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脑卒中患者脑水肿动态变化及微创血肿清除术减轻脑水肿作用的研究

    作者:钟高贤;王伟;唐洲平;徐沙贝;潘邓记;方思羽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脑水肿动态变化及微创血肿清除术减轻脑水肿的作用.方法 4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均为发病24 h内入院)分为: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组(保守组)15例,微创血肿清除术组(微创组)16例,脑梗死组12例.所有患者均于病程第1 d、3 d、5 d、7 d采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动态检测综合扰动系数.结果病程第1 d保守组、微创组均表现为出血侧综合扰动系数低于健侧.保守组3 d时患侧扰动系数升高,超过健侧,达到高峰,持续到7 d;微创组3 d时患侧高于健侧,5 d时两侧接近,7 d时两侧基本正常;病程第3 d、5 d、7 d时两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脑梗死组第1 d患侧综合扰动系数即高于健侧,5 d时达到高峰,持续7 d以上.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综合扰动系数呈现先低后高的动态变化,反映了水肿形成过程.微创血肿清除术能显著改善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

  • 3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的临床观察

    作者:戴方瑜;唐维国;韩钊;刘建荣

    目的 研究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动态变化.方法 36例发病24h内急性脑出血患者按血肿量的大小分三个组,所有患者均于病程第1、3、5、7天采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动态检测综合扰动系数.结果 病程第1天三组均表现为出血侧综合扰动系数低于健侧.三组3d时患侧扰动系数升高,超过健侧,达到高峰,持续到7d;三组3d时患侧高于健侧,5d时两侧接近,7d时又下降;病程第3、5、7天时三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三组病程第3、5天时患侧与同组健侧对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及第1、7天患侧与同组健侧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综合扰动系数呈现先低后高的动态变化,反映了水肿形成过程及脑水肿发生的时问(包括脑水肿高峰间),及时反映脑内病灶周围组织水肿的动态变化,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在脑出血性疾病治疗上的应用

    作者:黄振林;甄云;陈麒声;胡少杰;李玉虎;李伟莲

    目的 观察脑出血疾病患者脑水肿变化情况,探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对脑出血患者治疗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90例脑出血患者(均在发病24h内入院)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内科保守治疗组(n=42例)及微创血肿清除组(n=48例),所有病例于入院后1、3、5、7d运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检测综合扰动系数.结果 发病第1d(即入院第1d)两组患侧综合扰动系数均低于健侧.随着病程的进展,内科保守治疗组患侧扰动系数升高并超过健侧,于第3d时达高峰,持续7d以上;微创血肿清除组出现3d时患侧综合扰动系数高于健侧,5d两侧接近,7d时患侧与健侧基本正常;病程第3、5、7d时患侧与同组健侧相比有明显差异,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综合扰动系数随病程进展呈现动态变化,反映了脑水肿的形成过程;微创血肿清除术能有效地清除血肿,从而明显改善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可灵敏、客观地评估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动态演变过程,对脑出血患者病情的及时判断,有效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 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邱昕;陈国华;单萍;罗利俊;魏丹;高晓峰;陈玲;张善超;李文静

    目的:观察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甘露醇治疗前后脑水肿的动态演变.方法:选择30例SICH患者在甘露醇治疗前、后不同时点运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动态检测扰动系数.结果:治疗后30 min、1 h、3 h脑出血侧和对侧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治疗5 d脑出血侧与对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第7天无差异;SICH患者出血侧在治疗后第7天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甘露醇治疗3 h后SICH患者全脑脑水肿减轻,脑出血侧脑水肿在用药后5 d内一直重于对侧,第7天出血侧脑水肿减轻.

  • 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中的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

    作者:钟高贤;王伟;唐洲平;殷小平;姜亚平;潘邓记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保守治疗或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前后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综合扰动系数的变化,并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手术对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的影响以及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监测对脑出血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将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微创血肿清除手术组(微创组):10例脑出血患者于入院6~24 h内接受简易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10例脑出血患者接受内科保守治疗,所有病例均于入院后1、3、5、7 d采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动态检测综合扰动系数.结果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微创组入院后即刻检查均是患侧综合扰动系数低于健侧,随着病程推移对照组出现患侧扰动系数升高并超过健侧,3 d时达到高峰,并持续7 d以上;随着病程推移微创组出现3 d时患侧高于健侧,5 d时两侧接近,7 d时两侧基本正常;病程第3、5、7 d时2组综合扰动系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脑出血患者综合扰动系数呈不对称性改变,且随病程推移呈现动态变化,并反映了水肿形成过程,微创血肿清除术能有效清除血肿,可显著性改善脑出血后的脑水肿形成,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可动态评估患者脑水肿演变过程,对再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无创动态监测在开颅术后脑水肿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张苓;张泉;陈礼刚;刘亮;明扬;刘洛同;江涌

    目的:探讨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在开颅术后脑水肿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30例幕上占位病变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连续观察颅脑肿瘤开颅手术后双侧大脑半球脑电阻抗(Cerebralelectrical impedance,CEI)扰动系数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术后第2~9天手术侧的CEI扰动系数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健侧及正常对照组,以5~6 d为明显,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术后第1天、术后第10天两侧相差不明显,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可反映脑水肿动态变化,尤其对幕上开颅术后脑水肿的发生、变化提供参考.

  • 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在开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泉;陈礼刚

    目的:应用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对颅内占位病变行开颅手术后病员进行连续监测,观察其脑水肿变化的规律,探讨其在开颅术后脑水肿连续监测中的临床意义,以达到指导临床治疗的目的.方法:采用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通过观察双侧大脑半球脑电阻抗(cerebral electrical impedance,CEI)扰动系数的变化,测定30例幕上占位病变患者术前1d及术后1~10d每天脑水肿的变化情况.10例无颅脑疾病者为对照组,同样测定双侧大脑半球脑电阻抗扰动系数.结果:30例患者术后第2~9d手术侧的脑电阻抗扰动系数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健侧,以3~7d为明显,差值大于0.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1d和术后第1d、术后第10d两侧相差不明显,每一病例同一天的差值均小于0.3,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双侧脑电阻抗扰动系数值非常接近,差值小于0.3,对比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可反映脑水肿动态变化.(2)肿瘤病人术前1天的两侧脑电阻抗扰动系数值相差不明显,主要表现在术后.(3)对于幕上开颅术后的病人,可指导和评价脑水肿的治疗,但有时候需结合CT等影像学资料.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