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分析口腔护理行为对慢性牙周炎种植义齿修复后种植体周围炎的预防效果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种植义齿修复后种植体周围炎的预防中予以口腔护理行为的重要性.方法 将112例慢性牙周炎种植义齿修复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主要研究对象,56例命名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56例命名为观察组采用口腔护理行为干预,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口腔护理行为的预防疗效.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30 d、80 d、180 d、1年的mPLI、mSBI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刷牙次数、刷牙时间、漱口次数、漱口时间对比,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 在慢性牙周炎种植义齿修复后种植体周围炎的预防中,口腔护理行为不仅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种植修复成功率,还能有效预防修复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在种植义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在种植义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2月在我院行种植义齿修复的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16年4月~9月)与干预组(2016年10月~2017年2月),各74例,干预组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率及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第1、3、6、12月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分别1.4%、1.4%、4.1%、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6.8%、9.5%、13.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后患者的满意率为94.59%,优于对照组的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种植义齿修复患者进行常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基础上辅助个性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改善口腔护理行为,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
-
论义齿种植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 对义齿种植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义齿种植的定义、材料、修复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若想种植的义齿达到较好的咀嚼、美观舒适、坚固耐用的修复效果,在整个义齿种植修复的操作过程中必须对咬合力的控制、美观和便于清洁的问题进行特别注意.结论 义齿种植属于一项精尖技术,被誉为人类的“第三副牙齿”,进一步加强义齿种植技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
贝克抑郁量表、贝克焦虑量表评价下牙列缺损患者负性情绪对义齿种植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分析BDI与BAI评价下牙列缺损患者术前负性情绪对义齿种植之后疼痛感受的影响.方法:我院从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61例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时象,所有患者均行口腔种植术治疗,术前应用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BDI)与贝克焦虑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BAI)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价,将其分为负性情绪组与正常组,术后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现时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以及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分析患者负性情绪对种植后疼痛感受的影响.结果:术前负性情绪组与正常组患者BDI(t =55.516)与BAI(t=68.888)评分差异较大,数据检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在VAS(t=13.204)、PPI(t=24.049)以及PRI(t =27.557)评分中均存在较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患者负性情绪与种植后疼痛呈正相关(P<0.05),但两组患者红、白美学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列缺损患者义齿种植治疗,术前患者的负性情绪会直接影响术后的疼痛感受,负性情绪程度越深其疼痛感受越大.
-
口腔正畸与种植义齿治疗老年牙列缺损伴错颌畸形的疗效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与种植义齿联合治疗老年牙列缺损伴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牙列缺损伴错颌畸形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单行义齿种植治疗,观察组行口腔正畸联合义齿种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6.97%、78.79%,观察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3.94%、69.7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口腔正畸与种植义齿联合治疗老年牙列缺损伴错颌畸形,成功率高,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
虚拟现实技术在口腔种植学领域的应用
口腔种植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都是二十世纪为热门的新技术领域,将二者结合起来,是目前在医学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炙手可热的研究方向.虚拟现实技术在口腔种植学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口腔种植学教学、远程医疗诊断治疗、手术过程应用等方面.
-
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针对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在我院进行口腔治疗的患者中选择种植义齿的口腔修复患者60人,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30人,对实验组的患者采取活动义齿种植修复,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固定义齿种植修复,对两组患者基牙出血指数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患者进行修复后,医生进行为期1~2年的回访,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结论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过程中能加大修复疗效。
-
义齿种植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在口腔修复过程中义齿种植的应用和效果。方法44例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24例患者,给予义齿种植的治疗方法,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修复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0%,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需要口腔修复的患者采用义齿种植的方法,能够使患者得到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种植义齿的定义、材料以及修复技术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若使种植的义齿达到较好的咀嚼、坚固耐用及美观舒适的修复效果,在整个种植的过程中,必须对义齿咬(牙合)力的控制以及美观、便于情节等问题进行注意。结论种植义齿修复口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口腔修复方法,所以,加强义齿的种植技术具有重大意义。
-
浅析义齿种植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1〕
目的:探讨并评价义齿种植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30例接受口腔修复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修复处理,观察组采用义齿种植,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基牙出血指数以及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5.38%(62/65),对照组为81.54%(53/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2,P <0.05)。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3.85%(61/65),对照组78.46%(51/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2,P <0.05)。修复前两组的基牙出血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修复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口腔颌面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总治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固定义齿技术进行口腔修复,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功能恢复更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老年患者种植义齿与心血管异常52例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人义齿种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拟回顾性分析52例老年患者在种植义齿过程中发生心血管异常的情况.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吉林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门诊收治52例老年种植义齿患者,其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60~80[平均(70.1±8.9)]岁,根据既往病史及临床表现,其中高血压26例,冠心病32例,有自发心绞痛病史12例,心律不齐29例,室上性心动过速7例,偶发房性早搏42例,偶发室性早搏37例,房颤7例,脑出血、脑血栓后16例,多年糖尿病伴心血管异常12例.
-
下颌管及下牙槽神经的应用解剖
目的:研究下颌管在牙槽吸收及牙槽未吸收情况下的位置,为临床义齿种植及保护下牙槽神经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下颌骨15例(其中牙槽吸收5例),固定后下颌标本10例,解剖后测量管嵴距、下颌管外侧缘到颊、舌侧骨板的距离,下牙槽神经在下颌管内的走行、长度、外径、位置、毗邻关系等.结果:下颌管的横截面呈不规则椭圆形,自起始处到颏孔由舌侧向颊侧移行.骨质逐渐变薄,近颏孔处无完整骨膜包绕.下颌管距各牙根(即牙槽底)的距离分别为切牙12.57 mm,侧切牙10.06 mm,尖牙9.28 mm,第2前磨牙8.04 mm,第2磨牙7.59 mm.下牙槽神经管外段长25.93 mm,管内段长67.97 mm,人下颌孔处宽2.58 mm,厚1.86 mm.结论:义齿种植手术中按正确的解剖位置及深度进行种植可避免下牙槽神经的损伤;牙槽吸收的程度对牙槽重建所需的骨量、重建后种植的方式也具有提示意义.
