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振腹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运用心得

    作者:李敏;李迎红;詹育和;王德瑜;曹美琴

    振腹法是一种传统中医推拿手法,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中医药大学臧福科教授等创立了“松振法”及独特的振腹疗法,本文总结分析振腹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运用心得。

  • 运用中药经验方腰突1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鹏飞;廖辉雄;陈得胜;杨建军;林红霞

    目的:观察中药经验方腰突1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本院门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5例,使用中药经验方腰突1号进行治疗;对照组55例,使用传统中药经方桃红四物汤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后10天、20天、30天使用"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①治疗10天后研究组治愈2例(3.6%),显效9例(16.4%),有效17例(30.9%),无效27例(49 1%),总有效率50.9%;对照组治愈0例(0%),显效5例(9.0%),有效13例(23.6%),无效37例(67.3%),总有效率32.7%(p<0.05).②治疗20天后,研究组治愈9例(16.4%),显效20例(36.4%),有效11例(20.0%),无效15例(27.3%),总有效率72 7%;对照组治愈4例(7.3%),显效8例(14.5%),有效14例(25.5%),无效29例(52.7%),总有效率为47.3%(p<0.05).③治疗30天后,研究组治愈16例(29.0%),显效25例(45.5%),有效8例(14.5%),无效7例(12.7%),总有效率为87.3%;对照组治愈7例(12.7%),显效13例(23.6%),有效17例(30.9%),无效18(32.7%),总有效率为67.3%(p<0.05).结论:运用中药经验方腰突1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疗效确切,易于实施,临床上可进一步推广.

  • 疏肝活血方配合白灵酊对气滞血瘀型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作者:郭志伟;李志峰;刘爱彭

    目的:观察疏肝活血中药内服配合白灵酊外擦患部对气滞血瘀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临床诊断的处于进展期的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以疏肝活血中药内服配合白灵酊外擦患部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白灵酊外擦患部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0%.两组疗效经riddt分析,u=-2.887,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活血法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天丹通络胶囊治疗慢性盆腔寒痛症气滞血瘀型临床观察

    作者:许映絮;张龙生

    慢性盆腔疼痛症是指发生于女性盆腔部位与妇科有关的非周期性的慢性疼痛,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笔者按照中医学"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的原则,从中医理论上"久病必瘀,不通则痛"的认识出发,采用天丹通络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症气滞血瘀型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参芪颗粒联合青鹏软膏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30例疗效观察

    作者:姜群群;刘卫兵

    目的:观察参芪颗粒联合青鹏软膏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自拟参芪颗粒及外用青鹏软膏;对照组30例口服逍遥丸、维生素C片及维生素E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及血清雌二醇(E2)、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变化;并设健康女性30名为正常组作对照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5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20.0%,对照组为4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E2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E2、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E2、SOD水平与正常组相当(P>0.05);而对照组E2水平较正常组高(P<0.05),SOD水平均较正常组低(P<0.05).不良反应率治疗组为6.7%,对照组为1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颗粒联合青鹏软膏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E2、SOD水平有关.

  • 经痛宁方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清PGF2α、NO、OT的影响

    作者:范春香;唐苾芯;高颖;吴昆仑

    目的:观察经痛宁方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对患者血清前列腺素2α (PGF2α)、一氧化氮(NO)、催产素(OT)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经痛宁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元胡止痛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PGF2α、OT、NO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PGF2α、OT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1);且治疗组以上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5,P< 0.01).结论:经痛宁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PGF2α、OT水平,升高NO水平有关.

  • 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椎间孔镜术后血肿压迫性下肢疼痛疗效观察

    作者:郭义;林俊;糜检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椎间孔镜术后血肿压迫性下肢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 0例行椎间孔镜术后出现血肿压迫性下肢疼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给予脱水消肿、抗炎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汤.治疗前后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估2组患者的下肢疼痛情况.采用改良Macnab疗效标准评定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 对照组优良率为6 0.0%, 观察组优良率达85.0%,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 (P<0.05), 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椎间孔镜术后加服血府逐瘀汤, 疼痛缓解程度及功能恢复的效果均优于单纯运用消肿、抗炎药物治疗, 疗效较为显著, 值得进一步研究及在临床上推广.

  • 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

    作者:骆淑斐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6例老年气滞血瘀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2组均常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控制血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血压、不良反应情况与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8%,对照组总有效率7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中TGF-β1和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血清中TGF-β1和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以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气滞血瘀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控制血压、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大的临床借鉴意义.

  • 疏肝解郁安神法联合“双心医学”模式治疗气滞血瘀型胸痹临床研究

    作者:王敏;徐新利;祝婕;赵肖华;杨椿年;帕力旦·吾布尔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安神法联合“双心医学”模式治疗气滞血瘀型胸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气滞血瘀型胸痹伴焦虑和(或)抑郁的患者,共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双心组及中药组,每组50例.3组均给予冠心病规范化治疗,双心组在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同时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治疗、运动疗法等非药物干预;中药组在双心组治疗基础上服用疏肝解郁安神中药膏剂,3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频率及长持续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或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变化,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中药组86.0%,双心组62.0%,对照组24.0%.中药组、双心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双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双心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长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和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双心组2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2项指标均优于双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双心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双心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2项评分值均低于双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郁安神法联合“双心医学”模式可明显缓解气滞血瘀型胸痹伴焦虑和(或)抑郁患者的心绞痛疼痛程度,减少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 腹腔镜手术配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临床观察

    作者:蒋袁园;汤建利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配合中药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症状、白细胞介素-8 (IL-8)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2组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排卵前采用丹术消异方,排卵后给予助孕3号丸.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及IL-8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的受孕和流产人数.结果:治疗前,2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及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及IL-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P<0.01);观察组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及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P<0.01).治疗3、6月后观察组的受孕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1,P< 0.05),治疗6月后观察组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配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妊娠结局.

