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刘红杰

    目的:分析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来我诊所牙科口腔修复的患者44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22例,观察组实施行牙周整复术,对照组未行牙周整复术,随访1年,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牙根萎缩情况,对患者口腔功能恢复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口腔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龈萎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腔修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患者中采取牙周整复术可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可改善牙龈及牙槽嵴的高度,提高修复与固定的质量,同时能满足患者对牙齿美观性的需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 牙槽骨牵张成骨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玉慧;余占海

    牵张成骨术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术在切骨术或骨皮质切开术后植入功能性的固定装置在血管化的骨组织表面形成新骨的技术.牵张成骨术可以有效补充口腔内牙槽骨质,是当前口腔牙槽种植为有效和先进的方法,本论文即是对牙槽骨牵张成骨术的临床分析.

  • 牙槽嵴低平患者的全口义齿修复

    作者:王毅;戴东晓;李创;李钢;陈丽娟;刘硕

    当口腔内没有牙齿时,通常会使用整个口腔进行义齿修复的方法,义齿的固定本身就比较困难,而牙槽嵴低平患者由于黏膜较薄,容易产生压痛感,所以义齿固定更加困难.因此产生的固定不良、咬合有痛感、影响美观,都是近年来的难点所在.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牙槽嵴低平患者的义齿修复提供帮助.

  • 牙槽嵴骨劈开技术在临床种植技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永军

    目的 探讨牙槽嵴骨劈开技术在临床种植技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口腔种植科进行门诊手术的2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改良骨劈开技术植入28枚种植体,其中Straumann种植体5枚,Nobelactive种植体4枚,ASTRA种植体19枚.分别在修复完成当天、1个月、2年、3年拍摄CBCT,测量种植体颈部边缘骨吸收量.结果 骨劈开术前牙槽嵴顶唇舌向水平宽度平均值3.3 mm,二期手术时前牙槽嵴顶唇舌向水平宽度平均值6.7 mm,宽度平均增加3.5 mm.200例患者修复完成后随诊1~3年,随诊期内无种植体丧失,所有研究对象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X线检查种植体周无透射影.结论 牙槽嵴骨劈开技术在临床种植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上牙槽后动脉与上颌窦底、牙槽嵴位置关系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倪王成;晏玉洁;魏祯杰;苏贺靖;杨乔怡;倪克民;王启明

    目的 探讨上牙槽后动脉(PSAA)与上颌窦底、牙槽嵴顶的位置关系,为上颌窦底提升术等临床口腔外科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2015年6-12月,对10%甲醛溶液固定的10侧成人头颅湿标本的PSAA进行解剖,观察PSAA的走行特点.分别以上颌窦底、牙槽嵴顶为参照面分为上颌窦底组、牙槽嵴顶组,以上颌第二、第一磨牙和上颌第二、第一前磨牙为标志点,分别测量PSAA与上颌窦底、牙槽嵴顶的距离.结果 PSAA由上颌动脉进入翼腭窝前发出,沿上颌骨体颞下面下行,发出分支与上牙槽后神经伴行进入牙槽孔;继而在上颌体内或上颌窦黏膜外经过上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根尖上方呈弓形向前上内走行,并发出分支止于上颌磨牙及前磨牙牙槽突颊侧牙根和黏膜.PSAA在上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处与牙槽嵴顶的平均距离逐渐加大,分别为(15.57±0.53) mm、(16.07±0.30) mm、(18.96±0.43) mm、(21.27±0.61) mm,与上颌窦底的平均距离逐渐加大,分别为(6.68±0.26)mm、(7.26±0.34) mm、(8.54±0.45) mm、(9.81±0.43)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PSAA在由上颌第二磨牙向上颌第一前磨牙的走行过程中,与上颌窦底和牙槽嵴顶的距离均在上颌第二磨牙处短,与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的距离逐渐加大,准确测量PSAA在不同标志点与上颌窦底、牙槽嵴顶间的距离,为临床口腔外科相关手术提供可靠的解剖学依据,有助于减少术中PSAA的损伤.

