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宫腔镜的设计
本文介绍一种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宫腔镜,具体介绍了该宫腔镜的主体内镜和鞘管的设计.本装置能够对患者宫腔内的病变组织进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放大,使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病变组织的微观结构,并进行实时活体检查.本装置的使用可以克服传统随机活检带来的弊端,有助于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医疗成本.
-
共聚焦显微内窥镜的性能特点及临床应用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可以在进行内镜检查的同时进行粘膜的共聚焦显微观察.它提供胃肠道上皮高度放大的横切面的图像,这种高度放大的图像可以使内镜医师在内镜检查时做出即时的病理诊断,而不需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本文对共聚焦显微内镜的结构、原理、临床应用及展望进行了综述.
-
共聚焦显微内镜的研究现状
共聚焦显微内镜(confocal endomicroscopy)整合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传统内镜,实现了进行内镜检查的同时进行黏膜的共聚焦显微观察,在对消化系疾病的诊断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已经应用于结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Barrett食管、幽门螺杆菌及早期胃癌等疾病的诊断,本文对近年来共聚焦显微内镜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共聚焦显微内镜对胃黏膜萎缩伴肠上皮化生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共聚焦内镜(CLE)下胃黏膜萎缩的形态学特征,探讨其对伴有肠上皮化生诊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应用CLE对42例既往患有胃黏膜萎缩伴肠上皮化生的患者首先行胃镜检查,对黏膜可疑病变处行CLE扫描,分别给出内镜诊断和共聚焦活体组织学诊断.对扫描部位进行黏膜活检,分别对内镜诊断、共聚焦内镜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LE扫描42例患者获得7 200帧图像,清晰显示胃小凹结构、柱状上皮细胞、杯状细胞、细胞周围结缔组织和微血管网图像.胃黏膜萎缩表现为单位视野内腺体数目减少、胃小凹间隙增宽;肠化腺体中的杯状细胞具有特殊的形态特征,易于识别.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显示:普通内镜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44%、16%和28%;共聚焦内镜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8%、87%和88%.结论:共聚焦显微内镜是一种全新的诊断工具,可以在内镜检查同时进行活体的虚拟组织学诊断,是诊断胃黏膜萎缩及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一种有用的新方法.
-
SNFYMPL荧光探针和共聚焦显微内镜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荧光探针SNFYMPLGGGSK-FITC与胃癌组织的结合能力,预测其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6月至10月收治的48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和癌旁组织,使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线性七肽SNFYMPL及无关序列肽探针对其冰冻切片进行荧光染色,通过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检测其结合能力,并与组织病理结果对比.结果:SNFYMPLGGGSK-FITC对胃癌组织荧光染色的阳性率为81.25 %(39/48),明显优于无关序列肽探针的14.58 %(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NFYMPLGGGSK-FITC对癌旁组织荧光染色的阳性率为27.08 %(13/48),明显低于对胃癌组织荧光染色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FITC标记的SNFYMPL短肽探针与胃癌组织较强结合能力,图像组织分辨率好,可以作为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胃癌诊断的潜在靶向分子进一步研究.
-
微探头共聚焦显微内镜诊断胃黏膜病变的初步应用
目的:探讨Cellvizio微探头式共聚焦内镜诊断胃黏膜病变的能力.方法:收集门诊6例胃黏膜病变患者行Cellvizio微探头式共聚焦内镜检查术.检查中静脉注射荧光素钠作为荧光剂.每例患者均经内镜直视诊断、共聚焦微探头诊断并获取靶向活组织行病理检查.符合手术指征者行外科手术.结果:6例患者共7处病灶,其中息肉2处,黏膜粗糙、发红2处,浅表凹陷灶1处,隆起伴凹陷灶1处,深溃疡1处.所有患者均完成共聚焦内镜检查,共获得连续视频图像32段.微探头共聚焦内镜易于操作其诊断正确者为6例(6/7),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Cellvizio微探头式共聚焦内镜操作简便,即时成像,是有效的胃黏膜病变诊断手段.
-
微探头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诊断八例不明原因胆管狭窄
目的 评估微探头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pCLE)在不明原因胆管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15年3月至9月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10例患者,收集其pCLE检查和细胞刷检或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以终诊断为标准,计算pCLE诊断胆管恶性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总体准确率,以及95%CI.结果 纳入的8例患者中,终确诊为恶性胆管狭窄7例.pCLE诊断恶性胆管狭窄的敏感度为85.7%(95%CI 42.1%~99.6%),特异度为100.0%(95 %CI 2.5%~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95%CI 54.1%~100.0%),阴性预测值为50.0%(95%CI 1.3%~98.7%),总体准确率为87.5% (95%CI 47.3%~99.7%).结论 pCLE诊断不明原因胆管狭窄有较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可提高临床对恶性胆管狭窄诊断的准确性.
