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长期应用环孢素A致大鼠肾脏病变演变过程观察

    作者:王沛;刘章锁;骆红;马瑨

    目的:动态观察和分析大鼠长期应用环孢素A(CsA)导致的肾脏病变的演变过程.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普通饮食对照组,低盐饮食对照组和CsA组,分4个时间点(第4天、第8天、第14天和第28天)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肾功能和组织学病变演变过程.结果:与低盐饮食组相比,CsA组在第4天出现间质细胞数显著增加,第8天出现体质量增长缓慢和典型的小动脉病变,第14天出现显著的收缩压增高、血肌酐升高、24 h尿量增加和尿渗透压下降.这些病变随时间延长持续加重,第28天典型的小管间质病变与低盐饮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检测的各项指标在普通饮食组和低盐饮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长期应用CsA可导致肾脏出现功能和组织学病变,提示可以通过合适的手段在佳的时间干预病变的演变过程,从而防止CsA慢性肾毒性的发生.

  • 罗格列酮对环孢素A致大鼠慢性肾纤维化的改善作用

    作者:刘章锁;王沛;程根阳;李海剑;刘书真;李继昌;刘钟明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SG)对环孢素A(CsA)所致的大鼠肾脏纤维化的改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低盐饮食对照组(n=12)、慢性CsA肾病(CCN)模型组(CsA组,n=15)和RSG处理组(n=15),在实验的第14天随机处死6只大鼠并于第35天处死剩余大鼠,观察大鼠校正肌酐清除率(Ccr)和肾脏组织学病变进展,并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低盐饮食对照组相比,CCN模型组大鼠第14天Ccr显著降低(P<0.01),肾间质浸润的单个核细胞数及肾皮质TGF-β1 mRNA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这些指标在第35天改变更加显著,并且出现肾间质纤维化积分的显著增加(P<0.01).RSG在这两个时间点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善这些指标.结论:RSG能够延缓CsA导致的大鼠肾脏纤维化进展.

  • 大黄有效部位干预慢性环孢素肾病大鼠实验研究

    作者:王妍春;胡卫列;童俊容;王淑美;王寅;唐咸国

    目的:观察大黄有效部位(Rep)对慢性环孢素肾病(CCN)的作用。方法:雄性 Wistar 大鼠36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VH 组),CCN 模型组(MX 组),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YDY 组),Rep 干预1组、干预2组、干预3组(DY1、DY2、DY3)。在用药前和用药后的每周后一天测量大鼠体质量并采血测定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实验末处死大鼠,HE 染色、PAS 染色及 Masson 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通过半定量积分评估各组小动脉透明样变性、肾间质纤维化(RIF)情况。同时取肾组织行电镜检查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①给予环孢霉素 A 后,MX 组大鼠体质量下降;4周后所有 Rep 干预组及YDY 组体质量均高于 MX 组,而 BUN、Scr 水平均低于 MX 组。②光镜结果:VH 组大鼠肾组织结构正常;MX 组大鼠呈现典型的 CCN 改变;而各 Rep 干预组及 YDY 组大鼠的 CCN 病变明显减轻。③电镜结果:VH 组结构正常;MX 组大鼠肾小球、肾小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微绒毛稀疏,间质见较多胶原纤维;Rep 各干预组及 YDY 组病变均减轻。结论:用 Rep 干预用药,CCN 病变可明显减轻,早期干预效果更好;以 Rep 预防 CCN 病变,其效果优于贝那普利。

  • 大黄有效部位保护慢性环孢素肾病大鼠机制初探

    作者:王妍春;胡卫列;童俊容;王淑美;王寅;唐咸国

    目的:探讨大黄有效部位对慢性环孢素肾病(CCN)大鼠的保护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大黄有效部位干预1、2、3组.HE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CD68、Ⅲ型和Ⅳ型胶原表达.结果:HE染色发现阳性对照组和大黄有效部位组其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数比模型组明显减少;模型组肾组织的CD68、Ⅲ型胶原和Ⅳ型胶原表达高于阳性对照组和大黄有效部位干预组.结论:大黄有效部位可下调CCN大鼠CD68、Ⅲ型胶原、Ⅳ型胶原表达,表明其在延缓CCN肾间质纤维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罗格列酮对实验性慢性环孢素肾病的作用

