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CAD/CAM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一种将光电子计算机技术及数控机械加工技术集于一体的新技术在现代口腔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修复科全瓷冠、套筒冠的修复以及口腔种植领域中更为明显.CAD/CAM技术是现代口腔医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该技术的出现适应了当前口腔医学发展的需要.随着CAD/CAM技术的日趋完善和成熟,势必会在口腔医学中有着更广泛的应用.本文以CAD/CAM技术在套筒冠和种植修复的应用为例阐述目前CAD/CAM技术在口腔医学的应用.
-
口腔美学设计在口腔临床修复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口腔修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在对牙体进行修复的过程中,每个人对美的考虑和认知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可以通过数码、影像等方式进行设计,由操作人员在模型上将预期的修复体进行具体化和形象化,形成一个诊断蜡型效果进行展示,因此这就对口腔医生的美学素养以及临床设计中注入美学知识提出了要求.
-
中空式桥体在贵金属烤瓷桥修复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意识及美观要求的不断提高,在修复治疗时采用金合金烤瓷冠桥的患者逐年增多.据统计,我院2001年采用贵金属烤瓷冠修复的患者仅占5%,而到2005年则占40%.随着贵金属修复体的逐年增加,如何在保证义齿质量的同时适当降低材料成本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在日常加工义齿制作中,我们采用了中空(或镂空)桥体的方法改良贵金属烤瓷桥体蜡型的制作,即节约了成本,又满足了质量要求,现将该方法介绍如下.
-
分裂桩核一次成型法经验介绍
对于无共同就位道根管桩核的修复制作方法目前有很多种[1],而采用间接法,一次制作完成无共同就位道根管桩核蜡型的方法鲜有报道。此方法无论从减少患者就诊时间,提高修复体密合性,还是良好的固位性方面都获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分裂桩核一次成型的制作方法和体会。
-
桩核蜡型制作方法介绍
以往制作核桩方法有多种,我们采用木制牙签卷棉法制作桩核蜡型.应用木制牙签、消毒棉花、酒精灯、模型蜡、嵌体蜡、铸道蜡、石蜡油.将制备好的根面及根管洗净、吹干,以小棉签涂布一薄层石蜡油,将木制牙签削成小于根管直径近似根管形态,然后在其上卷消毒棉花,形成约小于根管形态的棉签.
-
烤瓷桩冠桩核的制作
烤瓷技术引入牙齿修复后,桩冠的领域得到不断拓展,桩核烤瓷冠是牙体缺损常见的修复方法[1],为了减少患者滞留在椅位上的时间和长时间张口带来的痛苦,防止在口腔制作蜡型桩核时患者对蜡味的敏感,以及方便口腔技师操作,我们在临床上探索出一条制作烤瓷桩核的简便方法,报道如下.
-
制取铸造桩核蜡型的体会
临床上采用桩核冠修复残根残冠已普遍开展,自1997年以来,我们对285例患者417颗患牙,进行了桩核冠修复,在制取铸造桩核蜡型方面,摸索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其简要介绍如下:
-
蜡型包埋方法的改进及三种方法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3种不同蜡型包埋方法的效果.方法:104件义齿采取涂挂法进行包埋,101件采取淋雨法包埋,153件采取改进(方法)方法包埋,分别计算3种方法不粘瘤子比率.结果:不粘瘤子比率分别为54.81%、53.47%、99.34%.结论:采用改进方法进行包埋效果佳.
-
牙体严重缺损直接法快速制作桩核蜡型的体会
我科自1996年11月-2001年11月对420例465颗牙体严重缺损患牙,采用直接法,快速制作桩核蜡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探讨石膏模型的合关系转移到磷酸盐复制模型上的方法
制作整铸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时,如果模型上不能利用余留牙确定上下颌牙的合关系时,需要通过合记录确定并转移合关系.颌间距离正常情况下,设计整铸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需先保留合记录,待整铸支架完成后再上合架制作义齿;而当咬合紧,合龈距小,需以金属合面牙替代塑料牙时,如何在磷酸盐耐火材料复制模型上准确雕刻金属合面牙蜡型?本研究主要介绍通过口内、口外两次所取合记录,分别将石膏模型、复制模型两次上合架,从而将石膏模型的合关系准确地转移到磷酸盐复制模型上,制作精确的带金属合面的整铸支架蜡型.
-
利用自凝树脂棒直接法制作单根管桩核蜡型的临床教学效果分析
目的 寻找一种成功率高又便于实习医生掌握的直接制作单根管桩核蜡型的方法.方法 56名实习医生分别使用传统方法和自凝树脂棒法,直接制取上前牙的单根管桩核蜡型.记录每人每种方法耗时、一次性成功率,并分析失败的原因,评价患者对初学医生临床操作的的满意度.结果 传统方法和自凝树脂棒的方法平均耗时分别为85 m和41 m,一次性成功率分别为27%和73%.传统方法失败的原因依次为:颈部折断、长度不足和侧壁缺损;自凝树脂棒法失败的原因依次为:侧壁缺损、颈部折断.患者对传统方法与自凝树脂棒法的满意度,分别为62%和87%.结论 利用自凝树脂棒直接法制作单根管桩核蜡型,是一种省时省力、成功率高、便于实习医生掌握的、患者满意度较高的方法.
