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NBI及AFE在喉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研究表明,喉癌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愈率,而且也减少了患者的手术创伤和经济负担.积极开展喉癌的早期诊断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发现早期喉癌常规方法主要有电子喉镜、纤维喉镜、颈部CT及MRI检查,但并不能明显有效提高早期诊断率.而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及自体荧光内镜(autofluorescence endoscopy AFE)是近几年用于喉癌早期诊断的两种新颖的内镜技术.NBI是一种通过变窄光波的波长,使粘膜上皮内乳头样毛细血管袢及粘膜下静脉的结构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提高组织表面细微结构的对比度,便于发现病灶.而AFE技术是一种利用自发荧光聚集于病变组织的某个区域产生的差异强度,来区别正常组织与肿瘤性病变,从而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及识别癌前病变.因此,对NBI及AFE的进一步研究及认识对喉癌早期诊断提供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价值
背景:自体荧光内镜应用于临床已十余年,但其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仍存在争议.目的:评估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6~11月于上海仁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0例确诊或疑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包括病灶组织和周围正常组织)行自体荧光内镜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其诊断准确性.结果:自体荧光内镜对早期癌的检出率为86.7%,对进展期癌的检出率为95.5%;其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总体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2%、94.0%、93.3%、94.8%和94.1%.结论: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高敏感性,对检出形态特征不明显的病变较普通内镜有更大优势,易于发现肉眼难以识别的可疑病灶并确定其发生部位和范围,可精确指导活检,对提高早期癌的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
超声内镜联合自体荧光内镜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联合自体荧光内镜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普通白光内镜诊断为食管黏膜病变后行超声内镜联合自体荧光内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结果:30例食管黏膜病变的患者经手术病理学确诊为早期食管癌9例.超声内镜联合自体荧光内镜检查诊断早期食管癌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89% (8/9)、88.89%(8/9)、95.24% (20/21).结论:超声内镜联合自体荧光内镜可提高食管病变诊断率,对早期食管癌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
分子影像学技术诊断结肠癌的研究进展
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白光内镜难以发现较小的病灶而易造成漏诊。分子影像学可对人体内部生理或病理过程在分子水平上无创或微创实时成像,有望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本文就分子影像学在结肠癌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
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进展
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仍较低,普通内镜检查容易漏诊。近年来,随着色素内镜、超声内镜、自体荧光内镜、放大内镜、窄带成像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和共聚焦内镜相继投入临床运用,大大提高了早期胃癌的检出率。现就目前新型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
自体荧光内镜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自体荧光内镜的特性,以及在肿瘤(食管、胃、结直肠、喉、支气管、肺和胆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