    作者:刘章锁;王沛;程根阳;李海建;刘淑真;李继昌;刘钟明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RSG)对慢性环孢素肾病(CCN)大鼠模型的肾保护作用.方法 低盐饮食基础上建立CCN大鼠模型,其中1组模型鼠用RSG同时灌胃.分别在实验开始后第14天和第35天处死动物,检测血浆和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AngⅡ1型受体(ATlR)、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α-SMA和纤连蛋白(FN)的表达.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CsA和RSG孵育NRK细胞.RT-PCR检测肾皮质TGF-β1,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FN、ATlR、p-ERK水平.结果 RSG可改善环孢素A导致的大鼠肌酐清除率的下降[(0.586±0.094)比(1.072±0.105)ml·min-1·kg-1,P<0.01]、血浆和肾组织AngⅡ水平增加(P<0.01)、肾间质单核细胞浸润(P<0.01)、肾问质纤维化(1.707±0.019比2.335±0.022,P<0.01)、肾组织α-SMA表达增加(P<0.01)、肾皮质TGF-β1 mRNA水平增加(P<0.01)、NRK细胞FN、ATlR和p-ERK蛋白水平增加(P<0.05).结论 RSG可能通过减轻炎细胞浸润、影响Ang Ⅱ作用和下调TGF-β1等途径减轻CsA所致的肾组织损伤.

  • 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红素加氧酶1在慢性环孢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骆红;王沛;刘章锁

    长期应用环孢素A(CsA)后出现的肾间质纤维化是慢性环孢素肾病(CCN)的主要特征之一.其机制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PPARγ)激活等因素有关[1].研究提示,缺氧及血红素加氧酶1(HO-1)也可能在CCN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拟用大鼠CCN模型,观察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及HO-1的表达情况.

  • 舒洛地特对慢性环孢素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妍春;胡卫列;童俊容;王淑美;王寅;唐咸国

    目的 观察舒洛地特对慢性环孢素肾病大鼠(CCN)的保护作用.方法 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三组舒洛地特干预组,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血尿素氮和肌酐的变化;实验末取肾组织行HE、PAS及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分析各组小动脉透明样变性、肾间质纤维化情况.电镜观察肾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血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4周后所有用药组体质量均高于模型组,尿素氮、肌酐水平均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可见典型CCN改变,各用药组大鼠的CCN病变明显减轻;模型组大鼠肾小球、肾小管基底膜增厚,细胞核固缩,间质见较多胶原纤维,各用药组病变较轻.结论 舒洛地特干预用药可减轻环孢霉素肾毒性,早期干预效果更好,舒洛地特预防环孢霉素A肾毒性优于贝那普利.

  • 舒洛地特干预肾间质纤维化进程的研究

    作者:王妍春;胡卫列;童俊容;梁莹;唐咸国

    目的 初步探讨舒洛地特能否干预肾间质纤维化(RIF)进程.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RIF模型组、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及舒洛地特干预1、2、3组.实验第28天处死大鼠,取肾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并测定肾组织胶原Ⅲ、胶原Ⅳ及CD68的表达.结果 光镜观察发现,RIF模型组肾组织有较多单核巨噬细胞(MC/MP)浸润,各舒洛地特干预组及阳性对照组浸润的MC/MP数明显减少,而正常对照组仅见少量MC/MP浸润.各组大鼠肾组织测定的肾间质胶原Ⅲ、胶原Ⅳ、CD68表达变化趋势与光镜观察的MC/MP浸润变化趋势相似.以RIF模型组浸润的MC/MP多,胶原Ⅲ、胶原Ⅳ、CD68的表达也高.结论 舒洛地特可减少MC/MP浸润从而下调RIF模型大鼠胶原Ⅲ、胶原Ⅳ、CD68表达,表明其在延缓RIF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