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PV16/18感染及其致癌基因与宫颈癌的关系

    作者:欧阳耀灵;范翠芳;王昌富;居文惠;林静;彭长华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人乳头瘤病毒16/18(HPV16/18)感染及致癌基因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浸润型宫颈癌、58例宫颈内瘤形成(CINⅢ 20 例、CINⅡ20例、CINⅠ18例)及16例正常女性的宫颈新鲜组织,采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PCR)检测端粒酶活性,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FQ-PCR)检测HPV 16/18 DNA,用PCR方法对HPV 16/18 DNA阳性组织作HPV 16型致癌基因E6、E7检测.结果宫颈癌组中端粒酶阳性22例(73.33%)(HPV16/18+ 15例,7例有E6、E7表达),端粒酶阴性8例(HPV16/18+ 1例,无E6、E7表达).CINⅢ级中端粒酶阳性13 例(46.4%) (HPV16/18+ 6例,2例有E6、E7表达),端粒酶阴性15例(无HPV16/18+);CINⅡ级中端粒酶阳性6例(25%) (HPV16/18+ 2例,1例有E6、E7表达),端粒酶阴性18例(无HPV16/18+);CINⅠ级中端粒酶阳性2例(10.00%) (HPV16/18+ 2例,无E6、E7表达).而16例正常宫颈组织仅1例(6.25%)端粒酶活性表达,此例HPV也呈阳性而无E6、E7表达.宫颈癌和癌前病变(CINⅢ)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频率(P<0.01)和HPV 16/18 感染率(P<0.01)及其致癌基因表达(P<0.01)均显著高于良性损伤(CINⅠ和CINⅡ)和正常对照.结论端粒酶活性在宫颈癌发生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在子宫颈损伤中端粒酶激活与HPV感染及其致癌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对于探讨宫颈病变的进展和宫颈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