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清降钙素原在胆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惠;高堃;翟仁友;戴定可;黄强;王剑锋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浓度在胆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夹心法检测5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PCT浓度,所有患者均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根据胆汁培养结果及临床症状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对比两组PCT、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结果 血清PCT以0.25 ng/ml为阳性临界值,对胆道细菌性感染诊断的的灵敏度为91.9%,特异度为87.5%,WBC以8.89×109/L为阳性临界值,灵敏度为54.8%,特异度为83.3%,中性粒细胞比值以74.25%为阳性临界值,灵敏度为66.1%,特异度为70.8%,细菌感染组PCT水平较非细菌感染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PCT检测在胆道感染的诊断中具有高敏感度和特异度,是胆道感染诊断的有效指标.

  • 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治疗内镜难治性恶性胆道梗阻

    作者:周良;唐继来;冯玉明;范志宁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BD)对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 2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男14例,女9例,年龄61~88岁,平均(72.6±10.9)岁,其中胆管癌10例(术后5例),胰头癌3例,胃癌术后7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肝癌1例,不宜行十二脂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或ERCP失败,经皮肝穿刺放置引流管或内支架.结果 全部PTBD成功,其中外引流6例,内外引流13例(3例左右胆管双引流),金属内支架4例.引流术前血清总胆红素(321.6±132.1) μmol/L,引流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88.6±10.1)μmol/L,较前明显下降(P<0.05),直接胆红素从(252.3±36.3)μmol/L降至(53.3±9.4)μmol/L(P<0.05).结论 PTBD对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损伤控制理念指导老年胆道系统疾病诊治体会

    作者:张诚;杨玉龙;林美举;史力军;张洪威;李婧伊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DC)理念及损伤控制手术(DCS)在老年胆道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2年2月采取DC理念治疗的99例老年胆道系统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 4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 1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结石嵌顿)24例、肝内胆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15例、肝脓肿4例.结果 99例患者均行DCS,手术方式包括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EPT)、经内镜鼻胆/胰管引流术(ENBD/ENPD)、经内镜胆管塑料支架内引流术(ERBD)、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经皮经肝穿刺胆囊引流术(PTGBD).所有患者均度过急性期,后续治疗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行开腹胆囊切开取石、胆道探查取石、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以及胆道镜下取石、等离子碎石、狭窄部位球囊扩张/电切治疗.治愈92例(92.9%),好转7例(7.1%),无死亡病例.结论 以DC理念为指导,对高危老年胆道系统疾病患者实施DCS治疗,能分解手术风险,达到缓解甚至治愈疾病的目的.

  • 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高永忠;金唐林;饶雷平;周国庆;孔德林

    目的 对比PTCD途径与内镜途径下胆道金属支架置放的治疗效果.方法 70例不能行肿瘤根治的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PTCD组和内镜组,各35例.对两种姑息性治疗措施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肝功能各项指标、器材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TCD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内镜组(100%vs 88.5%,P<0.05);器材费用较内镜组低(10 020元vs 13 000元,P<0.05).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改善和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TCD途径置放胆道金属支架较内镜组适应证更广、更简便、痛苦更少、更经济实用,应优先选用.

  • 老年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3种姑息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作者:程黎娜;丁辉;杨惠;王修齐

    目的 对3种姑息性减黄治疗对老年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的95例老年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胆肠吻合组、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组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管支架置入组,对3种姑息性治疗措施的治疗效果、术后近期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患者的生存时间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ERCP胆管支架置入组较胆肠吻合组近期并发症、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TCD组较胆肠吻合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近期并发症明显减少;ERCP组较PTCD组术后并发症减少.3组之间术后黄疸消退、肝功恢复情况及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CP胆管支架置入作为一种微创性姑息性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效果好和适应证广等优点,对老年患者恶性梗阻性黄疸等症状的改善及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确切疗效,应优先选用.

  • PTCD 治疗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周亚龙;程千里;林云志;曾凯

    目的:探讨急诊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68例急诊 PTCD 治疗的合并感染性休克的 AOSC 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超声引导下 PTCD 穿刺成功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62例(91.2%)患者 PTCD 置管后2-7d 感染性休克症状消失,梗阻症状明显好转,胆红素明显下降。6例(8.8%)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其中22例患者在病情稳定后根据梗阻病因行手术治疗后疗效满意;不能手术的40例患者带管生存,带管时间1~18个月,平均8个月。结论:对合并感染性休克的 AOSC 患者进行急诊 PTCD 治疗不仅能及时退黄,同时有助于休克的改善,并且安全可行。

  • 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近期效果观察

    作者:苗祥;朱洪波;陈兆永

    目的:研究观察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近期效果.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7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抽取时间段为2017年1月—2018年6月,按照疾病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其分为35例对照组(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与35例观察组(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指标差异:肝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术中引流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引流成功率高达94.29%,也远远高于对照组(77.14%),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在肝门部胆管癌中使用的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的效果更好,其引流取得的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彩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改良术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俊东;刘长珠;邝彩虹;李甜甜;周汇恩;张影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PTCD)改良后对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2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改良术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结果:126例患者穿刺置管引流122例取得成功.经引流后黄疸均明显减退,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肝功能明显改善,有效地改善了症状.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道置管引流改良术是一种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

  • 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近期效果分析

    作者:郑泰

    目的 分析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不宜行早期手术治疗且总胆红素大于340 μmol/L的10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观察组),另外52例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引流成功率、胆汁引流量、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相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引流成功率为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胆汁引流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应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有效改善其肝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156例临床分析

    作者:梁永明

    目的 总结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的优、缺点,为临床治疗重症急性胆管炎(SAC)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8月至2008年7月期间对156例老年SAC患者行在超声引导下的PTCD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56例行PTCD均获成功,1次穿刺成功140例,其成功率达89.7%(1140/156);16例首次穿刺失败后再次穿刺均成功.无一例发生腹腔出血、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本组引流效果较好,中毒危象缓解,黄疸减退,肝功能改善.结论 PTCD较外科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快速.具有微创的特点,对老年、有严重合并症及复杂疾病不能耐受手术及麻醉的SAC患者,其作为紧急抢救措施切实可行,并为后期施行根治性手术争取了时间.

  • 不同胆道引流方式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所致黄疸的疗效观察

    作者:牛宏;李明阳

    目的 分析不同的胆道引流方式在肝门部胆管癌(HC)患者减黄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HC患者86例,根据减黄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ERBD内引流)、B组(PTCD外引流)和C组(内外引流).比较3种引流方式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引流有效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种引流方式对于患者的减黄及肝功能恢复治疗均具有显著疗效,且相互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Ⅰ、Ⅱ型HC患者,3种引流术的引流减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Ⅲ型HC患者,PTCD的引流减黄有效率显著高于ERBD (P<0.05);对于Ⅳ型HC患者,PTCD的引流减黄有效率显著高于ERBD及经PTCD内外引流(P<0.05).ERBD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PTCD组(P<0.05);而PTCD组术后胆道出血及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显著高于ERBD组(P<0.05).结论 不同分型的HC应选择适宜的胆管引流术,可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Ⅲ型HC患者,减黄时PTCD优于ERBD,对于Ⅳ型HC患者,PTCD效果佳.不同的引流方式因其手术入路及操作方式的不同而易导致某种并发症的发生,这与操作者的经验、手法密切相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