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蝎毒结肠靶向小球对幼鼠慢性内脏痛的抑制作用

    作者:林国威;林春;叶榕;郑伟;黄仁杰;林志明

    目的:研究蝎毒结肠靶向小球对幼鼠慢性内脏痛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新生SD大鼠,出生后8~14d内,每天固定时间给予一次60 mm Hg结直肠扩张刺激,建立慢性内脏痛模型,对照大鼠除了不行结直肠扩张外,其他情况同模型大鼠.实验分组:对照组、对照空白小球组、对照蝎毒小球组、模型组、模型空白小球组、模型蝎毒小球低剂量组、模型蝎毒小球中剂量组、模型蝎毒小球高剂量组.大鼠第28天开始胃肠给药,连续给予蝎毒靶向制剂14 d后,采用腹外斜肌放电来评估肠道痛觉的敏感性;进而采用离体脑片场电位的记录方法,观察慢性内脏痛幼鼠海马CAl区场电位LTP的变化.结果:模型幼鼠腹外斜肌放电明显增强,服用蝎毒靶向小球后,腹外斜肌放电幅值显著减少(P<0.05);记录离体海马场电位LTP显示,模型幼鼠场电位LTP较对照幼鼠的幅值显著增加(P<0.05),同时蝎毒结肠靶向小球可显著降低模型幼鼠海马场电位LTP的幅值(P<0.05),而对对照幼鼠的作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蝎毒结肠靶向小球可抑制幼鼠慢性内脏痛觉敏感性.

  • 腹外斜肌放电测量在幼鼠内脏痛觉高敏感模型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杨燕珍;吴斌;张睿;卓玲;陈兢芳;林国威;林春

    目的 探索幼鼠腹外斜肌放电测量的适宜条件,为是否成功建立内脏痛觉高敏感幼鼠模型提供一种较为客观、有效的评价方法 .方法 8日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日给予1次直结肠刺激(CI),连续7 d;对照组不给予CI.随后,在6周龄时用腹外斜肌放电方法 测量结直肠在不同的扩张压力下的腹外斜肌放电幅度,以评估幼鼠的内脏痛觉敏感性.结果 当结直肠扩张(CRD)为30,45 mmHg时,实验组腹外斜肌放电波幅边缘估计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控制组别等影响因素后,当CRD为60,75mmHg时,雌鼠腹外斜肌放电幅值的边缘估计均值均高于雄鼠(P<0.05).结论 腹外斜肌放电证实在新生期进行持续的CI能造成幼鼠痛阈下降,出现慢性内脏高敏感性,并且有性别差异.电生理评价方法 达到定量检测,受较少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能较客观反应动物内脏痛觉的致敏效应,特别适用于幼年动物模型.

  • 新生期母婴分离对幼鼠腹外斜肌放电及脊髓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斌;林滨榕;卓玲;陈兢芳;杨燕珍;张睿

    [目的] 通过新生期母要分离(maternal separation,MS)对幼鼠内脏痛觉敏感性影响,观察幼鼠腰骶段脊髓背角Fos表达,探讨新生期MS引起幼鼠内脏痛觉高敏的机制. [方法] 按析因设计,32只SD新生大鼠分成4组,每组8只,A1B1组为MS组并在6周龄时接受结直肠压迫(colorectal distention,CRD),A1B2组为MS组,6周龄未给予CRD,A2B1组为对照组并在6周龄接受CRD,A2B2组为对照组,6周龄未给予CRD.A1B1组、A2B1组6周龄时进行CRD刺激下腹外斜肌放电波幅值检测;A1B1组、A1B1组幼鼠CRD接受刺激后2 h和A1B2组、A2B2组幼鼠一起处死,留取L6至S2脊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脊髓Fos阳性(FLI)细胞灰度积分值半定量分析. [结果] CRD压力为0、15、30、45、60、75 mmHg时,A1B1组腹外斜肌放电波幅分别为(14.20±1.57)、(26.25±2.93)、(33.84±4.73)、(42.87±5.36)、(47.02±4.86)、(43.16±6.16)μV,A2B1组分别为(13.23±1.47)、(14.62±1.95)、(23.31±5.95)、(33.27±6.70)、(40.90±3.23)、(43.79±8.89)μV;随CRD增加,A1B1、A2B1两组幼鼠腹外斜肌放电波幅均增加;CRD为15、30、45、60 mmHg扩张压刺激下,A1B1组腹外斜肌放电幅值显著高于A2B1组(P<0.01).A1B1、A2B1、A1B2、A2B2组幼鼠腰骶段脊髓背角Fos蛋白阳性细胞灰度积分值分别为88.21±7.28、98.38±6.67、111.32±12.11、127.31±1.78,新生期MS和幼鼠6周龄时CRD均可使幼鼠腰骶段脊髓背角Fos蛋白阳性细胞灰度积分值显著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F=14.303、56.608,P<0.01). [结论] 新生期MS可导致幼鼠脊髓初级中枢敏化,接受伤害性CRD刺激后能显著引起脊髓神经元Fos蛋白高表达,造成幼鼠痛阈下降,出现慢性内脏痛觉高敏感性,且没有明确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 电针对慢性内脏痛敏大鼠痛反应的影响

    作者:刘庆;刘翠英;焦海霞;陈瑜;林春

    目的 观察电针对慢性内脏痛敏大鼠痛反应的影响,为临床电针治疗慢性内脏痛机制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对新生幼鼠给予结肠扩张刺激,造成其成年后慢性内脏痛觉敏化.对此内脏痛大鼠隔日电针1次共4次,观察其腹壁撤退反射评分,腹外斜肌放电幅值和甩尾反射潜伏期等指标变化.结果 内脏痛大鼠与正常对照大鼠相比,腹壁撤退反射评分增高,肌电幅值明显增大,甩尾反射潜伏期明显缩短;内脏痛大鼠电针4次后上述3项指标与电针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正常对照大鼠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电针能明显改善慢性内脏痛大鼠的痛反应.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