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维头影测量的研究现状

    作者:赵英斌;廖思远;霍明月;王学金;里天姝

    二维头影测量是临床上错颌畸形诊断的重要辅助工具,但是二维头影测量存在着某些缺陷.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CBCT逐渐应用于口腔领域,基于CBCT的三维头影测量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标志点的定位和三维头影测量系统的建立做一简要综述.

  • 骨性Ⅲ类患者CBCT三维头影测量研究

    作者:黎淼;张凯宇;马晓辉;苏莉;王昊

    目的 探讨应用三维头影测量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测量的应用条件及方法.方法 对20例骨性Ⅲ类患者施行标准双颌手术(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 LeFort Ⅰ型截骨术+颏成形术).术前术后1周均拍摄CBCT及头颅正侧位片.利用Simplant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定义三维头影测量标志点及项目,并进行三维头影测量.同时对二维头影测量片进行二维头影测量.收集共40组二维头影测量及CBCT三维头影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二维头影测量和CBCT三维头影测量结果显示,GoR-Me、GoL-Me、CoL-A、CoR-A、GoL-Gn、CoR-Gn测量值两种测量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三维头影测量不能简单的将二维头影测量的分析方法和标准值机械地复制使用.三维头影测量更为真实地反映了颅颌面的形态,随着标准测量方法的完善和正常人群标准数据库的建立,可以较好地应用于临床.

  • 北京地区正常(牙合)青少年上颌骨三维对称性随生长发育变化的研究

    作者:张楠;梁舒然;高伟民;尹伟娇;张彦琦;白玉兴

    目的 对北京地区正常(牙合)青少年面部对称性随生长发育变化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观察上颌骨对称性随年龄的变化.方法 筛选正常(牙合)青少年36人(初始测量年龄为7~11岁),连续观察3年.用CBCT的检测方法,以S-N-Ba平面为正中矢状面(MSP),测量左右面部双侧上颌标志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14项双侧标志点测量项目).结果 第1次测量,左右侧眶点至正中矢状面距离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耳道上点至正中矢状面距离(Po-MSP)有显著性差异(P<0.01).第3次测量,Po-MSP(P <0.01),左侧颧额缝点至正中矢状面距离(P<0.05),左右侧测量值有显著性差异.连续3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只有骨性外耳道上缘的耳点(Po)随年龄增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正常青少年人群的面部呈对称性生长,部分测量值的左右对称性在某一次测量中有显著性差异,但连续观察2年,除耳点外,其余测量值均无显著性差异.

  • 锥形束CT三维图像上标志点可靠性的研究

    作者:梁舒然;高伟民;白玉兴;张楠;尹伟娇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三维图像中标志点定位的可靠性,以期为建立基于锥形束CT的三维头影测量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二维头影测量中常用的39个标志点,4名正畸学专业研究生分别对18例正畸患者的锥形束CT资料进行标志点定位,使用SimPlant软件输出每个标志点的三维坐标,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计算每个标志点在每个维度的可靠性.结果 32个标志点三维方向的ICC>0.9,7个标志点有一个维度0.8<ICC<0.9,其他两个维度的ICC>0.9.结论 本项研究测量的39个标志点中,32个标志点三维方向可靠性高,可以根据这些标志点来进行三维头影测量.

  • 常用正颌外科三维头影测量标志点的可重复性研究

    作者:何颖;王晓霞;刘筱菁;李自力;郭传瑸;王兴

    目的 研究正颌外科手术中常用软硬组织三维头影测量标志点的可重复性,为精确的正颌外科三维头影测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59名颅颌面骨骼及咬合关系正常的志愿者拍摄螺旋CT,并三维重建.由同一研究者选取54个头影测量标志点进行定点测量,共3次,每次间隔一周.共定点3186个,每个点包括x,y,z三个坐标数据,共获取数据9558个.采用组间相关系数(InterclassCorrelation,ICC)进行一致性检验,研究每个标志点测量的可重复性.结果 86.5%的标志点ICC值大于0.9,其中硬组织标志点与软组织标志点分别为86.4%和87.0%.软硬组织标志点在各个轴向定点的可重复性好的是上下方向,差的是前后方向.结论 计算机三维头模上软硬组织标记点的确定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能准确地反映头颅软硬组织的真实情况.