-
共聚焦显微内镜对临床难以确诊的皮革胃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索共聚焦显微内镜(CLE)对临床难以确诊的皮革胃病例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2011年因胃黏膜病变行CLE检查的患者317例.CLE检查过程中使用经静脉注射的10%荧光素钠溶液作为荧光剂,术后行导向病理活检.对CLE无法确诊的病例行腹部薄层增强CT扫描,对符合手术指征者行外科手术.将普通胃镜、CLE检查及活检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总共13例临床确诊为皮革胃的患者接受了CLE检查,所有患者术前均曾接受包括常规内镜及活检病理在内的辅助检查,病理均未确诊胃癌.单纯根据CLE图像诊断皮革胃的准确率为76.9% (10/13),CLE导向活检阳性率84.6%( 11/13).对皮革胃患者的CLE图像分析显示,腺体排列紊乱伴明显炎症反应、荧光素钠大量渗出、高度异型腺体或成片排列的大型暗色细胞、腺上皮或间质中大型浅色细胞、间质中异常扭曲异型的阳性率分别为84.6%、76.9%、76.9%、46.1%与7.7%.结论 CLE检查及CLE导向活检术是提高皮革胃诊断正确性的有效方法.
-
共聚焦显微内镜对消化道黏膜病变诊断偏差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共聚焦显微内镜(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CLE)诊断胃肠道黏膜病变出现偏差的原因.方法 统计2009年6月至2018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CLE检查的患者.检查过程中静脉注射质量浓度为100 g/L的荧光素钠作为荧光剂.采用四级诊断标准(炎症/化生性病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癌)对CLE图像进行实时诊断,根据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作为终诊断,并将终诊断与CLE实时诊断作对比.回顾患者的内镜和共聚焦影像资料,分析诊断偏差的原因.结果 总计540例患者纳入研究,扫描病灶总数613处.与终病理结果相比,CLE诊断准确率为87.9%(539/613).在诊断偏差的74处病变中,CLE诊断偏轻40处,诊断偏重34处.CLE诊断偏差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情形:病变程度解读误差(45/74,60.8%);白光内镜可见确切病变但CLE未见典型阳性表现(16/74,21.6%);难以鉴别炎症与淋巴瘤(3/74,4.0%);检查过程中白光内镜未见病灶(1/74,1.4%);操作者观察欠仔细或诊断经验不足(9/74,12.2%).活动期炎症、重度糜烂、坏死组织、荧光素钠明显外渗、图像解读误差是造成CLE诊断程度偏差的常见原因,探头贴合不良、异型细胞散在浸润常导致CLE诊断偏轻,而腺体异型性重于腺上皮细胞、异型腺体浅表、活检未能取材于典型部位常导致CLE诊断偏重.结论 CLE诊断偏差的原因涵盖多个方面.通过增进内镜医师的操作技能、诊断能力,控制荧光素钠剂量,增进与病理医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可改善CLE的临床诊断效能.
-
早期食管癌的内镜下诊断
食管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人数多的国家.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就诊时常已是中晚期,大多数失去了治疗的机会.因此如何早期发现食管癌患者及指导临床对食管癌患者进行下一步治疗就成为目前医学研究的重点.本文就近年来早期食管癌内镜下诊断的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
细针型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对胰腺囊性病变诊断价值的荟萃分析
目的 运用荟萃分析方法探究超声引导下的细针型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needle-based 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nCLE)对胰腺囊性病变(pancreatic cystic lesions,PCLs)的诊断价值.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Ovid、Embase数据库,搜集nCLE诊断PCLs的相关文献,根据评价诊断性试验质量表(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QUADAS-2)对纳入文献行质量评价;采用随机效应模型(DerSimonian-Laid)合并敏感度(sensitivity,Sen)、特异度(specificity,Spe)、似然比(likelihood,+LR/-LR)、诊断比值比(diagnositic odds ratio,DOR)及95% 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进行综合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summar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SROC)拟合分析,获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curve,AUC);计算Spearman相关系数判断是否存在因阈值效应所致的异质性,通过 χ2检验、I2定性定量评价由非阈值效应所致的异质性,当存在明显异质性后,进一步进行亚组和敏感性分析来判断产生异质性来源;采用Deek's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情况.结果 终纳入10篇文献,总计536例患者.10篇文献间无阈值效应(r=-0.061,P=0.867);各研究结果间Sen(χ2=25.97,P=0.0021,I2=65.3%)、Sep(χ2=9.43,P=0.3986,I2=4.6%)、DOR(Cochran-Q=7.38,P=0.5977,I2=0.0%).采用DerSimonian-Laid模型进行合并计算,结果显示合并Sen(95%CI)=0.83(0.76~0.88)、Spe(95%CI)=0.97(0.92~0.99)、+LR(95%CI)=9.63(4.78~19.37)、-LR(95%CI)=0.23(0.12~0.42)、DOR(95%CI)=65.34(24.46~174.56).AUC为0.9622.结论 基于本荟萃分析的结果发现,nCLE对PCLs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的辅助工具.
-
胃黏膜靶向活检技术的研究进展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由于肿瘤病灶分布不均一和常规活检的随机性,使得常规活检不能精确、有效地取到病灶组织,存在一定程度的漏诊.目前,临床前及临床应用靶向活检技术提高早期癌变及癌前病变诊断的精确性.靶向活检技术是通过色素内镜、电子染色内镜、共聚焦显微内镜(confocal microscopic endoscopy,CLE)、高分辨率显微内镜(high-resolution microendoscopy,HRME)诊断技术对胃黏膜病变进行细胞结构的实时在体成像,对目标病变进行靶向活检,提高了消化道早期癌变病灶的检出率.本文就靶向活检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