-
可调式牙冠形态试件厚度控制仪的研制
目的:为能够严格控制牙冠形态试件各层结构尺寸的准确、均匀一致,设计出精度高、使用方便的可调式牙冠形态试件厚度控制仪.方法:利用AUTO CAD软件分析构图,我们自行研制了可调式牙冠形态试件厚度控制仪,用于牙冠形试件的核基底层蜡型制作、饰面层堆瓷过程中的厚度调控.应用此仪器制作0.75、1.00、1.20 mm等3种厚度的蜡型试件,将完成的试件从咬合面垂直切开,千分尺随机测量试件咬合面与轴壁厚度.结果:蜡型厚度误差为0.01 mm,同组蜡型的咬合面及轴壁各测试点之间的数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仪器设计科学合理,结果准确可靠,试件加工重复性好,咬合面厚度与轴壁厚度均与所设计的理论厚度相符且均匀一致,能够满足口腔牙冠修复材料实验的测试要求.
-
一种特殊的装盒填胶法
胶连的可摘局部义齿都要经过装盒、填胶的过程,装盒时先装下盒,后装上盒,装下盒时切忌形成倒凹,否则当装好上盒后两盒分不开或把模型损坏. 有的牙列缺损模型,做好蜡型后,按一般装盒法无法消除倒凹,如:上颌前、后牙均有缺失,余留的前牙唇向倾斜较大,缺失的前牙唇侧必须放基托,选的牙面与牙槽嵴间隙不太大(无法由此间隙填胶),这种病例模型按普通装盒法必然在唇侧形成倒凹.若用石膏把唇面填满,又无法装胶.
-
银粉玻璃离子与成品桩在后牙残冠修复中的应用
目前,临床上对残冠、残根的修复多采用金属全冠或烤瓷全冠修复,要获得持久可靠的固位力和抗折力必须制作核桩.前牙口腔暴露好,容易操作,故多采用铸造核桩.后牙受条件限制核桩蜡型采取较难.本文46例不同程度的后牙残冠患者,采用成品桩加银粉玻璃离子制作的核桩、附着冠套的办法,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两种间接桩核制作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传统法与改良法制作桩核蜡型的优劣.方法:将同一名医生需进行桩核冠修复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种,分别用两种方法制作蜡型,比较其完整性、密合度、完成次数.结果:传统法与改良法制作的蜡型在完整性、密合度、完成次数方面均存在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改良法制作的蜡型优于传统法制作的蜡型.
-
利用根管固位钉结合光固化树脂修复后牙残冠残的临床体会
近年来由于修复技术的不断发展,尽可能地保留患牙残根、并对其修复是目前临床上提高修复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桩核是目前残冠修复中为普遍选择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固位好,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桩上附加其他修复体,选择余地较大.前牙由于在口内容易操作,因而多采用铸造法修复,而后牙受口腔条件的限制,铸造核桩的蜡型采取难度较大.为此,作者自2000年以来结合临床上52例不同程度的后牙残冠缺损病案,光固化树脂形成内核,在其基础上附着其他冠套的办法来解决后牙残冠的修复问题,在修复后2 a多的时间里对患者进行追踪观察,其临床效果是比较满意的,具体修复过程如下.
-
纯钛铸件内部气孔含量的分析
1 材料和方法1.1包埋材料 采用日本口铸钛专用包埋材料.1.2铸型的制作 采用2.0mm厚的蜡片,制作边长为1cm的正方形蜡型6×5=30个.
-
新型蜡型分离剂的研制
报告了一种用于分离牙科蜡型与石膏模型的分离剂,研究了成膜材料的种类对分离剂脱模效果的影响,探讨了聚醇类成膜材料的浓度对分离剂脱模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聚醚和聚醇类成膜材料制备的分离剂的脱模效果明显优于聚酯和纤维素类分离剂,聚醇的含量明显影响聚醇类分离剂的脱模效果,聚醇的含量应在25%~30%之间.
-
牙科合金的铸造性能研究进展
牙科精密铸造工艺多用熔模铸造又称失蜡铸造法,其基本过程是先用蜡或塑料等制成蜡型,蜡型表面涂敷包埋料制作铸型,然后熔化合金铸入铸型腔内,形成铸件.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对终的铸件完整性产生影响,而铸件完整性对牙科合金铸造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
-
自制恒温电动蜡匙
现将我科自制的恒温电动蜡匙介绍如下:用途:口腔科修复制作蜡型制作方法:用一个25W内热式烙铁芯,将其一端插入直径1.0cm的铜管,铜管前端约1.2cm处斜形剖开铜管,将铜管前端制成匙状,锤造封闭铜管前端,接通220V电源,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