  • 三维头影测量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王斯维;刘怡

    随着锥体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正畸领域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正畸医生开始研究使用CBCT影像进行三维头影测量分析.三维头影测量分析是需要基于CT或者CBCT获得患者的三维头颅影像,并使用具有三维分析功能的软件进行测量与分析.本文就三维头影测量的定义与发展、头颅定位、定点、测量项目及参考值的确定和影像重叠五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今后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CBCT 三维头影测量
  • 头颅侧位片的2D测量和CBCT的3D头影测量的精确度比较

    作者:武俊婷;郭煜;李晓明;李瑞青

    1931年,Brondbent等[1]首次提出头影测量的概念,即被广泛应用于颅颌面部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牙颌面错畸形的矫治设计。锥形束CT拥有独特的多层面重建技术,即将锥形束CT(CBCT)拍摄后的影像数字化处理后重组成为纵切面、横断面、矢状面等影像[2]。锥形束有着放射计量少、扫描时间短、伪影少、精确度高等优点。在正畸学方面的应用有三维头影测量、正畸治疗过程中牙根吸收和牙槽骨情况判断、定位埋伏牙、牙齿周围骨量测量、颞下颌关节疾病诊断等。

  • 计算机辅助颌骨畸形术前计划研究进展

    作者:黄栋;何冬梅;张善勇;杨驰

    颌骨畸形的治疗中,传统的方法需要X线头影测量与石膏模型外科技术的辅助.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辅助手术技术的兴起,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快速原型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颌骨畸形的术前规划和辅助治疗中.本文就计算机辅助颌骨畸形术前计划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3D咬合板的临床应用与精确性评价

    作者:李玥;曾融生;郑广森

    目的:以传统咬合板为参照,评价3D咬合板的临床可靠性;通过手术前、后三维头影测量,评价3D咬合板的精确性.方法:选择颅颌面畸形患者15例,术前制作传统咬合板,使用Mimics 10.01软件在锥形束CT(CBCT)重建三维模型上进行虚拟手术及3D咬合板设计,并由Objet Eden260VTM 3D Printer打印3D咬合板.术中先后使用3D咬合板和传统咬合板,统计3D咬合板的成功率.术后1周复查CBCT,进行三维头影测量.手术前、后分别进行3次重复定点测量,使用SPSS13.0软件包和MedCalc13.1.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例3D咬合板的成功率为100%,三维头影测量的24个线距测量值和24个面角测量值在虚拟手术与实际手术间无显著差异(P>0.05).线距测量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角度测量值一致性欠佳.结论:3D咬合板具有一定的临床适用性,但其精确性有待提高.

  • 自体肋骨软骨移植重建羊下颌骨髁突的实验研究

    作者:邱亚汀;杨驰;陈敏洁;恽白;彭艳

    目的:探讨自体肋骨软骨移植(CCG)重建生长期山羊下颌髁突的生长与改建.方法:6只6个月龄雄性山羊左侧颞下颌关节作为正常对照侧,右侧手术切除髁突但保留关节盘行CCG(软骨长度3~5mm)重建髁突.术后即刻、1个月、6个月、18个月行螺旋CT扫描头颅,观察移植骨改建,并通过三维头影测量记录下颌支高度的变化.2名测量者分别进行测量,其中一名在1个月后重复测量,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测量数据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移植骨逐步改建,18个月后重建侧与正常侧髁突形态接近;测量者之间和测量者自身2次的测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即刻、1个月、6个月和18个月,正常对照侧平均下颌支高度分别为58.2mm、61.3mm、68.8mm和76.7mm,实验侧平均下颌支高度分别为60.0mm,59.6mm、68.0mm和74.8mm.结论:保留关节盘的自体CCG(软骨长度3~5mm)重建生长期山羊下颌髁突后,能够改建成接近正常髁突的形态,并维持该侧下颌骨的同步生长发育.

  • CBCT三维头影测量正中矢状参考平面的探究

    作者:王嘉艺;王珊;王林

    目的 利用CBCT对以S、N、Ba、Cg、PNS 5点构成的10种临床常用的正中矢状参考平面进行比较,评价其准确性,为建立CBCT三维头影测量面部对称性分析系统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53例12~20岁面部基本对称的正畸患者,拍摄头颅CBCT片,以10种常用的正中矢状参考平面为基准,分别计算出每位患者的面部不对称指数.结果 10个平面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标志点到以S、N、Ba确定的正中矢状参考平面的面部不对称指数(11.07±4.15)小.结论 基于CBCT三维头影测量,以S、N、Ba点确定的正中矢状面的准确性高.

  • 锥形束CT三维头影测量评价青年鼾症患者颅面特征及气道容积

    作者:秦化祥;王海燕;王晓飞;曹真胜;胡荣党

    目的:用锥形束CT(CBCT)三维头影测量评估青年鼾症患者颅面部形态及气道容积.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温州医科大学3300名青年学生做打鼾情况调查,并为重度打鼾者102人做Epworth嗜睡量表,嗜睡评分大于9分的28人做睡眠呼吸监测,检测结果不能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者定为鼾症患者,为鼾症组,共20人.4位以上室友确认无打鼾者为对照组,共20人.2组在同等条件下拍摄CBCT,3位正畸医师利用Dolphin软件对CBCT影像进行三维头影测量和气道容积测量,每人测2次,间隔1周.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6次测量之间的可靠度.用t检验分析鼾症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别.结果:鼾症组BMI(P=0.028)和颈围(P=0.043)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性指标中鼾症组N-S-Ar角(P=0.042)和Nasal floor to FH角(P<0.001)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鼾症组S-N(P=0.039)、S-Ba(P=0.009)和N-ANS(P=0.022)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代表气道间隙的指标UP-PhW(P=0.001)、UT-PhW(P=0.037)、PP-SPU(P=0.006)、PNS-SPU(P=0.004)、SAM-SPM(P=0.009)、SAL-SPL(P=0.009)、PNR(P=0.011)在鼾症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鼾症组鼻咽气道体积(P=0.002)、腭咽气道体积(P=0.003)、舌咽气道体积(P=0.003)、总气道体积(P=0.006)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鼾症的主要特征是鼻腔骨性结构较小,咽腔狭窄,气道狭窄,以及肥胖和颈围较大.