  • 牙周病患者的正畸治疗一例

    作者:薛京伟;卫琳;吕美娃

    患者女,24岁,因牙齿排列不齐要求正畸改善面形。患者刷牙时牙龈出血多年,近三年牙齿逐渐移位,出现牙间隙,未经治疗。患者全身健康状况良好,面色及精神无异常,否认鼻咽部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及感染性疾病。无药物过敏史、无遗传病史、无家族牙周病史无吸烟嗜好,无口腔不良习惯。临床检查见方圆形面型,上唇短缩,开唇露齿,面下1/3短缩,颏唇沟明显。口内见上下前牙有0.5~2.5 mm散在间隙,前牙Ⅲ度深覆、Ⅲ度深覆盖。双侧磨牙为远中关系,上前牙唇向倾斜。上前牙呈扇形分离,上腭平坦,上牙中线左偏1 mm,下牙中线右偏1 mm。口腔卫生状况欠佳,牙石及软垢大量。牙龈红肿松软、探诊出血,可探及附着丧失,有牙周袋形成。前牙扇形移位,上下切牙Ⅰ度松动。辅助检查头颅定位片显示:牙前突移位成Ⅰ类骨面形,∠SNA=89.2°,∠SNB =85.5°,∠ANB=3.6°,上齿槽座欠丰满,垂直骨面形∠FMA=22.2°。全颌曲面断层片显示:全口牙牙槽嵴广泛水平吸收,牙槽嵴顶密度减低。前牙牙槽嵴吸吸收约为根长的1/3。诊断:双唇前突,远中错,安氏Ⅱ类Ⅰ分类错。征得患者同意后为患者拍摄正面像、侧位像、口内像并取上下颌记存模型。在记存模型上进行牙弓测量和牙排列试验,经分析错的主要病因为牙周炎引起的牙齿移位和牙列间隙。矫正后患者的深覆、覆盖和面形能够得到明显改善,但骨面形改善不大。治疗计划为首先进行牙周基础治疗控制炎症然后开始排齐整平牙列,关闭散在间隙,调整咬关系,后精细调整。治疗方法:治疗第一阶段是牙周基础治疗。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指导,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复查时检查口腔卫生状态良好,软垢少量,牙龈无红肿,探诊无出血,PD≤4 mm。第二阶段在牙周炎症得到控制后,开始全口直丝弓矫正器矫正。采用日本托美(TOMY)托槽0.018系列直丝弓固定矫正器。上颌用RTF 0.014×0.016 NITI方丝,12、22远中放固定拉钩,与17、27颊侧拉钩螺旋拉簧施微力结扎,内收前牙;下颌用0.014摇椅弓升高下后牙,压低下前牙,矫正前牙深覆,配合使用上唇挡内收前牙。同时间断进行13、12、11、21、22、23与33、32、31、41、42、43垂直牵引以减轻前牙覆盖。历时两年,治疗结束后,取完成记存模型和戴保持器保持。治疗后检查:开唇露齿得到改善,前牙覆、覆盖关系正常,颏唇沟变浅,牙弓排列整齐,关系得到改善,骨面形改变不大。患者口腔卫生状况较好,软垢少量,牙周组织健康,牙龈无明显红肿,探诊无出血,牙齿无松动,牙周炎症得到明显控制。治疗后X线片:∠SNA=85.6°,∠SNB=83.2°,∠ANB=2.4°,上齿槽座轻度改善,垂直骨面形∠FMA=18.5°。见图1,2。

  • 铸造可摘支架义齿的材料与临床应用

    作者:杜荔

    可摘局部义齿(denture,RPD)临床应用广泛,适合修复多种牙列缺损,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戴用RPD的人越来越多.根据第三次全国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65~74岁年龄组牙齿缺失比例高达86.1%,平均缺牙数11.3颗,义齿修复率为42%[1],在今后的数年里,这个数字还会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口腔修复学科在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促进了修复水平的提高.利用种植体支持固位的RPD和固定-可摘联合修复技术发展很快,极大地扩展了RPD的修复范围,给传统的修复方法增添了新的内容.研究表明,使用基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式义齿能增加RPD的固位和稳定性,减少牙槽嵴的吸收,减轻基牙的应力,终将修复效果较差的复杂牙列缺损类型转变为理想的类型,为牙列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有效、持久的方法.尽管如此,患者由于主、客观两方面原因,仍会选择铸造支架RPD这种简单、经济的修复方法.

  • 太极扣弹性附着体修复远中游离端牙列缺损

    作者:孙鹏;张建强;闫颖;刘军

    1 典型病例患者:男性,56岁,左下颌6、7缺失十余年.未接受过修复治疗.检查:左下颌6、7牙槽嵴牙龈未见异常,左下颌4、5无松动及龋坏.右上颌6、7舌尖下垂合龈距离约7mm.诊断:左下颌6、7缺失.治疗计划:左下颌4、5为基牙,设计联冠,远中放置太极扣弹性附着体修复6、7游离端缺失.

