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X线表现阴性的踝关节扭伤患者骨与软组织损伤的发生情况分析

    作者:周荣立

    目的 评估X线表现阴性的踝关节扭伤患者骨与软组织损伤的发生情况.方法 X线表现阴性的踝关节扭伤患者270例,均行足踝部MRI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270例中有韧带损伤140例(51.8%),骨损伤175例(64.8%),肌腱损伤100例(37.0%).对单纯的韧带帆腱Ⅰ度损伤或Ⅰ级、Ⅱ级骨损伤的患者进行了7~10d的患肢制动.对韧带Ⅱ度损伤和Ⅰ级、Ⅱ级骨骼/肌腱损伤的患者采用部分负重石膏固定,历时2~3周.对韧带/骨Ⅲ级损伤的患者,采用历时4周的非负重石膏固定.对肌腱Ⅲ度损伤的患者,采用手术缝合,并予非负重石膏固定3周.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均能回归正常生活,无疼痛,肿胀及踝关节活动受限.结论 对踝关节扭伤患者行MRI检查,有助于发现X线平片无法发现的骨与软组织损伤,避免漏诊和误诊.

  •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解剖重建与修复疗效的比较观察

    作者:刘建永;王英振;姜鑫

    [目的]探讨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ATFL/CFL)解剖重建或修复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对比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2月,对48例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行手术治疗,随机给予改良Brostrom法紧缩缝合(修复组),或行ATFL/CFL解剖重建(重建组).对距骨前移及倾斜、踝关节活动度、AOFAS足踝评分、VA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随访24~60个月,平均40.2个月.AOFAS足踝评分A组由术前(47.50±8.60)分提高至术后2年的(88.71±3.52)分(t=-12.364,P=0.000);B组由术前(47.50±9.60)分提高至(93.50±4.27)分(t=-18.452,P=0.000).两组在疼痛、步态、支撑与功能、屈伸、后足活动及对线评分项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地面步行、大步行距离、稳定性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疼痛评分A组术前(6.80±3.80)分,术后(2.00±1.90)分;B组术前(6.80±3.60)分,术后(2.05±1.70)分(P>0.05).患者无神经损伤、感染、皮缘坏死、僵硬等并发症,术后X线片示距骨前移及倾斜矫正,无不稳定复发.B组踝关节稳定性恢复更佳,术后2年AOFAS评分修复与重建组间存在差异(t=-1.939,P=0.034).[结论]借鉴于尸体解剖数据,双束解剖重建ATFL/CFL在避免后足僵硬的同时可有效恢复踝关节外侧稳定性,适用于稳定性要求高的青壮年患者及修复失败的翻修手术.保残重建及手术切口改良降低了神经损伤概率,功能恢复更加理想,长期随访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

    作者:金舜瑢;姜文学;李林;玄东泽;元虎

    目的:探讨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复合损伤的手术方法及术后疗效.方法:1991年5月-1998年8月在我院因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复合损伤接受手术的患者48例,将其分为修复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的修复组21例及单纯修复距腓前韧带而未修复跟腓韧带的未修复组27例.修复组随访3~21个月,平均8.7个月;未修复组随访3~26个月,平均11.3个月.术后临床观察踝关节有无疼痛、不稳定感以及活动受限等情况;X线观察距骨前移距离(an-teriortalartranslation,ATT)和距骨前移率(AATT)以及距骨倾斜角(talar tilt,TT).结果:术后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及关节不稳的发生率两组间也无显著性差异.术前或术后两组间TT值和AATT值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复合损伤时单纯修复距腓前韧带与两种韧带同时修复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

  • 腓骨短肌腱重建踝关节距腓前韧带治疗踝关节不稳

    作者:赵胜春;陈红卫

    踝关节是运动中容易受伤的关节之一,尤以距腓前韧带损伤多见.若早期处理不当,往往使病程迁延,或导致踝关节松弛或僵硬,造成以后反复的扭伤和疼痛.目前对此损伤的治疗方式的选择存在争论[1].笔者自2004年11月至2008年8月共收治因踝关节距腓前韧带损伤致外侧踝关节不稳患者13例,采用取部分腓骨短肌肌腱重建距腓前韧带,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高频超声在距腓前韧带损伤诊断中应用价值

    作者:张红;霍晓明;冯海洋;刘咪咪;赵宏谋;李毅;鹿军;粱晓军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距腓前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单侧距腓前韧带损伤患者均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距腓前韧带的厚度、内部回声、连续性、张力和活动度、韧带附着处骨质、周边软组织及踝关节腔有无积液等,并与健侧进行比较.结果 50例患者中4例高频超声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46例可见异常,其中挫伤19例,声像图表现为韧带厚度较健侧增粗,内部回声减低或不均匀;部分撕裂11例,声像图表现为部分韧带纹理连续性中断或变薄;完全撕裂16例,声像图表现为韧带连续性完全中断,断端回缩;1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12例术中证实为完全撕裂患者术前超声诊断为完全撕裂,2例术中证实为部分撕裂患者术前超声1例诊断为挫伤,1例诊断为部分撕裂;46例异常声像图中9例患者距腓前韧带附着处合并撕脱骨折碎片,6例合并血肿,14例合并踝关节腔积液.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操作简便,可动态观察距腓前韧带损伤情况和严重程度,可作为距腓前韧带损伤诊断的一种辅助检查方法.