  • 补气通滞方治疗气虚血滞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作者:李宏

    目的:观察补气通滞方治疗气虚血滞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46例气滞血瘀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补气通滞方口服,每次100 mL,每天2次.7天为1疗程.治疗3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神经内科临床评分量表(ABCD2)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内皮素(ET)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3疗程后,总有效率观察组91.8%,对照组78.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1.0%,对照组21.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指标均显著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等血液流变学均显著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通滞方能够改善气虚血滞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减轻血管壁炎症反应,抑制血液纤溶亢进,疗效确切.

  •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作者:史婵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辨证加减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观察组48例在米非司酮片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药方剂辨证加减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CA125水平及治疗总有效率,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1.7%,对照组7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方剂辨证加减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CA125水平,缩小并消退包块.

  • 麝香保心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气滞血瘀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作者:巩玲俊;高达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气滞血瘀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90例气滞血瘀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心力衰竭症状和心功能的改善情况;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呼吸困难程度评分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的变化;记录2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0.0% (P< 0.05).治疗前,2组呼吸困难程度评分及LVEF、S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呼吸困难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LVEF与SV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的呼吸困难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LVEF与SV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气滞血瘀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呼吸困难状况,且用药安全.

  • 陈德宁教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致不育症经验简介

    作者:尹霖;周文彬;张喜玲;王全;洪志明

    陈德宁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男科主任、男科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名中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陈教授长期从事中医男科学临床,学验俱丰,见解独到,对精索静脉曲张致不育症善于从肝论治,颇有心得,兹介绍陈教授从肝论治精索静脉曲张致不育症之经验.1从肝论治精索静脉曲张致不育症的理论依据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多见于青壮年,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5% ~ 20%,在不育男性中的发病率为25%~40%[1].对不育症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虽有不同认识,但多受中医学传统理论"肾藏精,主生殖"的影响,从肾入手辨治.然陈教授基于对不育症的深刻认识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非独肾之功能不足可致不育症,肝、脾的功能失调亦可引起男性不育.男性不育症的病因,既有先天因素,又有后天损伤;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心理因素存在,虽极为复杂,但精索静脉曲张是其主要病因之一.而精索静脉曲张发病虽关乎五脏,然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是其关键的病机所在.故理应重视肝脏与精索静脉曲张所致不育症的生理、病理关系,审证求因,从肝论治,达治病求本之目的.

  • 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经行腹痛28例

    作者:余南;叶霞君;吕云月

    自1997年1月以来,我们用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经行腹痛2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微波配合中药穴位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X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孙江顺

    目的:观察微波配合中药穴位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X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波配合中药穴位外敷治疗,观察临床疗效、C-反应蛋白(CRP)、中医证候积分.结果:2组治疗后CRP值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6%,显效率64.4%;对照组总有效率82.2%,显效率40.0%,2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在症状、舌脉等5项积分上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1);治疗后2组间比较,除脉象积分外,其余4项积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微波配合中药穴位外敷能降低CRP的表达,改善症状,从而有效治疗X综合征.

  •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疼痛临床观察

    作者:梁钧梅;韦燕;施安丽;冉青珍

    目的:观察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疼痛(C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2例气滞血瘀型CP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采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简化McGill疼痛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前的SAS评分为(43.75±7.92)分,低于治疗后的(32.75±6.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21,P< 0.01).治疗后患者WHOQOL-BREF各项条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晕针、滞针等不适症状.结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能有效缓解气滞血瘀型CPP患者的疼痛,减轻焦虑,提高生存质量.

  • 瓜蒌参芪汤治疗胸痹

    作者:郑廷坚

    笔者自拟瓜蒌参芪汤治疗胸痹,辨证加减,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方药组成基本方:瓜蒌20g,丹参10-12g,黄芪15-20g.加减:痰湿阻滞型:胸胁胀满而痛,口淡或腻,饮食无味,舌红或淡红、苔厚腻,脉沉滑.治以温阳通痹,健脾化湿.基本方加陈皮、法半夏各10g,茯苓15g,党参20g,生姜2片.气滞血瘀型:胸胁窜痛,心烦气急,夜难人眠,口涩,舌红、苔白或微黄,脉弦.治以活血祛瘀行滞.基本方加当归、赤芍、柴胡、石菖蒲各10g,远志8g,甘草3g.心血痹阻型:胸中憋闷疼痛,重则心痛彻背,舌红或淡红、舌下瘀斑、苔薄白,脉弦或结代,或沉滑.治以养心通脉,疏肝活血.基本方加黄芩、钩藤、远志各10g,石决明30g,生地黄20g,甘草3g.

  • 三九胃泰颗粒治疗气滞血瘀型浅表性胃炎37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左田;朱会群

    目的 观察三九胃泰颗粒对气滞血瘀型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常规服用三九胃泰颗粒)与对照组26例(常规服用胃苏颗粒),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胃镜下胃黏膜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三九胃泰颗粒组临床症状缓解和胃黏膜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三九胃泰颗粒对气滞血瘀型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

  • 冠脉宁方治疗气滞血瘀型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林琳;蔡少杭

    目的 探讨冠脉宁方治疗气滞血瘀型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气滞血瘀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实验组(n=41),对照组施以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施以冠脉宁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甘油三酯(TG)水平、血脂疗效与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G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两组患者之间的TG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血脂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宁方治疗气滞血瘀型高甘油三酯血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的降低患者甘油三酯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384 条记录 15/20 页 « 12...1213141516171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