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湖北省某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途径探讨

    作者:王芳芳;尚鹏;苏晓林

    在当今社会,医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与医学职业要求的差距、凸显人文精神的医学模式以及新医改的实施都对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显得尤为必要.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以仁爱之心、义利统一为主的伦理道德教育.在路径选择上,通过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制度保障和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等方法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以达到提高素质、服务社会的目的.

  • 中医文化融入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探讨

    作者:贾爱明;张红;胡文梅

    中医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素养,将其融入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有效地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为此,本文在对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医学院校应将中医人文精神融入医学生人文索质教育,并开设中医选修课程,将中医文化中的"仁术"、"仁爱"等思想贯穿于医学教学体系,这对于提高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独立设置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

    作者:陈蓉蓉;林雷

    独立设置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既有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共性问题,也有其自身的特殊原因.以温州医学院为例,对独立设置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对策研究,包括确立人文素质教育基础性地位、整合教育资源、改革教学内容和形式等.

  • 在中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作者:梁彩花;叶勇玲

    中医实际上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中国优秀的传统哲学思想.换言之,中医是用人文科学的理念构建起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这种医哲交融现象是任何学科都不具备的,因此,在中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 巩固哲学在医科生素质培养中的导向支持地位

    作者:贾玉萍

    哲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与总结,是人文知识的核心。它集知情意、真善美于一身,是提高人的素质必不可少的学科。要对医科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应当是哲学的教育。1 哲学在医科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核心作用1.1 哲学为医科生的人文素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医学是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指导医学发展方向的重大核心问题。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而人具备自然、心理和社会三重属性,其中的社会属性占主导地位,体现了人的本质。医学要实现认识、保持和增强人类健康,防治疾病,促使机体康复的目的,就不能回避这3种属性,就必须深入到个人的身体(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中去寻求实现医学价值的途径。医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体系的形成和对人的健康与疾病认识的发展,不仅受本学科的实践活动和已有知识的影响,而且受各时代的道德、文化、艺术特别是哲学因素的深刻影响,中西医的不同思路和不同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就是充分证明。传统的医学受形而上学哲学的影响,把医学狭义地理解为纯粹的自然科学,排斥人文,追求客观性、精确性、可证实性。科学的哲学以其对人的全面理解指导现代医学,克服横行已久的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偏见,站在物质世界统一性的高度上,充分认识到医学与心理和社会文化的紧密关系,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在健康与疾病防治中的突出作用,指导医疗行为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溶入和渗透,为现代医学勾画出总体的理论框架和思维路线。

  • 对提高医学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讨

    作者:王秋桐

    面对医患关系紧张这一日益突出的社会化问题,将引领、培养医学实习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而严峻的课题.在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将健康教育志愿者活动为契机,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为完成从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换的道路上打下良好的基础.

  • 浅析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作者:任芳

    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社会需求提高,医学院校又承担着人类生命健康的特殊使命,所以加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 加强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

    作者:寿菲

    在"以患者的利益为中心"的前提下,适应市场经济的医疗环境下,对医疗工作人员的人文素质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对于治疗患者的疾病、疾病的后期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的护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牵涉到多个学科领域,需要从多个方面提高医疗工作人员的各项素质,本文主张的主要措施有:思想道德教育先行;加强实践技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因此,加强护理人文素质教育对于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十分必要.

  • 论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作者:曾艳

    高等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本身的需要,也是健康新概念和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更是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需要.高等医学院校可从改革课程、营造浓郁健康的人文环境、应用和建立STS社区卫生服务教育模式三方面入手,科学、高效地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之成长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复合型、高技能型人才.

  • 本科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作者:吴雅晶;陈杰如;陈莉军

    对于绝大多数本科护理学校来说,重视专业知识以及实训技能的教学,但是对于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没有加以足够的关注2护生长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会导致部分护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对生命的关爱与珍惜,缺乏对患者的同情与理解,长此以往,将会使护患关系恶化,医疗纠纷发生率也会增加,因此,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护生培养的过程中,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关键,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临床护理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及作用

    作者:袁静;李丽萍;郭丽华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及其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 ~2015年3月在本院临床实习的52名护理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教学方法;选取2015年7月 ~2016年3月临床实习52名护理学生作为观察组,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比较2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情况及护理能力考核情况.结果 观察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学生在理论、操作及综合素质成绩分数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护理学生加强施行人文素质教育,可加强护理学生的专业护理技能与人文关怀认知,全面塑造人文教育环境,提高护理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

  • 构建适合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

    作者:敖慧斌

    医学本是具人文特征的学科,然而,我们现有医学教育体系,人文课程设置单薄而散乱,致使学生人文素质低下,难以适应医学未来发展要求.本文从医学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出发,提出医学人文课程应包括公共基础性人文课程、医学基础性人文课程和医学专业性人文课程三个部分.

  •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及其实施途径的探讨

    作者:蒋敏;黄泽智;曾铁功;马新华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医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它的实现要靠教育者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主动施行.积极探讨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之我见

    作者:张克荣;常秀梅;张凤兰;苏汝好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在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探讨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 试论音乐审美教育对医学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

    作者:陈海容

    音乐审美教育,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以肩负着关爱生命历史使命的医学生为服务对象的音乐审美教育,要积极发挥音乐的审美、教育、娱乐的功能,有效地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教育,让学生在音乐审美教育活动中,提高人文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更好地为医疗事业服务.

  • 在高等护理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作者:王芳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具有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人才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具备了一定人文素养的护士不仅关注病人疾病,还能通过病人表面的状况,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从而有的放矢的进行心理护理与生理护理的结合,更好的满足病人多方面的需要.同时,病人也会在护士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受到感染,以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去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因此,在护理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培养具备人文素养的护理人才,已成为提升护理教育的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本文就高等护理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谈一点体会.

  • 加强我院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王小燕;张旺清

    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医学教育中,传授认识、预防、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基本内容,医学服务的对象是人,相对于传授认识、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尊重人、关怀人的教育更是基本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生的要求也发生了转变,对医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以人为主体的观念,加强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人才.

  • 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作者:何进安

    高等医学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责任,然而目前的现状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常重视临床专业知识,忽视人文素质的教育,医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低下.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发展、医学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是21世纪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需要,加强医学生在文学、历史、艺术和哲学等多方面的修养,对于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认知度调查分析

    作者:黄秋妹;农秀琼;韦延芳;蓝秋玉;方秀娇;吴佳黛;莫碧珍

    目的:了解民族医学院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认知情况,为学校今后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表,对某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认知度调查。结果37.03%的学生清楚“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不清楚或不知道的占62.97%。大一学生与大二、大四学生认知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大一学生与大三、大二与大三学生认知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大三与大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63.35%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对医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作用,36.65%的学生认为不重要。90.04%的学生认为人文课程对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有帮助,9.96%的学生觉得没有帮助。针对人文课程能否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大四与大三、大四与大二、大三与大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大四与大一、大三与大二、大二与大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医德和医技看法上,男生觉得医技更重要的比例高于女生,而女生认为医德医技都重要的比例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3,P <0.01)。结论临床专业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知度相对较低,学校应加强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医学人文素质重要性的认识,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应用型医学人才打下基础。

  • 护理本科生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的探讨

    作者:覃丹娜;李运梅;莫军成

    入文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生通过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获得知识的增加和智力的发展,而且是整体人文精神的发展.培养一名优秀的护理专业本科学生,除了给他传授医学、护理学理论知识及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外,还应突出入文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385 条记录 12/20 页 « 12...9101112131415...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