  • CBCT-三维头影测量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作者:许文灵;王学金

    头影测量是检测颅面部生长发育和正畸疾病诊断的重要工具,它对正畸治疗设计和预后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40年代,头影测量问世以来,许多学者对头影测量的精确性做出了大量的研究,二维头影测量技术也日渐成熟,成为正畸医师临床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出现,使头影测量从二维的平面测量发展到了三维的空间化测量,弥补了X线头影测量所存在的一些明显的缺点与不足,如左右结构重叠、放大误差、标志点定位不准确等.本综述的主要内容为阐述CBCT在头影测量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

  • CBCT头颅侧位片在头影测量中可重复性的研究

    作者:张莹莹;张文君;赵静子;刘艳春;张晓东

    目的:比较锥形束CT(CBCT)三维头影测量与CBCT转化头颅侧位片(Cephalogram from CBCT,CCB)及数字化X线头颅侧位片(Digital Cephalogram,DC)头影测量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方法:对一名成年人进行CBCT扫描并拍摄数字化X线头颅侧位片。使用Invivo Dental 5.0软件对CBCT图像进行三维测量;CCB和DC采用Winceph 8.0软件进行二维头影测量。选择常用测量项目15项,同一操作者对3种图像测量15次。对CBCT,CCB及DC测量可重复性进行统计学分析,三者间可重复性差异采用方差分析。结果:CCB测量可重复性优于CBCT和DC(P<0.05)。15个测量项目中CCB有8个测量项目精确度明显高于CBCT和DC。结论:CBCT三维影像能真实反映颅颌面空间结构,弥补二维图像失真,解剖结构重叠的不足。 CCB测量可重复性优于CBCT三维测量和传统X线头颅侧位片二维测量,在三维测量系统完善前,CCB是头影测量由二维向三维过度的重要测量方法。

  • 长沙地区汉族正常(牙合)颅颌面硬组织的三维测量

    作者:李浙杭;张芳;段余峰;许雅芬;袁韵仪;雷勇华

    目的:探究性别、年龄等差异对长沙地区汉族正常(牙合)颅颌面硬组织的三维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T,CBCT)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80例长沙地区汉族正常(牙合)颅颌面硬组织CBCT数据,分为成人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17.57±1.83)岁]和儿童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11.50± 1.26)岁].采用Dolphion Imaging软件进行三维头影测量,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之间的差异.结果:成人组内男性和女性颅颌面硬组织对称性均较好(非对称率R大值为6.39%,小值为0.08%);成人组性别比较显示:前腭宽度、腭宽度、上切牙突距、下切牙突距、舌骨-下颌平面、会厌基底部宽度、腭平面气道宽度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指标男性均大于女性(均P<0.05),角度指标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成人组和儿童组相比较,仅后侧面高度、上颌长度、下切牙突距、下颌平面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长沙地区汉族正常(牙合)颅颌面硬组织对称性较好;性别差异及年龄差异均会对线距测量值造成影响,但对绝大部分角度测量值无影响.

  •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厉松;苏茹甘

    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技术使正畸病例资料采集、临床诊断设计与治疗过程更为准确、全面、便捷和安全,提高了正畸医师临床工作效率.安全无创、拍摄迅速的三维颜面成像技术与数字化牙(牙合)模型的制作使正畸医生采集到精准可视化的病例资料.同时,随着影像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正畸病例诊断设计过程中,医生可进行三维头影测量获取三维信息,并构建三维软硬组织结构,全面对牙齿、颌骨及颅面进行三维观测.从获取数字化全牙列信息到计算机辅助设计,再到计算机辅助制造等过程让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成为数字化技术与口腔正畸结合的好体现之一.此外,基于个性化而制作的固定矫治器也开始在正畸临床中广泛使用.本文就目前数字化技术在正畸临床中的应用进行述评,期望正畸医生在临床中理性看待和合理使用数字化技术,让越来越多有正畸需求的患者从中获益.

  • 三维头影测量系统建立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涛

    自从美国Broadbent和欧洲的Hofrath提出X射线头影测量技术以来,头影测量一直是口腔正畸和正颌对畸形诊断、分析及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的重要手段.但是传统的头影测量存在对三维立体空间体现不足,部分标志点的定位不准,图像易变形失真等问题.同时,由于颌面部软组织、颌面部骨骼及牙列可以认为是构成颅颌面部的三个元素,是三位一体的,传统的投影测量未能同时考虑三个要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