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旋毛虫感染小鼠树突状细胞相关C型凝集素-2动态变化

    作者:刘博宇;王丞;邢鑫;陈宏亮;姜晶;蔡亚南;王春凤;杨桂连

    目的 探讨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感染小鼠树突状细胞(DC)的C型凝集素-2(dectin-2)的变化情况. 方法 72只雌性BABL/c小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每鼠灌服200条旋毛虫肌幼虫,分别于感染后7、14、21、28、35和42 d各取小鼠6只,分离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MLN),制备单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和MLN内DC上dectin-2的表达情况;对照组不感染旋毛虫肌幼虫.取C57BL/6小鼠骨髓,体外条件下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培养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培养成熟后加入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抗原(ES) 100 μg/ml,同时设PBS对照组,分别于第6、12、24、36和48小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ectin-2的表达量. 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BABL/c小鼠感染旋毛虫肌幼虫后7d,脾脏中DC的dectin-2表达量为(7.0±0.7)%,对照组为(15.1±1.6)%,实验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小鼠感染旋毛虫肌幼虫后7、21和28 d MLNDC的dectin-2表达量分别为(11.1±3.5)%、(12.4±1.4)%和(6.9±1.0)%,对照组分别为(6.6±0.4)%、(4.9±0.4)%和(4.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ES抗原刺激BMDC后,第6、12、24、36、48小时dectin-2的表达量分别为(9.4±2.2)%、(6.9±1.8)%、(6.9±0.7)%、(9.1±1.9)%和(15.9±1.9)%.PBS组为(21.3±6.3)%.第6、12、24、36小时组与PBS组比较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旋毛虫感染可以引起小鼠树突状细胞上的dectin-2受体表达量发生改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