  • 羟基磷灰石充填拔牙创防止牙槽嵴吸收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田河;刘继华

    目的:探讨拔牙后植入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防止牙槽嵴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患者拔牙后牙槽窝内植入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于术后1周、1月、3月、分别复诊,进行临床及X线检查,观察牙槽嵴高度变化情况.结果:48例患者拔牙创均顺利愈合,未发生术后出血、感染、羟基磷灰石微粒移位等术后并发症,同术前相比,46例牙槽嵴高度无明显降低,2例降低1mm.结论:拔牙后拔牙创内即刻植入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可以维持牙槽嵴的高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为以后进行义齿修复及种植义齿提供了良好的基骨条件,而且操作简便,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探讨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在临床中的价值

    作者:王琴

    目的:对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手术进行临床的分析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固定修复前行牙龈和牙槽嵴修整手术从而来改善牙龈颈缘的不协调患者。随机选取98例病患,并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结果:观察组49例患者牙周整复术后,效果良好。在专业人事1年多随访观察,3例牙龋尽缩后萎缩,改做牙龈瓷修复整形,其余46例恢复良好,随访期间均未发现不良现象发生。在对照组49例中41例效果良好,随访1年后,5例牙龈退缩后萎缩,改做牙龈瓷修复整形,术后比较2组患者的恢复疗效,效果良好的观察组高于对照组(x2=3.97,P<0.05)。结论:利用高频电刀促使牙龈成形,其优点在于牙龈缘的形态清晰、IE血迅速、创伤小、切割准确、患者疼痛较轻。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修整牙龈,使其达到完美效果。

  • 先天性右侧完全唇腭裂合并面横裂一例

    作者:萧庆昌;袁华;胡葵葵;俞建兴;付时章

    男,7个月。出生后即见右上唇及右口角裂开,影响吮奶,入院求治。为第一胎足月顺产,无先天性畸形家族史。检查:一般情况较好,心、肺、腹未见异常。右上唇及相应部位的牙槽嵴完全裂开,右口角向外裂开达嚼肌前方,腭部自齿槽嵴至悬雍垂完全裂开。右耳附耳两个(图1)。

  • 14号面裂一例

    作者:翦新春;蒋灿华;郭峰

    病例女,23岁.出生时即发现上唇正中部裂隙,左侧鼻尖部有一赘生物,前额部皮肤隆起约鸡蛋大小,6岁时曾在本院手术修复上唇正中裂和切除左鼻尖赘生物.2000年9月再次入院.体查:上唇正中自红唇至鼻尖有一裂隙,裂隙在红唇部较宽,鼻小柱短而粗大;左鼻孔较小,左鼻翼上有一小凹陷;上唇双唇系带,上牙槽嵴正中裂.前额正中明显膨隆,皮肤上有稀疏毛发,NFDA1及膨隆区有骨质缺损(图1).头颅后前位X片示:前额下部中间可见2.5 cm×1.3 cm大小骨缺损区,边缘光滑,其上方可见数条索条状高密度影.

  • 颧骨牵张成骨与游离腓骨复合瓣联合修复上颌骨大型缺损一例

    作者:牛学刚;韩小宪;郝永;王寒冰;李光辉

    上颌骨大型缺损时,缺损腔巨大,口鼻腔穿通,会导致患者严重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然而,由于上颌骨结构特殊,毗邻关系复杂,尤其是缺损区骨组织缺乏,修复难度很大,我们首次为1例上颌骨切除患者行双侧颧骨内置弧形牵张成骨修复部分缺损,在上颌骨低位重建骨组织支持,后期应用游离腓骨复合瓣进一步修复缺损,重建牙槽嵴.

  • 上颌前牙缺失应用卵圆形桥体固定桥修复2年观察

    作者:刘伟;周志强;文爱杰

    上颌前牙缺失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种植修复和固定桥修复都是较好的修复方式.固定桥的桥体设计既要满足患者的美学需要,还要确保缺牙区牙槽嵴可以良好地自洁和清洁.固定桥桥体形式一般有盖嵴式,改良盖嵴式,悬空式,卵圆形等[1],但临床上前牙固定桥采用改良盖嵴式较多,这种桥体形式能够满足一般的要求,但对前牙更高层次的美学要求就有欠缺.本文采用卵圆形桥体(ovate pontic)固定桥制作24例单颗前牙缺失的修复体,经过2年多的临床观察为临床设计卵圆形桥体固定桥修复提供参考.