  • 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解剖重建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

    作者:戴慧;戴祝;陈志伟;肖昌慧;廖瑛

    对18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取自体半腱肌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患者住院15~17 d,切口均Ⅰ期愈合,踝关节均达到功能稳定,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提出重视患者心理护理及术前康复指导,康复过程中循序渐进,着重加强踝部肌力训练以及本体感觉训练,可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

  • 全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解剖重建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疗效观察

    作者:魏世隽;蔡贤华;黄继锋;徐峰;刘曦明;齐凤宇;兰生辉;汤明;陈家

    目的 探讨全关节镜下自体股薄肌腱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ATFL)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作者医院2015-12/2016-04月收治的9例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例,女性1例,年龄20~43岁,平均32.3岁;术前踝关节应力位片提示距骨倾斜平均14.3°(13~19°),关节镜下探查清理,经踝关节镜前外侧入口观察,前外侧辅助入口于腓骨远端和距骨颈外侧面ATFL足印区制作骨隧道,取自体股薄肌腱经骨隧道解剖重建ATFL,5.0mm×15mm界面螺钉固定,术后功能支具固定踝关节于中立位,早期功能锻炼,术后6周在护踝保护下行走,末次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标准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3~9个月(平均4.9个月),无患者感染及切口延迟愈合,9例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恢复体育活动;至末次随访时未观察到踝关节不稳定征象,AOFAS评分平均89.4分(85~96分),VAS评分平均1.4分(1~4分).结论 全关节镜下自体股薄肌肌腱解剖重建ATFL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初期疗效理想.

  • 距腓前韧带的组织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作者:吴小川;宋卫东;郑翠环;李德;彭岳文;周世雄

    目的:观察踝关节外侧距腓前韧带(ATFL)的组织学特点,结合韧带损伤及修复机制,为踝关节扭伤及慢性踝关节不稳征的诊治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对12具新鲜冷冻尸体小腿(包踝关节)标本采用明胶等灌注及大体解剖,并对新鲜ATFL标本运用解剖、透明、组织切片等方法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所测ATFL长(24.3±4.5)mm、宽(4.6±0.3)mm、厚(2.6±0.3)mm,呈扁平四边体状,由规则致密的胶原纤维束及成纤维细胞等构成,大多数纤维束走行与ATFL纵轴一致.ATFL可分为距骨、腓骨附着区及中间区共3段.相对于中间区韧带,两端的骨附着区含有相对丰富的血管网.结论:距腓前韧带对维持踝关节稳定意义重大,研究韧带的组织构形对于韧带损伤及慢性踝关节失稳征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踝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研究

    作者:唐刚健;贺富豪;屈宗斌;曾伟清;袁振中;邓章荣;徐智强;曹明淦

    目的 探讨踝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肌腱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ATFL)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7年1月利用自体腓骨长肌肌腱在踝关节镜下治疗的32例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标准、Tegner运动水平评分及距骨倾斜角变化对手术前后疗效进行评价,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2例均获得12~36个月随访,平均(26.00±6.65)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踝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至末次随访时未观察到踝关节不稳定现象,踝关节肿胀、疼痛均消失,查体跖屈内翻应力试验(-)、抽屉试验(-).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为(92.00±3.84)分、Tegner评分为(6.03±1.15)分较术前明显提高,距骨倾斜角(4.61±1.09)°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踝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肌腱解剖重建ATFL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镜下能更精准地探查韧带残端,定位韧带附着点,原位解剖重建ATFL,疗效理想.

  • 小夹板外翻位固定治疗踝关节距腓前韧带撕裂伤

    作者:陈凯;潘志雄

    目的 观察小夹板外翻位固定治疗踝关节距腓前韧带撕裂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0例踝关节距腓前韧带撕裂伤病人分别用小夹板外翻位固定(治疗组)和YT踝关节固定支具固定(对照组)的方法治疗,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及优于对照组.结论 小夹板外翻位固定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疗效良好.