-
医患互动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种植义齿修复后的效果
目的 探讨医患互动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种植义齿修复后的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口腔门诊种植义齿修复后的糖尿病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3A+2P”医患互动.在义齿修复后1、3、6、12个月患者复诊时分别对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种植义齿牙周指数指标、种植义齿存留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修复初期各项糖代谢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干预时间与干预方法存在交互作用,不同组别随时间变化程度不同,干预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修复后12个月对两组患者种植义齿的存留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A+ 2P”医患互动模式能保持糖尿病患者种植义齿修复后的糖代谢指标,维护种植义齿牙周健康,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延长种植义齿使用寿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种植义齿手术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
目的:总结4年中种植的301颗义齿的临床经验,探讨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2003年-2006年共种植301颗种植义齿,参考国内外的先进方法,术前进行放射线精确测量,掌握解剖位置关系,制作外科手术模板,术中进行规范化操作.结果:301颗种植义齿,4颗种植义齿出现手术并发症,成功率98%.结论:通过以上综合手段,提高了种植义齿手术的成功率,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
-
健康教育对即刻负重种植义齿修复上颌无牙颌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即刻负重种植义齿修复上颌无牙颌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即刻负重种植义齿修复上颌无牙颌的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针对性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牙槽骨吸收量、义齿种植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义齿种植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第1、2、3年的牙槽骨吸收量[(0.43 ±0.07)、(0.57±0.12)、(0.78±0.15) m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义齿种植知识完全掌握率(77.78%),美观、语音、咀嚼、牢固、舒适性的满意度(88.89%、94.44%、83.33%、94.44%、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辅助即刻种植能够减少牙槽骨骨质吸收程度,提高义齿质量.
-
医用胶原膜在义齿种植术后骨融合期引导骨再生作用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种植术中使用医用胶原膜对术后骨融合期引导骨再生的影响.方法对31例种植术中发现骨量不足的骨缺损区和即刻种植术中种植体与拔牙创间骨间隙较大区域采用医用胶原膜覆盖并严密缝合,术后1周、1个月、2个月、4个月连接种植体上部结构时摄X线片,对新骨生长情况进行连续性临床和X线的观察分析.结果 31例患者植入种植体47枚,其中39枚种植体植入后使用了胶原膜,二期手术时种植体均已与骨组织形成理想的骨融合,顺利完成种植义齿修复.39枚种植体中有15枚种植体于术后2个月的X线片可见到种植体封闭螺帽上方骨密度增高影,4个月后二期手术切开牙龈时可见到新骨覆盖种植体表面,用骨凿等去除新骨后方可见到封闭螺帽.结论医用胶原膜在种植术中有较好的引导骨再生作用,有利于种植术后骨融合期新骨的形成.
-
微创小窗口与常规窗口上颌窦外提升术结合同期种植体植入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微创小窗口与常规窗口上颌窦外提升术结合同期种植体植入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在本院行义齿种植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各36例.常规组行常规窗口上颌窦外提升术,微创组行小窗口上颌窦外提升术.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的上颌窦底部残余骨厚度;比较两组术后即刻与术后6月的植体矢状面、冠状面宽度;比较两组术后第10天、第30天局部疼痛的VAS评分. 结果 ①经过口腔锥形束CT(CBCT)扫描显示,微创组与常规组术后的上颌窦底部残余骨厚度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即刻与术后6月的种植体矢状面宽度和冠状面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第10天,微创组局部疼痛较常规组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天,两组局部疼痛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微创小窗口行上颌窦外提升术结合人工骨粉同期植入种植体,与常规窗口一样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不适,值得临床推广.
-
义齿种植即刻修复在上颌前牙修复患者中的美学效果研究
目的 评价上颌前牙义齿种植即刻修复的美学效果. 方法 选入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行上颌前牙修复的患者150例,根据义齿植入方式分为即刻种植组和延期种植组,每组75例.评价两组的美学效果,并进行统计比较. 结果 随访1年,两组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即刻种植组PES各项得分、PISⅢ度比例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延期种植组(P<0.05),而牙槽骨吸收高度明显低于延期种植组(P<0.05). 结论 与延期种植相比,上颌前牙义齿种植即刻修复在改善美容效果、延缓牙槽骨吸收、提高满意度方面,更具优势.
-
义齿种植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口腔修复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义齿种植方法的临床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选取龙川县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需行口腔修复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义齿种植,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口腔修复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满意度均更高,同时口腔颌面功能恢复时间、基牙出血指数和临床治疗时间均更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修复临床治疗中应用义齿种植临床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基牙出血情况,同时还能够控制临床治疗时间,对于达到预期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引导骨再生的生物膜技术在种植义齿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引导骨再生的生物膜技术在义齿种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行拔牙后义齿种植的患者共66例(80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拔牙创窝内直接填塞种植体,实验组在填塞种植体时,利用医用胶原膜行引导骨再生技术(GBR).观察两组患者一期手术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菌斑指数(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BI)、探针深度(PD)、种植体周骨丧失水平、成骨厚度、植骨厚度和骨生长效果等指标.结果 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LI、MBI、PD和种植体周骨丧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成骨厚度、植骨厚度和骨生长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种植体填塞牙缺损区联合GBR应用于拔牙后行义齿种植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植牙,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