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广州管圆线虫病防治探讨

    作者:范丽娟

    广州管圆线虫由我国学者陈心陶(1933)在广州家鼠肺部中发现并命名.首例人体广州管圆线虫病由Nomura和Lin在台湾发现[1].中国大陆首例广州管圆线虫病由何竞智报道(1984)[2],至今我国查见病原体确诊为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病例共43例(台湾35例、香港2例、广东2例、上海1例〈外来者,广州市人,居住香港、辽宁2例、温州1例)[3~6],但太平洋岛屿与东南亚国家报道的临床病例包括我国台湾省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患者在内已超过了4例[7].国内近年来对临床上一些不明原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的病例,也曾有疑诊为广州管圆线虫引起的感染报道[8].薛大燕等报道温州某饭店聚餐的182人中,有半生食福寿螺螺肉者105人中发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者,罹患率为44.8%(47/105);未食这种螺肉的77人,无1人发病.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原学和血清免疫学进行综合分析,证实温州市暴发流行一起广州管圆线虫病[9],另外,还对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幼虫、中间宿主螺类以及终末宿主鼠类进行了观察与调查.其成虫、幼虫形态测量结果与描述与前人基本相符.人体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主要是人因食用生或半生的含有第三期幼虫的螺类、鱼、虾以及被此幼虫污染的蔬菜、瓜果和饮水所致,而人不是广州管圆线虫的正常宿主,因此幼虫在中枢神经系统停留时间较长,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炎或脑膜脑炎,个别幼虫还侵犯眼和肺脏.

  • 广州管圆线虫病临床分析

    作者:纪爱平;甘绍伯;靳二虎

    广州管圆线虫病为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鼠肺血管内.人体感染主要是因食用生或未熟的含有第三期幼虫的螺肉所致.寄生于人体的幼虫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广州管圆线虫病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包括我国台湾、广东、海南等省以及东南亚、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古巴、埃及和一些太平洋岛屿共约27个国家和地区[1].迄今,除台湾省外,我国见诸于报道的个案病例甚少[2、3].1997年10~11月温州地区有该病的暴发流行,有临床症状者100余名,其中住院治疗者39名,但这批病人未取得病原学诊断依据[4,5].

  • 刚刺颚口线虫对猪的致病性研究

    作者:陈美;陈清泉;叶向群;林秀敏

    猪颚口线虫病的临床症状是病猪经常呕吐、食欲减退、消瘦和体重减轻,早期血检嗜酸性细胞增高.本病的主要致病器官是胃和肝脏.胃的主要病变是胃底布满虫洞、粘膜增厚、发炎和溃疡.肝的病变是结缔组织增生、虫道出血、肝细胞索紊乱、肝细胞脂肪变性、萎缩和坏死.文中讨论了幼虫在体内的移行途径和本病的防治问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