  • 改良斜轴位MRI扫描在急性距腓前韧带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许新明;林婉韶;庄志雄;曹欣荔

    目的 探讨改良斜轴位MRI扫描在距腓前韧带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5月-2016年12月门诊踝关节损伤患者180例,采用斜轴位MRI扫描随机分为3组:踝关节中立体位(A组)、内旋10°~15°(B组)、内旋20°~25°(C组).使用以上参数获取斜轴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图像,扫描线平行距腓前韧带(与踝关节轴面成20°).对各组病例的图像显示效果等级作出评定.结果 距腓前韧带全长的显示以踝关节内旋10°~15°效果佳,其次是内旋20°~25°和中立体位,两者显示效果相当;踝关节内旋10°~15°在显示 0~3级损伤的分级诊断中也与其他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MRI评价距腓前韧带时,选择适当的扫描角度及体位可以达到佳的显示效果.

  • 第2楔骨-跗跖背侧韧带-跖骨瓣重建距腓前韧带的基础与临床

    作者:俞立新;范启申;陈学强;吴群峰;郭松华;冯炜;于健

    目的:带血供第2楔骨-跗跖背侧韧带-跖骨瓣重建距腓前韧带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6例经防腐固定的成人下肢标本及6例新鲜标本上观测距腓前韧带起止点及行径,第2跗跖背侧韧带的解剖形态与起止点,在新鲜标本上模拟重建手术。结果第2跗跖背侧韧带位置恒定,解剖层次表浅,切取方便,第2楔骨-跗跖背侧韧带-跖骨瓣的背侧韧带长度(4.1±0.4) cm,距腓韧带长度(2.4±0.5) cm。(1)第2楔骨-跗跖背侧韧带-跖骨瓣的背侧韧带具有足够的长度,可形成移植供体;(2)带血供第2楔骨-跗跖背侧韧带-跖骨瓣复合体两端分别与骨创面固定,容易成活和恢复功能;(3)临床应用12例,全部病人随访4月~2年,重建后距腓前韧带可纠正踝内翻畸形,骨瓣愈合时间为2~3个月,踝关节功能满意,无再断裂并发症。结论骨瓣修整后的背侧韧带重建距腓前韧带有术式简单,重建韧带结构接近正常,受区损伤小等优点;采用带血供第2楔骨-跗跖背侧韧带-跖骨瓣重建距腓前韧带具有可行性。

  • 距腓前韧带与踝间后韧带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许涛;刘志刚;宋良松;陈雷

    目的 研究距腓前韧带和踝间后韧带的解剖学特点,探讨其功能与临床意义.方法 10侧成人踝关节标本解剖观测距腓前韧带和踝间后韧带起止、走行和比邻,并分析其作用. 结果 10侧标本中,有7侧的距腓前韧带呈双束结构,占70%,在此结构中,两束宽度之和大于单束结构的韧带的宽度.双束呈类“人”字形走行,两个束支在足处于不同的位置时呈不同的状态,当足跖屈时,下束松弛,上束绷紧;背屈位时则反之.踝间后韧带起自外踝腓骨尖后下缘向内侧走行,大体分为3束,分别止于胫骨后下缘、胫后肌腱腱鞘、距骨后结节及其内侧,此韧带对维持踝关节稳定,防止距骨后脱位有重要的作用.结论 距腓前韧带的双束结构能加强其强度,踝间后韧带的生物力学及其参与踝后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机理值得进一步探讨.

  • Colville手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作者:沙勇;丁晶;徐永清;李春晓;李军;师继红

    内翻应力导致的外踝扭伤是一种常见外伤,而大约10%~15%的损伤导致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断裂.然而经过治疗后,仍然有部分患者出现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1].1999年8月至2004年2月,我们应用ColviHe术式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治疗踝关节慢性外侧不稳26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 磁共振斜轴位T2WI在外踝韧带显示中的价值

    作者:梁继军;袁文昭;廖海;邓德茂

    目的 探讨前、后斜轴位T2WI在踝关节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显示中的价值.方法 20名正常志愿者行踝关节常规序列MR扫描,再进行前、后斜轴位T2WI扫描,在MR图像上观察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显示情况.结果 常规MR扫描图像清晰显示距腓前韧带10例,跟腓韧带6例;前、后斜轴位T2WI扫描图像清晰显示距腓前韧带18例,跟腓韧带15例.前、后斜轴位T2WI扫描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的显示率明显高于常规MR扫描(P<0.05).结论 前、后斜轴位T2WI扫描可显著提高踝关节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显示率.

