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对二氯苯致癌性研究进展
对二氯苯用作防虫蛀剂、除臭剂及清新剂。本文继《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1996年第3期"对二氯苯的毒性和致癌性研究近况"[1]后,4年来的日本、美国、WHO、IARC(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及我国研究进展简述于下。1 日本 日本劳动部委托日本民间研究中心进行的哺乳动物致癌实验,结果于1996年发表:对二氯苯能引发恶性肿瘤。劳动部的"职业癌对策专家会议"委员长代理土尾健三郎的评价证明对二氯苯能引发动物致癌。吸入实验时,引发雄性小鼠肝细胞癌和组织球性肉瘤及雌性小鼠肝细胞癌和肝细胞腺瘤及肺细支气管肺泡上皮癌增加[2]。
-
表达白细胞介素-12质粒DNA抗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的作用
目的:探讨瘤内注射mIL-12质粒DNA抗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的作用.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DC51lmIL-12,ELISA方法检测质粒载体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淋巴母细胞增殖法检测mIL-12的生物学活性;分别于小鼠肝癌H22皮下移植瘤内直接注射质粒DNA,观察各组小鼠存活时间、肿瘤体积变化及各组小鼠脾脏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活性.注射质粒DNA后1月进行瘤体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mIL-12基因治疗组与空载体对照组相比,肿瘤生长显著受抑制(F=4.10,P=0.03),小鼠存活期显著延长(X2=4.48,P=0.03),并且小鼠脾细胞CTL杀伤活性增强.质粒DNA瘤内注射1月后,pDC511mIL-12组肿瘤病灶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病灶内肿瘤鲻细胞广泛坏死.结论:瘤内注射mIL-12表达质粒DNA可抑制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生长,能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
关键词: 小鼠肝细胞癌 小鼠白细胞介素-12 免疫基因治疗 疾病模型 -
激光免疫疗法对小鼠肝癌的抗瘤及免疫效应
我们以小鼠肝细胞癌(H22)为实验对象,以波长630 nm激光为光源,以血卟啉(HPD)为光敏剂,以糖基化聚氨基葡糖(GC)为免疫佐剂的激光免疫疗法的抑瘤作用和免疫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
肝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20世纪初已获得小鼠自发性肝瘤并证明为恶性肝癌.在30年代又先后成功诱发了大鼠肝癌、小鼠肝细胞癌.我国肝癌模型的研究在50年代后期开始,至今已建立了多种移植性大小鼠肝癌模型以及多株裸鼠人肝癌模型.裸鼠人肝癌模型为肝癌动物模型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
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与肿瘤
应用加氯的方法进行饮水消毒,以达到杀灭水中的病原菌,防止通过饮水而发生肠道传染病是一种可靠的方法.饮水氯化消毒早起源于1908年的美国新泽西洲[1].12年后的危亚加拉瀑布城开始使用液氯进行饮水消毒.从此,世界各国都采用氯化消毒的方法进行饮用水的消毒.但到1974年Bellar等报道了氯化消毒后饮水中形成三卤甲烷(Trihalomen-thems,THMS)和其他卤代物[2].继后,1975年Symons又报道了美国环境保护局在全国范国内的80个城市调查结果得出:所有用氯消毒的城市其饮用水中都存在THMS.1976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研究报道,氯仿能引起雄性大鼠肾小管细胞腺癌和雌性小鼠肝细胞癌.从此,饮用水氯化消毒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致使国内外的学者对饮水氯化消毒产生的副产物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现场的调查.关于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的问题概括为:氯化副产物的来源;氯化副产物的种类;氯化副产物分析的前处理方法;氯化副产物致突变性研究;氯化副产物致癌性研究以及氯化副产物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