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作者:胡菡琼;王海英;张玲玲

    2012年5月2日杭州市余杭区某酒店参加满月酒的人群中出现胃肠道症状.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认定是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在5月2日该酒店就餐人群中开展病例搜索,对病例的临床症状和就餐情况逐一进行调查,填写《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同时调查15名未发病的共同就餐者的基本信息和就餐情况.

  • 一起乌头碱食物中毒的调查

    作者:熊娟;魏科;杨森评

    2012年12月11日,重庆市渝北区某镇一农户家发生一起食物中毒,6例发病,其中2例死亡。重庆市渝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CDC )接到通知对该事件进行全方位调查,以查明其发病原因、食品安全风险等,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现场标本采样、现场流行病学及卫生学材料、临床表现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1)调查对象:包括10名就餐者和2名未就餐者,其中就餐人员中有6例中毒患者。(2)调查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对就餐情况进行调查,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方法对可疑餐次食物、就餐环境、厨房材料及饮水等方面进行调查。此外,对采样结果进行实验室分析。(3)现场流行病学调查:①发病情况。发病者均为上桌就餐人员,未上桌的2名未发病。10名就餐者中6例发病,罹患率为60.00%,其中男5例,女1例;发病大年龄58岁,小年龄21岁,平均38.40岁。2例死亡,病死率33.33%,均为男性。6例患者均在30 min内发病,其中短时间内出现2例死亡,属于急性发病,病情进展迅猛。②发病时间。短发病时间15 min ,长发病时间28 min ,平均发病时间23 min。据推测首发病例在餐后15 min发病,另外5例患者也在餐后30 min内相继发病,发病者潜伏期的中位数为24 min。③就餐情况调查。发病人员除12月11日中午在彭某家有共同就餐史外,其余无同源就餐史。12月11日中午彭某家聚餐菜品有:腊肉、白菜、南瓜汤,除食盐等调料外均未在外购买。中午所饮酒为彭某自家泡制的药酒(泡制药酒的原材料不详),约250 m L。6例发病者均饮食药酒,饮食少者为25 mL ,未饮酒者未发病。(4)现场卫生学调查:专业人员通过对可疑餐次现场彭某家的调查和对相关人员的询问发现,厨房在猪圈房和餐厅之间,厨房内调味品有豆瓣、味精、盐,饮水缸内无水,饮水是每天到附近井里挑来饮用。(5)临床表现情况:发病者主要以口、舌、四肢和全身麻木、头昏、呕吐、全身乏力、心慌等症状为主(表1)。全部患者经抗菌、补液、对症治疗后4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农村泡酒习惯,考虑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的可能。(6)实验室检验结果:通过对有关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患者临床表现的分析,此次食源性疾患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不大,故未对菜品、调味品等进行微生物培养,仅将所采集的可疑药酒送重庆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食用药酒中含有乌头碱,浓度为48μg/mL。而乌头碱中毒剂量为0.2 mg (相当于5 mL药酒中乌头碱的浓度),3~5 mg可致死(相当于60~100 m L药酒中乌头碱的浓度)。6例发病者的临床表现与乌头碱中毒的临床特点相符,6例中毒者的病情进展与饮用药酒的量(250 m L )一致。

  • 学生就餐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高清源;曾梦兰

    对200名护理专业学生就餐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不喜欢在校食堂就餐",而"更喜欢在校外小餐馆就餐",还有一些学生"更喜欢在寝室吃方便面、方便粉等方便食品"或"更喜欢在小摊上吃东西";半数以上的学生每天就餐次数只有2次甚至只有1次,学生每月就餐的费用大多数在300元以下;学生大多"爱吃零食",没有学生"不吃零食";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饮食卫生和习惯重要或很重要";在"健康、容貌、知识、气质"中大多数学生认为"健康更重要".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