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低年资护士临床急救用药中的存在问题及处理对策

    作者:陈红霞;董建文

    临床低年资护士是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其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1],而且也影响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我院通过对临床急救药品的护理质控过程和每月护理过失上报数据分析发现,工龄低于4年的低年资护士对临床急救药品相关用药知识掌握水平不高,从而导致临床抢救过程中用药不当.

  • 抢救用药记录本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李小峰;向清平;赵菁

    护士在参与抢救用药医嘱执行中,不仅是抢救药物治疗的执行者,还应是患者用药前后的监督者.卫生部于2009年推出的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中,目标二为提高用药安全,目标三为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鉴此,笔者自行设计了抢救用药记录本,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院前心脏停搏发病时段对院前急救和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研(译)

    背景:在美国,每年有超过30万名院外心脏停搏(OHCA)患者,而OHCA患者发病时段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不甚明确。因此,对二者关系的相关研究无疑对急诊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与结果:我们对某城市大型急诊医疗系统数据库中有关心脏停搏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我们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成年OHCA病例作为数据来源,创伤性心脏停搏和未实施心肺复苏病例则在排除之列。对白天的界定是早上8点至晚上7点59分;夜晚界定是晚上8点至早上7点59分。对临床相关的存活率预测因子进行校正后,使用相对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发病时段、院前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及30天存活率间的关系。在4789个OHCA病例中,1962例(41.0%)发生在夜晚,患者平均年龄为63.8岁(标准差,17.4岁);其中54.5%为男性。夜晚发病的OHCA患者院前自主循环恢复率并不显著低于白天发病的患者(11.6%vs 12.8%;P=0.20)。而夜晚发病患者的30天存活率却明显低于白天发病的患者(8.56%vs 10.9%;P=0.02)。对患者个体信息、发病时心律、当地救护总站情况、救护人员从出发到现场的在途时间、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旁观者心肺复苏操作、急救地点等因素进行校正后,夜晚OHCA患者的30天存活率仍显著低于白天OHCA患者的存活率,其相对风险率为1.10(95%置信区间,1.02~1.18)。
      结论:发生在白天的院外心脏停搏患者的30天存活率显著高于夜间发病的患者,即使对患者个体情况、急救过程以及院前急救操作等因素所造成的数据差异进行校正之后结论也相同。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