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PARα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作者:高雯;李红莉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PPARα表达变化,探讨PPARα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A)、高脂第6周组(B)、高脂第8周组(C)、高脂第10周组(D)、高脂+球囊损伤第6周组(E)、高脂+球囊损伤第8周组(F)及高脂+球囊损伤第10周组(G).高脂+球囊损伤各组喂养高脂饲料4周后行经股动脉球囊损伤术.检测股动脉中PPARα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P-选择素水平. 结果:高脂组和高脂+球囊损伤组血管狭窄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PPARα的表达随时间变化增加(P<0.01).G组中血管狭窄率<60%的血管中PPARα的表达量要高于血管狭窄率≥60%(P<0.05).IL-10、TNF-α和P-选择素在高脂组和高脂+球囊损伤组中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G组比F组的IL-10水平升高,且TNF-α和P-选择素水平降低. 结论: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过程中,通过上调PPARα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这可能与调控炎症反应相关.

  • 非诺贝特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吴洪洲;刘强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家族(PPARs)激动剂非诺贝特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25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五组,每组5只,A组予标准饲料喂养,其余四组予高脂饲料喂养,均喂养8周.C、D、E组喂养4周结束时均行经股动脉球囊损伤术,并分别于手术当天给予生理盐水、非诺贝特、WY14643(非诺贝特酸的人工合成物)连续4周.喂养8周结束时,五组均进行股动脉内膜剥脱术,取股动脉,并留取血清.取各组股动脉标本,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血管形态,计算血管狭窄率;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股动脉PPARα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股动脉PPARα mRNA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0和P-选择素水平.结果 C、D、E组股动脉均有动脉硬化表现,D、E组表现均较C组轻,且E组较D组轻.与A组比较,其余四组管腔狭窄率均升高(P<0.05或<0.01);与C组比较,D、E组管腔狭窄率降低(P均<0.05).D、E组股动脉PPARα蛋白和mRNA表达均高于C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C组,血清TNF-α和P-选择素水平均低于C组;组间比较P<0.05或<0.01.结论 非诺贝特可减轻由高脂饲料和球囊损伤引起的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增加IL-10表达、减少TNF-α和P-选择素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