及神经功能.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变血管平均峰值血流速度(Vm)与阻力指数(RI)均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6个月,两组的NIHSS评分均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管内介入术治疗ICVD优于单用药物治疗,也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 血管内介入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修南光

    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所收治的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当中选取16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对比分析手术成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成功率(96.3%)高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8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71,P<0.05)。结论采用血管内介入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成功率高,治疗效果好,可长期使用。

  • 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疗效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充

    目的探析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4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行开颅夹闭术治疗,研究组行血管内介入术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平均为(11.48±2.03)d,短于对照组的(16.62±2.5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治疗前循环动脉瘤,但血管内介入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

  • 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对比研究

    作者:孙德举;苏美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对比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 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15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及对照组57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unt-Hess分级、术后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情况(包括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unt-Hess分级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8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管内介入动脉瘤栓塞术具有创伤小、治疗时间短、术后生存质量高的特点,但其费用较高,所以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 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动脉瘤栓塞术治疗中青年高危颅内动脉瘤破裂效果的比较研究

    作者:呼铁民;田甜;王昆鹏;李亮;杨国军;孙文浩;张青山;王维兴

    目的:比较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动脉瘤栓塞术治疗中青年高危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4年3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中青年高危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94例,根据手术指征和患者情况分为A组53例和B组41例。 A组患者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 B组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动脉瘤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unt-Hess分级、术后3个月Rankin量表评分、术后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情况(包括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unt-Hess分级、术后3个月Rankin量表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B组,医疗费用低于B组(P<0.05)。结论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动脉瘤栓塞术治疗中青年高危颅内动脉瘤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开颅夹闭术是多发性动脉瘤、颅内血肿形成、载瘤动脉解剖位置较复杂、瘤体较大患者的首选方案;而血管内介入动脉瘤栓塞术更适用于年龄较大、手术耐受力差、瘤体位置较深患者。

  • 血管内介入与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菁;齐燕;刘云娥;朱倩;赵震双

    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与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血管介入组32例和药物治疗组28例。随访1年,观察2组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脑卒中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血管介入组的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2组脑卒中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安全有效,具较高的临床价值,但术后1年内的病死率及脑卒中发生率与药物治疗相比无显著差异。

  • 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对比研究

    作者:江辉;裴红霞;赵京涛

    目的 比较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术两种方法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湘潭市中心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按照个体化治疗原则开颅夹闭术治疗的45例和血管内介入术治疗的36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主要并发症、术后死亡率、恢复优良率、复发率和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开颅组术后动脉瘤复发率低于介入组,分别为2 2%和19.4%,开颅组和介入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6±0.9天及11±0.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8.9%和8.3%、31.1%和36.1%、2.2%和5.6%,死亡率分别为2.2%和2.8%,恢复优良率分别为82.2%和83.3%,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疗效无明显优劣之分,可按照个体化治疗原则,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治疗.

  • 显微外科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术治疗中青年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评价

    作者:刘小雷;王海波

    目的 评价显微外科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术治疗中青年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3例中青年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血管内介入组(49例)和显微外科夹闭术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介入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37%,低于夹闭组3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Hunt-Hess分级、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782,P<0.05).结论 显微外科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均是治疗中青年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术式,明显改善了患者近期生活能力,但血管内介入术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