  • 预成蜡堤在技工室制作(牙合)托中的应用

    作者:李靖桓;王蔚虹

    全口义齿修复中确定颌位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步骤,通常借助上下牙合托来完成.蜡堤是牙合托的组成之一,传统的蜡堤做法是制取颌位记录时将蜡片烤软卷成直径约0.8~1.0cm的蜡条弯曲成马蹄形,按牙弓形态粘着于基托牙槽嵴所在位置,修整蜡堤形态使其达到所需理论要求.

  • 即刻牙种植手术护理特点

    作者:王汝江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间的推移,牙种植技术日趋完善,已逐渐为广大患者接受.人工种植牙从手术日期上可分为即刻种植、延期种植两种[1].延期种植是在拔牙后3-6个月,在有足够高度和宽度的牙槽嵴上施行种植体植入术.而即刻种植是在拔牙后立即将种植体置放于新鲜拔牙窝内,不需要等待拔牙创的愈合,从而大大缩短了患者的无牙期[2、3].

  • 牵张成骨增高牙槽嵴对颞下颌关节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作者:肖红喜;胡敏;谢旻;温伟生;周宏志

    目的:研究牵张成骨增高牙槽嵴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的组织学变化.方法:体重20公斤以上健康成年杂种犬18只,3只为对照组,其余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拔除双侧下颌所有前磨牙及第一磨牙,1个月后除去对照组外,都在一侧下颌骨植入镍钛记忆合金丝加工成的S形牵张装置.分别在牵张后1、3、6个月后处死6只动物.取双侧颞下颌关节,进行大体、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1、3、6个月后大体及光镜下观察双侧关节无明显变化.3个月后扫描电镜下牵张侧髁状突和关节盘胶原纤维排列部分紊乱,偶见胶原纤维破坏.凝胶状物质菲薄但基本完整.6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结论:牙槽嵴牵张成骨早期,对牵张侧颞下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轻微的、可逆的.

  • 利用阻生智齿预备钛金属冠改善下颌义齿固位的应用观察

    作者:刘洋;英晓霞;王奕;费涛

    目的:利用阻生智齿增加下颌单颌总义齿固位力.方法:通过手术暴露下颌阻生智齿,在智齿冠上预备牙体,制作钛金属套冠将阻生齿牙冠形态转移至口腔中,从而把固位力不足的下颌单颌总义齿修复,转变成有正常基牙固位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结果:通过3例利用埋伏阻生智齿接钛金属套冠,对下颌牙槽嵴严重吸患者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经2~3年的临床观察,钛套冠固定良好,无松动,牙龈正常.可摘局部义齿固位良好.结论:利用埋伏阻生智齿接钛金属套冠,加强下颌牙槽嵴严重吸收可摘局部义齿固位力的效果明显.

  • 下颌牙槽嵴增高术与牵张成骨

    作者:谢旻;胡敏;黄旭明

    下颌牙槽嵴严重萎缩的缺牙患者,难以进行常规义齿修复,往往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增高牙槽嵴.下颌牙槽嵴增高术分相对增高及绝对增高两种,前者指唇颊沟加深或牙槽嵴延伸术(ridge extension),后者指牙槽嵴增高术(ridge augmentation procedure).近几年,随着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技术在颅颌面的成功应用,出现了利用牵张成骨增高下颌牙槽嵴的方法.

  • 生物玻璃应用于拔牙位点保存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张诗逸;王宏远;曹庆堂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牙齿缺失后,拔牙窝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骨吸收与黏膜萎缩,而拔牙窝的剩余牙槽骨骨量不足会对后期的临床种植与修复造成极大的困难与影响.拔牙位点保存术常用于牙拔除术同期或随后,行牙槽骨修复术,以延缓骨吸收、保存牙槽骨骨量与软硬组织形态,而临床上拔牙位点保存术常用的方法即为拔牙窝生物材料移植.生物活性玻璃材料作为一类性能优良的骨替代修复材料,具有良好骨传导性、骨诱导活性、生物相容性及可塑性,可在材料与骨组织界面之间形成化学键合,诱导骨的修复与再生.目前生物活性玻璃已作为良好的骨修复替代材料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可靠的临床效果.

234 条记录 1/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