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外源性一氧化氮体外杀伤旋毛虫成虫的研究

    作者:王小莉;王媛媛;方强;薛玉芹;沈继龙

    目的 探讨外源性一氧化氮(NO)对旋毛虫成虫的杀伤作用. 方法 取感染旋毛虫的BALB/c小鼠小肠组织,分离成虫,配制成虫悬液(1 000条/ml).48孔板中每孔加入100 μl成虫悬液,再加入各组试剂,终浓度分别为:亚硝基铁氰化钠(SNP) 0.02、0.05、0.10、020、050和1.00 mmol/L,1.00 mmol/L SNP+0.15 mmol/L血红蛋白(Hb)、1.00 mmol/LSNP+0.15 mmol/L硫酸亚铁(FeSO4)、1.00 mmol/L SNP+1.00 mmol/L L-半胱氨酸(L-cyst)、1.00 mmol/L SNP+0.15 mmol/LFeSO4+1.00 mmol/L L-cyst,设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1.00 mmol/L SNP+100μl肌幼虫悬液),每组设3个复孔.置37℃5% CO2培养箱中孵育,第4天收集各孔成虫,镜检并作番红染色,计算各组虫体死亡率. 结果 SNP 0.02 mmol/L和0.05 mmol/L组旋毛虫死亡率分别为(1.4±1.2)%和(3.2±1.0)%,这两组与空白对照组的死亡率[(1.9±0.2)%]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NP 0.10、0.20、0.50和1.00 mmol/L组虫体死亡率分别为(9.9±1.8)%、(37.7±2.5)%、(50.1±3.5)%和(80.8±1.1)%,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P浓度在0.02~1.00 mmol/L范围内与旋毛虫成虫死亡率呈线性正相关(P<0.05).在1.00 mmol/LSNP的孔中分别加入Hb、L-cyst、FeSO4和FeSO4+L-cyst与仅SNP1.00 mmol/L实验组比较,成虫死亡率均有所下降,分别为(56.5±3.7)%、(72.7±5.6)%、(74.8±2.4)%和(69.8±2.3)%.SNP1.00 mmol/L组与SNP+Hb、SNP+FeSO4+L-cyst组旋毛虫成虫死亡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外源性NO对体外培养的旋毛虫成虫有杀伤作用,而Hb、L-cyst+FeSO4可抑制该杀伤作用.

  • 外源性一氧化氮体外杀伤红内期间日疟原虫的实验研究

    作者:方强;夏惠;王雪梅;陆凤;陶志勇;曹俊;孙新;高琪

    目的 探讨外源性一氧化氮(NO)对红内期间日疟原虫的杀伤作用.方法 采集以早期滋养体期为主,原虫密度>0.5%的患者血样,配成含2%红细胞的虫血混悬液.96孔板中每孔加100μl虫血混悬液,再加入各组试剂,亚硝基铁氰化钠(SNP,分别为0.02、0.05、0.10、0.20、0.50、1.00mmol/L),SNP+血红蛋白(Hb)0.15mmol/L,SNP+硫酸亚铁(FeSO4)0.15 mmol/L,SNP+L-半胱氨酸([-cyst)1.00 mmol/L,SNP+FeSO4 0.15 mmol/L+L-cyst 1.00 mmol/L.后4组SNP浓度均为1.00 mmol/L,设对照组,每组重复3次,置37℃ 5%CO2培养箱中培养.根据虫龄,估计发育至裂殖体时间,提前3 h取空白对照孔涂片镜检,确定终止培养时间,培养终止后吉氏染色,镜检计数成熟裂殖体,计算NO对红内期间日疟原虫的抑制率.统计分析各组对间日疟原虫抑制率的差异. 结果 SNP 0.02 mmol/L组,间日疟原虫抑制率为(0.84±1.69)%,对培养的红内期间日疟原虫无杀伤作用(P>0.05);SNP 0.05 mmol/L组,间日疟原虫抑制率为(1226±3.04)%,对培养的红内期间日疟原虫存在杀伤作用(P<0.01).且抑制率随SNP浓度上升而升高.在含有1.00mmol/L SNP的孔中分别加入Hb、L-cyst、FeSO4和FeSO4+L-cyst与只添加SNP 1.00 mmol/L孔相比,红内期间日疟原虫抑制率自(85.40±2.90)%下降为(5.90±2.90)%、(25.86±4.02)%、(30.16±2.75)%和(16.71±2.30)%.结论 外源性NO对体外培养的红内期间日疟原虫有杀伤作用,而Hb、L-cyst和FeSO4可以逆转这种杀伤作用.

  • 外源性NO对肺高压模型大鼠肺腺泡内动脉结构的影响

    作者:顾勇;张希;王治平;孙培吾;刘秀琴

    目的通过研究大鼠肺腺泡内动脉结构变化,探讨外源性NO是否对肺高压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阻抑作用.方法建立大鼠MCT肺高压模型,在其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采用NO吸入,检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脏右室/(左室+室间隔)[RV/(LV+S)]、肺腺泡内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MT%).结果腹腔内注射MCT第1周时RVSP已升高,第3周时形成明显肺动脉高压,伴右心室肥厚、肺小动脉中膜增厚,肺IAPA的肌性动脉百分比增加.MCT大鼠同时间断长期吸入NO,可见RVSP下降,IAPA肌化程度减轻,肺小动脉中膜厚度减轻,右心室肥厚指标RV/(LV+S)减小,但与正常组相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结论间断长期吸入NO可使肺动脉高压的产生减缓,程度减轻.其可以部分阻抑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对已形成的肺动脉高压具有治疗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