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医用控温毯的电磁兼容设计

    作者:黄文广;孟志平

    本文通过对医用控温毯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引出了医用控温毯在电磁兼容方面的设计问题以及应符合的标准要求;并根据医用控温毯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阐述了医用控温毯进行系统电磁兼容设计的方法.

  • 医用控温毯产品再评价研究

    作者:王昕;黄文广;任达志

    2008年北京市曾收到医用控温毯引发人体严重伤害的不良事件,从而引起我们对该类产品上市后使用安全的关注.随着2008年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出台,国家首次将医疗器械再评价工作纳入到法规要求,更加强调了对上市后医疗器械产品开展再评价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北京市药监局组织开展的医用控温毯产品再评价研究,掌握了北京市目前已上市产品的使用现状,同时也发现目前国产已上市的控温毯产品多存在电磁兼容性缺陷.通过对存在的缺陷进行深入分析和改进,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减少了临床使用风险;同时此次研究工作也为探索建立北京市上市后医疗器械产品的再评价研究工作模式积累了经验.

  • 北京市医用控温毯生产现状及行业标准研究

    作者:舒英霞;孙正收;吴楠;陈然

    目的 研究北京市医用控温毯生产现状,制定医用控温毯类医疗器械的行业标准.方法 调研医用控温毯产品生产现状,分析研究已上市医用控温毯的产品标准,制定出医用控温毯行业标准.结果与结论 本研究综合考虑了产品有效性、安全性方面的内容,为企业研制、生产同类产品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行业标准,同时也为审评机构监管该类产品提供依据.

  • 浅谈医用控温毯在颅脑损伤病人亚低温疗法中的应用

    作者:范旭莉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本文就医用控温毯在颅脑损伤病人亚低温疗法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45例,采用常规的方法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冰敷,采用医用控温毯对观察组的患者实施亚低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降温时间要明显的短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用控温毯应用在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疗法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降低疾病对患者脑神经的损害,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医用控温毯在颅脑损伤病人亚低温疗法中的应用

    作者:郑秀娥;阮洁梅;利传倩

    目的 探讨医用控温毯用于颅脑损伤病人亚低温疗法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2例脑外伤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2例,用医用控温毯实施亚低温疗法,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调节体温和水温,使体温控制在32℃~37℃.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冰敷全身大血管.比较2组病人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降温速度与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42例病人体温都控制在32℃~37℃,降温维持时间稳定;对照组体温骤升骤降,非常不稳定.结论 凡符合亚低温疗法适应证者,采用控温毯效果显著,早期应用对脑缺血或脑损伤确有神经保护作用,使脑梗死得以减少,病人预后显著改善,死亡率降低.同时还要微到严密的观察及细致的护理,才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预期疗效.

  •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作者:刘静

    1、急性期护理一、急性期护理由于颅脑损伤的病人在急性期死亡率较高,监护病房,使用监护仪器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同时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和四肢活动情况,做好书面记录。并要保持环境安静。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区别术后全麻未醒、冬眠状态及意识障碍。瞳孔:瞳孔正常直径为2~5mm,双侧等大等园,光反射灵敏。否则可能提示有脑疝发生。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可以反映生命中枢的功能及颅内压力的改变,在颅脑损伤的情况厦,血压升高常常提示颅内高压,多见于脑水肿,颅内出血。血压下降则提示循环功能不良,尤其是中枢性循环功能衰竭时病情更为严重,必须密切注意,以及时调整用药,保持血压平稳。如果早期发生“二慢一高”(呼吸慢、脉搏慢、血压升高),颅内压升高,则提示脑疝形成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病情,配合救治。三、保持呼吸道通畅要密切注意观察,防止呼吸道梗阻及误吸的发生,保持正常通气,确保有效供氧。定时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有的放矢的指导呼吸管理。对缺氧状态严重,出现中枢性呼吸功能障碍的病人,应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及时正确吸痰,避免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四、降低颅内压颅脑损伤病人因出血、水肿等原因必然导致病人颅内压增高,危及生命。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手段降低颅内压。对于颅脑损伤术后病人,结合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可以预测是术后出血还是脑水肿,一般颅术后出血易发生在24小时内,脑水肿一般在术后48~72小时达高峰,因此,在术后3天之内监测颅内压很有意义,如颅内压升高,经一般治疗产能降低时,可进一步采取头颅CT扫描、脑血管造影辅助检查寻找原因,以决定是脱水治疗或进行手术减压。五、适当抬高头部,避免前屈、过伸、侧转,各种护理操作应尽量轻稳、仔细,以免刺激病人而引起颅内压剧烈波动。适当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准确收集记录每日尿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各种脱水剂的治疗应力争做到快速、足量、准时的原则。六、控制中枢性高热颅脑损伤病人往往累及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中枢性高热的发生率很高,势必进一步加重脑损害。应将病人置于易于散热的环境下,室温保持在22℃左右为宜,于高热病人的头部、颈部、腋部、腹股沟等部位放置冰块,或用温水擦洗上述部位以行物理降温,或应用医用控温毯。同时行动态体温监测,必要时可采用冬眠疗法,以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耗氧,保护细胞膜,减轻脑水肿的发生。

  • 32例脑出血伴中枢性高热病人的护理及降温效果分析

    作者:李宏玲;牛辉;许炳丽;于新萍;剡庆伍

    自2003年3月~2004年12月,我们对收治的3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sive intracerebral、hemorrhage简称为HIH以下同)并中枢性高热病人实施重症监护护理,并对其中18例采用不同的降温措施如传统的降温、头部冰帽、医用控温毯等方法进行降温处理后,取得了不同的效果,现将措施效果作一对比分析,并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