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谈外伤性脑血管痉挛的防治

    作者:吴文学;李宝成;石凤才

    目的:探讨分析外伤性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5年~2010年间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并发脑血管痉挛的患者1 5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硫酸镁、尼莫地平及丹参注射液对其进行治疗,并将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治疗,在这15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治愈的患者有6例,重残的患者有4例,死亡的患者有5例(这9例患者均合并有严重的脑干伤).结论:应用硫酸镁、尼莫地平及丹参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强化胰岛素联合维生素C防治外伤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作者:宋大刚;屠传建;柳建生;郑刚;顾志伟

    目的 探讨强化胰岛素联合维生素C防治外伤性脑血管痉挛的作用. 方法 对8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成人患者进行强化胰岛素联合维生素C或者常规治疗,并行经颅多普勒(TCD)监测,测定其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MCA). 结果 强化胰岛素联合维生素C治疗t-SAH患者,可以显著降低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 结论 强化胰岛素联合维生素C治疗可以作为外伤性脑血管痉挛防治的有效手段.

  • 依达拉奉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张义;王倅旭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9月乳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单纯创伤性脑损伤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入院后2h内应用依达拉奉30 mg/次,2次/d,静脉滴注30 min,24 h内应用辛伐他汀片20 mg/次,每晚1次.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100 ml/次,2次/d,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用14 d.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创伤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25.8%,对照组为4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elocity in the midde cerebral artery,VmMCA)分别为(141.36±12.15)、(87.28±13.47)cm/s,对照组分别为(143.17±12.69)、(134.20±10.57)cm/s;观察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分别为(12.36±4.01)、(7.71±2.55)mg/L,对照组分别为(13.04±3.75)、(12.71±3.24)mg/L;观察组治疗前后内皮素-1 (endothein-1,ET-1)分别为(90.36±5.33)、(45.87±2.46)pg/ml,对照组分别为(93.81±4.79)、(82.17±4.91)pg/ml.观察组VmMCA、CRP、ET-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VmMCA、CRP、ET-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创伤性脑血管痉挛患者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率为25.8%,对照组发生率为5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75.0%,对照组为4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降低VmMCA、CRP、ET-1,有效缓解脑血管痉挛,降低炎症介质水平,减少缩血管物质产生,降低脑血管痉挛患者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改善预后.

  •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创伤性脑血管痉挛120例

    作者:王倅旭;张义;高禄斌;闵瑞雪;于利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创伤性脑血管痉挛(posttraumatic cerebral vasospasm,PTCV)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4年1月乳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单纯创伤性脑损伤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入院后2h内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2次/d,30 min静脉滴注,连用14 d;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100 ml,2次/d,静脉滴注.伤后6月通过门诊及电话等方式随访,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估计预后.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PTCV发生率27.5%,对照组52.5%,两组PTCV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VmMCA分别为(140.23±16.23)、(90.56±15.98)cm/s,对照组分别为(142.30±15.63)、(130.99±19.67)cm/s,观察组治疗前后VmMC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VmM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mMC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CV患者外伤性脑梗死(post-traumatic infarction,PTCI)发生率为15.2%,对照组为55.6%,两组PTCV患者PTCI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83.3%,对照组52.5%,两组预后良好率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注射液明显减少脑血管痉挛发生,且明显降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能明显缓解脑血管痉挛,减少外伤性脑梗塞的发生;能显著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 依达拉奉对外伤性脑血管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彭涛;李定君;徐宏;周增俊;李政;吴小明;程成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血管痉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将180例外伤性脑血管痉挛患者,按程度分为轻、中、重组,每组再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脱水、脑脊液置换等治疗和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30 mg,2次/日,静脉滴注,连用14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依达拉奉对于轻度脑血管痉挛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重组,对脑血管痉挛缓解及外伤性脑梗塞发生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3月后GOS评价,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 依达拉奉早期应用治疗外伤性中重度脑血管痉挛有明显临床疗效,可降低外伤性脑梗塞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