  • 全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重建治疗慢性外踝撕脱骨折

    作者:张晋;王雪松;冯华

    目的 探讨使用全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重建治疗陈旧外踝撕脱骨折的手术技巧、临床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等.方法 2013年1-11月本科对14例陈旧外踝撕脱骨折患者进行全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重建,包括女性8例,男性6例,平均年龄30.5(18 ~40)岁.通过胫前小切口取半腱肌作为移植物.全关节镜下于腓骨侧进行骨槽制备和1枚缝合锚钉固定,距骨侧使用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平均随访12(8~18)个月.使用AOFA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率的评估,并使用Telos装置对患者术前和术后的应力位片进行测量.结果 平均AOFAS评分由术前(73.4±16.4)分改善至术后(95.7±6.1)分(P<0.01).无患者主诉术后仍有不稳定感,且无供区疼痛和肌力下降主诉.Telos装置应力位片测量由术前(11.4±3.1)mm改善至术后(2.8 ±0.6)mm(P <0.01).结论 使用半腱肌进行全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重建可以明显改善踝关节不稳定且无特殊手术并发症.

  • 一期修复距腓前韧带Ⅲ度损伤42例

    作者:陈健荣;吴峰;温建强;张宏宁;包杭生

    目的 探讨一期修复距腓前韧带Ⅲ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一期修复距腓前韧带Ⅲ度损伤42例,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与后足评分标准判定疗效.术后随访6~14个月(平均11个月).结果 42例患者中优27例,良12例,中3例,优良率为92.9%.结论 一期修复距腓前韧带Ⅲ度损伤能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近期疗效满意.

  • 腓骨侧单隧道解剖重建与改良Brostrom法缝合修复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对比研究

    作者:刘建永

    目的 比较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ATFL)及跟腓韧带(calcaneofibular ligament,CFL)腓骨侧单隧道解剖重建与改良Brostrom法缝合修复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疗效.方法 对20具冰冻新鲜成年尸体踝关节标本解剖,观测ATFL、CFL韧带形态及血管神经分布.2008年1月-2011年12月,对48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通过前瞻性随机分为两组(n=24),分别行韧带改良Brostrom法紧缩缝合修复(A组)或基于尸体解剖研究数据的腓骨侧单隧道解剖重建(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侧别、致伤原因、初次受伤至手术时间及术前距骨倾斜角、距骨前移以及踝关节跖屈、背伸、外翻、内翻活动度、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指标及踝关节活动度,采用AOFAS评分、VA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损伤、感染、皮缘坏死等并发症发生.两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3.4年.随访期间无不稳定复发.术后2年两组患者距骨倾斜角、距骨前移、AOFAS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2年两组间踝关节跖屈、背伸、外翻活动度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踝关节内翻活动度、距骨倾斜角、距骨前移、AOFAS评分B组优于A组(P<0.05).AOFAS评分各项目中,两组疼痛、异常步态、支撑与自主功能、踝关节屈伸、后足活动及对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面步行、大步行距离、踝关节稳定性B组优于A组(p<0.05).结论 与改良Brostrom法缝合修复相比,通过腓骨侧单隧道重建ATFL、CFL在避免后足僵硬同时可有效恢复踝关节外侧稳定性,适用于青壮年及翻修手术患者.

  • 手术治疗踝关节新鲜距腓前韧带断裂

    作者:刘晓潭;王宏伟;柳计强

    目的 探讨新鲜距腓前韧带断裂的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我科2010年3月~2012年7月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新鲜距腓前韧带断裂共9例,随访12~24个月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手术治疗断裂的距腓前韧带后石膏外翻外旋位固定3w后功能锻炼,AOFAS踝-后足关节功能评分,优7例,良1例.结论 早期手术治疗距腓前韧带断裂的患者可取的长期满意疗效.

  • 距腓前韧带的数字化重建

    作者:任鹏;阿不来提·阿不拉;阿里木江·阿不来提;亚穆罕默德·阿力克;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目的:探讨利用踝关节CT及MRI断层扫描数据重建距腓前韧带的可行性与真实性。方法选择8例(16踝)正常成人志愿者(男性6例12踝,女性2例4踝,年龄:27~33岁)利用CT及MRI扫描获得踝关节的二维图像,将MRI断层影像数据导入Mimics后进行距腓前韧带的图像分割与三维重建;将CT断层影像数据导入Mimics后对踝关节及足部骨性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分别获得的距腓前韧带三维模型及踝关节及足部骨性结构三维模型在Mimics中进行复合,并配准位置。结果距腓前韧带在轴位上显示较为清晰,可进行三维数字化重建。测量距腓前韧带的长度、宽度及厚度分别为24.4±0.14 mm、4.8±0.11 mm、1.7±0.13 mm,三维数字化模型测量数据的结果与解剖学数据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利用MRI采集获得的人体距腓前韧带图像数据可以建立较为真实可靠的三维实体数字化模型。结论 RI对于距腓前韧带有较好的显示效果,数字化技术对其进行数字化重建是真实可行的。

46 条记录 2/3 页 «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